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雜志訂閱 SCI期刊 投稿指導 期刊服務 文秘服務 出版社 登錄/注冊 購物車(0)

首頁 > 期刊知識 > 科技期刊開發(fā)微信小程序的基本思路

科技期刊開發(fā)微信小程序的基本思路

時間:2022-09-20 04:42:13

1、基于對場景的有效識別,開發(fā)多元化程序功能

場景是移動傳播的核心邏輯之一,它強調信息與其適用界面的有效匹配,其意義在于超越只把媒介內容及其呈現(xiàn)形式作為傳播核心要素的“媒介內”思維,進一步關注利用信息、使用媒介的情境,以及由此情境所規(guī)定的態(tài)度、行為的總體趨勢。場景的本質為媒介應用與現(xiàn)實活動的“間性”,即綜合考量用戶使用移動端服務的主觀動機與彼時其身處的客觀情境,進而在二者的張力之間界定用戶最為現(xiàn)實的需求,發(fā)掘潛在機會。例如,購買動機與要在某商區(qū)選擇商鋪的客觀情境,構成了消費者所處的場景;而相關商鋪的小程序主打信息介紹或優(yōu)惠券獲取功能,以使猶豫不決的消費者打開手機微信時,可通過基于地理位置的搜索或掃描宣傳用的二維碼進入小程序,從而方便地了解信息,以至被吸引。科技期刊面向專業(yè)人士,其微信用戶目前也仍以這一群體為主。該特點決定了科技期刊微信公眾平臺的受眾往往處于極其相仿的場景中———關注類似的研究課題、應用類似的實驗設備或方法、考察類似性質的樣本、閱讀類似的文獻資料……所以,科技期刊基于科研工作特點而辨識場景,具有天然的易實現(xiàn)性、可操作性,同時亦富于現(xiàn)實意義。這些學術場景正是科技期刊開發(fā)微信小程序的靈感源泉。例如,閱讀科技期刊的過程中往往伴隨著記錄與制作卡片的行為,著眼于這一場景特征,小程序就可以設計相應的服務功能,如:識別所拍攝、截取的期刊文字圖片,使之轉化為可編輯文本;自動匹配、提供文獻信息(如對于從移動端頁面上復制的文字,自動為其添加實際所在頁碼的信息);留存閱讀歷史記錄,提供筆記內容云存儲服務等。由場景切入,科學分析相關情境下的需求(包括行為需求、心理需求及潛在需求),進而指導小程序開發(fā),有利于提升服務的針對性與接受度。此外,小程序的功能設計應突破內容供給的單一思考維度,充分開發(fā)工具服務、商務支持等領域的可能性,以便與更多類型、更關乎科研效率的學術場景相配合。

2、力求功能明確單一,切忌貪大求全

輕應用的性質與用完即走的特征,決定了小程序開發(fā)須遵循功能單一、指向明確的基本邏輯。(1)小程序問世的認識論基礎在于“任何一個產品都不可能滿足所有人的需求”,微信團隊開發(fā)設計小程序的基本理念和技術框架也都在瞄準具體事物觸發(fā)的具體要求,即服務于特定場景下高度專門化的明確需求才更符合小程序的技術特征。(2)小程序是不占用手機內存的非常住戶,這意味著其用戶大多不會有摸索復雜功能的意愿與耐心。(3)微信規(guī)則對小程序體量的限制(當前要求代碼規(guī)模不超過4MB),客觀上也不允許其功能過于復雜。實際上,對復雜功能的追求,顯然也背離了小程序開發(fā)簡便、成本低的技術優(yōu)勢。因此,科技期刊開發(fā)微信小程序,不可簡單套用公眾號建設中推崇功能復合化的方案。正確的思路應是一個小程序解決一個具體小問題,即一個小程序的功能專門針對一種情境或需求,集中提供一種類型的服務,并力求操作簡便、容易上手。用戶的多樣化需求,須由不同的小程序分別應對;用戶可能遇到的復雜問題,也應借助多個小程序的協(xié)同運作,通過分解細化、逐一針對而予以解決。試圖用一個小程序解決諸多方面問題的開發(fā)思路,只能使應用場景模糊化,不利于用戶想起并實際調用小程序。

