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雜志訂閱 SCI期刊 投稿指導 期刊服務 文秘服務 出版社 登錄/注冊 購物車(0)

首頁 > 精品范文 > 性別社會學論文

性別社會學論文精品(七篇)

時間:2023-03-17 18:05:25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性別社會學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chuàng)作。

性別社會學論文

篇(1)

東北師范大學婦女/性別研究與培訓基地是在東北師范女性研究中心基礎上組建的。該中心成立于1993年10月,2004年由原來的學術團體成立學校研究機構,形成以教育科學學院和政法學院為依托,與學校文學、歷史、外語等學院和研究所合作共建的管理體制和工作機制;確定了以科研為中心,以教學為載體,面向社會開展性別培訓工作,實現(xiàn)科研、教學和社會實踐一體化,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工作思路。已有來自法學等十多個學科的教師51人,現(xiàn)代化的固定工作場所300多平方米。5年來,獨立承擔國家社科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規(guī)劃、國際合作、福特和中國婦女研究基金項目7個、省社科基金和教學科研項目4個,校際合作項目1個;5年來共發(fā)表學術論文50篇,出版專著4部;取得一批跨學科的女性/性別方面的研究生論文成果。該中心與延邊大學、韓國梨花女子大學、朝鮮金日成綜合大學聯(lián)合舉辦“女性在現(xiàn)代社會經濟文化建設中的作用”國際研討會(2002),獨立承辦了全國高校女性學學科建設研討會(2004)。該中心積極抓學科建設,將婦女/性別學課程納入本科教學;招收了社會學碩士學位性別研究方向5名;將有關專業(yè)碩士研究生專業(yè)考試中加入婦女/性別學內容;開設全校《社會性別問題研究》通識教育課以及各種講座;按“專兼結合”原則和項目核心組建婦女/性別學學術團隊;采取“全程跟蹤”方式進行課程評估。

東北師范大學婦女/性別研究與培訓基地“十一五”期間的工作思路是:整合資源,做到“四個結合”、開展“五項研究”、形成“五個特色”?!八膫€結合”即自上而下與自下而上、普遍建設與重點建設、學校特色與地方特色、教學與研究相結合。擬爭取增加研究經費,進一步完善硬件、優(yōu)化環(huán)境;建立婦女/性別研究與培訓網站;以政法學院社會學系和相關學科學位點為依托,以婦女/性別研究為方向,以《性別社會學》與《女性主義視角下的婚姻家庭社會學》為重點,通過課程、教材、科研和人才培養(yǎng),全面加強專業(yè)和學科建設;開展知識女性社會適應與社會發(fā)展研究,打造師范院校研究特色,并開展具有地方特色的研究;爭取出一批女性,性別現(xiàn)實問題研究高水平成果,打造女性/性別精品課程;完善課程體系,形成由相關學科骨干教師組成的學術團隊等?!拔屙椦芯俊奔础芭髮W生社會適應與社會發(fā)展問題研究”、“職業(yè)知識女性社會適應與社會發(fā)展問題研究”、“老年知識女性社會適應與社會發(fā)展問題研究”、“女性生育文明與和諧社會建設”、“滿漢社會性別文化沖突、融合與變遷研究”專題研究。“五個特色”即學科建設專業(yè)化、課程建設主流化、性別研究專門化和地方化、性別研究精品化和性別研究實踐化。

二、南京師范大學婦女/性別研究與培訓基地

南京師范大學婦女,性別研究與培訓基地是在南京師范大學金陵婦女發(fā)展中心基礎上建立的。該中心1994年建立于南京師范大學金陵女子學院(前身金陵女子大學),旨在促進跨院系跨學科的學術交流,為女性學人脫穎而出提供陣地;積極參與國際國內學術對話,溝通學界與婦女工作者、女性群體;形成以開放和整合為特點,科研、教學、培訓三位一體的較為成熟的組織機構和運作機制。該中心聚集著許多女性高級人才,出版了一批有較高學術影響的專著,如:《吳貽芳教育思想與實踐》、《金陵女子大學校史》等;舉辦了兩次國際研討會(“中外女子高等教育國際研討會”和“2004健康社區(qū):國際家政研討會”);組織師生對話熱點問題、組建“金陵女性發(fā)展論壇”;關注婦女發(fā)展的制度文化環(huán)境的研究和建設。該中心致力于婦女學科建設,開設了《女性學》(1995),“性別社會學”(本科,2002,列入該院教學大綱)、《性別與社會》(全校公選)課程;編寫了《性別與社會》本科教材;設置社會學“性別社會學”的碩士方向;積極推動江蘇高校女性學學科建設網絡。還建立了“家政學”、“女性思維方法”等女性素質教育系列課程,為女性提供多層次職業(yè)發(fā)展培訓。

南京師范大學婦女/性別研究與培訓基地力爭辦成在寧高校婦女研究和培訓的核心,并輻射全省。未來3年內計劃做到:(1)在研究方面,以婦女發(fā)展為主題,抓住重點形成研究特色、用學術活動帶動,促進江蘇女性學術團隊形成。圍繞婦女發(fā)展主題,重點抓好社會性別理論研究、女性教育與職業(yè)發(fā)展、婦女就業(yè)與社會保障、婚姻家庭科學等4個研究方向。組織3-5次校際婦女發(fā)展論壇;出版《婦女社會保障研究》、《老年婦女研究》、《女性職業(yè)發(fā)展與職業(yè)生涯規(guī)劃》等婦女研究專著。(2)努力將社會性別教育推向全校、全省高校,把該基地建設成引領江蘇女性教育和培訓的基地:加強女性教育比較研究,形成符合當今女性成長特點的成功教育模式;繼續(xù)完善女性系列教育,將成熟課程推到全校開設公選課,出版《性別社會學》、《女性倫理》等系列女性教材。繼續(xù)建設在寧高校婦女學科建設網絡,組織1-2次在寧高校開設社會性別課程師資培訓;形成面向全社會的多層次婦女培訓系統(tǒng);將社會性別意識納入各級各類教育培訓體系之中。(3)在學科建設方面爭取新的突破:從以往單一學科推進到以女性學科群建設帶動各學科的發(fā)展,目前已經確定4個優(yōu)先發(fā)展的學科申報“211”女性學科群:社會性別與社會學、社會性別與教育學、社會性別與心理學、社會性別與文學。在已有性別社會學方向碩士點的基礎上,爭取招收女性教育碩士、女性文學和女性社會保障方向的碩士。

