期刊大全 雜志訂閱 SCI期刊 投稿指導 期刊服務 文秘服務 出版社 登錄/注冊 購物車(0)

首頁 > 期刊知識 > 影響因子與學術期刊的關系探析

影響因子與學術期刊的關系探析

時間:2022-08-18 03:47:09

一、影響因子的產生

影響因子最初被提出是用以觀察各領域的學術動態(tài),一般以2年至4年內的引用率為數據基礎,一般的計算方法是某期刊前兩年發(fā)表的論文在該報告年份中被引用總次數除以該期刊在這兩年內發(fā)表的論文總數。然而期刊影響因子后來迅速演變?yōu)閷W術活動導引的前瞻性指標。“無論是科技類期刊還是人文社科類期刊,其核心期刊的評價、遴選以及在諸多學術期刊評價中,影響因子、被引量都是必不可少的評價指標?!庇酶叩囊寐侍岣呖锏牡燃?,然后圍繞高的引用領域形成所謂研究熱點再來吸引更多的研究人員進入這一領域,并通過互相引用鞏固相應刊物的高引用率的領先地位,形成了一個學術刊物的等級系統(tǒng)。對影響因子予以額外的權威認可已遠超出最初挑選刊物的意義范疇,并已深入地影響學術的展開。

二、基于影響因子的學術價值取向

當在官方的評價體系中影響因子成為期刊質量的衡量標準,并用來代表期刊所發(fā)表文章的學術質量時,影響因子就成為刊物的追求目標,同時研究人員為了贏得官方認可并在學術資源上獲得優(yōu)先權,在研究之初就會盡力選擇那些引用率高的研究領域。為了追求高的影響因子,一些刊物收縮刊物文章的研究范圍,優(yōu)先發(fā)表熱點領域的文章。為了保證高的引用率,國外的某些高等級刊物甚至在作者投稿之前要填寫繁瑣的背景資料,甚至作者的畢業(yè)院校這些暗示作者關系網但與作品質量無關的背景資料都要填寫,作者所在的學術團隊以及是否有國家項目資助等這些都將影響文章是否被錄用。顯而易見,大的學術團隊或者有國家項目資助的研究文章,能很快被引用的概率大大增加。在一百多年前,各個國家內部和國家間都不太推崇高校排名表,這樣的優(yōu)點是高校能保持自己的特色,從而在學術領域百花齊放。進入信息網絡時代,全世界按評價體系建立了不少排名表,各個國家內部也如法炮制。高校排名表中決定性的指標往往是各校的科研指數,而文章指標在其中占據了重要權重。為了快出“成果”,不少高校科研人員在學術方向緊跟熱點走,在文章引用時投其所好,大量引用投刊的文章,即便內容并不是很貼切。過度注重影響因子在一定程度影響并改變了學術鏈的正常分布。

三、信息導引與學術研究

在信息網絡時代,各種研究動態(tài)能很快地傳播,有利于科技的發(fā)展。但科研活動是個極其復雜的系統(tǒng)活動,科研的質量最終要通過應用來衡量。如果過于注重影響因子,并以此作為評價指標和資源的分配手段,勢必擾亂正常的科研活動,這種情況其實是對信息化的一種人為扭曲應用。當只有部分刊物注重影響因子時,可以理解為這是這些刊物的特色,但當幾乎所有學術刊物都重視這點的時候,就會自然而然形成一個由高到低的等級制學術刊物體系。由于刊物的等級會影響刊物的版面費以及廣告費用,沒有理由要求刊物不重視其影響因子。而在大量出版時代,即便是Nature和Science正刊,每年都各有數百篇學術文章發(fā)表,不可能洞察每篇文章的投稿人員哪些引用富于投機色彩。一方面,我們要承認高影響因子文章在其研究領域發(fā)表時一般是較高水準以上的;但當大量研究人員往這個領域涌進并不斷推高相關期刊的影響因子時,該領域是否值得吸引這么多人來研究和值得消耗那么多的科研資源?歐美日從上世紀70年代以來一直以影響因子引導學術發(fā)展,從幾十年的發(fā)展實際看,有得亦有失。我國某些科研管理部門似乎更強調這些表征指標,值得引起注意與反省。

四、學術期刊中的專業(yè)突破優(yōu)先原則

只有大量人員集中在某研究領域時,才能提高相關研究及期刊的影響因子?!坝腥苏J為,增加載文量可提高影響因子”,“有的期刊加大載文量以期提高影響因子”。國際上的一些期刊在提高影響因子方面更有經驗,通過選擇不確定性大的研究領域,從而保證這一領域的載文量源源不斷地跟進,高引用率也就有了保障。但學術與科研是一個最強調獨創(chuàng)性的領域,在這一領域往往體現的是“真理掌握在少數人手上”,先知先覺的學術觀點和科技創(chuàng)新在其前期往往并不會有多少響應。當一個學術熱點形成以后,跟風研究的意義僅是做了些別人沒做過的探索或略有推進而已,并不是研究突破,這些文章大多其實只具有展示意義。為了保持學術的自由,沒必要去過多干涉和評價眾多學術期刊和文章的取材。但學術期刊等傳播媒體有責任把好一個基本底線,那就是專業(yè)領域即便是冷門專業(yè)領域的突破性報道應優(yōu)先于那些熱點領域的只具有展示意義的研究論文。加強論文選題的多樣性與新穎性,早發(fā)那些在各個領域真正取得突破的研究,盡管這些文章的研究領域由于研究人員較少而短期內不會有高的引用率。

免責聲明:以上文章內容均來源于本站老師原創(chuàng)或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僅供學習和參考。本站不是任何雜志的官方網站,直投稿件和出版請聯(lián)系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