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雜志訂閱 SCI期刊 投稿指導 期刊服務 文秘服務 出版社 登錄/注冊 購物車(0)

首頁 > 精品范文 > 閱讀文化論文

閱讀文化論文精品(七篇)

時間:2023-03-20 16:16:47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閱讀文化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chuàng)作。

閱讀文化論文

篇(1)

文化背景與英語閱讀理解之間的關系是一個相互影響的過程。換句話來說,是否具有相應的文化知識在很大程度上都將會影響到自身對閱讀的理解。本文簡單舉三個例子,來闡述一下中西方文化對英語閱讀的影響。例一,在英語當中“Runalresidents”,用中國文化背景下理解,就會認為這單詞指的是在偏遠地區(qū)的經濟不富裕人。但是對西方文化有所了解的人,都是知道住在郊區(qū)的一般都是有錢富人,因此這個單詞不可能是按照字面的意思進行翻譯。其在西方當中,這詞意思為運行居民。例二,以“LastnightIwenttovisitJohntwice”為例,這句話翻譯成中文的意思就是昨天我去了兩趟廁所。但是如果不具備相應的西方文化背景,就很難理解“John”的意思就是“廁所”。從這也可以看出來,中西方文化之間的差異,是能夠影響到英語閱讀翻譯的。例二,“房東”這個詞在中國文化當中,是指那些將自己房屋出租給其他需要居住的人,并且從中獲得相應的報酬。但是由于中國歷史的原因,就造成對“房東”這個詞理解成指那些擁有土地然后去壓榨勞苦大眾。在西方國家,對于這個詞理解是沒有其他什么意思,就只是單純指一種身份狀態(tài)。通過上述三個例子的研究,不難知道英語背景知識是對英語閱讀理解能力有著比較強影響。所以在學習英語過程中,需要加強培養(yǎng)學生對西方文化的學習,從而提高學生的英語閱讀理解能力。

二、加強文化背景知識來提高英語閱讀理解能力

文化知識的作用就是能夠使得閱讀理解更加方便。簡單來說,文化背景知識學習是能夠幫助學習者在閱讀理解當中提取所需的信息。這也就需要英語教學者引導學生通過學習英語文化背景知識來加強英語閱讀理解方面訓練。通過多年的教學經驗,筆者認為可以通過下述三方面來提高學生的英語閱讀理解能力

(一)引導學生對西方文化的學習

想要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閱讀能力,就需要結合英語現(xiàn)有的文化背景知識以及閱讀材料本身相關的資料,將其進行合理的輸入與輸出,這樣就能夠加深學生對閱讀理解印象。這也就需要英語教學者在教學過程中,適當引導學生對西方文化進行學習,并且對中西方文化的差異進行對比,從而加深學生對西方文化的理解。同樣,這也需要英語教學者,能夠結合自己教學實踐經驗,抓住閱讀訓練當中的重點,從其閱讀中的重點來引導學生對西方文化進行學習。

(二)增加文化背景知識的積累意識

通過上述論文的研究,不難發(fā)現(xiàn)閱讀理解能力不足與文化背景知識的缺乏存在著一定關系。所以想要更好學習英語,就需要增加相應的文化背景知識。也就是說,對文化背景知識的積累在提高閱讀理解能力中起著關鍵作用。保證學生在英語基礎知識學習的同時,也需要加深學生對英語文化的學習。對英語教學者來說,一方面是可以通過加強直觀的視頻資料環(huán)境的熏陶,加深學生對西方文化的記憶。另一方面,是可以通過文化背景知識引導,來吸引學生對其文化產生興趣并進行學習。英語教學者是不僅僅需要培養(yǎng)學生對英語語法和英語語句進行了解,還需要提高學生對英語閱讀理解能力。在提高英語閱讀理解能力的時候,就需要培養(yǎng)關于西方的歷史、教育、社會、科學、經濟等方面知識。

(三)英語閱讀教學過程中實現(xiàn)文化背景知識的學習

篇(2)

關鍵詞:高校 畢業(yè)論文 思維差異 負遷移

畢業(yè)論文撰寫是高校本科教學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凡是申請學士學位的本科畢業(yè)生均需提交畢業(yè)論文。國家教委2000年頒發(fā)的《高校英語專業(yè)英語教學大綱》指出畢業(yè)論文是考查學生綜合能力,評估學業(yè)成績的一個重要方式。

