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雜志訂閱 SCI期刊 投稿指導 期刊服務 文秘服務 出版社 登錄/注冊 購物車(0)

首頁 > 精品范文 > 英美文學教學

英美文學教學精品(七篇)

時間:2022-11-04 04:50:07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英美文學教學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chuàng)作。

英美文學教學

篇(1)

關鍵詞:英美文學;微環(huán)境

1引言

英美文學是英語專業(yè)的必修課,英美文學的學習不僅可以提高英語專業(yè)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1],提高學生跨國的文化交往和交流能力,更能提高學生的人文修養(yǎng),是學生學好“應用英語”“商務英語”“旅游英語”和“英語教育”重要支柱,虞建華教授認為,“外國文學是學好外語難以回避的途徑”[2]。但是在英美文學的教學過程中,英美文學的課時少,英美文學的選讀作品多是名篇名著,作品本身及涉及的文化背景、語言等高于學生認知發(fā)展水平,本文將重點探討如何利用數(shù)字微環(huán)境(微課、微博、微信)中來改革英美文學的教學,提高英美文學的教學質量,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

2微信及其可實現(xiàn)的教學功能

通過微信(WeChat)能快速發(fā)送免費語音短信、視頻、圖片和文字,作為溝通工具的微信兼具提供公眾平臺、朋友圈、消息推送等功能,還可以同時對多個使用微信的用戶發(fā)送自定義內容,也正是上述強大功能讓微信運用在英語教學中成為可能[3]。智能手機攜帶方便,網(wǎng)絡無處不在,學生可以在任何時間學習,碎片化學習成為可能,學生的學習也可在任何地點學習,突破了課堂和教室的限制,可實現(xiàn)課堂和課外,線上和線下的無縫對接,微信具有以下教學功能:1)教學內容推送功能。學生個人學習進行追蹤,給學生提供更有針對性的指導與幫助。從數(shù)據(jù)中獲取學生學習信息的技能以及根據(jù)數(shù)據(jù)對學生進行個別引導的技能在教師的教學中會變得越來越重要。2)交互功能。利用微信的聊天功能,可以設立多個微信圈,微信群是一個即時的交流平臺,在群中可以發(fā)文字、視頻和音頻,實現(xiàn)良好的交流效果。微信圈創(chuàng)建簡單,可以設立學生群,師生群,學習互助群等,微信流方便,可實現(xiàn)語音交流和視頻交流,學生可以針對學習的疑惑隨時向同學和老師求助,教師和同學也可隨時進行回答,是釋疑解惑的絕佳平臺。

3微信在教學中的運用探析

3.1利用微信訂閱號來實現(xiàn)教學內容的推介

英美文學課程涉及英國文學概況、美國文學概況、英美文學史、經(jīng)典作品選讀。在大多數(shù)院校,英美文學課程設置,最多只有兩學期,授課時間大致是每周2-4節(jié),對于大多數(shù)院校來講,英美文學的課時嚴重偏少;而傳統(tǒng)的僅僅依靠課堂傳授知識的方法,已經(jīng)遠遠無法滿足對課程量的需求。筆者認為,英美文學知識的傳授可以通過微信的訂閱號來實現(xiàn)。英美文學的微信的公眾平臺可包括以下幾個內容,“e課堂”“電子教材”和“課后練習”?!癳課堂”主要作用是提前預習,提供大量有關本課程需要重點掌握的知識內容,教師根據(jù)本節(jié)課的重點內容,上傳學生可以提前觀看的教學視頻,視頻圍繞核心問題展開,時間控制在5分鐘以內。英美文學的教學內容推送必須以個體差異為出發(fā)點、以學習者興趣為中心、以學生能力與個性最大發(fā)展為目標課程內容的設置?!半娮咏滩摹卑鍓K是對e課堂的延伸和補充,可以提供e課堂的電子文本,學生在沒有紙質材料的狀態(tài)下,仍然可以復習學過的重點知識。同時近年來出版的各級規(guī)劃教材都是延續(xù)以前的文學史+作品模式,在傳統(tǒng)的教學中,老師以“文學史為中心”,忽略了文學作品,而學文學的終極目的在于提高人文修養(yǎng)而非掌握文學史實,“電子教材”版塊可提供文學經(jīng)典的教材,克服這一矛盾?!罢n后練習”版塊,可包括知識練習題、英語語言知識、技能練習題和綜合練習題。微信公眾平臺可對學生的這些練習進行追蹤,教師可根據(jù)微信公眾平臺的提供的數(shù)據(jù)對學生的作答進行歸納,了解學生的不足,以加強課堂教學。

3.2利用微信圈來創(chuàng)建新的交互模式

微信群是一個即時的交流平臺,在群中可以發(fā)文字、視頻和音頻,實現(xiàn)良好的交流效果。建構主義認為,交流可以實現(xiàn)意義的建構,交流是為了檢驗交流的目的是為了檢驗或確證自我觀點,獲得某種認同。社會建構主義堅信,意義的建構是學習者/參與者之間通過對話與交流的協(xié)商過程,學習本質上是一種社會性對話/交流的過程,這種對話/交流在知識建構群體或學習共同體中最為有效。KafaiResnik(1996)強調在交流的過程中,要以學生為中心,充分發(fā)揮學生自主性,教師在整個學習過程中主要充當組織者、指導者和幫助者的角色[4]。傳統(tǒng)的英美文學教學中,師生之間的交互多囿于課堂,交互的時效性、靈活性不強,教學效果大打折扣,且交互大多發(fā)生在師生之間,學生與學生的交互較少。在英美文學的教學中,可以創(chuàng)建以下群作為交流的平臺:1)文學作品閱讀交流群英美文學課在很大程度上首先是一門閱讀課,需要讀者的解讀才能生成意義,閱讀是讀者的心靈與文本進行的對話,這種過程是一個思辨和創(chuàng)造的過程?!皩W生通過閱讀英美文學作品,主動參與文本意義的尋找、發(fā)現(xiàn)、創(chuàng)造過程,逐步養(yǎng)成明銳的感受能力,掌握嚴謹?shù)姆治龇椒?、形成準確的表達方式。這種把豐富的感性經(jīng)驗上升到抽象的理性認識的感受、分析、表達能力,將使學生受益無窮”[7]。2)課堂互動群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都是教師先介紹相關的文學史知識,如作家所處的歷史背景和文學思潮,作者的生平,創(chuàng)造思想,然后解讀其代表性作品,透過情節(jié)、人物和主題來把握作家的寫作風格,總結作家作品對文學界的影響和意義。這種“一言堂”的教學模式,忽視了學生對作品本身的閱讀、理解和分析,使得文學課變成純粹的“上課記筆記,下課對筆記,考試背筆記,一考完全忘記?!盵5]英美文學課程立足點和出發(fā)點是學生,不是教(teaching),而是學(learning)。教師應幫助學生學會理解、欣賞、分析文本,培養(yǎng)對文學的感悟力、審美判斷力和鑒賞力,讓學生自己去發(fā)現(xiàn)文學的價值。文學具有認知價值、審美價值、普世價值和比較價值,需要學生去涵泳、體認。設立課堂互動群,教師把重點放在指導學生閱讀文學作品上,將文學與現(xiàn)實世界聯(lián)系起來,使之成為跟生活相關的文學,采用問問題的方式,按照事實性問題、闡釋性問題、實用性問題和評價性問題的順序,一步步激發(fā)引導學生,以此激發(fā)學生的想象力,培養(yǎng)學生的批判性思維。3)影視作品欣賞群在閱讀文學作品時,學生要克服語言、文化等方面的重重困難,同時還要發(fā)揮想象力把語言詞匯想象成場景,但電影是視覺化的,具有形象的直接性,通過觀看影視作品,能讓學生在短時間掌握文學作品中的主要人物和基本內容,感受作品魅力,如《簡愛》中,既有男女主人公對愛情堅定不渝的追求,也有對當時社會生活和時代背景的描述,如果僅通過課堂上刻板的形式講授,很難將文學作品生動形象展現(xiàn)給學生。設立影視作品欣賞群,通過觀看影視作品,能提高學生的英語聽說能力,讓學生感受到真善美,提高自身的人文素養(yǎng),激起學生學習英美文學的熱情,而在群里交流對作品的看法,則有助于學生培養(yǎng)的思辨能力。