三、云南民族大學婦女/性別研究與培訓基地

云南民族大學婦女/性別研究與培訓基地是在云南民族大學少數(shù)民族女性與社會性別研究中心(成立于2000年)基礎上建立的。該中心倡導“平等參與,共同進步”的精神,以“促進社會性別意識主流化,推進男女兩性協(xié)調發(fā)展”為目標,匯集了一批來自各專業(yè)的熱心并致力于女性學教學、少數(shù)民族婦女問題研究與婦女發(fā)展的教師(教職人員138人)以及研究生本科學生志愿者(73人);擁有圖書室等辦公用房(132平方米)以及辦公設備;學校及相關部門也投入了活動經費以及各種項目資金。該中心形成了多學科交叉、多視角切入、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富有自身特點的研究模式;在申報和完成一些國際國內項目的過程中,形成了從本地區(qū)實際出發(fā),以培訓者對培訓者的培訓方式(TOT,使受過培訓的師生到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進行社會性別意識的教育與提升),實施責、權分明的項目運作方法。該中心積極開展女性學和性別社會學教學,定期舉行講座;近5年來在少數(shù)民族女性學、性別社會學教研中,取得了校際間的合作、社會科學和醫(yī)學的結合、師生平等互動的原則及靈活多樣的教學方式的經驗,培養(yǎng)出社會學女性學、性別社會學方向碩士研究生15人,在讀研究生15人。

云南民族大學婦女/性別研究與培訓基地工作今后3年的主要思路與計劃:(1)沿著實踐與科研并重的思路,加強學

科建設和教材編寫的力度,向女性學學科主流化的邁進;不斷拓展研究領域,并集中于少數(shù)民族農村地區(qū)的婦女發(fā)展與性別平等、農村少數(shù)民族婦女的教育與社會性別培訓、農村少數(shù)民族婦女的健康及其在新型農村合作醫(yī)療中的參與、建設和諧社會和兩性發(fā)展等主題。(2)社區(qū)實踐:以對教師和學生的社會性別培訓為主,將師生性別意識提升與學生社會實踐緊密結合;在少數(shù)民族大學生中普及社會性別意識,倡導男女平等發(fā)展的理念;制訂符合少數(shù)民族實際及師生需求的社會性別教育模式;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高校師生社會性別教育方式。(3)學科建設制度化:加強課程建設,逐漸完善課程內容;培養(yǎng)學科帶頭人,形成學科梯隊;聯(lián)合全國13所民族院校圍繞課程設置組織編寫具有少數(shù)民族本土經驗,又有創(chuàng)新的教材;推廣女性學教學經驗和擴大女性學專業(yè)學生招生。與國內國際婦女研究機構組織建立信息網絡,提供研究和教學信息。設置性別社會學博士點,并填補本科中無女性學專業(yè)的空缺。(4)女性學網絡建設:建立少數(shù)民族婦女博物館;加強基地網頁建設,實現(xiàn)與其他院?;驄D女研究機構網絡信息共享;積極推進與黨校、婦聯(lián)機構合作;與一些國際婦女研究機構如北歐亞洲研究所,挪威卑爾根大學社會性別與發(fā)展研究中心進行項目合作。

四、中華女子學院婦女/性別研究與培訓基地

中華女子學院婦女/性別研究與培訓基地有良好的建設基礎。中華女子學院已經形成了鮮明的女校辦學特色,培養(yǎng)了一大批具有四自精神的高素質女性人才,積極努力引領先進性別文化和促進男女平等。其女校辦學特色體現(xiàn)在學校教育和工作的各方面。如:在女性學課程教學中注意運用社會性別分析方法,引導學生運用男女平等觀念分析問題,培養(yǎng)學生先進的性別意識;對新教師進行社會性別意識培;資助出版了一批的女性/性別研究的專著,如:《暴力Vs非暴力:透視大眾眼中的家庭暴力》、《失落與追尋――世紀之交中國女性價值觀的變化》、《角色期望的錯位:婚姻沖突與兩性關系》、《女性學》等;建設女性學信息網絡。該校已經設立了多種女性學科專業(yè):婦女運動系開設婦女理論、中國婦女運動史、國際婦女運動、婦女美學、婦女心理學等課程;長期開展多種形式的全國各級女干部培訓;作為公共必修課婦女學導論課程在學院推開(1996),成立了中國大陸第一個女性學系(2001);開設了一些跨學科研究的選修課,如:婦女領導學、性別與婚姻家庭、女性主義研究方法等;合作開辦了婦女學研究生課程班(2002);開辦了女性學本科專業(yè)輔修專業(yè)班(2004);經國家教育部批準,開始招收我國第一個女性學本科專業(yè)(2006);2006年設立北京市教委支持女性學學科共建項目。

該基地建設的特色:承擔中國首屆女性學專業(yè)本科教學任務;從事女性學專業(yè)本科課程開發(fā)和課程研究;女性學信息資料數(shù)據(jù)庫建設;各級女干部培訓;基地建設和學校的發(fā)展與責任,與女性學系的發(fā)展目標一致。該基地建設總目標:建立女性學專業(yè)課程體系和完善教材建設;建立、完善女性學研究信息中心和服務體系;加強與國內外相關院校女性學專業(yè)的學術研究與教學的交流與合作;探索婦女干部培訓模式。

篇(2)

論文摘要:目的:了解浙江省城鄉(xiāng)居民對體育在社會上的看法。方法:就體育與政治、體育與經濟、體育與文化、體育與性別、體育與偏差行為五個方面對調查者進行問卷調查。結論:浙江省城鄉(xiāng)居民對體育的社會認知水平較高;男性體育的社會認知水平高于女性;城鄉(xiāng)居民教育水平與體育的社會認知水平不存在必然關系。

認知是指個體經由意識活動對事物認知與理解的心理過程。社會認知一般涉及社會信息的辨別、歸類、采擇、判斷、推理等心理成分,涉及人對社會性客體之間的關系等的認知,以及對這種認知與人的社會行為之間的關系的理解與推斷圈。體育的社會認知是指運用體育社會學的觀點探討人們對于體育在社會上的相關看法。

1研究對象與方法

1.1研究對象

本研究以浙江省杭州、寧波、金華、溫州、肴州、臺州等地區(qū)城鄉(xiāng)居民體育的社會認知狀況為研究對象。

1. 2研究工具

本研究以體育的社會認知量表得分為依據(jù),得分者越高者代表人們對于體育在社會上的相關認知程度越高。體育的社會認知量表是以Howard L. Nixon }j and H. Frey所寫的《運動社會學》(A Sociology of Sport)為基礎發(fā)展出的17題目,采用Liken式量表法,由被調查者依據(jù)自己對每一個題目所表示內容的同意程度,從“非常不同意”、“不同意”、“沒意見”、“同意”到“非常同意”分別以1,2,3,4,5給分,分數(shù)越高者表示越同意。由每個人所得項目的總分來表示人們對體育的社會的認知水平。本體育的社會認知量表17題目組成,涵蓋五個方面的因素,包括體育與政治、體育與經濟、體育與文化、體育與性別、體育與偏差行為。