Mohan&Lo認為,在語句層面上分析ESL/EFL的文章時會出現(xiàn)“正遷移”(positive transfer)和“負遷移”(negativetransfer)。起積極促進作用的影響為“正遷移”,起消極阻礙作用的影響為“負遷移”[1](P515)由于中西思維的差異,受漢語負遷移作用,中國學生學習英語在不同方面不同程度地受到影響。筆者通過多年對英語專業(yè)本科生英美文學方向論文寫作的指導,發(fā)現(xiàn)論文中普遍存在的問題有選題不夠新穎,過于集中;格式不夠規(guī)范;上下文邏輯聯(lián)系不緊密等。除此之外,本科生畢業(yè)論文中的語言是最大的問題。

按規(guī)定,英語專業(yè)本科畢業(yè)生要用英語進行畢業(yè)論文的寫作,但大部分的學生都擺脫不了漢語的思維模式和表達習慣,多處出現(xiàn)漢語式英語(Chinglish),致使論文讀起來漢語味道很濃,而非地道的英語,從而影響了準確意思的表達和讀者對論文的理解。

本文擬以英語專業(yè)本科生畢業(yè)生文學論文中出現(xiàn)的Chinglish為例,分析漢語負遷移現(xiàn)象表現(xiàn)的形式、存在的原因、及解決的對策。注:此論文為2006年河南省教育科學“十一五”規(guī)劃課題―――“母語對英語學習的負遷移現(xiàn)象探析”(2006―JKGHAZ―168)及“2006年河南省普通高等學校大學英語教學改革項目”―――“高校英美文學精品課程全方位開放式教學模式研究”的主要研究成果之一。

一、論文中漢語負遷移作用的表現(xiàn)形式

(一)詞匯方面的負遷移(1) NathanielHawthorne, a Calvinistwho felt shamefulabouthis ancestors’wrong doings and was influenced by theChristian’s view of“original sin”, believed that humankindwere born sinfu.l改:NathanielHawthorne, a Calvinistwho felt shameful a-bouthis ancestors’misdeeds and was influenced by the Chris-tian’s view of“original sin”, believed that humankind wereborn sinfu.l(2) At the ending place of the nove,l there is a conversa-tion between Nick and thewaiterGeorge.

改: At the end of nove,l there is a conversation betweenNick and thewaiterGeorge.

(3)In aword, the function thatO-Lan takes in the fami-ly can notbe replaced byWang Lung.

改: In a word, the role thatO-Lan plays in the familycan notbe replaced byWang Lung.

在英語詞匯學習中,學生容易受到母語的干擾,他們往往習慣從外語詞匯中尋找漢語思維所需詞匯的對應物,殊不知真正在概念意義上完全等同的對應物卻很少。以上例句均選自近兩年我系畢業(yè)生的論文,是具有代表性的“Ch-inglish”表達法。如句(1)中,學生想用“錯誤行為”一詞,受漢語影響,很自然地就用到了“wrong doing”,而這一漢語式的英語詞語,是在英語中找不到的,也是錯誤的,正確的表達法應為“misdeed”。在句(2)中,學生要表達的漢語意思是“結尾之處”,與漢語一一對應的英語詞就成了“ending place”,而在英語中,只用“end”一詞即可,漢語式的英語既顯得累贅又影響了表達。句(3)中的錯誤主要在于動詞搭配不當,學生在此想表達“所起的作用”這一含意,故而使用了“take the function”這一短語,而在英語里根本沒這種表達法,正確的詞組是“play the role”。因此,在詞匯教學時,首先要打破學生尋找中文對應詞的幻想,鼓勵學生充分利用字典,養(yǎng)成閱讀英文注釋的習慣。同時,一定要注重全面性,不能只局限于課本語境中出現(xiàn)的意義和用法,而是適量補充其它的常見用法和搭配,做到使學生在增加詞匯數(shù)量的同時,加深對詞匯的理解,全面地掌握詞匯的用法,從而排除漢語習慣的迷惑和影響,降低和避免負遷移的產生。

(二)句法方面的負遷移1.句子結構松散(4) The world is cold, indifferent, and essentially God-less andman was no longer free in any sense of theword.

改:Living in a cold, indifferent, and essentially godlessworld, man was no longer free in any sense of theworld.

(5) Men have lounged and crouched around their fires;they have been the companions of their dreams and meditati-ons.

