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雜志訂閱 SCI期刊 投稿指導 期刊服務 文秘服務 出版社 登錄/注冊 購物車(0)

首頁 > 精品范文 > 高中文言文虛詞

高中文言文虛詞精品(七篇)

時間:2022-12-12 23:29:45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高中文言文虛詞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chuàng)作。

高中文言文虛詞

篇(1)

實詞:

是有實在意義的詞,可以獨立充當句子成分,一般可以單獨回答問題。每一個實詞都可以詳細解說其詞義?,F代漢語實詞一般名詞、動詞、形容詞、數詞、量詞、代詞六類。也有人認為代詞屬于虛詞,但多數學者認可代詞為實詞,因為代詞雖然很難解釋獨立語義,但畢竟其指代內容是明確的。無論在現代漢語中還是在文言文中,實詞都占有絕對多的數量,因為語言的基本作用是表意,離開有實際意義的實詞,這一作用將很難達到。

(一)名詞:是表示人、事物或抽象概念名稱的詞。如:書本、桌子、兒童、雷鋒、思維、政治等。

(二)動詞:是表示人或事物的動作、存現及發(fā)展趨勢的詞。如:走、跑、思考、學習、有、存在、能、可以等。

(三)形容詞:表示人或事物的性質、狀態(tài)的詞,漢語中的形容詞可以修飾名詞,也可以修飾動詞,與英語不同。如:老、好、漂亮、干凈、純潔、飛快。

(四)數詞:表示數目的詞。如:一、十、第八、每等。

(五)量詞:表示人或事物及動作的計量單位的詞。量詞一般與數詞連用構成數量短語。如:個、件、幢、下、次、趟等。

(六)代詞:用來指代人、事物、狀態(tài)、過程的詞。如:你、他們、這、彼等。

虛詞

虛詞沒有實在意義,一般不能充當句子成分,不能單獨回答問題。(少數副詞如不、也許、沒有等可以單獨回答問題),只能配合實詞造句,表示種種語法關系。

虛詞包括副詞、介詞、連詞、助詞、嘆詞五類。

篇(2)

關鍵詞:文言文;教學;系統(tǒng)化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4)12-271-02

在常規(guī)教學模式中,文言文的教學方法和教材呈現了學生從認識到掌握基本的文言文過程。在課程安排上,設置了每冊書中有8篇到12篇文言文閱讀,這樣算下來,每個學生要學完文言文的基礎教程的時長是整個高中時期。這種教學模式確實能讓學生循序漸進的掌握牢靠的知識,但從反方面來講,課程安排的過于縝密,使得文言文課程在系統(tǒng)教學上顯得散亂,學生在接受授課后,無法形成理性上的意識。

而對事物的認識經常停留在感性認識階段,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學生舉一反三。在平常的教學工作中,屢次碰到類似情況,這使我不禁想做這樣一種嘗試:能否在現有教材的基礎之上,只做些順序的調整,再稍微補充一些必要的文言文知識,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文言文教學的效率,能夠取得真正意義上的事半功倍的效果。經過不斷地總結,筆者總結出了幾點有效的方法。

一、對文言文的要有一個總體的認識

首先,要讓學生理解學習文言文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即;學習文言文是批判地繼承文化遺產的需要,也是豐富、學習、運用現代漢語的需要。

其次,要讓學生了解學習文言文的方法,概括起來說有三點,即:積累、誦讀、領悟。學習文言文不是一件能一蹴而就的事情,它是一個緩慢而循序漸進的過程,這就使得積累顯得格外重要;誦讀是學習文言文的基本功,只有通過反復地誦讀,才能獲得比較牢固而豐富的基礎知識;只學不思考,不會學得太好。所以邊學邊琢磨,即不斷領悟亦是學好文言文的重要一環(huán)。積累、誦讀、領悟三者之間的關系在于:領悟、積累有助于熟讀成誦,而熟讀成誦反過來又促進領悟和積累。用這種辦法來學習文言文,閱讀文言文的能力一定會有顯著的提高。

最后,還要讓學生對文言文翻譯應達到的標準有所了解,以使他們有明確的努力目標。那么,文言文翻譯應達到什么標準呢?借我國清代著名學者嚴復的話說就是:“信”、“達”、“雅”?!靶拧奔礈蚀_,“達”即通順,“雅”即言辭優(yōu)美。這是文言翻譯由淺入深的三種境界。為了達到這些要求,在具體翻譯文言文時,要根據不同的語言環(huán)境,針對不同的句子或直譯,或曲譯,或擴充或凝縮。要使誦讀準確,不讀破句,要使文言文翻譯由信而達至雅,還需要做哪些準備呢?這就是筆者總結的第二點文言文教學技巧:要有效的認識文言文的語法現象