1. 3研究方法

主要采用問卷調查法對研究對象進行調查,還運用了文獻資料調研、邏輯分析等研究方法對間題開展研究。發(fā)放問卷914份,收回866份,回收率為94.7%;有效問卷727份,有效率為83. 1 %。對調研的全部數(shù)據(jù)資料運用SPSS 12. 0統(tǒng)計軟件進行統(tǒng)計處理。在正式調查前,對調查問卷進行信度和效度檢驗,其信度和效度符合社會調查的要求。

2結果與討論

2. 1浙江省城鄉(xiāng)居民體育的社會認知現(xiàn)狀

浙江省城鄉(xiāng)居民對體育的社會認知度在五個層面上的認知都比較高(見表1)。不論是“體育與政治”、“體育與經濟”、“體育與文化”、“體育與性別”還是“體育與行為偏差”每題的平均分都大于3分,其中以“體育與性別”的得分最高,達到3.%分,其次是“體育與文化”( 3. 90分),認知層面較低的是“體育與經濟”,每題得分為3. 78分。從總量表上看,每題平均得分達到3. 87分,表明浙江省城鄉(xiāng)居民對體育的社會認知程度在中等以上的水平,認知程度較高

2. 2不同性別與教育程度的浙江省城鄉(xiāng)居民體育的社會認知情況

表2是以“性別一教育程度”為參考的社會認知表。從表2中可以看出,浙江省城鄉(xiāng)居民體育的認知平均分值為65. 82分,認知水平最高的是大學本科文化水平的人群,得分67. 27

分。得分排序情況是:大學本科(67. 27分)>初中及以下(67. 17分)>高中(包括中專、職高)( 66. 75分)>大專(64. 28分)>碩士及以上(60. 00分),得分最低的是碩士及以上文化水平的女性(54. 00分)。所以說,并不是隨著文化水平的提高,體育社會認知的水平也提高。男性體育的社會認知平均得分是66. 43分,女性是65. 36分,男性體育的社會認知水平高于女性。除了大學本科的女性體育的的社會認知水平高于大學本科的男性外(66. 42>64. 98 ),其余其它教育程度的男性體育的社會認知水平均高于不同教育程度的女性。

3結語

1)就整體而言,浙江省城鄉(xiāng)居民體育的社會認知水平較高,得分高于平均分。在五個不同的層面上得分也都高于平均分,其中“體育與性別”的得分最高,“體育與經濟”的得分較低。

篇(3)

1.農村流動人口社會支持狀況的人口社會學因素分析

2.呼喚學術自覺:人口社會學本土化思考

3.人口社會學研究對象的再探討

4.人口社會學的研究對象和內容初探

5.外國人及港澳臺居民在中國大陸的人口社會學分析

6.應對人口老齡化危機的社會學思考 

7.人口社會學淺談

8.人口社會學因素對老年糖調節(jié)受損者主觀幸福感的影響

9.人口社會學的理論特點及其實踐功用

10.外出務工人員人口社會學特征和艾滋病KAB調查

11.人口社會學的課題

12.新疆高校大學生“五觀”的人口社會學差異分析

13.SARS對人口社會學的挑戰(zhàn)

14.關于人口社會學發(fā)展的思考

15.人口社會學淺談

16.人口社會學因素對護士離職意愿的影響

17.面向現(xiàn)代化的人口社會學

18.人口社會學的學科地位和理論體系初探

19.農村光棍的類型研究——一種人口社會學的分析

20.對《人口社會學》構成體系的初步設想

21.流動人口犯罪的社會學思考 

22.網絡社會的群體參與——以人口社會學為視角

23.城鄉(xiāng)老年人生活質量與人口社會學特征關聯(lián)初探

24.高職護理專業(yè)不同人口社會學特征學生人際容納狀況的差異性研究

25.中國人口社會學的興起與發(fā)展前景

26.人口社會學的研究范圍

27.人口社會學的個理論問題

28.第三屆全國人口社會學討論會綜述

29.流動人口犯罪原因的社會學分析及對策 

30.“人口社會學”探究式學習教學法的應用

31.試論人口社會學的研究對象和內容結構

32.深入探討人口與社會的可持續(xù)發(fā)展──全國第四屆人口社會學年會綜述

33.第三屆全國人口社會學討論會綜述

34.全國第二屆人口社會學討論會述評

35.縣城不同職業(yè)流動人口社會學特征及艾滋病知識知曉情況調查

36.第二屆全國人口社會學研討會綜述

37.流動人口規(guī)模、結構及特征的人口社會學分析

38.人口社會學的基本框架結構初探

39.老年人生活質量與人口社會學特征

40.第一講:人口社會學是研究什么的

41.當前人口社會學研究中的熱點與難點——全國第三屆人口社會學討論會綜述

42.不同人口社會學特征的老年糖調節(jié)受損者應對方式分析

43.第二屆全國人口社會學討論會述評

44.聯(lián)合國人動基金委員會駐華顧問默頓斯在吉林大學人口研究所講授人口社會學

45.理論聯(lián)系實際,探索深化創(chuàng)新——第二屆全國人口社會學討論會綜述

46.探討·開拓·創(chuàng)新——全國首屆人口社會學討論會綜述

47.農村流動人口研究的再思考——以身體社會學為視角

48.英國穆斯林移民的人口社會學分析

49.老年人生活質量與人口社會學特征

51.人口社會學的對象和方法50.人口社會學研究的重要課題  

52.上海外來流動人口犯罪現(xiàn)狀的社會學分析與控制對策

53.創(chuàng)建幸福家庭——人口社會學的一個視角 

54.流動人口規(guī)模、結構及特征的人口社會學分析

55.創(chuàng)建幸福家庭——人口社會學的一個視角

56.全面認識社會與發(fā)展中的人口——評《人口社會學》

57.不同等級醫(yī)院門診患者就醫(yī)原因及其人口社會學特征

58.全國首屆人口社會學研討會在杭州舉行

59.老年人口養(yǎng)老意愿的社會學分析

60.農村體育人口“二元性”分化趨勢的社會學研究

61.自愿不育的人口社會學視角

62.出生性別比偏高的人口社會學分析

63.春運問題的人口社會學分析

64.一部有創(chuàng)見的《人口社會學》

65.人口社會學研究內容探析

66.全國第二屆人口社會學討論會述評

67.人口資源環(huán)境社會學的研究對象的界定

68.一部有創(chuàng)見的《人口社會學》

69.對加入WTO后流動人口犯罪的社會學分析

70.民族宗教流動人口社會學調查——廣州市化隆拉面從業(yè)群體的基本特征調查報告

71.第二屆全國人口社會學討論會側記

72.對“溺嬰”的人口社會學分析

73.遼寧流動人口犯罪社會學分析及控制對策

74.基于社會學視角的人口就業(yè)理論探討

75.我國體育人口性別結構的社會學分析

76.試論人口社會學的研究

77.城市流動人口社會融入的法律社會學思考

78.知識社會學與1950年代中國人口控制論間的競爭

79.農村流動人口的文化社會學研究 

80.公安機關流動人口服務管理創(chuàng)新研究的知識社會學分析

81.中國人口與中國體育人口比較的社會學分析

82.影響大學生體育人口形成的多因素社會學分析

83.當代中國體育人口結構的社會學分析

84.農村人口控制的社會學思考

85.中國人口社會學的定向歷程

86.社會學與人口問題

87.海寧市外來務工人員人口社會學特征及麻風病認知情況調查

88.中國人口社會學的定向歷程(續(xù))