改:Men have lounged and crouched around their fires,which have been the companions of their dreams and meditati-ons.Men have lounged and crouched around their fires―the companions of their dreams andmeditations.

由于英語和漢語分屬于印歐、漢藏兩個不同的語系,兩者在句子結構的表現(xiàn)形式上存在著很大的差異。英語重形合,注重運用各種有形的聯(lián)結手段,達到語法形式的完整,因而句子結構緊湊;而漢語重意合,各分句依靠內存的邏輯關系貫穿其中,句子結構較英語來說顯得比較松散。在論文寫作中,由于受漢語句式的影響,學生往往會忽略英語句式的特殊性,按漢語的意思直接表達出來,致使句子讀起來失去了英語的味道,甚至會導致歧義的產生。如句(4)中,學生用只用“and”來聯(lián)結前后兩個句子,雖然也無語法錯誤,可是句子讀起來很平淡,而且因為兩個并列句主語不一致,使句子處于松散狀態(tài)。如果把前面一句改成原因狀語從句,后面一句作主句,那么整個句子結構嚴謹,層次感強,符合地道的英語表達方式。而句(5)則因為在句法上沒有表明邏輯聯(lián)系的連接詞而具有了歧義性,句中的“they”指代不明。如果使用定語從句對指代詞加以限定,或使用同謂語加以補充說明,那么這一句子的歧義性便得以消除。

2.句子結構不平衡(6) The cottagewas situated on a hillwhich had a splen-did view from everywindow.

改:On a hillwas situated the cottage, which had a splen-did view from everywindow.

(7) Thus James became probably the first of the modernpsychological analysts in the novel by emphasizing the innerawareness and inward movements of the characters in face ofoutsice occurrences rather than merely delineating their envi-ronment in any detail改:Thus James, by emphasizing the inner awareness andinward movements of the characters in face of outsice occur-rences rather than merely delineating their environment in anydetai,l became probably the first of the modern psychologicalanalysts in the nove.l英語中為了保持句子平衡,常采用主謂倒裝、賓語后置、狀語后置等及其它成分位置變換,而在漢語中只要表達流暢,意思完整就可以了。這種情況下的漢語負遷移致使學生在論文寫作過程中以漢語句式為主,不考慮英語句子的平衡性,反而影響了表達的準確性。如句6如果按漢語的表達習慣和方式是不會引起歧義的,可是英語句式也按漢語的順序,就讓人不明白定語從句到底修飾的是哪個先行詞,是cottage呢,還是hill呢?如果把句子倒裝一下,意思就很清楚了,而且也符合英語的表達方式。句7因為狀語過長,放在句尾顯得頭輕腳重,使句子失去平衡,如果把狀語前置,就可避免這一現(xiàn)象。

3.忽略英漢主語的差別英語常采用非生物作主語(失靈句),而漢語常以人稱作主語(有靈句)(8) He got the experience with the People and the coun-try, this furnished both the material and guiding sprit for hisepic, Leaves ofGrass, which is the first edition came out in1855.

改: This experience with the People and the country fur-nished both the material and the guiding spirit for his epic,Leaves ofGrass, the first edition ofwhich came out in 1855.

漢語中主語重人稱,一般采用“有靈句”。而英語恰恰相反,主語重物稱,采用非生物作主語。如句8中,如果主語用he,則顯得思維上有些混亂,結構不嚴密,而若改為用experience作主語,就儼然是地道的英語了。

又如以下句子,經過主語改換后,去掉了漢語腔,顯得表達直接又準確(9) The rich is becoming richer and the poor is becomingpoorerwith the increasing industralization andmecnanization ofthe country.

改: Increasing industrialization and mechanization of thecountry produced extremes ofwealth and poverty.

(10)“Modern America”emerged in the post-bellum.

改:The post-bellum witnessed the emergence of“Mod-ern America”.