二、要學好文言文,概括起來說,必須具備下列文言基礎知識

1、在學習文言實詞方面

第一、應該注意詞的古今異義。詞的古今異義主要表現為在語言的發(fā)展過程中,詞由古展到現代,有的詞義擴大了,有的詞義縮小了,還有的詞義轉移了,有的詞語在感彩方面發(fā)生了變化,還有的名稱說法改變了。

第二、要注意單音詞和雙音詞的問題。古漢語單音詞較多,現代漢語雙音詞較多?,F代漢語的雙音詞在古代往往用一個單音詞來表示。而在這其中尤其要注意的是那些古今形式相同,但含義不同的雙音詞。其主要特點是:在古代它們是兩個詞,在現代則是一個詞。

第三、在文言文中,一詞多解現象很常用也很常見,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要逐步的了解掌握。一字一詞過多解,是指詞或字具有本義解釋,引申解釋,比喻指代和常用的通假字指代解釋。在不斷的學習積累中,這些詞匯的常用方法和常用注解也會被逐步的掌握運用。文言文當中需要學生學習和注意的這些用法一旦被靈活掌握,那么對以后的文言文學習就會更容易。

第四、在現在漢語文言文學習當中,注意區(qū)別詞類活用和一詞多義的用法。一詞多義即是指多義詞,一個詞有至少兩種以上的解釋。詞類活用是指一些詞匯在指定的語言環(huán)境中臨時的充當一種語法解釋。它包括:名詞;動詞,形容詞,數詞的活用。在文言文分析中,還是要根據文言文中的語言環(huán)境進行分析兩者的用法。

2、在學習文言虛詞方面

首先要注意現代漢語和古代漢語劃分實詞的方法不同。這主要體現在對代詞的處理上:在現代漢語中代詞是實詞,在古代漢語中代詞是虛詞。

其次還要注意不同的虛詞可能表示相同的用法,同一個虛詞也可能有幾種用法。

再者,虛詞由古至今,變化也很大。主要表現在:有少數沿用下來了,有的則完全消失了,有的用法發(fā)生了變化,還有的改用了新的詞。

另外,還要注意一些特殊現象。例如文言虛詞現象及兩個、甚至三個語氣詞連用的現象。從數量上講,常用虛詞要比常用實詞少得多。高中語文課本中重點列舉了許多常用虛詞的用法。如果能很好的掌握它們,基本上就克服了文言文閱讀中文言虛詞方面的障礙。

3、掌握主要的文言句式

每一句文言文,由實詞和句式組成。因此,要想準確地翻譯文言文,在克服了字詞障礙之后,就需要學習有關文言文句式方面的知識了。這里所說的文言句式主要指:判斷句、省略句、倒裝句、被動句而言。

4、學一點古代文化常識

要想斷好句,準確地理解每一句話的意思,僅懂實詞、虛詞、文言句式還是不夠的,還需要了解一些古代文化常識。

古代文化常識涉及天文、歷法、樂律、地理、職官、科舉、姓名、禮俗、宗法、宮室、車馬、飲食、衣飾、食物等許多方面,在中學文言文出現頻率較高的是地理、職官、科舉、姓名、歷法等方面的知識,也是需要向學生詳細介紹的內容。

以上四方面的內容,是學習文言文必備的基礎知識。在初步掌握了這些知識之后,就可以邁向有效教學的最后一步了。

三、有效提升對具體文言文作品的認識

這是一個首先歸類,然后再講解的過程。至于分類法,可以選擇以下標準。按語音形式將課文中的文言文分類??梢苑殖扇缦氯悾?/p>

1、韻文:押韻。主要包括各個時代的詩歌,如《詩經》、《楚辭》,另外,用于規(guī)戒的箴銘一類文章也押韻,也屬韻文。

2.驕文:不押韻。講究平仄、對仗,在句子上一般都是四六對仗,也叫‘四六”文,如《阿旁宮賦》。

篇(3)

關鍵詞:文言文;有效復習;現狀;教學策略

一、文言文教學現狀

1.考試評價機制

福建省高考文言文部分分值15分(3道選擇題,1道翻譯題)其中主要考查學生常見的文言實詞、虛詞的意義和用法、理解與現代漢語不同的句式和用法(文言特殊句式)、篩選文中的信息、歸納內容要點以及文言翻譯??疾榈闹攸c落在“字”“詞”“句”,而對涉及的人文精神、民族智慧方面的文章內容的分析、作者觀點評價方面涉及不多。文言文考查方式的僵化、內容的單一性,導致高中文言文教學重“言”輕“文”現象,學生也把學習重點放在詞語的記憶和反復練習上,忽視了對知識運用能力和知識遷移能力的培養(yǎng)。