89.我國當代人口流動的教育社會學分析

90.外國人在德國的人口社會學分析

91.從民族社會學視角看中國人口文化素質中的性別因素——兼論提高女性文化素質對和諧社會構建的意義

92.流動婦女心理健康狀況分析

93.我國老齡人口健康評價指標的社會學初步研究

94.2015年德國難民庇護申請者的人口社會學分析

95.流動人口犯罪的犯罪社會學分析及其社會性防治對策

96.試論社會學研究人口問題的內容和方法

97.流動人口聚居區(qū)形成過程的社會學考察——一個城市空間轉型的個案研究

98.“義莊”:創(chuàng)建現(xiàn)代農村家族鄰里互助養(yǎng)老模式的重要參鑒——基于社會資本的視角

99.湖北地區(qū)革命傷殘軍人健康狀況抽樣研究Ⅰ.傷殘及人口社會學特征

100.人口控制與社會學  

101.中國社會學2013學術年會“流動人口與城市融合”分論壇成功舉辦

102.影響體育人口因素的社會學分析

103.山東省青壯年勞動力人口健身觀念的社會學分析

104.論建立農村社會養(yǎng)老保障對“生男偏好”的影響

105.農村流動人口“回流”動因的社會學分析

106.人口控制與社會學

107.大型社區(qū)的人口、住房、活力與公平 上海大型社區(qū)規(guī)劃理念與策略的社會學思考

108.論人口、貧困與幸?!獜摹度丝谠怼氛勂?/p>

109.人口結構與生育意愿變遷的社會學分析——以改革開放為背景

110.試從社會學角度談人口增長

111.勞動就業(yè)和社會學——討論人口普查中“在業(yè)人口劃分標準”的一些想法

112.新型城鎮(zhèn)化背景下農村職業(yè)教育與農業(yè)轉移人口市民化的關系——基于社會學的視角

113.人口老齡化與贍養(yǎng)問題的醫(yī)學社會學分析

篇(4)

關鍵詞:大學生,亞健康,疲勞

 

世界衛(wèi)生組織(WHO)給健康下了如下的定義:健康是“一種身體上、精神上和社會上的完滿狀態(tài),而不只是沒有疾病和虛弱現(xiàn)象。人體除了健康狀態(tài)和疾病狀態(tài)之外,還存在著一種非健康非疾病的中間狀態(tài),我國學者稱之為“亞健康狀態(tài)”。亞健康應該是指人在身體、心理和社會環(huán)境等方面表現(xiàn)出不適應,介于健康和疾病之間的臨界狀態(tài)。免費論文。世界衛(wèi)生組織(WH0)的一項全球性預測調查顯示,真正健康的人僅占5%,有疾病的人占20%,而75%的人則處于亞健康。處于亞健康疾病狀態(tài)的人口在許多國家和地區(qū)呈上升趨勢。疲勞是亞健康最為常見的典型臨床表現(xiàn),也是多種疾病的重要潛前征兆,疲勞在大多數(shù)情況下是人體為保證健康,提示需要勞逸結合的保護性一種反應。當代大學生處于社會競爭日益激烈的時代,來自社會、家庭、學業(yè)、就業(yè)等各種壓力過早地困擾著他們。長期的緊張和壓力、不良的生活方式和習慣都對會對他們的健康受到威脅,目前評判大學生是否健康卻是以身體素質來作為評價的唯一標準,根據(jù)體質測量的結果來判斷體質的健康或不健康。體質測試的內容主要包括身高、體重、肺活量、速度、力量以及中長跑等及各項目,是從身體形態(tài),身體素質,心肺功能及各方面來評定人體體質的好或差,這些只是體質的一些方面,只包括了生理方面的某些特征,而對心理方面卻沒有涉及,因此,具有很大的片面性。

1.相關概念

亞健康的概念:人體存在著既不是健康,也不算是患病,非病非健康的狀態(tài),稱為“第三狀態(tài)”。長期以來,在人們的思想中一直存在著這樣的一種思維定勢:對于一個人來說,他所處的狀態(tài)是“非疾病即健康”要么是健康,要么是疾病,二者必居其一。處于亞健康狀態(tài)者,不能達到健康的標準,表現(xiàn)為一定時間內的活力降低、各種功能和適應能力不同程度的減退,但不符合西醫(yī)學有關疾病的臨床和亞臨床診斷標準。亞健康的成因主要有:社會因素,包括人際交往、生存壓力與家庭類型等;不良生活方式的影響,主要有吸煙、酗酒、營養(yǎng)不平衡以及缺乏運動等;環(huán)境污染的影響等。亞健康的表現(xiàn)是多種多樣的,主要表現(xiàn)為軀體疲勞乏力,易累,體質虛弱,免疫功能低下,出汗,常易感冒,食欲不振,肌肉關節(jié)酸痛,頭昏頭痛,失眠等。心理方面表現(xiàn)為情緒不穩(wěn)定,緊張,易怒,焦慮,記憶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等。社會交往方面表現(xiàn)為不能較好的承擔相應的社會角色,工作、學習困難,人際關系緊張,家庭不和諧,難以進行正常的社會交往等。

疲勞及疲勞性亞健康:《現(xiàn)代漢語詞典》中認為,與人體相關的疲勞包括兩個方面:“因體力或腦力消耗而需要休息;因運動過度或刺激過強,細胞或器官的機能或反應能力減弱。”社會學家認為,疲勞是因體力、腦力消耗過多、運動過度、刺激過強等非病理原因引起的反應能力減弱、工作效率下降時的機體狀態(tài),也是長時間負荷過重而出現(xiàn)的一種生理現(xiàn)象。免費論文。具體表現(xiàn)為對工作、學習產生厭倦和抵觸的情緒,對人對事冷漠無興趣,感覺疲憊乏力等等。醫(yī)學科學家認為,疲勞是機體的一種防御性反應,或者說是因為過度活動而造成暫時性機能降低時生理和心理狀態(tài)的綜合性變化。所謂疲勞是指持久或過度勞動后引起機體不適和工作效率降低。無論從事體力勞動或腦力勞動都可出現(xiàn)疲勞。疲勞是亞健康的最常見表現(xiàn),可以通過測量疲勞程度來評價亞健康狀況。

2.研究對象與方法

鹽城市區(qū)五所在校大學生疲勞性亞健康狀況。

主要采用文獻資料法、調查法、數(shù)理統(tǒng)計法。

3.結果與分析

3.1 結果

3.1.1 鹽城在校大學生疲勞性亞健康的發(fā)生率及性別

表 鹽城在校大學生疲勞性亞健康的發(fā)生率及性別

篇(5)