二、消除論文中漢語負遷移作用的策略

篇(3)

關鍵詞 微課;閱讀教學;實踐策略   [本文由wWw.dYLw.NEt提供,第 一論文 網專業(yè)寫作職稱論文和畢業(yè) 論文以及服務,歡迎光臨DYlw.ne T]

長期以來,面向高考的應試教育使得一些英語教師的教學忽視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及情感體驗,閱讀教學缺乏具體的情境,枯燥乏味。教師與學生的英語文化意識沒有得到重視,相對薄弱。而微課則能為學生提供一個真實豐富的語言情境,讓學生接受更多的視覺與聽覺上的刺激。微課中可以展示多樣的外國文化背景,更易于呈現(xiàn)教學重難點及疑點,有利于增強師生之間的互動,培養(yǎng)學生的聯(lián)想發(fā)散思維,從而完善學生的認知結構。

一、微課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運用實踐

1.微課在英語閱讀教學中運用的原則與策略

(1)教師要根據(jù)學生的實際學習水平,合理分析利用教材,或延伸補充課外知識,從而激發(fā)不同層次學生的求知欲。教師要明確《普通高中英語新課程標準》對高中生學習英語的具體要求,例如:高中英語閱讀教學側重學生語感增強基礎上的閱讀策略的培養(yǎng),學生在閱讀過程中獲取與處理信息能力的形成?,F(xiàn)行的高中英語教材中,幾乎每一單元都是篇幅較長的閱讀文章,僅僅靠文章中的一些插圖和教師的講解,學生很難理解文章的背景及主旨要義。因此,微課可以創(chuàng)設情境,讓學生更具體形象地了解外國的風俗人情、政治文化背景等,明白文章知識與日常生活的聯(lián)系,進一步激發(fā)學生探究文本內涵的欲望。①

(2)教師須制定切實可行的教學目標,處理好重難點與疑點,因材施教,有計劃有步驟地實施微課在課堂中的運用。教師要通覽教材,深入分析文章結構,通過課前與學生的充分討論來研究分析讓學生費解的知識障礙,最終確定采取合適的微課類型,或啟發(fā),或講授,或問答,或討論等。對于農村高中的學生而言,英語生詞與句式語法的不解仍是造成英語閱讀困難的主要原因之一。教師在微課中最好能夠以生動具體方式的呈現(xiàn)知識點,幫助學生梳理課文中的重點語句和句式結構,為學生掃清語言障礙,進而提高閱讀效率。針對不同程度的學生,教師要制作或收集不同難度的微課資料,以滿足全體學生的需求。②

(3)教師要善于及時進行微課教學評價,注重學生的反饋交流,以期根據(jù)學生的學習興趣及時調整修改微課教學的計劃和內容。評價方式要靈活多樣,教師可通過學生的課堂表現(xiàn),或者測驗、提問、問卷等不同方式來評價微課在閱讀教學實踐中的效果。教師要善于總結教學經驗,積極與組內其他英語教師共同探討微課與英語閱讀教學的最大融合,促進學生自主學習英語能力的 提升。

2.微課課例設計及說明

(1)文本介紹與分析

本案例選自人教課標版必修5第二單元的Reading部分Puzzles in geography。本課的話題是“英國”,主要從地理、歷史、政治、文化等多角度講述了聯(lián)合王國的形成、發(fā)展,以及它的風土人情和人文景觀。如果通過幾個微視頻展開教學,直觀地向學生介紹有關英國概況的知識,不僅能夠活躍課堂氣氛,還能幫助學生更好地把握篇章結構,理解文章內容,從而使學生對英國形成一個比較詳實的認識,拓寬其知識面,深入理解和領悟英國文化習俗。

(2)微課設計及說明

①情境導入微視頻

Step1:Presentation

Play a piece of famous music about Scottish bagpipe and show some pictures of the UK (Big Ben,London Bridge,St Paul’s Cathedral,Westminster Abbey,Buckingham Palace, Royal Observatory in Greenwich,Scottish soldier,Karl Marx) .

Step2 :Talking

Teacher asks students some questions (give some explanations and show some related pictures): How many countries does the UK consist of ? Who rules the country: the Prime Minister or the queen? What are the provinces called in England? Which is the longest river in England?

Then teacher says : The UK is famous for the things mentioned above and many other things. So there are a lot more things for us to learn .

【設計說明】播放圖文并茂的視頻可以激發(fā)學生了解英國的興趣,增加學生的文化背景知識,有利于拓展視野和英語課外知識的積累,也可了解學生課前掌握的程度。微視頻為學生傳遞了更多的信息,師生之間的互動增強,學生能較快地進入學習的狀態(tài)。

②整體閱讀理解微視頻

Please divide the passage into three parts and write down the main idea of each part.

Part1: (Para. 1-3) What England includes; about Great Britain; the UK

Part2: (Para. 4-5)The geographic division of England into zones, their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Part 3:(Para. 6 ) The cultural importance of London

【設計說明】此設計是為了讓學生對全文有一個總體的把握。通過教師提綱挈領的思路點撥,讓學生學會整體閱讀的方法,抓住全文的重點,加深對全文結構的理解。

③關于英國歷史發(fā)展及英國文化的微視頻:

The UK:consists of four countries: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The four groups of invaders: are________,________,________and________.