2.教師教學層面

因為考試評價方式的僵化和單一性,使許多一線教師在教學上帶有很大的功利色彩,以高考為指揮棒,高考考什么,就教什么,導致課堂教學刻板灌注,主要采用“讀―譯―抄―背”的模式,逐字逐句串講,力求做到“字字落實,句句清楚”,把教學重點放在字詞和句子的翻譯上,而忽略了對文章人文精神的感悟。由于教學方法單一,陳舊的填鴨式教學忽略了學生閱讀的自主性,使學生在思想深處對文言文有一種厭煩之心,從而失去學習文言文的積極性。

3.學生學習層面

教師陳舊的填鴨式教學,使學生在文言文學習過程中處于被動地位,養(yǎng)成了他們的依賴思想,無法養(yǎng)成利用工具書自主閱讀文言文的習慣。久而久之,造成了學生學習文言文的興趣下降,缺少文言文積累現象。學生課外文言文閱讀匱乏,不能做到學以致用,導致學生無法將課內所學的文言知識遷移到課外,不能做到舉一反三,因此文言文閱讀能力始終得不到培養(yǎng)。

上述幾個方面是環(huán)環(huán)相扣的,它使得高中文言文教學中忽視了“文”和“言”的關系,走入了“重文輕言”的誤區(qū),也讓學生被動接受知識,制約了學生閱讀文言文的再創(chuàng)性和興趣,從而也影響了文言文教學效率。

二、文言文教學策略

如何提升文言文教學效率,提高學生文言文的閱讀興趣,筆

者認為首先要“尊重學生主體,面向全體”,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進行自我實踐、自我探究、自主學習(這也是我?!跋葘W后教”的課程理念)。其次要充分了解課程標準對文言文教學的要求,只有了解文言文教學內容,我們才能做到有的放矢?!镀胀ǜ咧姓Z文課程標

準》中必修課程的“閱讀與鑒賞”部分第八條規(guī)定:“學習中國古代優(yōu)秀作品,體會其中蘊涵的中華民族精神,為形成一定的傳統(tǒng)文化底蘊奠定基礎。學習從歷史發(fā)展的角度理解古代作品的內容價值,從中汲取民族智慧;用現代觀念審視作品,評價其積極意義與歷史局限?!毙抡n標的這一條側重了解文言文所蘊含的民族精神文化;而第九條則規(guī)定:“閱讀淺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釋和工具書,理解詞句含義,讀懂文章內容。了解并梳理常見的文言實詞、文言虛詞、文言句式的意義或用法,注重在閱讀實踐中舉一反三。誦讀古代詩詞和文言文,背誦一定數量的名篇?!币簿褪钦f,文言文教學的重點在于理解古代漢語的基礎知識及其文章所蘊含的文化(哲學),這是重中之重。

文言文教學的難題,在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會遇到語言障礙,看不懂文章所表達的意思。文言文的翻譯是閱讀文言文基本功的綜合訓練,要在理解字、詞、句的基礎上進行。因此,要在“看懂”的角度上來掃除文言文的字、詞、句障礙,加強文言字詞積累。主要有實詞(包含詞類活用)、虛詞和文言特殊句式。

“先學”側重于解決文言文字、詞、句障礙,是文言文教學的基礎。然而文言文是中華民族歷史的載體,匯聚著中華民族的精神文化,弘揚著民族傳統(tǒng)的意志品質,絕不是死記硬背一些刻板、生硬的詞語意義和用法能替代的。這就要求教師在“先學”的基礎上重視文言文的文化性解讀。

文言文教學不僅要教會學生讀懂淺易的文言文,更重要的是讓學生從古代優(yōu)秀的文學作品中汲取精神意志品質,用優(yōu)秀的民族精神來陶冶情操,灌注人文關懷,這也應該成為文言文教學的主要任務,也是現行高考的意義所在。這樣才能扭轉那種枯燥無味的傳統(tǒng)文言文教學模式,走出文言文“重言輕文”的教學誤區(qū),提升學生閱讀興趣,提高文言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李瑛.中學語文教學論[M].廣西民族出版社,2000:113.