3、重視小程序社交功能的開發(fā)利用

前文已述,小程序的社交模式尤為適宜科研促動型的用戶間交流,可與公眾號所構建的交流體系形成互補。不僅如此,互動行為的存在還有利于保持小程序用戶的黏性,在一定程度上克服其因缺乏形式上的粉絲圈而具有的用戶不確定性問題。所以,科技期刊微信公眾平臺開發(fā)小程序時,應適當關注社交功能的體現(xiàn)。(1)秉持同類聚合的思路?,F(xiàn)代科研工作的特點,決定了處在相似學術場景中的主體有著強烈的交流需求,這成為小程序驅動的社交活動得以產生并維系的現(xiàn)實基礎。(2)體現(xiàn)“去中心化”的原則。即強化用戶間交流,打造論壇式的開放交往體系,提升受眾的主動性和主導性。(3)適當進行主題引導。期刊方雖不主導交流,但仍有必要為交流規(guī)定主題與方向。通過場景識別、聯(lián)系實際應用而設置合適的行為相關型主題,是小程序運行下社交活動的起點,也影響著用戶間互動的規(guī)模和活躍程度,更關系到以線上交流促進現(xiàn)實學術活動的實踐意義。

4、實現(xiàn)體系化開發(fā),推動跨界面聯(lián)動

小程序只是微信公眾平臺的拓展與補充,而絕非替代品。只有將小程序融入已有平臺體系,使之與其他微信功能協(xié)同作用,方能在相得益彰中提升科技期刊的移動端服務水平和傳播力:一方面,獨特的開發(fā)理念和技術傾向既賦予了小程序諸多優(yōu)勢,也決定了其天然缺陷———缺乏粉絲圈、入口不固定、即時性交流不便、主動通知能力有限等,而這些不足卻多是訂閱號、服務號、微信群等的長項;另一方面,科技期刊微信公眾號經歷了較長時間的建設,在人氣、影響等方面多有積累,借由微信平臺提供的關聯(lián)、跳轉等技術支持,其可以成為推廣小程序的有效途徑。值得注意的是,小程序意在打造現(xiàn)實情境與移動端媒介的便捷聯(lián)通,而科技期刊應用中最直接的現(xiàn)實情境往往與出版物、文本內容相關。因此,微信小程序的應用必然會鮮明地體現(xiàn)出多媒介協(xié)同的“界面間性”特征:刊物頁面、網頁、推文頁等載錄的內容,通過進入小程序界面而實現(xiàn)增值(如借由小程序提供的工具進行處理后,成為更便于利用的科研資源等);小程序則因其他媒介界面所塑造或引發(fā)的情境,獲得了應用機會———更現(xiàn)實的是,小程序的入口(如鏈接、二維碼等)往往也要依托其他界面而存在。這種不同類型的媒介界面在相互聯(lián)結中共同提升自身效用的運行機制,格外值得重視與探究。

5、立足小程序,積累大數(shù)據(jù)

小程序的應用記錄具有很高的數(shù)據(jù)資源價值:(1)小程序的服務突破了內容相關的范疇,指向更為多元的領域,這意味著其后臺數(shù)據(jù)所反映的就不僅僅是閱讀和點贊,而涉及更多類型的行為;(2)與場景緊密相關的特點,強化了小程序應用中行為記錄的現(xiàn)實意義;(3)小程序調用微信API的能力,為結合行為偏好與用戶的人口學特征進行分析提供了可能。因此,小程序運行中的相關數(shù)據(jù),有助于較為準確地描繪、把握乃至實現(xiàn)用戶的需求。鑒于科技期刊及其微信平臺主要面向小眾化群體,從專業(yè)工作的角度來說,只要場景功能設計合理并稍加普及,小程序應用中相關數(shù)據(jù)的積累,便有可能具備反映核心受眾特征及需求偏好的能力。這將成為科技期刊科學分析受眾、精確把握需求、不斷提升知識服務水平的有力支持。