The Romans left their________and________.

The Anglo-Saxons left their________and their________.

The Vikings influenced the________and________.

The Normans left________and________.

【設計說明】以列表的方式呈現(xiàn)文章的具體內容,更直觀形象,有利于學生理解文章的細節(jié)。

二、總結與建議

微課突破了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微課資源的適當運用也為英語課堂閱讀教學帶來了別樣的生機,有效地調動了學生的感官,在一定程度上激發(fā)了學生的閱讀興趣。然而,微課畢竟只是一個講 解碎片化知識點的短暫的活動過程,并不能取代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單純依靠課堂上微課的應用,很難快速提升學生的閱讀水平。③因此,教師還需不斷探討學生在課外使用微課的有效性,以及注重教師自身對于微課實踐經驗的積累等。

1.力求微課教學與傳統(tǒng)課堂教學的緊密結合,相輔相成。教師應明確微課的使用對學生而言,僅僅是一種激勵機制,而非教學的最終目的。因此,教師可以展示易于操作、畫面精美、動靜結合、有獨特亮點的微課教學課件,但不提倡為搞形式花樣而將微課作為課堂主體的本末倒置的課堂教學,因為這不僅不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質疑、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更違背了英語閱讀教學的規(guī)律。

2.探索微課在學生英語課堂外的運用,促進個性化學習,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目前大多數(shù)高中班級的學生人數(shù)較多,教師對每個學生的關注往往難以面面俱到。很多學生課堂上難以消化的問題也經常擱置一旁,羞于請教老師。因此,學校應積極創(chuàng)設技術條件,讓教師根據(jù)學生反饋的學習困惑將課堂上的教學難點,如語法語音、句式結構等微課資源,上傳至網絡資源平臺,供學生不斷復習揣摩。同時,教師還應發(fā)揮引導監(jiān)督的作用,及時檢查學生的學習情況,讓學生養(yǎng)成通過微課解決英語學習中疑點難點的好習慣。   [本文由wWw.dYLw.NEt提供,第 一論文 網專業(yè)寫作職稱論文和畢業(yè) 論文以及服務,歡迎光臨DYlw.ne T]

3.教師要提高使用信息技術的能力,交流經驗,開發(fā)校本微課專題。微課在教學中的運用日益廣泛、頻繁,英語教師應與時俱進,學習先進的微課制作方案,不斷積累教學經驗。同時,還可與其他教師共同研究開發(fā)適合學生學情的微課專題,例如閱讀技巧微課專題(語法分析、詞匯聯(lián)想、篇章結構、尋找主題句、揣測主旨),文本閱讀微課專題(故事類、小說類、新聞類)等等。微課專題系列的開發(fā)要遵循循序漸進的學習規(guī)律,要有利于學生根據(jù)自己的興趣進行自主選擇學習。

參考文獻:

篇(4)

英語畢業(yè)論文設計是英語專業(yè)本科教學的必經環(huán)節(jié),其撰寫的過程是對學生的實踐能力以及綜合素質的一次全面的檢驗??v觀近年來關于我國英語專業(yè)本科論文寫作現(xiàn)狀的文獻,相關文獻綜述包括論文寫作選題、規(guī)范、對策、管理和評估等(朱艷敏,2014)。本文基于現(xiàn)存文獻的研究以及論文寫作指導實踐,分析英語專業(yè)本科畢業(yè)論文寫作的現(xiàn)狀,并從指導教師的角度提出現(xiàn)狀的應對策略。 

(一)論文寫作現(xiàn)狀 

英語專業(yè)本科學生在設計畢業(yè)論文時由于主客觀因素,完成任務常會感到困難??陀^因素包括:我國大多數(shù)高校把畢業(yè)論文設計安排在大學四年級最后學期。雖然理論上有利于學生綜合運用本科四年所積累的知識與能力,但是在第八學期,有的學生在忙于找工作、面試求職,時常奔波在全國各地;有的學生在準備各種考試,比如公務員考試、研究生入學復試;找到工作的學生也要在單位實習一段時間。由此,指導教師很難期望學生在畢業(yè)論文設計上投入時間與精力。 