篇(4)

【關鍵詞】高中語文 閱讀部分 文言文閱讀 現代文閱讀

高中語文閱讀部分是影響語文高考的重要內容,做好文言文閱讀及現代文閱讀的復習,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筆者聯系當前高中語文閱讀部分復習的現狀,就其相關問題進行如下探析。

1.文言文閱讀復習策略

1.1 文言實詞的復習

在文言文閱讀中,實詞是必考的重點內容之一。因為實詞往往一詞多義,如果僅僅依靠識記的方式,是難以獲得理想效果的。根據《考試說明》“理解常見實詞在文中的含義”的要求,應將實詞放入上下文中去理解。在進行文言實詞復習時,一般不必分類過細,只要按照名詞、動詞、形容詞三個大類來分即可,通過“詞類”達到統(tǒng)領“字詞”的目的,然后根據詞性進行詞義及用法分析。

1.2 文言虛詞的復習

它的數量要少得多,常見文言虛詞有“而、何、乎、乃、其、且、若、所、為、焉、也、以、因、于、與、則、者、之”。但是,其用法卻非常復雜?!犊荚囌f明》指出“理解常見文言虛詞在文中的意義和用法”。在進行文言虛詞復習時,要注意以下幾點:一是將虛詞放入具體的語境進行理解。二是對虛詞在文中的意義進行準確判斷。三是注意特別虛詞的特殊用法。如兼詞現象、單音與復音、習慣用法等。

1.3 “理解文句”的復習

在理解時,必須結合具體的語言環(huán)境來理解,把握重點語句進行翻譯?!袄斫馕木洹笨疾辄c之一“正確把握句子在文中的意思”??梢詮娜齻€層次進行理解和掌握:既要讀通、讀懂,對句子在文中含義進行準確地概括,對分句、句子間的邏輯關系進行準確地把握;能對語句的深層含義及作用進行理解,能準確地翻譯成現代漢語?!袄斫馕木洹笨疾辄c之二:做好直譯及意譯。直譯要求原文的每一個字都要在譯文中,譯文則要求翻譯出來的每一個字都能在原文中找到依據,且要確保句式、風格與原文保持一致。意譯的要求稍低,只有說出原文的大概意思即可。

1.4 幾點策略與建議

一是做好知識點的梳理。要按照《課程標準》及《考試說明》的要求,根據以上要求,做好實詞、虛詞等知識點的梳理,以教材上的例子為基點,由此而拓展延伸到模擬題、高考題。根據梳理出來的知識點進行分析,要對復習方向及范圍進行準確地把握,既要抓住常用詞的復習,又不能夠局限于此。

二是按照教材篇目進行復習。首輪文言文復習應該回歸教材,因為高考中的文言文實詞、虛詞雖然不是直接取材與教材,卻大多都在教材中可以找到相關例句。特別是對文言文理解能力考查方面,都需要學生依靠經典文言文的復習來訓練和強化。故此,在按照教材篇目進行復習時,要根據《課程標準》《考試說明》的要求,做好具體課文的復習。在復習每個具體課文時,要進行橫向聯系和縱向拓展,全面把握每一個詞及用法。

三是按照高考模擬題進行復習。針對高考考點范圍內,在教材中有具體照應及能夠反映學生薄弱點的要求,選擇好檢測點。根據學生的錯點,在教材中找到相關依據,再對這類知識點進行鞏固強化。將出題點與《課程標準》《考試說明》相對應,回到教材中,針對高頻錯點進行鞏固強化。這種復習方式一般適用于第二、三輪復習。

1.5 注意事項

一是立足基礎知識,加強理解訓練,做到課內外的有效結合,從教材到課外進行延伸。二是發(fā)揮真題模擬作用,進行梯度訓練。根據學生實情,合理安排模擬題、高考題的練習。既可以先做高考題,以便發(fā)現問題或增強信心,也可以先做模擬題,讓學生在循序漸進中提升能力。三是抓住重點與拓展,確保復習的廣度。既要立足基礎知識,又不能夠僅僅局限于此,充分挖掘各個考點的關聯,進行有效地拓展[1]。

2.現代文閱讀的復習

現代文閱讀復習的考查,主要是語句理解,文意把握,文章分析,思想內容、表達技巧的評價、鑒賞。主要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進行復習:

2.1 理解文中重要詞語或句子的含義

根據語境、文章主題、作者觀點,結合所在的句子段落和上下文。一方面,弄清表面意思。另一方面,通過比喻義、象征義、反語、指代義等,弄清句子深層的含義。理解比喻義時,要找準喻體和本體。根據象征義找到所象征的對象。如果是反語,就要從褒貶對換的角度反過去理解。對于雙關義詞語,都要將另一層意思說明清楚。對于指代義則要找出所具體指代的含義。因此,在理解句子含義時,一般是將形象的語句轉化直白語言,或是將比較含蓄抽象的轉化具體的闡述性句子。