6、科技期刊開發(fā)微信小程序的實踐及其局限

目前,科技期刊開發(fā)微信小程序的嘗試尚為數(shù)不多,但也初露端倪。相關實踐成果可分為4類。(1)營銷型小程序。如“中國標準化”“中國教育學刊訂閱”等小程序,實際上是挪用了刊物微信訂閱號的網購界面;但其能提起“授權”要求,從而獲取用戶微信賬號公開信息,具有對接API、描繪用戶畫像的應用潛力。(2)型小程序。如小程序“JAS自動化學報”“中國家庭醫(yī)生”等的核心功能,即提供論文、資訊等信息。其運營思路近于訂閱號推送,但基于App的功能與界面形態(tài)實現(xiàn)了分類別、分主題的規(guī)?;?。一些型小程序在促進信息利用方面也有所推進,如“中國家庭醫(yī)生”設有模糊檢索和文章收藏功能;以數(shù)據(jù)集成商為開發(fā)主體的“FMRS外文期刊”能實現(xiàn)文章收藏、期刊收藏、檢索歷史回溯以及論文基本信息的一鍵式翻譯。(3)名片型小程序。以“中國醫(yī)藥科學雜志”為例,該小程序非常簡單,就是將刊物的通訊信息、簡介和基于數(shù)字地圖的位置標注等集成于單一的頁面上,形成介紹刊物的電子名片。它可在微信平臺上方便地分享,也能通過“附近的小程序”而被雜志社周邊的用戶搜索到。(4)H5功能型小程序。如“施工企業(yè)管理雜志社”這一小程序,本質上就是某學術論壇的H5報名頁。需要注意的是,雖然利用了小程序的某些技術功能,但上述開發(fā)實踐中移植既有媒介界面的成分總體上居于多數(shù)。相比之下,微信小程序“中科院期刊分區(qū)”的運營理念更值得借鑒。其提供的正是工具性服務,且只有這一種服務,即輸入期刊名稱或ISSN號就可以檢索到相應期刊的分區(qū)及影響因子等信息(該小程序如能調用移動端攝像功能,通過掃描ISSN二維碼或識別相應圖片而實現(xiàn)查詢對象輸入,應用體驗或可進一步提升)。因而,用戶一旦產生了解某期刊整體評價情況的需求,很容易就想到它。單一的功能、簡潔的形式(只有一個檢索框),省卻了探索琢磨的精力,提升了界面的親和力?!爸锌圃浩诳謪^(qū)”小程序還與微信訂閱號“中科院JCR期刊分區(qū)”相關聯(lián)。訂閱號資料頁上留有小程序的鏈接,用戶瀏覽訂閱號有關科技期刊的推文時,若有興趣,可由此進入小程序,查詢特定期刊的具體評價指標。顯然,這有助于增加信息利用方式,提升使用體驗。然而,“中科院期刊分區(qū)”并非典型的科技期刊微信小程序,其實踐思路在科技期刊微信小程序中也不多見??陀^地說,目前科技期刊微信公眾平臺的小程序開發(fā)多反映出一種“沿循”傾向,即套用已有經驗下的現(xiàn)成方案,更多是在復制網站、訂閱號、數(shù)據(jù)庫、H5頁面等的界面,而對微信小程序媒介機制和應用功能的獨特性思考不足。例如,利用小程序推動更富建設性的用戶間交流的問題,幾乎沒有進入實踐者的思考范疇。又如,開發(fā)小程序時仍囿于媒介內思維,偏重內部功能與界面形式,卻忽視入口問題。但小程序作為一種“即用即拋”的輕應用,往往要由特定場景激發(fā)需求,并借助其他界面提供的入口(如二維碼、鏈接等)而被實際運用———這是其物聯(lián)技術傾向所決定的。實際上,現(xiàn)有的科技期刊微信小程序之所以“默默無聞”,部分原因正在于入口的合適性、顯著性不夠。可以說,能否運用典型的新媒體和移動傳播思維,真正從小程序的媒介特性出發(fā),思考更科學、更具針對性的實踐方案,將直接影響科技期刊開發(fā)微信小程序的實際效果。

免責聲明:以上文章內容均來源于本站老師原創(chuàng)或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僅供學習和參考。本站不是任何雜志的官方網站,直投稿件和出版請聯(lián)系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