另外,畢業(yè)論文設計是一個系統(tǒng)任務,要完成查閱文獻、論文選題、開題報告、中期檢查、論文撰寫、畢業(yè)答辯,需要學生平時點點滴滴的積累和訓練,絕不能在短期突擊而速成。在本科的學習階段,學生的學習習慣于習得教師傳授的知識,被動接受,自主性學習能力有限,很多學生不知道怎樣查閱文獻,也不知道怎樣閱讀文獻,對文獻的閱讀既沒有歸納總結,也沒有提出自己的新見解。而且,歷屆來,寫文學、文化方向的論文居多,文學、文化吸引力強,但學生心中有個重要的主觀印象,認為文學文化方面的文獻豐富,文獻易懂,投入的工作量相對數(shù)據(jù)收集統(tǒng)計、實證研究要少一些。黃春梅(2007)曾對武漢四所高校本科畢業(yè)論文撰寫現(xiàn)狀的調查,88.1%的學生認識到撰寫畢業(yè)論文的重要性,卻寫不出高質量的畢業(yè)論文,論文拼湊及抄襲現(xiàn)象嚴重。李淑琴(2012)課題組曾對北京信息科技大學2008—2010年三屆英語專業(yè)畢業(yè)生近300篇畢業(yè)論文進行了調查分析,優(yōu)秀率不及 6%。存在的問題包括:選題缺乏新意、論證缺乏邏輯、語言表達欠流暢、英文參考文獻短缺、論文存在拼湊現(xiàn)象、非正當引用等等。(卜友紅,2009;王春,2010) 

(二)論文寫作應對策略 

針對以上英語專業(yè)本科畢業(yè)論文寫作的現(xiàn)狀,應采取應對的策略:首先,建立“大論文觀”的理念(蔣亦華,2009)。“大論文觀”與“小論文觀”有別,前者認為本科畢業(yè)論文工作應視為“一個必須謹慎規(guī)劃的、長期的、動態(tài)的教學過程”,后者只是把本科論文設計視為本科階段的最后一個實踐教學環(huán)節(jié)。在整個四年的學習中,打好寫作基礎,掃除寫作語言障礙是畢業(yè)論文寫作的前提,“做到寫作課程四年不斷線” (李淑琴,2012)。比如,為了避免母語負遷移,擺脫中式思維習慣寫作英文,其他課程的教師也可以結合具體文段篇章,從文化思維模式的視角給學生以指導,啟發(fā)學生意識到漢英思維模式的差異,使學生了解漢英兩種思維對語言的不同影響,了解漢英語言表達差異,使學生逐漸克服母語遷移心理,逐步養(yǎng)成用英語思維的習慣,熟悉英語地道表達法。 

論文設計也需要儲備足夠的專業(yè)知識和思辨能力,由此,在專業(yè)課程的學習中,專業(yè)課程教師應加強訓練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yǎng)其思辨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為完成高質量的畢業(yè)論文寫作和答辯做好鋪墊。比如,劉慶元(2011)在教學中嘗試采用翻譯實踐加翻譯評論的模式以及實地調查研究加翻譯評論,先后做過“湖南省博物館翻譯調查”、“岳陽樓景區(qū)、君山景區(qū)、張谷英景區(qū)翻譯調查”、“武廣高鐵乘車指南及沿途車站翻譯調查”、“岳陽市超市(沃爾瑪、心連心)翻譯調查”等,同時主張把論文寫作融入到其他課程教學,從平常點滴做起,培養(yǎng)英語專業(yè)本科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創(chuàng)新思維以及實踐能力。由此,要提高英語專業(yè)本科學生論文設計的質量,需要整個四年的所有課程教學中努力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能力、專業(yè)知識能力以及思辯能力。 

篇(5)