2.2 篩選并整合文中的信息,歸納、概括要點,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觀點態(tài)度

一是歸納段意。對于記敘性段落,一般用“時間+地點+人+事”是格式進行表述。對于說明性段落,一般用“說明方法+說明對象+說明內容(特點)”的格式表述。對于議論性段落,一般可以用“什么論證方法證明了(論證了)+論點”格式表述。二是歸納概括要點。首先進行合理地分層,多分或少分都會導致丟分。其次進行科學概括,先將表示層次、時間、地點、話題等變化的關鍵詞提取出來。然后準確掌握題干要求,以確保答案的準確性。

2.3 現代文閱讀的其他技巧

一是“鑒賞文學作品的語言和表達技巧”題的閱讀技巧。首先對語言特色或表現手法進行判斷,然后判斷與之對應的內容,最后回答這種語言特色或表現手法有何作用、好處,并結合語境加以說明。二是“分析人物形象”題的閱讀技巧。根據肖像、動作、語言、心理等方面的描寫,抓住所揭示的內涵,來揣摩人物形象。體悟創(chuàng)作意圖,從作品的主題及情感分析人物形象[3]。

3.結語

綜上所述,高中語文閱讀部分是語文高考的重中之重,抓好文言文閱讀及現代文閱讀的復習,直接關系語文高考的成績,也直接影響著學生語文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因此,我們應該充分認識到加強高中語文閱讀部分復習策略研究的重要意義,緊密結合新課改的要求,立足于課內,拓展于課外,抓住重點與關鍵,采用有效復習策略,以最大可能地達到理想的復習效果。

參考文獻

[1]陳敏.高中語文閱讀部分復習策略[J].快樂閱讀,2012,23:50

篇(5)

一、W生走進文言文難于上青天

文言文的語言是一種有著幾千年歷史淵源的語言,正因為文言文和現代社會間隔較遠,其相應的表達習慣、文化背景、社會背景都和中學生存在著很遠的距離?,F在的高中生,生活在網絡知識時代,他們容易接受新思想、新文化,特別是樂于接受來自微信、QQ群里面的新潮語言,抵觸文言文,認為文言文太古老,學習它沒什么實際用途。

根據筆者對本校高中生的問卷調查,70%的學生沒有從文言文的學習中體驗到愉悅,也沒有感受到文言文的真正魅力,只是為考試無奈而艱難地學習。學生的學習興致比較低落。

就老師教的情況來看,重“言”輕“文”的老師有之,輕“言”重“文”的老師有之,“文”“言”剝離的老師有之,教學處于一種“信手拈來”的散漫境地。

學生不能走進文言文,就肯定學不好。這應該引起所有語文教師的反思。

二、沒有考慮到學生的主體地位

教師滿堂灌一講到底的方式經常沒有考慮到學生的主體地位,學生的學習一直處于被動接受狀態(tài)。當然也有老師提問,但問題普遍簡單化,能有多少思考和探究的價值?相反大部分是一問齊答。

三、老師誦讀指導的走過場和虛化

近年來,課堂上朗讀的聲音很多,但是充滿情感和有效的朗讀卻很鮮見。大多數時候只是教師為誦讀而誦讀,缺乏有效和必要的誦讀指導,誦讀處于一種虛化狀態(tài),流于形式??上攵慕Y果就是,學生累死累活,讀得口干舌燥,可是學習依舊如此低效。

我嘗試著在文言文的有效教學策略上進行總結和反思,于是有了以下的想法。

一、聯系現實,逐步解決文言文的詞匯知識

教育部制定的《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認同中國古代優(yōu)秀文學傳統(tǒng),體會其基本精神和豐富內涵,為形成一定的傳統(tǒng)文化底蘊奠定基礎?!碑斀?,老師也認識到文言文教學應該教給學生思想的精粹,傳承古代文化的緊迫性和重要性,可現實卻是過于重視文言文中的“文”,把文言文的課變成政治思想教育課,拋棄了文言文的優(yōu)美韻味。

因此,我們在執(zhí)教文言文時一定要拉近學生和文言文的距離,讓學生聯系現實,從文言文中讀到一種現代感,做到現代意識和傳統(tǒng)文化的有效銜接,使學生學會古為今用,在聯系現實中落實文言詞匯知識。