篇(2)

關鍵詞: 英美文學教學 學生視角 英語專業(yè)八級考試 畢業(yè)論文

英美文學是我國高校英語專業(yè)的一門重要的必修課,2000年由教育部批準實施的《高等學校英語專業(yè)英語教學大綱》(以下簡稱《大綱》)指出:“文學課程的目的在于培養(yǎng)學生閱讀、欣賞、理解英語文學原著的能力,掌握文學批評的基本知識和方法。通過閱讀分析英美文學作品,促進學生語言基本功和人文素質的提高,增強學生對西方文學及文化的了解?!笨梢娺@門課程的重要性。如何上好這門課是眾多教師及學者這些年積極探討的話題。有對教學方法的探討,封閉式教學到開放式教學;對教學內容的研究,以史為主還是以文為主;有對教學手段的探討,如何把影視作品運用到教學過程中等。這些對英美文學課程的多角度探討,對這門課程的改革與建設起了積極的推動作用。筆者轉變課堂授課視角,從學生的需求出發(fā),探討英美文學這門課程的教學方法。

一、學習者分析

學生是教師授課的對象,是學習的主體,所以對學生進行全方位分析是上好一門課的前提。對學生的分析可以從學生的認知水平、學習方式和學習動機這幾個方面入手。而認知水平主要是針對學生的英語聽說讀寫能力。英美文學這門課程一般安排在高校外語院系本科三年級階段,英語專業(yè)三年級的學生,他們在一、二年級已經(jīng)接受了英語這門語言嚴格的基本功訓練,英語聽說讀寫能力已經(jīng)相對較高。因此從大三學生的認知水平角度來看,當然,這里也不否認學生與學生之間會存在一定程度的差異,但總的來說,他們已經(jīng)能閱讀、理解并欣賞英美文學的原著。至于學生的學習方式,目前,中國學生比較習慣的是接受型學習方式,雖然很多學者都在極力倡導新型的任務型教學手段,盡可能使學生多接觸合作學習或者探究式學習,但是不得不承認學生還是傾向于接受型學習方式。因此,如果在課堂中完全拒絕接受型教學,而只進行合作型教學,則可能會影響教學進度,有很大可能無法傳授系統(tǒng)的專業(yè)知識給學生。因此對當今的英語專業(yè)的學生來說,英美文學課程的教學需要把接受型教學與合作型教學相結合,這樣才會使英美文學教學循序漸進地進行,同時也可以增強學生的課堂參與性。最后是學生的學習動機。學習動機可分為內部動機和外部動機。內部動機可以說是學生自發(fā)的,如果學生喜歡英語的文學作品,那么他們就會自發(fā)地、積極地接觸這些文學作品,而不需要外部因素來干預,學習者也會在學習活動中得到滿足。外部動機是由外部誘因引起的動機。就像英美文學這門課程是一門必修課,學生選修這門課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這是不得不修的學分。其他,則因為大三學生將面臨英語專業(yè)八級考試(以下簡稱“專八”),雖然英美文學的常識部分只占很少的分數(shù),但還是有很多學生希望能在課堂中收獲知識的一個原因。因此,與專八相結合,把專八中的英美文學常識部分引入到傳統(tǒng)的接受型教學中,可以激發(fā)學生對教學內容的興趣,是一種可以實踐的方法。另外,大三學生已經(jīng)開始準備畢業(yè)論文,而英語專業(yè)學生中會有一部分學生選擇文學作品作為畢業(yè)論文,而英美文學這門課能夠讓他們多了解一些作家、作品,這將有助于他們挑選到適合自己的題材。教師可以在對作品進行講解的同時,與論文掛鉤,在課堂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進行文學方面論文的選題、列提綱等工作,讓學生可以提前了解到寫論文的一些步驟,這樣定能激發(fā)學生的興趣。而這部分的課堂教學的主體應該是學生,所以,這部分教學可以結合合作型教學,不僅可以培養(yǎng)學生之間的合作性和協(xié)調性,還能拓寬學生視野,發(fā)揮其創(chuàng)新性。和論文掛鉤是很好的通過外部動機讓學生主動參與英美文學學習的一個方法。

雖然學生學習某一門課程的外部動機都是短暫的、有時效性的,但教師不應忽視其發(fā)揮的有益的一面。在英美文學這門課程的教學活動中,教師可以試著通過與專八相結合和與論文掛鉤這兩種外部動機讓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活動。

二、與專八相結合

在英美文學的課堂上講解與專八有關的英美文學常識有助于學生更好地參與課堂活動。專八考試的英美文學常識部分主要來自于英美文學史,因此在英美文學課程的講授過程中講解文學史是非常有必要的。有些高校把英美文學選讀和英美文學史分開教學,這樣有其一定的不足。講授英美文學選讀的教師一般偏重對文學作品的講解,而缺少對作品的橫向或縱向之間聯(lián)系的說明,比方說,同一時期不同作家之間他們的作品所反映出來的一些特點會存在共性;前一段文學思潮對后一代作家作品的影響等。而只講授文學史的話,則會使課堂顯得枯燥。一大堆文學基本知識的羅列會讓學生難以消化,苦于記憶,無法讓學生深刻體會到西方文學作品的多姿多彩。另外,2003年陳立華的《讀史與讀文,孰輕孰重?——談英語專業(yè)美國文學課教學》和2004年劉加媚的《英語專業(yè)英美文學教學應文史并重》這兩篇文章,都支持這門課程的教學應該文史并重,筆者也認為最好是把英美文學選讀和英美文學史這兩門課程結合在一起上。

陳立華和劉加媚提出了文史并重的概念,而他們所提出的解決方法是把文學史部分讓學生在課堂外自學,在課堂內發(fā)表意見,然后由老師做補充或評價;而文學作品則作為課堂上精講的部分。這樣可以降低文學史在課堂講解中的比重。但筆者認為,如果讓學生在課外自學文學史,即使有課堂上學生的發(fā)表和教師的補充說明,但學生很可能對于一些文學史上的基本概念,比方說浪漫主義、超現(xiàn)實主義,是否正確或完整掌握產(chǎn)生懷疑。因此,筆者設想,可否在這門課的講授過程中,以文學作品的精讀為主,文學史的講解為輔,并且文學史的講解要做到簡明扼要,點到即止。在重點介紹一個文學作品前,教師可以先對這個作品產(chǎn)生時期的文學史上的一些概念或特征進行說明,再簡單介紹那個時期,其他一些有名作家的作品及寫作特點,而關于重點作家的生平介紹則可以學生課外自行搜索,課堂內發(fā)表的形式完成。這樣一方面有助于學生從宏觀上了解文學史,和專八相掛鉤,另一方面讓學生通過網(wǎng)絡在課外獲得更多的文學知識。此外,在講解完一段一定時間范圍內的文學史后,可以把專八考試中出現(xiàn)的文學常識部分拿出來對學生進行測驗,一則可以讓學生好好復習學過的內容,二則可以讓學生更加重視英美文學這門課程。英美文學課程與專八結合的授課方式可以很好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與論文相掛鉤

英美文學課程除了文學史之外,需要重點講授的,當然還是文學作品。英美文學歷史悠長,文學作品層出不窮又各具特色,因此眾多教師在對作品講解過程中,會深入分析作品的寫作特點技巧等,希望能讓學生欣賞到作品的獨具的美,以提高他們的審美情趣。但筆者認為對文學作品的課堂講解,可以與寫論文相結合,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讓學生有更濃厚的興趣參與課堂學習。