 

一、“媒介現(xiàn)實”作為一種建構的社會現(xiàn)實

 

“媒介建構現(xiàn)實”之所以成為共識,是因為人們意識到媒介化語境下的現(xiàn)實只是一種“建構”的媒介現(xiàn)實?!敖嫛币辉~來自英語“Construct”,具有構造、建筑、創(chuàng)造、生產、結構等意義。也就是說,媒介所建構的現(xiàn)實與我們親身體驗的現(xiàn)實之間的關系不是一種復制關系,而是再度創(chuàng)造或生產的關系。

 

媒介建構的現(xiàn)實有別于日常生活中身體力行的現(xiàn)實世界,它是一種高度依賴個體經驗的意義世界。媒介建構論者認為這是一種以“虛擬”為特征的社會現(xiàn)實。沃爾特·李普曼( Walt Lipp-mann) ( 1922 ) 很早就注意到了媒介現(xiàn)實的虛擬性。他認為,新聞媒介對現(xiàn)場事件的表達經常是錯誤的: 它所創(chuàng)建的形象經常是誤導的、歪曲的,也錯誤地描畫了我們頭腦中對外部世界的形象。

 

他同時又認為,人們經常不是按照實際的事實與事件來作出決定,而是按照他們從新聞媒體中感知到的他們自認為真實的環(huán)境中發(fā)生的一切來做決定[1]。李普曼所提到的新聞媒體所構建的環(huán)境就是媒介現(xiàn)實。C 懷特·米爾斯( C Wright·Mills ) ( 1967) 提出了“二手世界”的概念。他認為,“理解人類處境的第一條原則就是人們生活在一個二手世界中?!麄冴P于世界以及自身的印象是由他們從來不曾遇見將來也不會遇見的眾多的目擊者所給予的……”[2]。

 

不管是媒介現(xiàn)實,還是二手世界,虛擬性構成了它們的根本屬性。在這個虛擬世界中,媒介活動的參與者把親身體驗到的生活事件編碼為媒介符號,而媒介上呈現(xiàn)的現(xiàn)實往往以新聞故事、戲劇寓言、新 聞 報 道、圖 片 或 音 樂 等 形 式 出 現(xiàn)。

 

Weimann Gabriel ( 2000 ) 認為媒介現(xiàn)實同社會現(xiàn)實相比,更為戲劇化,更為豐富多彩,更為激烈,更為積極,也比現(xiàn)實生活變的更快。這樣的世界之所以能讓很多人迷戀而放棄真實生活,就在于能讓參與者獲得一種超乎尋常的“在場感”[3]?!霸趫? Presence) ”是一種主觀體驗,并非客觀實在。

 

James J Gibson ( 1979) 指出,“在場感”可以被理解為一個人對其物理環(huán)境的體驗。它不是指社會個體所生活的物理世界中的周圍環(huán)境,而是對那些環(huán)境所產生的一種感覺與意識,而這種周圍環(huán)境是作為自動控制的精神過程的一種中介而存在[4]。W·托馬斯也對此有過論述,認為在環(huán)境刺激與人的反應之間存在一個主觀定義的過程,這個過程就是所謂的“情境定義”。這種情境判斷完全是主觀的,可能與客觀實際相符合,也可能不相符合。但是,如果人們把一種情境定義為真實的,那么它們在這些人看來就是真實的[5]。因此,所謂的“現(xiàn)實”實際上就是社會個體對自身所處環(huán)境所定義的一種在場意識。從這個角度而言,媒介現(xiàn)實雖然有別于身體力行的客觀現(xiàn)實,但是因為能夠給參與媒介活動的社會個體一種“在場感”或“在場”意識,從而具有一種高度的真實性,也比大量的物理世界更吸引人,更迷人,因而也被參與者當成一種社會現(xiàn)實。

 

二、媒介建構現(xiàn)實的三種研究范式

 

有關媒介建構現(xiàn)實的研究,一般被看作是與實證主義相對立的一種研究思路。費斯克( Fisk)在批評以信息運輸為目的的媒介工具論的同時,給予了強調意義生產的媒介建構論以“符號學派”的 地 位[6]。漢 諾 · 哈 特 ( Hanno Hardt)( 1992) 也明確把關注意義問題的建構主義媒介研究思想稱為文化批評學派[7]。在我國,鄧理峰也開始把建構主義媒介觀當作與媒介工具論( 或者媒介實在論) 并駕齊驅的媒介研究范式[8]。即便如此,學者們并沒有在媒介建構論的基礎上再往前走一步,對媒介建構現(xiàn)實的不同傾向作進一步的探討。

 

媒介現(xiàn)實的虛擬性告訴我們,它不僅與經驗世界的社會現(xiàn)實密切相關,而且還與媒介活動參與者的個體心理緊密相關,媒介—個體—社會三者共同構成了一種互為因果的三角關系,由此也形成了三種有關媒介建構研究的基本范式: 關注媒介文本的符號學范式,關注社會現(xiàn)實層面的社會學范式,以及關注個體心理的社會心理學范式。

 

下面就理論來源、研究對象、研究問題等幾個方面作進一步闡述。

 

( 一) 符號學范式

 

在媒介建構現(xiàn)實的研究中,來自語言文化領域的學者常常把目光放在媒介語言的具體體現(xiàn)———文字、圖象、聲音等媒介文本上面,一般采用內容分析或者符號學方法,通過研究話語的修辭與內容變化來研究語言符號的意義及其生產過程,這種思路可以被稱為符號學范式。

 

這種范式起源于結構主義語言學。索緒爾認為,語言是一種社會現(xiàn)象,來源于我們共享的文化符碼。這種語言符號的概念意義( 所指) 隨著歷史變化而變化。在不同的歷史時期,人們就是借助語言符號來思考和區(qū)分其所生活的世界的。因此,我們正是通過語言符號這種媒介,把我們的現(xiàn)實世界與社會歷史文化建立起了聯(lián)系。

 

羅蘭·巴爾特在此基礎上提出了符號學中的意指思想[9],正式把歷史文化緯度引入符號學研究領域。他認為符號能指與所指兩個層面之間的連接關系是一種意指關系,其中有兩個核心序列 : 第一個序列是語言學意義上的符號能指與所指之間的關系,揭示的意義稱為明示意,也是符號的常識性意義; 第二個序列引進了文化緯度,關心的是符號與文化之間的互動關系。在第二序列中,第一層面的符號成為第二層面符號的能指,而這能指又重新獲得意義項所指層。這一層面的意義稱為隱含意( 文化義) 。這樣就把意指的觸角伸向了社會現(xiàn)實與文化領域。巴爾特認為,文化層面與神話一樣具有虛擬的特性,因而也稱之為神話層。

 