所以在執(zhí)教《寡人之于國也》這篇文章時,引導學生分析孟子的仁政思想時就較好地做到了古為今用,聯系現實,同時又解決了文言詞匯知識?!懊献拥娜收枷朐诋敃r具有進步性,即使在當今,我們的很多政策、主張都有著仁政思想的影子。請同學們說說看,假如用現代的理念詮釋孟子仁政的思想,文中的哪些句子能夠說明這一思想?!庇靡粋€問題統(tǒng)攬全文,用現代的眼光看待古人的作品,學生的積極性被當堂激發(fā)了,學生的回答很活躍,且都能利用文中的語句進行說明。有學生回答“不違農時……,符合當今的可持續(xù)發(fā)展的道理”時,我就讓學生說出“斧斤以時入山林”的“以”和“數罟不入闖亍鋇摹笆罟”的意思。當學生回答“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先物質后精神,物質文明是精神文明的基礎”時,我不僅予以贊許也強調了“謹”的意思和“申之以孝悌之義”的文言特殊句式。當學生說出“五畝之宅,樹之以?!⒅貙ψ匀坏拈_發(fā)和利用,突出了人的主觀能動性作用,符合現代,積極調整產業(yè)結構的思想”時,我又重申了“樹之以?!敝小爸焙汀皹洹钡暮x。

聯系了現實,拉近了距離,讓學生很有興趣地去思考,學生也明白了現代很多政策其實也折射著孟子的思想?!翱沙掷m(xù)發(fā)展”“環(huán)保意識”“三農政策”這些都是學生思考的發(fā)現。這樣,學生不僅讀活了文章,體會了孟子仁政思想的光輝,同時在思考的過程中靈活地解決了文言詞匯,學生的學習不再枯燥乏味。

高中教材里面的文言文能聯系現實,古為今用的課文很多,如《諫太宗十思疏》。在疏通了魏征十思的內容之后,再讓學生選擇其中的一則送給自己或社會上各色職業(yè)的人,并且說出自己的理由,一節(jié)課下來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文言文教學聯系現實的教學環(huán)節(jié),體現了教師貫徹新《課標》的精神,需要在實際教學之中多次斟酌修改體會。

二、重視虛詞,誦讀出文言文的韻味

我們很多教師在實際的教學中,缺乏有效的誦讀指導。朗讀,若沒有教師的點撥,學習就會枯燥無味。除了一些朗讀技巧如輕重緩急、抑揚頓挫的點撥,更重要的是要讓學生在這些方法的幫助下讀出情感、情味。

文言文教學中重視虛詞,特別是語氣詞,是讀出韻味的一種很好的方法。

以《知其不可而為之》為例,如果教師引導學生對虛詞加以學習,就可以很容易走入隱士的內心世界。

文中跟孔子政治觀不同的有哪些人?這些人里面誰反對孔子的態(tài)度最為強烈?

設計這個問題既可以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又可以讓學生根據語氣虛詞讀出隱士的態(tài)度。當學生回答是桀溺的反對態(tài)度最強烈并解說理由時,我就順勢提問“桀溺的反對語氣尤其體現在哪些詞上”,再引導學生比較區(qū)別“豈若”和“不若”的不同語氣,讓學生明白“豈若”是反問語氣,比“不若”語氣更加強烈,從而著重從“豈若”上讀出桀溺強烈的反對態(tài)度。當學生回答是荷蕢者反對態(tài)度最強烈時,順勢引導學生讀出“哉”字的強烈惋惜,引導學生體會“斯已而已矣”中有無“而已”的區(qū)別,從而讀出“而已矣”中荷蕢者的強烈勸誡和感嘆。

篇(6)

一、深思和熟讀各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1.深思的作用

在文言文教學中,深思直接表現為認知和理解。學習文言文需要掌握大量的實詞和虛詞,需要把握有關文言句式及相關修辭的特點,同時注意一些詞的通假現象和古今義的區(qū)別等。僅就文言實詞和虛詞而言,不同的實詞和虛詞有不同的意義或用法,同一個實詞或虛詞在不同的語境中有不同的意義或用法。這就需要在不同的語境中深入地認知和理解,準確把握。比如下面材料中的“女”字:

庚戌,外祖母病且,母侍之,凡湯藥飲食,必親嘗之而后進。外祖母瀕危,泣曰:“女①弱,今勞瘁過諸兄,憊矣。他日婿歸,為言我死無恨,恨不見女②子成立。其善誘之!”語訖而卒?!屇昵叶?。明年娶張氏,母女③視之,訓以紡績織事,一如教兒時。