筆者所說的與寫論文相結合的授課方式,是指在講解一個文學作品時,可以發(fā)動學生搜索一些關于這個作品的先行研究,然后通過對這些論文的分析和借鑒,列出論文提綱,這樣可以當做給即將著手畢業(yè)論文的學生一個提前練筆的機會,同時還可以通過小組成員的交流使他們聆聽到不同的想法,并且很有可能幫助他們找到畢業(yè)論文的題材或想法。具體的做法是:在講解某一作品時,可把一個班級分成四至五個小組,對每組成員進行工作安排。一個組的一半成員負責查找與這一作品相關的論文資料,對這些資料進行閱讀分析后,發(fā)表其中的幾篇論文。剩下來的成員對整個文學作品的內容進行說明。一般來說,我們所使用的教科書都是摘選一個作品中的某一章節(jié)讓學生品味作者和其作品的思想特點,但只讀一個作品的某一章節(jié),是無法全面深刻地理解整個作品的內涵的,可能也無法讓他們遇到感興趣的某個點或者面,因此,在大三期間應該要適當鼓勵學生嘗試閱讀完整的文學作品,在加深閱讀功底和文學熏陶作用的同時,把握作品全局。最后,在那些發(fā)表結束后,才是對他們所讀的文學作品經(jīng)過討論思考后的論文提綱的發(fā)表。當然,教師要隨之對學生的發(fā)表進行評價,尤其是對學生論文提綱的原創(chuàng)性和創(chuàng)新性要予以重視。

另外,與論文結合的授課方式還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第一,在選擇文學作品時,內容不能太抽象深奧,篇幅不能太長。比方說,Henry James的作品雖然備受中外學者的推崇,但其中富含隱晦的比喻和象征和晦澀的文體,會讓人感到頭疼。如果讓大學三年級的學生自己啃完一本Henry James的小說,可能對作品的理解就會讓他們萌生怯意,而無法實現(xiàn)對作品的深刻解讀,更不用說列出貼切的畢業(yè)論文提綱。而作品篇幅太長,也會讓學生在閱讀時費盡心力,從而無法在有限的時間內實現(xiàn)對作品的融會貫通,影響論文提綱的質量。第二,這種授課方式不宜太頻繁,一個月一次的頻率為佳。如果間隔期太短,當然會對課程進度有影響,其次,對學生來說,閱讀量的負擔太重,這想讓他們理解并欣賞一部作品的目標可能會相差甚遠。如果給學生一個月的時間做準備,他們不但有較充足的閱讀時間,而且有利于各小組成員在理解作品的基礎上展開有針對性的討論,找到有建設性的觀點。第三,要對論文提綱的原創(chuàng)性或創(chuàng)新性予以重點評價。當今,各大高校都在強調學生論文的原創(chuàng)性或創(chuàng)新性,很多學校要求學生對自己所寫的論文進行學術不端檢測,以此端正學術態(tài)度,防止學生論文抄襲現(xiàn)象的出現(xiàn)。因此,在與論文結合的這種授課方式下,教師也應該重點培養(yǎng)學生這方面的意識,提前給他們打預防針。在各小組成員的論文提綱發(fā)表結束后,對小組成員發(fā)表的熟練程度、成員之間合作氣氛和他們論文提綱的創(chuàng)新程度,用A、B、C、D等不同等級對各小組的發(fā)表進行當場點評,其中要強調創(chuàng)新性在打分中的比重,以引起學生的足夠重視。

通過這種授課方式,學生與學生之間會展開互動,在面對一部作品時,不再是獨自茫然失措,而是互相幫助理解作品,學會搜索資料,發(fā)現(xiàn)問題,展示各自的想法,擴大視野,這將為他們真正獨立完成畢業(yè)論文的選題工作做提前的練習。當然,這種授課方式還會讓學生感受文學作品的魅力,提高他們對英美文學這門課程的興趣。

英美文學課程在培養(yǎng)專業(yè)英語人才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要上好這門課程,可以試著從學生視角出發(fā),從他們重視的專八和畢業(yè)論文這兩個角度著手,課堂應講解或涉及這兩方面的內容,促使學生積極正面地參與這門課程的學習,從而喜歡上這門課程。

參考文獻:

[1]高等學校英語專業(yè)英語教學大綱[Z].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0:26.

篇(3)

1我國當前高等院校大學生的人文素質

古往今來,人們對“人文素質”這一概念的理解莫衷一是,異彩紛呈。處于不同的歷史背景、文化環(huán)境、地域特征以及民族風俗中的人,關于“人文素質”的內涵的理解是不盡相同的。但是,綜觀各類觀點,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其共通之處就在于都注重強調關注人的生命,價值以及意義,都集中了知識,情感,意志這三個方面。因此,該文中所討論的大學生的人文素質,指的是大學生在人文方面的知識結構,道德情操以及個性的塑造以及判斷思考能力的綜合。新形勢下,隨著教育水平的不斷提高,大學生的專業(yè)知識越來越豐富,綜合素質也越來越高。然而,不容忽視的是,當前大學生的人文素質水平離社會發(fā)展的要求還有一定的差距。特別是英語專業(yè)的學生,面臨日益激烈的人才競爭以及紛繁復雜的對外交流事務,其在人文素質培養(yǎng)方面,不僅需要具備適應我國社會環(huán)境的人文素質,更需要具備國外相關領域的人文知識和人文素養(yǎng)。因此,高校的英美文學課程就擔負著傳播英美國家基本知識和風俗人情、價值觀念的重任。

2高校英美文學教學與大學生人文素質培養(yǎng)中的作用

2.1豐富知識,開闊視野一方面,高校英美文學課可以鍛煉大學生的語言能力,提升其英語聽、說、讀、寫、譯水平。英語專業(yè)旨在培養(yǎng)具有一定英語語言能力的專業(yè)人才以適應相關行業(yè)領域的需求。而文學是一種語言藝術,英美文學課程中的文學作品往往是英美國家語言的精華。學生通過閱讀學習英美國家的詩歌、散文、小說、戲劇等文學作品,可以直接獲取新鮮生動的英語語言材料,切身感知英美語言的特點和獨特魅力,在學習和模仿中不斷提升自己的英語水平。另一方面,文學作品都是在一定的歷史背景和文化環(huán)境下生成的,特別是一些偉大的文學家創(chuàng)造的經(jīng)典文學作品,更能反映國家或民族的歷史變遷、風土人情以及社會現(xiàn)實。所以,大學生在英美文學教學中,可以通過英美文學作品更加全面而直接地了解英美國家的歷史、政治、社會、經(jīng)濟以及文化發(fā)展狀況,不斷優(yōu)化知識結構,開拓文化視野。

2.2提高審美品位,陶冶高尚情操綜觀世界文學園地不難發(fā)現(xiàn),世界文學史上許多享有盛譽的經(jīng)典之作都屬于英美文學的范疇,諸如莎士比亞、哈代、米爾頓、艾略特、馬克•吐溫等文學大家都是英美文學中的佼佼者。當代大學生閱讀和學習優(yōu)秀作家的優(yōu)秀文學作品,不僅可以感知文學的魅力所在,獲得較高的審美體驗,還可以提升審美品位,不斷完善自我。英美文學課程一方面可以幫助大學生獲得一定的文學方面的基本知識,另一方面可以有效地培養(yǎng)和鍛煉當代大學生品讀、鑒賞文學作品的能力,從而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審美品位,以及用心感受生活和體驗世界的能力。與此同時,文學作品具有很好的教化作用。高校大學生通過學習英美文學作品,可以豐富經(jīng)驗,增長智慧,使得心靈受到啟迪,靈魂得到凈化,陶冶其高尚情操。一方面,英美文學作品塑造的典型人物形象,對培養(yǎng)和塑造學生健全的人格和堅強的意志品質產(chǎn)生鮮明的影響。例如,富蘭克林作品中對年輕人的忠告,海明威小說中冒險精神,艾略特詩歌中對現(xiàn)代人類精神困境的書寫和解讀,都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高校大學生的品德修養(yǎng)、個性塑造以及意志品質。另一方面,英美文學作品還可以激發(fā)大學生同情、憐憫、包容之心,培養(yǎng)當代大學生的人文精神。這些高尚的道德情操是當代大學生人文素質的主要內容之一。