正是因為有了“意指”過程,意義豐富的文化系統(tǒng)成為了神話學的所指層面。符號學也完成了從語言符號學到神話符號學的蛻變。從第一系統(tǒng)的語言學到第二系統(tǒng)的神話學,與人發(fā)生關系的現(xiàn)實世界發(fā)生了怎樣的變化呢? 在第一系統(tǒng)中,我們面對的是物的世界,有賴于我們的實踐活動來體驗。感覺到的世界也是實實在在的物理世界,有時間和空間的規(guī)定性。到了第二系統(tǒng),物理世界完全變成符號世界,或者說變成神話的世界。

 

我們接觸的世界是一個超越了物理時空環(huán)境的心理世界。在那里,一切的經驗不再依賴于我們的身體實踐,而我們的文化想象力賦予了多種多樣的符號( 文字、圖片和聲音等) 以形形的意義,這是理解、解釋的結果。大眾媒介( 既包括傳統(tǒng)的報紙、電視、廣播和雜志等,也包括以網絡為紐帶的新媒介) 建構的世界,就是一個第二系統(tǒng)意義上的符號世界。這個世界,是媒介從業(yè)人員借助一系列的圖象、文字和聲音符號建構而成的,并以新聞、廣告與娛樂節(jié)目的形式出現(xiàn)。

 

學者們正是以符號學理論為依據(jù),以媒介文本為研究對象,而解釋與揭示符號世界的意義呈現(xiàn)就成了學者們努力的目標。諾曼·費爾克拉夫( Norman Fairclough) 是其中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在《話語與社會變遷》一書中提出了一個包括話語文本、話語實踐和社會實踐在內的話語分析框架[10]。文本緯度的分析包括“詞匯”( 主要涉及個體語詞) 、“語法”( 涉及與分句和句子連在一起的語詞) 、“連貫性”( 涉及分句與句子如何被連接在一起) 一直到“文本結構”( 涉及文本的大范圍的組織屬性) 層面; 第二個向度話語實踐,牽涉到文本生產、分配和消費的過程; 第三個向度作為社會實踐的話語,主要是在與意識形態(tài)和權力的關系中討論話語。這三個向度具有遞升特征,最后指向以政治、意識形態(tài)等形式體現(xiàn)出來的社會實踐層面。這個模式雖然以社會實踐為最高層次,但是始終圍繞媒介文本而展開,重點是解釋媒介符號多層面的意義,因而就社會實踐層面而言還是不夠徹底的。

 

( 二) 社會學范式

 

社會學范式重點關注媒介建構現(xiàn)實過程中社會現(xiàn)實或社會結構在其中的作用,以及在社會現(xiàn)實與媒介現(xiàn)實的互動影響過程中知識的生產與消費問題。

 

社會學范式的理論來源以彼得·伯格( PeterBerger) 和托馬斯·盧克曼( Thomas Luckmann) 的知識社會學為主。他們改變了古典哲學社會學的研究對象,從形而上的邏輯世界轉到我們身體力行的日常生活世界。他們認為這種世界蘊含的日常生活現(xiàn)實因為具有高度的真實性而“成為最重要的現(xiàn)實”,它們“以一個互為主觀的世界,也是一個我與他人共享的世界,呈現(xiàn)在我面前”[11]。

 

也就是說,日常生活現(xiàn)實是一個主體間性的世界,具有最高實在的價值。這個世界只有通過行動者的社會互動才能建構完成。伯格和盧克曼認為,社會生活中任何一個實在的建構,都只能是社會地建構,即通過社會活動和社會生活本身來建構。

 

而基本的建構程序為制度化、合法化和社會化,正是通過這些過程,我們的日常生活世界稱為主觀與客觀融合在一起的社會實在。

 

伯格和盧克曼的知識社會學,主要探討了個體是如何通過語言的社會互動來建構主觀實在與客觀實在交錯存在的日常生活世界,以及如何使社會實在與符號實在溝通連接起來。Hanna Ado-ni 等學者( 1984) 認為這個理論之所以能被應用于媒介建構研究,是因為“大眾媒介( 新聞和娛樂) 在慣習化過程中所扮演的特殊角色,以及它對制度,既而穩(wěn)定社會體系所提供的支持”[12]。

 

說到底,該理論解決了媒介在人的社會化過程以及媒介在建構社會現(xiàn)實中的重要地位等問題。

 

由于社會學范式的研究重心在社會結構、社會化等社會一端,因而來探討這種研究范式的研究問題時,我們會發(fā)現(xiàn),文本意義或觀念等文化范疇不是它的核心問題,相反,常識性的“知識”更適合成為媒介建構研究中社會學范式的研究主題。更確切地說,“知識”構成了各種意義的結構,離開它們,任何社會都無法存在。而且,在媒介建構研究中,知識不是固有的,它是社會互動的結果,與社會互動密不可分。知識與社會結構、社會互動等共同構成了最為重要的研究命題。

 

( 三) 社會心理學范式

 

社會心理學范式認為,媒介現(xiàn)實的建構是媒介活動參與者對媒介符號的接受、理解與闡釋的過程,也是媒介活動參與者自我認同的過程。故媒介活動中參與者的心理及相關外在化就成了關鍵問題。該研究范式主要來源于符號互動論。

 

符號互動論發(fā)端于喬治·赫伯特·米德( Mead George Herbert) ,完成于赫伯特·布魯默( Herbert Blumer) 。布魯默認為符號互動論有三個基本前提: 人們對事物所作出的行動是建立在意義基礎上的,而這事物是因為意義而存在的; 這些事物的意義來自于一個人與他的同伴之間的社會互動; 這些意義通過一個解釋的過程得到處理或調整,而這個解釋過程是人們在處理他所面對的事物的時候采用的途徑。布魯默進一步把它們概括為五個核心內容: 自我( the self) 、行為( theact) 、社會互動( social interaction) 、物體( objects)和集合的行為( joint action)[13]。

 

那么,符號互動論為何會成為重要的媒介建構研究范式? 符號互動論雖然是一種心理學理論,但是它與傳統(tǒng)的心理學理論不同,它的研究重點在于個體的符號互動。而媒介世界是典型的符號世界,受眾接受與處理媒介信息的過程恰是典型的符號互動,而且從心理學的視角來研究媒介建構又很好地填補了個體心理這一重要緯度,因此符號互動論就被運用到了媒介建構的研究中。

 

傳統(tǒng)的心理學來自于西方的實證思想,在研究思維與方法上傾向于定量實證。但是符號互動理論關注的是符號的互動,傾向于闡釋法,例如生活史、自傳、個案研究、非結構性訪問以及參與式觀察等。而研究的社會問題也與傳統(tǒng)心理學大相徑庭。J M Charon( 1998) 特別列舉了多個研究例子。如在種族問題上,可以把關注的焦點放在社會互動、傳播、文化等策略上來理解種族主義和種族沖突; 就性別差異問題而言,符號互動主義者所要努力理解的性別差異,就包括個體是怎樣被社會化的,我們是怎樣逐漸地接受我們的身份和界定該做什么等問題上[14]。國內學者毛曉光認為,當前用符號互動理論來研究的社會問題包括社會越軌、兩性符號命名、校園人群互動機制和移民的心理社會適應性等一系列問題[15]。