(節(jié)選自蔣士銓《〈鳴機夜課圖〉記》)

材料中的三個“女”字絕不是“女兒”或“女子”這樣的含義。結合語境細加分析可以發(fā)現,①②處的“女”字相當于“汝”,是通假現象;③處的“女”字相當于“象對待女兒一樣”,是名詞作狀語。類似的例子舉不勝舉。

文言文有自己的一套知識體系和語言運用規(guī)律,與現代漢語有很大差別,這個差別就在客觀上拉大了現代人尤其是中學生與它的距離。無論是人對語言的體驗,還是對語言適用環(huán)境的把握,現代人總會對文言形式的語言感到遙遠和陌生,這就加大了現代人尤其是中學生對文言字、詞、句式和常用語法理解的難度。這個“越過”不是“跨過”,而是“穿過”,也就是說,我們必須通過認知和理解的方式實現。

2.熟讀的作用

熟讀(這里指反復朗讀)乃至成誦是千百年來人們從學習文言文的實踐中總結出來的好經驗。筆者認為,“熟讀”至少有以下作用:一是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學習文言文的興趣。文言文雖然距離我們比較遙遠,讓我們無法“置身于使用那種語言的環(huán)境”,入選教材的文言篇目大都文質兼美,經過歷史的滌洗,那抑揚頓挫的語音、錯落有致的節(jié)奏散發(fā)文言語言的魅力,加上多數篇章奇特嚴謹的結構美和發(fā)人深省的內容美,朗讀起來有一種回腸蕩氣的獨特韻味,反復朗讀能不斷感受到這種美,從而激發(fā)學習興趣。二是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文言語感。熟讀的過程其實就是廣泛汲取營養(yǎng)的過程。朗讀多少篇之后,多少次朗讀之后,大量地含英咀華之后,說一千道一萬也難以講清楚的搭配習慣、語言規(guī)律等語感難題往往會在不知不覺中清楚明晰,并且在化入自我的潛移默化中與作者的思想感情產生共鳴,進而把握文章的深刻意蘊。三是有利于鞏固記憶。由于文言文與現代漢語有較大差別,無形中就加大了鞏固記憶的難度,解決的一種好辦法是熟讀,因為熟讀體現了重復激發(fā)腦神經功能這一特點。

二、只有將深思和熟讀緊密結合并產生互動,才能真正有效提高中學生的文言文素養(yǎng)

在中學文言文教學中語感能力的培養(yǎng)十分重要。所謂語感是認識主體對言語的一種感性和理性相統(tǒng)一的悟性,包含認知、理解和情感體驗在內的言語活動過程。它的一個重要特點是直覺性,“直覺是對情況的一種突如其來的頓悟或理解”。這幾乎是對語言的一種下意識的本能反應,超越了中間的分析、推斷與驗證的環(huán)節(jié),在一剎那間能自然而然地識別與理解別人的言語。這種高級語言習慣一旦養(yǎng)成,學生閱讀淺易文言文將駕輕就熟,如魚得水。

篇(7)

【關鍵詞】高中語文 文言文教學 教學實效

文言文,即中國古代的一種書面語言,具有美好、簡潔、書面化的特點,一直以來都是我們高中語文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文言文不但是歷年高考的必考內容,也是高中語文課堂的一大教學重點,因此如何匠心獨運,讓文言文課堂“動”起來就成為了當下的焦點。本文中,作者結合自己平時的教學經驗,從意境教學、聯想教學和對比教W三個方面探討了一下如何升華文言文課堂教學效果,幫助學生們塑造完美的人格。

一、意境教學,激發(fā)共鳴

所謂文言文的意境,指的是文言文創(chuàng)造出的一種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藝術境界,它需要學生們用心去感悟。因此,我們在教學中應結合文言文內容,通過意境教學來激發(fā)學生們的共鳴,提高我們的課堂效率。

比如,我在講解蘇教版高中語文教材必修一《赤壁賦》這節(jié)課時,我的教學目標是讓學生們體會本文詩情、畫意、理趣完美融合的藝術特色,了解蘇軾的生平經歷及他的人生感悟,同時探討本文的人生哲理,進而得到些許啟發(fā)。上課時,我先簡單給學生們介紹了一下蘇軾以及這篇文章的寫作背景,即蘇軾因諷刺王安石新法被貶后來到這里,為排遣郁悶常來此地游覽。之后,我讓學生們朗讀了課文并疏通文本大意,然后讓他們嘗試著設身處地地感受蘇軾營造這些意境所要表達的情感以及蘇軾的人生態(tài)度。同學們認真體會之后發(fā)現蘇軾的情感有一個由喜轉悲再轉喜的過程,先是沉醉于月夜泛舟,后又有悲涼簫聲的傷感、人生失意的悲情,但轉而又抒發(fā)了自己隨遇而安的態(tài)度以及忘情塵世的灑脫。而蘇軾這種面對人生不幸而樂觀豁達的態(tài)度也激起了很多學生的共鳴,讓學生們在學到知識的同時也在心中泛起了陣陣漣漪。