2.3培養(yǎng)跨文化意識在現(xiàn)代社會,僅僅能夠熟練運用英語語言,熟悉自身國家和民族的文化的英語專業(yè)人才已經(jīng)不能滿足時展的要求。現(xiàn)代社會各領域各行業(yè)對英語專業(yè)人才的需求越來越傾向于綜合型、復合型。因此,在高等教育中必須注重培養(yǎng)大學生的跨文化意識。高等院校里的英美文學課程講授的文學作品里蘊含著西方英美國家各領域、各方面的知識,大學生在接受英美文學教育的過程中,不僅可以了解和掌握豐富的西方文化知識,還可以的同時也有助于其跨文化意識的培養(yǎng)。通過對英美文學的學習,學生可以更好地從中國文化的角度,審視西方文化,感受和思考中西方文化間的差異,從而培養(yǎng)自身的跨文化意識。當前,我國社會經(jīng)濟飛速發(fā)展,需要越來越多新型跨文化人才,而這種跨文化意識的培養(yǎng),對跨文化英語人才的培養(yǎng)而言尤為重要。

3在高校英美文學教學中培養(yǎng)大學生人文素質的路徑

3.1正確認識英美文學課程的性質和目標在現(xiàn)代部分高等院校,英美文學教學的目的越來越功利性,對提升學生英語水平的重視遠遠超越了對學生人文素質的培養(yǎng)。要想在高校英美文學教學中培養(yǎng)大學生的人文素質,就必須重新認識課程的性質和宗旨。具體而言,英美文學課程的性質是傳授英語語言和文化知識、培養(yǎng)文學審美品位、提升學生綜合素質的一門課程;英美文學課程的目標是在提升學生英語聽說讀寫譯能力的基礎之上,實現(xiàn)對永恒的人文精神尋求的回歸。因此,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注重引導學生對課程性質和目標的理解,鼓勵學生在掌握英語專業(yè)知識的同時,走進英美文學作品的文本世界深處,理解和領悟作品的文化內涵,使讀者在創(chuàng)造性閱讀和學習過程中實現(xiàn)自身人文素養(yǎng)的提升。

3.2加強教師專業(yè)素質和人文修養(yǎng)的培養(yǎng)在現(xiàn)代教育體系中,教師的專業(yè)基本功以及人文素質直接影響和制約著日常教學的實施以及大學生人文素質的培養(yǎng)。因此,要不斷鼓勵英美文學專業(yè)教師加強自我學習與自我完善。首先,高等院校應當切實加強與國內外高校的學術交流,為英美文學專業(yè)教師搭建更多學習和進行的平臺,促使教師隊伍專業(yè)素質的提升。同時,開展豐富多彩的校園活動,讓教師積極參與其中,在活動中提升自身的職業(yè)操守和綜合素質。另一方面,教師應牢固樹立不斷學習,不斷進步的觀念。在教學工作之余,加強學習,一方面補充英語專業(yè)知識,更新知識結構,另一方面不斷開拓視野,學習掌握中西方文化知識,領悟中西文化的精神內涵,不斷提升自身的人文修養(yǎng)。

3.3轉變教學理念,創(chuàng)新英美文學教學方法當前,大部分高校的英美文學教學功利性極強,教師在授課過程中多側重于對文學作品的文法和語言的解讀,而忽視了文學作品的整體性,忽視了對文學作品中蘊含的人文精神的挖掘和思考。因此,在高校英美文學教學中提升大學生人文素質就必須轉變教學理念,將傳統(tǒng)的“以教程為中心”教學理念轉變?yōu)椤耙詫W生為中心”的現(xiàn)代教學理念。在日常的英美文學教學過程中,專業(yè)教師應當堅持以學生為中心,根據(jù)學生的需求來科學合理地安排教學實踐活動。特別值得注意的是,在革新教學理念的基礎上,應創(chuàng)新英美文學教學方法。一方面,改變以往“填鴨式”的教學方法,組織開展各種討論、座談、表演等課堂活動中來,鼓勵和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活動中來,在交流與互動中增強英語表達能力,拓寬文學和文化視野。另一方面,靈活運用現(xiàn)代教學技術,不斷更新教學方式,提升教學質量。在英美文學課堂上,教師應當熟練運用多媒體等先進的教學手段,有意識地在英美文學教學中添加圖片、音樂、視頻等資料,開闊學生的文化視野,活躍課堂氣氛,積極培養(yǎng)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從而真正提高教學實效。

4結束語

篇(4)

【論文摘要】鑒于當前英語專業(yè)英美文學課教學存在課時少、內容多、教學方法落后等問題,為了提高教學效果,教師在教學中應該努力轉變教學觀念和教學模式,改進教學方法。筆者從文史結合、文論結合、講讀結合、中英結合四個角度,闡析了英美文學課教學策略。   

 

高校英語專業(yè)除了培養(yǎng)學生的英文基本功之外,應當把提高學生基本的人文素質放在首位,以此為基礎發(fā)展專業(yè)技能。因此,文學課程的設置,不管是中國文學還是英美文學,在教學大綱中都處于必修課程的首選。但是,在當前經(jīng)濟大潮的沖擊下,許多英語專業(yè)的學生在高年級選擇專業(yè)方向的時候,大多對實用性較強的翻譯或商務英語情有獨鐘,而對立身之本的英美文學敬而遠之。英語專業(yè)的學生步入社會,居然會屢屢出現(xiàn)被問及英美文學代表人物而不知所云的尷尬場景。 

我們首先探求英語專業(yè)學生的學習心態(tài)。是什么使得他們對文學課程不屑一顧呢?一方面,商業(yè)社會下的“文學無用論”造成部分學生心態(tài)浮躁。另一方面,文學本身的深奧枯燥也使部分學生望而卻步。學生普遍認為文學課沒意思而且脫離實際,就這樣,英美文學課逐漸被丟棄在一個無人問津的角落里。 

究其根本,還是我們文學課程的教學出了問題。在英語專業(yè)英美文學的教學中歷來存在著兩種傾向,一種主張以史為主,認為讓學生了解文學史的發(fā)生、發(fā)展是文學課的宗旨,零散文本的閱讀不利于學生對系統(tǒng)知識的掌握;另一種則認為文學貴在文本的分析和欣賞,提倡側重具體的作品選讀。就這樣,第一種傾向造成一種局面,一學期下來,學生只知有史,未知有文;第二種則相當于給學生多開了一門高級閱讀,結果就是只見樹木,不見森林。就這樣,兩種傾向導致了兩個極端。 

而在教學過程中,教學方法的恰當與否也同樣影響著教學效果。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過于老套,難以引起學生學習的興趣;改革后的多媒體教學極大提高了學生的活躍氣氛,但卻轉移了文學課教學的根本。如何才能獲取二者的平衡,成功地進行英美文學課的教學成為教師們應該深思的問題。 

1文史結合 

2000年頒發(fā)的《高等學校英語專業(yè)教學大綱》強調了對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并且指出“文學課程的目的在于培養(yǎng)學生閱讀、欣賞、理解英語文學原著的能力,掌握文學批評的基本知識和方法。通過閱讀和分析英美文學作品,促進學生語言基本功和人文素質的提高,增強學生對西方文學及文化的了解”(26)。英美文學課的目的不僅僅是讓學生獲得必要的文學知識,更重要的是培養(yǎng)學生的文學鑒賞力和審美能力,以及對生活的敏銳感受能力和認知能力。 

在教學過程中,對文學基本知識的介紹和個別作品的獨立分析都是不可缺少的。以史為主的文學教師大多是中國教師,在課堂講授中往往拿起一個作品便將作者的社會背景、生活經(jīng)歷甚至一些與作品毫無關聯(lián)的逸事旁征博引。以文為主的文學教師則大都是外籍教師,他們更多注重的是作品本身傳達信息的分析。在課堂教學中,他們大多隨心所欲,或根據(jù)歷史順序,或完全拋開歷史,憑個人喜好選擇作品布置學生課下閱讀,然后進行課堂討論。兩者皆有利弊。歷史背景個人經(jīng)歷對作品的創(chuàng)作固然有很大影響,然而拋開作品本身談背景則毫無意義;作品分析雖是文學研究必需的過程,但歷史背景的缺乏也勢必會對文本分析帶來一些負面影響。 