 

三、對三種研究范式的分析

 

在媒介建構現(xiàn)實的研究過程中,符號學范式、社會學范式和社會心理學范式依靠自身的理論特色,發(fā)揮出了自身的獨特作用 :

 

從以上分析可見,這三種范式由于來自不同的理論學科,雖然共屬媒介建構范式,然而在理論來源、關注對象以及研究問題等方面還是表現(xiàn)出了不同特點??傮w來說,符號學范式從媒介文本入手,側重于媒介符號的意義生產以及媒介內容的敘事結構等問題; 社會學范式從社會結構入手,側重于社會結構與媒介現(xiàn)實之間的互動建構關系; 而社會心理學范式著眼于接受者個體心理,側重于接受者是如何接受媒介現(xiàn)實的理論問題。

 

這種差異點也在學者們具體研究媒介建構時得到體現(xiàn)。筆者以《新聞與傳播研究》、《新聞大學》、《國際新聞界》和《當代傳播》等四本國內學術期刊,以及 Journalism & Mass CommunicationQuarterly ( JMCQ )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JOC) 、Journal of Broadcasting & Electronic Media( JOBEM) 和 Communication Research 等 SSCI 期刊為研究對象,搜索了幾十篇有關媒介建構研究的理論論文,閱讀分析之后發(fā)現(xiàn),符號學范式主要研究對象有: 媒介話語的修辭,媒介內容的文本結構以及基本的敘事模式。

 

另有少量論文研究了傳媒形象或媒介身份等。從中可以發(fā)現(xiàn),堅持符號學范式的學者比較傾向于把媒介建構當作一種話語建構,而研究媒介話語的結構規(guī)律以及媒介文本的文化意義顯然是其首要任務; 社會學范式雖然把研究重心轉移到了媒介的建構過程,然而在具體研究時,還是具有濃厚的社會學色彩。這些學者大部分認為在媒介現(xiàn)實與社會現(xiàn)實之間存在著各種社會因素,在媒介現(xiàn)實對人的社會化過程以及社會現(xiàn)實對媒介內容選擇等一系列問題上起著重要的影響。這些因素包括個體經驗、媒介慣例、組織部門和意識形態(tài)等等,它們共同構成動態(tài)的結構關系。而這一切的影響又往往是通過新聞監(jiān)管、條例、談話等一系列話語的形式得以實現(xiàn)的;而社會心理學范式則把重點放在受眾緯度。這些學術論文高度重視受眾在理解解釋媒介內容過程中自身日常生活經驗,尤其是常識的作用。他們經常研究網絡社區(qū)中的人際互動,以及相關的身份建構、意義交流等相關問題。

 

雖然這三種媒介建構的研究范式具有自身的獨特性,然而在具體的研究中,我們同時發(fā)現(xiàn)了融合的趨勢。例如歐文·戈夫曼( Erving Goffman)是大家比較認可的媒介建構論者。他早期傾向于研究新聞媒介與社會現(xiàn)實之間的關系,著力發(fā)掘在新聞媒介表達現(xiàn)實世界的過程中各種社會結構因素的作用,具有宏觀建構的研究色彩; 后來他把注意點轉向媒介受眾,研究了人們形成媒介印象的過程中怎樣使用與事件有關的信息以及如何表現(xiàn)的特點,強調了媒介活動參與者的主動性。因此,我們可以進一步認為,隨著媒介建構研究的深入,融合的特征也將表現(xiàn)的更為顯著和成熟。

 

參考文獻:

 

[1]沃爾特·李普曼. 輿論學[M]. 北京: 華夏出版社,1989. 10-18.

 

[2]C Wright Mills. Power,politics,and people: The collected es-says of C Wright Mills[M].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67. 405-406.

篇(6)

關鍵詞:城市老年婦女;社會參與;生活方式;生活質量;生存和發(fā)展權;和諧社會

中圖分類號:C91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104(2012)05?0181?06

一、問題的提出

在全球人口老齡化的趨勢下,老年婦女問題引起世界各國的高度重視。婦女在創(chuàng)造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過程中為人類社會做出了很大的貢獻,然而在傳統(tǒng)性別文化的影響下,婦女的生存和發(fā)展權卻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F(xiàn)階段我國的老年婦女具有文化程度低、生活保障低等生存劣勢,關注老年婦女的生存質量是體現(xiàn)社會公平與公正,構建和諧家庭與和諧社會的必然選擇。

我國對老年婦女相關問題的研究大致經歷了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在20世紀80年代,這一時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對老年婦女生活狀況的描述性分析;第二個階段是20世紀90年代,這一時期在人口調查普遍開展的背景下,開展了包括老年女性在內的老年人相關問題的定量研究,但是關于老年婦女的專題研究仍然較少;第三個階段是1995年第四屆世界婦女大會的召開,引起了人口學、經濟學、教育學和社會學領域的專家學者對婦女問題的關注。目前,研究我國老年婦女的專著仍然較少,對于女性老年人的研究仍處于老齡研究中的邊緣。從1979年2月到2011年11月,中國知網的中文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中國博士數(shù)據(jù)庫、中國優(yōu)秀碩士論文數(shù)據(jù)庫以及中國重要會議論文數(shù)據(jù)庫收錄的文章中,以老年婦女為主題的論文共有5696篇。目前學界對于老年婦女的研究主要有2個特征,第一,是從醫(yī)學和心理學的角度關注老年婦女的身體狀況和心理活動;第二,是從人口學和社會學的角度,關注老年婦女的人口特征、醫(yī)療保障待遇和社會生活狀況。關于老年婦女社會參與的研究主要在集中探討老年婦女參與社會活動的可行性和參與社會活動的價值。

針對老年婦女參與社會活動的可行性和參與社會活動的價值這一問題,比較有代表性的觀點有:老年婦女平均壽命比男性長,參與社會勞動的時間相對就長。老年婦女退休年齡早,繼續(xù)參與社會勞動的精力旺盛,并且她們在整個老年群體中數(shù)量多、比重大,可以充分調動她們的積極性、發(fā)揮她們的作用。[1](278)老年婦女是社區(qū)建設的重要人力資源應得到高度重視。目前我國社區(qū)的參與者與受益者都以老年婦女為主體,老年婦女如果能積極的參與社區(qū)建設,為社區(qū)獻計獻策,這樣必然會推動我國社區(qū)建設的發(fā)展。老年婦女能夠在社區(qū)建設的過程中,繼續(xù)實現(xiàn)自己的人身價值,繼續(xù)社會化。[2]