在上面的案例中,我沒有直接把所有知識都灌輸給學生們,而是讓學生們通過意境的感受來自己感悟作者要抒發(fā)的情感,這樣,不但更容易激發(fā)學生們的共鳴,也讓我們的課堂變得不再枯燥。

二、聯想教學,開闊思維

文字畢竟是文字,傳達出的內容是有限的,但是學生們的思維是無限的,文言文妙就妙在它可以發(fā)揮出學生們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們自己去想象。因此,我們在教學中應鼓勵學生們大膽聯想,拓展自己的思維,通過想象來參透作者的思想。

比如,講解蘇教版高中語文教材必修四《蜀道難》這節(jié)課時,我的教學目標是讓學生們整體感知全文的感情基調并疏通大意,同時感受本文的宏大氣勢和奔放的情感,品味李白的浪漫主義風格。上課時,我先讓他們朗讀一下文章,之后我開始逐句講解,在講到“西當太白有鳥道,可以橫絕峨眉巔……愁攀援?!边@幾句話時,我沒有直接給他們翻譯文章,而是讓他們結合自己的想象嘗試著用自己的語言描繪出這個場景。之后我提問了幾名同學,有的同學說:“西邊太白山有飛鳥能過的小道,沿著小路……也愁著攀援?!边@個過程不只是加深了學生們對這篇文言文的理解,更重要的是讓他們感受到了李白筆下祖國的大好河山。在后面的“青泥何盤盤……繞林間”等的講解中,我同樣鼓勵學生們通過想象來理解文章,頓時盤活了整個課堂。

在上面的案例中,我通過鼓勵學生們大膽想象李白筆下壯闊的景象,并自己描繪出來,不但鞏固了他們對知識的掌握,也拓展了學生們的思維,我們的課堂也因此變得更加生動、更加活潑。

三、對比教學,提升素養(yǎng)

高中文言文很多,可比性也很強,一個作者前期后期的文章會有相似與不同,一個時代不同作者的文章也是如此,一種類型的文言文也會有相似與不同等等。因此,我們在教學時應抓住這一特點,將不同文言文進行對比教學,從而提升學生們的學習素養(yǎng)。

比如,在講解蘇教版高中語文教材必修三《廉頗藺相如列傳》這節(jié)課時,我的教學目標是讓學生們掌握文中的重要實詞和虛詞,并能通過理解故事情節(jié)把握廉頗、藺相如的性格特征。上課時,考慮到這篇文章敘事性較強,我沒有生硬地直接講解文言知識,而是拿出同樣為敘事文的《唐雎不辱使命》與之對比,并讓學生們小組交流這兩篇文章的異同。學生們討論后發(fā)現:有的實詞在兩篇文章中都有出現,且用法相同,但很多虛詞用法都不同,此外雖然兩文中談判的背景有些不同,但唐雎和藺相如有一共同的特點,就是在強大的秦王面前毫無畏懼,為了自己國家的利益勇于做出犧牲,敢于用自己的生命去捍衛(wèi)國家的尊嚴。這兩篇文章對比來讓學生們理解,不但讓他們體會到了文章中鮮明的人物形象,且扎實了文言知識,同時相似的故事情節(jié)活躍了課堂氛圍,讓大家對枯燥的文言文也有了熱情。

縱上所述,我通過意境教學可以激發(fā)學生們情感上的共鳴,通過聯想教學可以開闊學生們的思維,通過對比教學亦可以提升學生們的學習素養(yǎng)。高中文言文雖然是一塊難啃的骨頭,但是只要我們匠心獨運,堅持從這三個方面進行教學,必然會讓學生們對文言文有一個牢固的掌握,也定會讓我們的文言文課堂“動”起來!

【參考文獻】

[1] 楊志剛. 高中文言文教學有效性影響因素的實證研究[J]. 現代中小學教育,2014(2).

[2] 潘保紅. 高中文言文教學的困惑與思考[J]. 語文教學與研究,20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