筆者認為,鑒于英美文學課的獨特性,教學中應該首先使學生從宏觀上了解和把握文學經(jīng)緯。在理清了文學史的線索,獲得一個整體的文學發(fā)展觀念和整體態(tài)勢后,再加以文學精品的賞析,通過細讀的方法加強對學生的文學鑒賞、審美能力和批判性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從而使他們更加透徹地理解和欣賞每一部文學作品。 

2文論結合 

要深入理解英美文學作品,必須了解一些基本的文學批評理論,包括一些哲學理論和心理學觀點。如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和意識流。沒有基本文學理論的支持,簡單的文本分析就會流于膚淺,難以深刻揭示人物性格、角色沖突、社會矛盾,進而更深層次的了解作品內涵。而由于弗洛伊德心理分析理論影響了勞倫斯和喬伊斯等許多作家。在教學中如果不介紹這些心理學家和哲學家的理論,學生就不能更好的了解原文和分析作品。 

但是,英語專業(yè)本科教學作為文學研究的初級階段,絕不能把文學理論凌駕于文本之上而去作專門研究,畢竟文學理論的根本還是用來分析文學作品。這就要求我們在教學過程中要處理好文與論的關系。畢竟本科生處在學習語言的階段,英美文學的教學目的依然還是語言教學,文學研究和文學批評只應處在一個初步的啟蒙時期。 

3講讀結合 

英美文學教學課堂上,傳統(tǒng)的教師主講學生記筆記的方法早已落伍。文學作品浩如煙海而文學課的課時卻少之又少。在有限的時間內,就算是想講完課本上的選讀材料亦不可能。教師除了講授文學史料和作品創(chuàng)作背景外,還要充分傳達對于文學閱讀、欣賞和分析的各方面的技巧,文學、哲學和美學的基本常識以及初步的文學批評理論,引導學生進行主動思考和課后閱讀。 

學生自主進行課外閱讀并非毫無組織。教師除了指定一些必讀書目,定期檢查之外,每堂課還要請幾名學生介紹自己一周來的讀書心得體會,通過互相交流以起到互相促進的效果。指導,閱讀實踐,討論相結合,形成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 

4中英結合 

文學和語言一樣是相通的,不分國界。學習英美文學首先要求我們具備基本的文學素質和修養(yǎng),而這些基本則是我們的中文基本功。如果連本國的文學都一無所知,沒有任何文學底蘊,又如何去學習其他國家的文學呢? 

我們要積極幫助英美文學專業(yè)的學生樹立重視本國文學的意識,引導他們去了解并熱愛中國文學。在教學過程中不妨采用中英結合和對比,生動的教學方式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通過中英結合的學習方法,學生會對英美文學作品本身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從而實現(xiàn)以培養(yǎng)學生語言能力提高文學修養(yǎng)為出發(fā)點的根本目的,真正提高英美文學課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程愛民等.關于我國高校英美文學教學現(xiàn)狀的調查報告(ii)[j].外語研究,2002,(6):12—14. 

[2]高等學校英語專業(yè)教學指導委員會英語組.高等學校英語專業(yè)英語教學大綱 [z].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0. 

篇(5)

關鍵詞:英美文學 促進 英語 語言教學

中圖分類號:H319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9-5349(2016)23-0179-02

英語語言教育廣泛地存在于我們的社會中,是語言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為了提升英語語言的教學水平,增強英美文學意識是一種重要的方式,為了探究其對英語語言教學的提升機理,首先分析英美文學的特點。

一、英美文學的特點

英美文學是西方文學的一部分,簡單來說就是指在英美文化環(huán)境的影響與熏陶之下,產(chǎn)生的具有鮮明特征與辨識度的一種文學風格與形式[1],經(jīng)過研究分析,英美文學主要具有以下特點。

(一)豐富性

內容豐富,取材廣泛是英美文學最為重要的特征之一。文學作品要形成一定的風格流派,首先在數(shù)量上就要有一定的規(guī)模,英文文學的文學形式的形成,同樣是由眾多的文學藝術家進行大量創(chuàng)作作為基礎的[2],這可以說是英美文學內容豐富的一個體現(xiàn)。另一方面,英美文學作品的體裁也是豐富的,當然這也是所有文學所具有的共同的特點,在英美文學中,主要的體裁有散文、小說、詩歌、戲劇,以及還有其他小眾化的文學作品體裁,這也反映了英美文學在內容體裁形式上的豐富性。對于英美文學另一個豐富性的體現(xiàn)方面是從廣義的層面上來討論其豐富性的,即英美文學在時空跨度上具有豐富性的特點,英美文學的發(fā)展經(jīng)過了一個漫長的過程,在這段過程中英美文學在不斷地發(fā)展與改變,與此同時英美文學存在于較大的范圍的空間區(qū)域,上述兩點便體現(xiàn)了英美文學在時空跨度上的豐富性。

(二)取材廣泛性[3]

英美文學有一個重要的特點就是取材的廣泛性。文學藝術家在進行文學創(chuàng)作時,生產(chǎn)與生活中的任何元素都可以成為創(chuàng)作的靈感來源或文學作品的素材來源,這就體現(xiàn)了英美文學的取材廣泛性。對于取材的廣泛性,這是和英美文學豐富性的特點有關,英美文學在內容體裁形式、實踐與空間層面都具有豐富性的特點,顯而易見在如此豐富的時空跨度與體裁形式上,取材必然是廣泛的,取材具有廣泛性的特點也增加英美文學的整體魅力以及提升其在國際文學中的地位與影響力。

(三)鮮明的文化屬性

文學是一個比較寬泛的概念,即指以語言文字為主要工具進行的一切物質與精神創(chuàng)作的總和。文學發(fā)展是基于特定的語言文字環(huán)境,深受所處文化以及風土人情的影響,當前我們對文學進行分類辨別時,一般都是根據(jù)其文化屬性,因為文學就可以充分反映所處的文化。東方文學指在東方文化中發(fā)展形成的文學藝術,西方文學指在西方文化中發(fā)展形成的文學藝術,英美文學屬于西方文學的一部分,也就是在英美文化中發(fā)展形成的文學藝術,可見英美文學具有鮮明的文化特征的特點。

(四)受其他文化影響較大

由于英美文學所處的地緣因素,使其深受其他文化的影響,并與其他文學交流廣泛。英美文學屬于西方文學的一部分,自然而然就要受西方文學的中其他文學形式的影響,例如受德國文學、法國文學的影響。這種影響是相互的,英美文學同樣也在影響著其他文學。西方文學中的眾多文學影響是較為“平等”的,這是因為西方文學中并沒有引導的文學流派。以上便體現(xiàn);英美文學受其他文化或者說文學的影響較大。

二、英語語言教學的內容與特點

(一)英語語言教學的內容

英語語言教學的內容不難理解,就是指教授內容為英語語言文字的認識、理解、應用。根據(jù)教育目的的不同,還可以分為基礎英語語言教學、專業(yè)英語語言教學和職業(yè)英語語言教學?;A英語語言教學是指基礎性質地為了學習其他知識做英語基礎知識的儲備的英語教學,如初中英語教學,高中英語教學;專業(yè)英語語言教學是指專業(yè)性質的英語語言教學,通常指大學中的英語教學,如商務英語,土木工程專業(yè)英語等;職業(yè)英語語言教學,是指以入職培訓以及工作需要而開展的英語教學。

(二)英語語言教學的特點

在分析了英語語言教學的內容的基礎上,來探究英語語言教學的特點,經(jīng)過研究分析,英語語言教學主要有以下特點:

1.內容的復雜性

英語語言的教學中,處處都能體現(xiàn)出復雜性,復雜性主要體現(xiàn)在幾點:首先,學習英語,就是學習一門語言,一門語言內涵是十分豐富的,其能完成所在環(huán)境中的所有交流溝通以及一切社會行為的完成,這就從大的層面決定了學習一門語言是復雜的。另一方面,語言所涉及的知識點是眾多的,英語的單詞、語法、閱讀、寫作都是一些復雜的內容,在學習的層面上而言這是復雜的。除了在學習的層面上具有復雜性以外,教學層面的復雜性也是顯而易見的。

2.教與學的限制性大[4]

本文從教與學兩方面來分析英語語言教學限制性。主要的限制條件就是文化環(huán)境上的限制性和語言環(huán)境上的限制性。所謂文化環(huán)境上的限制性就是指因為對于英語所處的文化不了解或是不能進行深層次的了解。這就使得在英語的學習過程中不能夠對所學知識進行很好地吸收與掌握,大大限制了教與學的質量與提升。對于語言環(huán)境的限制主要影響就是學習英語的同時無法進行語言練習或者進行練習的難度很大。學習英語的最終目的就是為了應用,如果不進行大量的語言實踐練習,就會影響教與學的有效性。上述便體現(xiàn)了英語語言教學在教與學層面的限制性。

3.教學過程的長期性

英語語言教學同樣也具有教學過程長期性的特點,這是由英語語言教學內容的復雜性與環(huán)境文化的限制性所導致的。學習英語的最終目的就是在今后的工作與生活中進行應用,要達到這樣一個英語水平,就要求英語地學習過程必然是長期的。因為只有進行長期的英語語言的學習,才能全方位寬領域的學習英語知識點,弱化限制性因素,這就體現(xiàn)了英語語言教學長期性的特點。

三、英美文學意識對于英語語言教學水平提升的作用

在分析了英美文學的特點以及英語語言教學內容與特點的基礎上,繼續(xù)探究英美文學意識對于英語語言教學水平提升的作用。

(一)英美文學意識弱化了文化限制

具有英美文學意識是建立在對英美文學大量閱讀、大量了解的基礎上的,對于英美文學了解的同時就對英美文化有了更深層次的理解。這是因為文學反映文化,英美文學反映英美文化,這就大大弱化文化層面的限制,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就可以對深層次的內容更好和更加容易理解,這就大大提升英語語言教學的水平。例如,英語中許多語境的用語極其復雜,如果不能理解性地去記憶,就只能通過死記硬背的方式,但是死記硬背的方式不但加大了學習的強度而且還不能靈活地使用??墒侨绻焕斫庥⒚赖奈幕h(huán)境,進行理解性的難度是很大的,這就體現(xiàn)提升英美文學意識的重要性。

(二)英美文學意識增強了英語語感[5]

所謂語感,就是指對于某種語言的一種無意識的反應,研究表明,語感對于英語學習的益處很大。英美文學意識可以提升英語學習者對于英語的語感,這就因為長期大量的對英美文學作品進行賞析,在一種無意識的環(huán)境中就對英語產(chǎn)生了感覺,久而久之,就形成了語感。語感的養(yǎng)成可以大大增加英語學習者對于英語學習的積極性和動力,這就不斷促使其對英美文學的熱愛,熱愛英美文學又提升語感,這是一種積極的正反饋的循環(huán)機制,有利于英語語言教學的水平提升。

(三)英美文學意識增加了英語的實踐性應用[6]

英語語言的學習使一個人的英語水平大大提升,需要一個重要的前提條件就是必須加大對英語的實踐性練習。而提升英美文學意識就是一種重要的英語實踐性應用。增強英美文學意識的過程就是對英美文學大量學習的過程,這個過程就是對英語語言教學中所學的知識的最好的練習。

四、增強英美文學意識的措施探究

經(jīng)過上文中的分析,可見英美文學意識對于英語語言教學有著極大地促進作用,為了更加積極地發(fā)揮這種作用,就要進行措施增強英美文學意識,經(jīng)過探究,本文認為主要有以下措施:

(一)大量閱讀英美文學作品

正所謂量的積累達到質的變化,大量的閱讀會使讀者對于英美文學有全方位的了解,這就會增加讀者對于英美文學的認知,通過不斷地積累,這種認知水平慢慢提升,最后就會使文學意識有較大提升。所以增加閱讀面,進行大量英美文學作品閱讀能夠有力提升英美文學意識,從而更好地促進英語Z言教學的水平。

(二)反復閱讀英文文學作品

在大量閱讀英美文學作品的基礎之上還有進行反復地閱讀,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反復對于一個文學作品進行閱讀、賞析,就會從更深的層面上挖掘文學作中的內涵,體會到作者真正所想表達的思想,進而對文學作品所代表的文化有了本質上的認識。這對提升英美文學意識很是關鍵。

(三)對于英美文學作品的感悟進行交流

除了大量閱讀與反復閱讀英美文學作品,還有一個提升英美文學意識重要的措施就是對于英美文學作品的感悟與其他讀者進行交流,這樣可以發(fā)展自己從未發(fā)現(xiàn)的東西,以及向別人請教不懂的地方。隨著互聯(lián)網(wǎng)技術的不斷發(fā)展,網(wǎng)絡交流討論十分便捷,讀者可以通過這樣的方式與其他讀者進行交流,這樣更加有利于提升自己的英美文學意識。例如,讀了美國作家海明威的《老人與海》,很有感悟,但是還是有很多地方自己不是很清楚,這時作者就可以進入文學交流的網(wǎng)上論壇、貼吧,可以與其他作者線上交流,也可以通過相互留言發(fā)帖的形式進行交流,對于不懂的問題,也可以提出來與廣大的線上讀者進行交流。

五、結語

本文探究增強英美文學意識對促進英語語言教學水平提升的作用。首先探究分析了英美文學的特點以及英語語言教學的內容與特點,具體分析了英美文學意識對于英語語言教學水平提升的作用,最后簡單探討了增強英美文學意識的措施。總之,增強英美文學意識就是充分了解英美文化,進而形成語言文化意識,這種意識再來促進英語語言教學,這就使得我們應當努力提升英美文學意識。

參考文獻:

[1]賈佳.增強英美文學意識促進英語語言教學[J].高等財經(jīng)教育研究, 2007,10(s1).

[2]盧華.增強英美文化意識,促進英語語言教學[J].考試周刊,2016(26).

[3]林萍.提高文學意識與高中英語教學[J].教育管理與藝術,2014(6).

[4]沈一然.高中英語教學與學生文學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D].南京:南京師范大學,2015.

篇(6)

本文首先闡述了建構主義教學觀,其次探討了建構主義視角下的大學英美文學教學策略,最后對全文進行了總結?;诮嬛髁x理念,大學英美文學教學可以從鼓勵自主學習、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重視協(xié)作對話等方面,構建動態(tài)生成課堂,引導學生自主建構,有效提升。

【關鍵詞】

高校英語;英美文學;建構主義;教學策略

英美文學是高校英語專業(yè)必修課,其教學目的是通過了解和學習英美國家重要作家、代表作品,使得學生了解英美文學發(fā)展歷程的一門學科,并掌握文學批評的相關知識與方法,培養(yǎng)學生閱讀、欣賞、理解英語文學作品的能力,以及口頭表達、書面寫作的能力等。

一、建構主義的教學觀闡述

在建構主義的教學觀里,知識的獲取方式并非依賴老師的教導,而是基于特定的環(huán)境,也就是社會文化背景之中,通過外界的協(xié)助,用意義構建的手段來學習一些必要的資料。所以,建構主義觀將“會話”、“意義建構”、“情境”以及“協(xié)作”作為學習背景4個核心因素。建構主義里更加注重“學”,要盡量帶動學生們“學”的主觀能動性,使其成為教學主體,也是認知與信息處理以及意義建構的主體。學習,并非老師對學生簡單傳播知識,而是學生們利用一些必要的知識資料而建構的過程。這樣的話在教學過程中學生們就不會面臨僅僅被動性的接收知識,他們會對外界傳來的信息進行處理和篩選,然后基于經(jīng)驗來建構出新的意義。這也使得學生們意義建構的能力決定了他們知識的獲取量。