針對老年婦女社會參與存在的問題,主要觀點有:老年婦女的家務負擔重、社會參與機會少。由于長期存在的家務勞動性別分工,許多中國老年婦女承擔著照料家人(包括老伴、兒女及孫輩)的責任,家務負擔重,社會參與率較男性低。[3]城市文化程度較高、經濟情況較好的老年婦女的社會參與活動主要側重于身體鍛煉和娛樂活動。老年婦女在退休后的交往圈由業(yè)緣、地緣逐步退縮為姻緣與血緣,社會空間由開放型向封閉型退化。[4]老年婦女具有惰性文化心理和血緣偏執(zhí)意識這兩種負面文化心理。惰性文化心理是指老年婦女的依賴心理、容忍心理、隨大流心理和淡漠心理。在家庭關系中,主要表現(xiàn)為依賴和容忍;在社會關系中,主要是隨大流和淡漠。惰性文化心理減弱了老年婦女自養(yǎng)自立的能力和意識,而血緣偏執(zhí)意識使老年婦女更多地依附于家庭和子女,缺乏社會交流,容易導致孤獨和寂寞。[5]

綜觀現(xiàn)有研究,主要是從個人、家庭和社會三個層面論述了老年婦女參與社會的積極意義,并指出針對老年婦女退休后精力仍然旺盛、身體狀況良好的特點,可以適當推遲其退休年齡,鼓勵通過社會參與來提升物質生活水平和減輕贍養(yǎng)負擔,但以上研究僅從抽象的層面指出政府、社會和家庭對促進老年婦女社會參與所肩負的責任,缺乏對老年婦女社會參與的特征進行細致地分析,沒有對影響城市老年婦女的社會參與的相關因素進行更細致地研究。

二、研究方法

(一)核心概念的界定

目前國內對老年人社會參與的涵義的界定主要集中在對參與范疇的爭論,如老年人從事的是否是有報酬的活動,老年人的社會參與是否包括家務勞動,老年人的社會參與是否包括政治文化活動等。

筆者認為,把老年人參與的所有與社會產生聯(lián)系的活動都看作是老年人社會參與的內容,過于寬泛,不利于區(qū)分老年人的純個人閑暇行為和社會參與對老年人生活的影響。本文認為老年人的社會參與應是指老年人基于自身的興趣愛好、利益或需求的滿足,通過合法途徑參與有組織的社會活動,并在參與活動的過程中與其它社會成員、社區(qū)和社會產生聯(lián)系和互動的過程。這包括三個方面的含義:第一,老年人的社會參與基于老年人參與意愿而做出的選擇,是老年人為滿足自身需求而參與的活動;第二,老年人的社會參與是指在參與的過程中,會與社會中的組織和他人產生互動和交流;老年人種花養(yǎng)草、讀報看書等純個人或家庭行為,不應屬于老年人社會參與;第三,老年人參與社會活動的形式較為靈活,可以自發(fā)地組織參與,也可以在社區(qū)和社會團體的組織下來參與。

篇(7)

放開二胎政策

北大國家發(fā)展研究院 梁建章

“我國人口政策亟待改變”

北大國發(fā)院簡報

2011年第2期

最近統(tǒng)計局估算的生育率為1.5左右,已遠遠低于更替水平。預測數(shù)據(jù)顯示,2040年中國總人口將在14億左右。但那時60歲以上的老人將從現(xiàn)在的2億增至4億多,20歲-60歲的工作年齡人口從8億降至7億。

更嚴重的問題是,最有活力的20歲-40歲的年輕人,將從4.5億降到3億以下,降幅近33%。而屆時印度的人口總量將超過中國達到16億,工作人口將增至8.5億,并且年輕的工作人口和大學生將比中國多50%。

這種人口結構上的區(qū)別意味著什么?一個國家若擁有更多高素質的年輕人,這個國家就將在國際競爭中占據(jù)先機,反之,如同中國的情況,經濟或將陷入人口老齡化困境。

人口結構老齡化拖累經濟發(fā)展,日本是先例。隨著生育率下降,到上世紀80年代人均收入達到1萬美元時,生育率降到1.6左右,90年代降到1.5,現(xiàn)在只有1.3上下。從90年代開始,日本經濟一蹶不振,連續(xù)20年的經濟蕭條,被美國遠遠拋開。

所以,放開生育限制對中國經濟的未來至關重要。還有一個論據(jù)支持即使沒有計劃生育,生育率也不會大幅上升。在全國全面實行計劃生育的80年代,有四個地區(qū)作為試點沒有實行強制的一胎化政策。它們是甘肅省酒泉、山西省翼城、河北省承德、湖北省恩施,是典型的中國欠發(fā)達地區(qū)。經過20多年的觀察,發(fā)現(xiàn)這些地區(qū)的生育率目前也就在1.8左右。

綜合各國及中國地區(qū)經驗,即使放開二胎,中國的生育率也遠恢復不到更替水平。所謂“放開二胎就會導致人炸”的論調,在現(xiàn)代根本不成立。過去30年實行一胎政策對中國早年減少人口壓力起到積極作用,但隨著中國經濟發(fā)展和生育率急劇變化,現(xiàn)在需要盡快全面放開二胎。

制度

男多女少刺激經濟增長

哥倫比亞大學 魏尚進等

“中國的性別比、企業(yè)家精神和經濟增長”

NBER工作論文16800號

中國的婚前男性數(shù)目遠遠超過女性。這一畸高的性別比造成一些負面結果,有研究表明性別比畸高與犯罪率之間存在正相關。

但這種性別不平衡是否都是負面影響?答案是否定的。這種性別不平衡也有可能刺激工作熱情和企業(yè)家精神,從而推動經濟增長。

首先,性別不平衡更有可能推動區(qū)域性企業(yè)的成長,這是推動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而且,有兒子的家長隨著本地性別比的變化,成為企業(yè)家的可能性增大。

其次,有兒子的家庭在承擔更加艱苦和危險的工作方面顯示出較強的意愿。但有女兒的家庭在勞動力供給上與是否愿意承擔艱辛工作并不相關。也就是說,有女兒的家庭既有可能去承擔艱辛工作,也有可能不愿意承擔艱辛工作。

最后,性別比高的省份經濟增長的速度也較快。而且隨著性別不平衡形勢的惡化,其省一級表現(xiàn)出來的經濟增長水平差異似乎也會持續(xù)。當然這需要考慮其他方面的因素。

觀點

收入能否提升幸福

山東大學 邢占軍

“我國收入與幸福感關系的研究――六城市主觀幸福感調查”

《社會學研究》 2011年第1期

在較為系統(tǒng)地考察以往收入與幸福感關系研究的基礎上,采用已經公開的政府統(tǒng)計數(shù)據(jù)、六個省會城市的調查數(shù)據(jù),以及來自沿海某省城市居民連續(xù)七年的調查數(shù)據(jù),對中國城市居民收入與幸福感的關系進行了較為深入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