二、建構主義視角下的英美文學教學策略

(一)鼓勵自主學習,培養(yǎng)建構能力。建構主義的教學觀里更加重視將學生看做主體,充分帶動他們的主觀能動性,盡可能讓其自主進行學習并參與教學過程,且能夠自主的進行知識意義的新建構。就現(xiàn)在學習者們普遍輕視文學類學科的現(xiàn)象,老師們更要注意不再靠填鴨式“滿堂灌”的方法傳授知識,要不斷帶動學習者們的閱讀熱情并養(yǎng)成閱讀好習慣,充分調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而學生們的文學閱讀興趣,少不了老師們的指導學習。老師們必須做到指導學習者們全面性且計劃性的閱讀,一步步來深入,且因材施教,因勢導利,有針對性的帶動他們的閱讀熱情。面向學習者羅列出各種題材、文體以及流派等類型的書單,且附上各書的特點簡介,讓學習者們可以按照自身偏好來挑選閱讀內容。還有就是,老師們也要重視學生閱讀習慣的養(yǎng)成以及自主意義構建能力的拓展。舉個例子,老師們在學生們閱讀前可以編寫出幾個比較值得思考且能夠啟發(fā)人的問題,為便于學生閱讀過程中進行思考,由此帶動其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據(jù)一些心理學報道稱,問題既是思維開始的地方,也是推動思維前進的源泉,若是思維少了問題那么只能說是膚淺。由此,通過問題激活學生思維,培養(yǎng)學生問題意識,帶動學生們形成多角度思考、多元化研究問題的習慣,引導他們不斷成長為深入、透徹且具有想象力的思考,且逐漸形成批判式思維。

(二)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激活建構思維。在建構主義觀里有兩大要素,分別是學習者與情景背景,而也就是由于這二者的交互從而產(chǎn)生了知識。知識,就是基于特定情境下的意義建構成果。所以,學生學習過程中的情境一定要對其意義構建產(chǎn)生正面的作用。因為英美文學教學所涉及的知識非常繁雜,因此老師們必須要通過視頻音像、多媒體媒介以及圖片、網(wǎng)絡文本等現(xiàn)代手段來多元化多角度的展現(xiàn)出和知識內容相符合的真實情境,使學習者們可以直接的領略到作品歷經(jīng)的生活年代等背景,充分調動學生們的思維,引導他們按照以往的經(jīng)驗,將舊的信息和接受的新信息進行有機的組合聯(lián)系,然后加深對新知識的領會。還有就是,需要踐行因材施教原則,教師基于學生認知水平,科學創(chuàng)設情境,契合學生身心發(fā)展需要,引導學生基于已有知識與經(jīng)驗,延伸、拓展與探索。

(三)重視協(xié)作對話,促進多維交流。建構主義觀里更加注重協(xié)作學習的過程。這是由于協(xié)作會使得思維更加開闊,意義的建構也會更為可靠,且主題性更為明確。除此之外,建構主義教學觀也很重視學習行為中的對話性與社會性。協(xié)作探究以及交互教學都能夠體現(xiàn)出建構主義學習的社會性。通過合作,提升建構質量。就像基于目前的網(wǎng)絡科技背景,老師們能夠通過諸如主頁、郵件、博客等模式來與同學們進行交流溝通,且針對學生們的學習情況進行有效指導。還有就是,老師也可以依據(jù)性格愛好等科學的將學生分組,展開小組協(xié)作學習,充分調動學生學習興趣,建構生成性課堂,引導互助探討、合作交流、優(yōu)勢互補,教師實施科學介入與有效指導,探索建構意義與效果。綜上,老師或許能夠顛覆以往教師為主體的單一沉悶的教學模式,充分培養(yǎng)學生們進行英美文學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在師生間以及同學間營造一個多元化的自由的交流環(huán)境。

三、總結

相較于以往的教學模式,建構主義觀是一個新的教育里程碑。它將學生更多的作為教學主體,注重他們學習且進行意義建構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為本世紀的英語教改奠定了一定的基礎,也更為處境堪憂的英美文學教學開拓了新思路。基于建構主義教學觀,文學老師們必須明確自身減負的責任,努力提高專業(yè)水平,培養(yǎng)學生們意義建構的主觀能動性,真正實現(xiàn)培養(yǎng)學生高能力高素質的目標。

參考文獻:

[1]肖劍.建構主義理論視野下的英美文學課堂教學[J].教育與職業(yè),2012(8).

[2]馬風華.建構主義視野下的英美文學教學[J].科教文匯,2013(31).

[3]覃春華.探究建構主義教學觀視角下的英美文學教學[J].教育教學論壇,2015(3).

[4]賀亮.英美文學多媒體教學研究的建構主義視角[J].齊齊哈爾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2(2).

篇(7)

關鍵詞:英美文學教學;現(xiàn)狀;進對策

前言

英美文學課程教學是我國普通高等院校英語專業(yè)的重要專業(yè)課程之一?!陡叩葘W校英語專業(yè)教學大綱》中開宗明義的支持英語我能學課程的目的是培養(yǎng)學生閱讀、欣賞、理解英語文學原著的能力,了解和掌握文學批評的基本知識和方法,通過作品閱讀與分析,提高學生英語基本功和文學素質,推動學生了解西方文化。經(jīng)調研顯示,該課程在提高學生的英語能力和人文水平方面發(fā)揮了正面作用。隨著市場經(jīng)濟的深入發(fā)展,市場上對商務英語、經(jīng)貿英語的需求大,而英美文學由于其市場經(jīng)濟效益不明顯被很多人忽視,高等院校的英美文學課程教學處在種種困境之中。

一、英美文學教學存在的問題

高等院校英語專業(yè)開設英美文學課程已經(jīng)有一定時間,該課程內容歷史跨度很大,文學流派繁雜,作家行文風格多樣化,不同歷史時期社會情況差距明顯等等這些因素使得英美文學課程陷入了難學難懂的境地。英美文學課程的目的在于提高學生閱讀、欣賞英美文學原著的能力,了解英美文化的社會背景。隨著經(jīng)濟發(fā)展,功利思想的普及,人們將英美文學等同于不實用的東西,除特定人群外,英語專業(yè)學生中完成指定閱讀量的人極少。這一現(xiàn)象與市場經(jīng)濟不無關系,另一方面也與該課程教學本身在教學方法、內容等方面的落后有關。

目前英美文學教學中的障礙之一就是文學課服務于語言教學,文化課程的地位被邊緣化,具有文學背景知識被看作是可有可無的東西,是飾物而非必需品。在眾多文獻研究中,英美文學課程被看作是英語學習的工具和手段之一,沒有自身獨立的地位,普遍認為英美文學課程的目的在于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的語言能力。文學作品產(chǎn)生于某個特定的時代,是當時社會生活環(huán)境的縮影,在閱讀過程中要逐漸培養(yǎng)表層文本中的語言與深層文本中主題的關聯(lián)。語言具有隱藏性和藝術性,僅僅理解文本的字面意思,而看不到深層文本意義,使得很多大學生在閱讀英美文學作品時興趣缺缺,認為作品晦澀難懂。另外一個障礙時,學生閱讀時存在走馬觀花,只讀不批的現(xiàn)象。文學課程的目的之一在于讓學生掌握評判作品的能力,如果僅僅將閱讀內容作為教學素材,而不能讓學生產(chǎn)生應有的閱讀反映,只入不出,英美文學課將局限于欣賞的層面,而無批判精神的產(chǎn)生。然而對業(yè)已存在的事務持批評精神,是人類進步的重要因素。在一項調查中發(fā)現(xiàn),大學畢業(yè)后很少有人愿意重回大學學習文學課,將近一半的學生認為英美文學課應當是選修課而不是必修課,這從一個側面反映學生對英美文學課程的歡迎程度不高。這些現(xiàn)象的產(chǎn)生有其多方面的原因。

第一,學生對英美文學課程的認識存在偏差。調查顯示,學生在正式前接觸英美文學課程前,對課程興趣缺乏;但是在課程學習中,超過半成的學生認為該課程比較重要和非常重要,一定程度上認識到了該課程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在課程開設方面,大部分學生認為該課程應當開設。同時由于該課程是大學英語專業(yè)課程的必修課,為了通過考試,很多同學不得不被迫學習,學習動力不足。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對英美文學課是否有利于未來工作的開展持不確定態(tài)度。用人單位在選人時看重的是學校的語言能力和證書考取情況,而不論學生的文學素養(yǎng)水平程度。以上種種原因造就了學生被動接受課程和書本知識,沒有欣賞文學作品的內在動力,從而也無法體會文學作品的魅力。

第二,教師在教學內容選取和教學方法上存在一定問題。英美文學作品眾多,教師在課程內容選擇上畢業(yè)慎之又慎,如果課程內容能夠太多,作品實踐跨度過大,涉及范圍過多,將使學生陷入閱讀的浩大海洋之中而找不到出處。老師在有限的課時限制內必須合理安排教學內容,把握講解的主次和詳略,在學生感興趣的作品種類上多下功夫。在教學方法上,很多老師仍沉迷在傳統(tǒng)的滿堂灌方式,將知識點以填鴨式的講解形式要求學生去領悟,而對學生參與課堂的要求不高。這種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忽視了學生的主體地位,不利于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也單純地通過考試進行評估,學生英語綜合能力并沒有真正得到實質提高。當然滿堂灌的教學方式英美文學課的作品選擇、學生英語能力、圖書館藏書較少多方面因素有關,這些又使得填鴨式的教學方式長時間存在且有呈強勁發(fā)展的勢頭。大學生是參與意識較強的群體,如果忽視大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單純依靠簡淡的說教方式是不可能實現(xiàn)預期的教化功能的。

第三,考核方式和自主學習情況差。當前高等院校多將英美文學課程的考試方式定為閉卷考試,考核方式單一,容易使學生形成死記硬背的不良學習習慣,忽略了學生實際學習能力,這是與素質教育的宗旨背道而馳的。在考核方式上,既要注重學生通過考試形式積累基礎知識的重要性,也要注重通過學期論文和讀書報告等能力考核方式,課程討論參與情況可作為考核的預評方式,當然要注意考核必須是合理且有效的,不能頻繁進行,否則將挫傷學生的學習興趣。當前學生很少做到課前預習和課后復習,他們了解英美文化和作品的方式主要是通過網(wǎng)絡電視或電影,而不是通過閱讀文學作品獲得的。

第四,多媒體教學情況不容樂觀。隨著網(wǎng)絡技術的發(fā)展和信息時代的到來,網(wǎng)絡在生活中扮演的角色越來越重要。絕大多數(shù)大學生對在英美文學課程上使用多媒體文學課件持肯定態(tài)度,特別是對那種制作精美、圖文并茂的課件反饋良好。但是由于部分院校經(jīng)濟實力的限制和教師運用多媒體水平的限制,多媒體教學應用還不是很普遍。因此,在今后的課程中,學校和教師應多思考如何利用多媒體技術更好地加強師生互動,實現(xiàn)課堂效率的提高。

二、改進英美文學教學的對策

在提出英美文學教學對策之前,教師要考以下幾個問題:怎樣提高學生學習英美文學的興趣?在課堂教學中如何兼顧英語能力不同學生的需要?如何引導學生在課堂內外自主學習。從上文談及的英美文學課的諸多特點和傳統(tǒng)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的影響,從本質上解決英美文學課程的問題來說,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提高學生參與課堂的興趣,喚起學生對英美文學的熱愛,啟發(fā)學生對文學作品進行自主思考。

(一)改變文學課程的邊緣地位

通過一定時間的學習,英語專業(yè)的學生一般都認為英美文學課對英語專業(yè)學生的學習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從各高校的課程表上,英美文學課的課時是較少的。通常英美文學課分為英國文學選讀、美國文學選讀和英美文學簡史三門,都是專業(yè)選修課程,三門課時合計一般占英語專業(yè)總課時的4%-5%。由此可以看出,英美文學課程被邊緣化了。在以經(jīng)濟建設為中心的中國,英美文學課逐漸被貼上了無用的標簽,商務英語、飯店英語等實用英語發(fā)展勢頭強勁,擠占英美文學課程的空間,致使英美文化課邊緣化程度加劇。

(二)加強師資隊伍建設

在英美文學課程教學中,教師起到了重要作用。講好英美文學課,要求授課老師既要具備高水平的英美文學修養(yǎng),又要具有熟悉中西文化和文學作品的能力。老師對文學作品的鑒賞水平和授課激情能夠直接感染學生學習英美文學的興趣。學生們都喜歡上那些學士淵博、經(jīng)驗豐富、課堂氣氛活躍的老師的課。當前很多高等院校的文學課程老師主要由一個老師主講,這種師資隊伍情況繼續(xù)加強。學校要多鼓勵青年教師從事英美文學教學研究,在資歷豐富的教師帶領下建成老中青結合的教學隊伍,強化師資力量。結構合理、人員穩(wěn)定、教學水平高的英美文學教學師資隊伍是英美文學課程高效開展的重要保障。

(三)優(yōu)化教學內容,注重經(jīng)典作品閱讀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必須密切關注時展和文學的發(fā)展,當前的高效英美文學教材多是按照年代順序編排的,但是由于早期作品距離當今社會時間較久遠,作品難度、生詞多的特點,學生在剛開始接觸英美文學時就接觸的是晦澀難懂的文學作品,將挫傷學生對英語文學學習的興趣和動力。要改變這種情況,必須精心選擇教材,同時要注重選擇那些涵蓋文學批評方法的教材,培養(yǎng)學生的批判性思維和創(chuàng)新能力。在培養(yǎng)學生閱讀體驗和文學能力時,要注重引導學生閱讀那些經(jīng)典文學作品閱讀。經(jīng)典文學作品反映了一個國家、民族的智慧,了解該國不同時期的文化特點。當前快餐式文化令人擔憂,必須加強引導學生閱讀原著,規(guī)定閱讀數(shù)量,并將其納入課程考核。

(四)運用多媒體教學,改進教學方法

傳統(tǒng)課堂以教師講授和板書為主的形式,課堂氛圍沉悶。而多媒體被應用于教學之中,將能極大地改善這一情況。以圖像、聲音、動畫配合文字的多媒體課件能夠提高課堂的趣味性,豐富課堂內容。教師在教學中,必須綜合采用傳統(tǒng)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模式和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模式,實現(xiàn)兩者的優(yōu)勢互補。課程教學中,教師要督促學生發(fā)揮主觀能動性,提高自主學習能力。在課堂上,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制作圖文并茂的課件,加深課程內容對學生視覺和記憶力的沖擊,強化課堂學習效果;鼓勵學生主動參與課堂討論,進行發(fā)散式思維,準確清晰闡述個人見解,提高學生學習英美文化課的興趣和創(chuàng)新能力。

四、結語

英美文學課程作為高校英語專業(yè)的基礎課程,是非常實用的。如何在市場經(jīng)濟快速發(fā)展的今天對英美文學做出變革,使其走出邊緣化地位,需要不斷進行研究和探索。(作者單位:四川幼兒師范高等??茖W校)

參考文獻:

[1]郭英劍.從文學理論的缺席談起――文學的教學目的是什么?[J].鄭州大學學報.2002(5).

[2]殷企平.文學何嘗不實用J].鄭州大學學報.2002,(5):8-10.[5]

[3]程愛民等.關于我國高校英美文學教學現(xiàn)狀的調查報告[J].外語研究.2002(1).

[4]牛建偉.重視英美文學教學,提高學生綜合素質[J].佳木斯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10).

[5]簡海紅.英美文學教學現(xiàn)狀的調查報告[J].中國成人教育。20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