1. 整體構建文意

整體構建文意是閱讀英語文章的一種首要意識。和漢語一樣,一般而言,英語也是一文一主旨。所以,無論文章是哪種類型的,都會集中表達一個中心或主題。這就需要我們根據(jù)這一規(guī)律構建整體文意。怎么構建?整體構建。首先,要帶著這樣的問題整體閱讀全文:文章開頭是不是開篇點題或者領起下文?如果不是,是渲染氣氛、埋下伏筆、還是設置懸念?文章中間段落,哪些句子是段落中心句?或者過渡句?文章結尾是不是點明了中心?或是深化了主題,照應了開頭?等等,大概了解了這些問題,也就明確了文體,是議論文、記敘文,還是小說等。當然,在帶著這些問題閱讀全文的時候,肯定會遇到許多不懂的單詞或不少的句子;但是,不要為這些障礙所阻滯,快速閱讀,避難就易,駕輕就熟,解其大概,扼其大要,只要達到以上閱讀目的就成。其次要帶著這樣的問題理清結構:本文先寫了什么?又寫了什么?最后寫了什么?行文結構是總分總、總分、分總,還是其他結構方式?在明確了文體的情況下,通過理清行文結構,不僅能夠在初步感知文章中心的情況對支撐內容進行梳理,而且能夠驗證、調整或深化對中心意思的理解,從內容和結構兩個方面對文章形成整體性認知。第三,要帶著這樣的問題整體揣摩用材或布局目的:本文用哪些情節(jié)、情景、細節(jié)或人物、故事、事件體現(xiàn)、說明或證明什么意思?寫法上運用了什么手法?在整體理清結構的情況下,進一步深入思考文章藝術性的問題,不僅能進一步挖掘作者的寫作意圖,揣摩寫作方法,而且能夠提升自己的文章欣賞或鑒別水平。對于提升自身閱讀水平或能力而言,這樣的拔高不但很有必要,更是解決閱讀問題的治本技巧。

2. 結合語境意義理解不懂的單詞

構建了整體語境之后,根據(jù)前后文大意,聚而圍之,理解不懂詞句,就會容易得多。首先,要根據(jù)前后文文意猜猜不懂詞句的意義?!白植浑x句,句不離段,段不離篇”,我們大可以把不懂的這個詞當作所填的空,根據(jù)一個句子的整體含義來填充它的意義,而能夠填充的這一意義正好就是這一不懂詞的意義。同樣,在一個段落中,我們也可以把不理解的這個句子當作一個需要填充的空,按照整體段意的需要來填充這個意思。而能夠填充的這一意義正好就是這個句子的意義。當然,在理解了之后,我們還可以用這樣的思考方式驗證、調整或深入理解不懂的詞或句:這個詞或句子采用了什么樣的表達方式、修辭手法、表現(xiàn)手法)?寫出了人、事、物、景等的什么特點?或者抒發(fā)、表達、表現(xiàn)或突出了某某的什么思想感情,起到了什么作用?等等。這樣,我們不但會理解詞或句子的含義,而且能由此而理解其作用,乃至挖掘其難解的原因。無論從積累詞匯的角度,還是學習表達效果的角度,都可以深化我們的理解,加深印象,留下余味。

3. 借助整體意義了解背景知識

背景知識即文化背景知識。對于我國學生而言,與我國文化背景不同的英美文化背景知識是在閱讀中存在的又一個無形障礙。由于不了解英語國家的文化背景,因此有時對文章中的某些信息很難做出自己的理解或判斷。所以,當遇到這種情況的時候,閱讀的基本技巧是整體鎖定基本大意,以此進行拓展性泛讀。正如魏立明,孫長順所論:People believe that both visual and non-visual information is involved in reading comprehension. As a matter of fact, it seems that the more non-visual information the reader possess, the less visual information is needed.通過有針對性的泛讀,了解相關背景知識。泛讀時,最好是選擇英文版的簡易讀本,就文章涉及的相關背景知識做一個簡明扼要的了解,以此不斷積累豐富各種文化的共性和差異認識,從而形成良好的文化知識和豐富的背景儲備。

以上三個方面,整體構建文意是掃除其他兩個障礙的基礎。在整體構建文意的前提下,解決不懂詞句、文化背景的差異問題,就會水到渠成。當然,這不只是簡單閱讀一兩篇文章的方法技巧,更是在閱讀中不斷積累新詞新句、增強文化背景知識的慣常方略。如果我們能夠把這些方法當作英語閱讀的常態(tài)閱讀方法,那么,我們的英語閱讀水平就會與日俱增,步步提升。

參考文獻

[1] 吳賀齋. 淺談高中英語議論文閱讀解題技巧[J]. 新天地:開拓教育新天地, 2011(12).

[2] 孫淑霞. 淺析高中英語閱讀障礙的排除[J]. 才智, 2012(25).

[3] 蘇靜. 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學生英語水平[J]. 山西教育(教師教學), 2008(05).

篇(6)

〔中圖分類號〕 G633.3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2)20—0062—01

閱讀教學和作文教學是語文教學的兩大板塊。閱讀固然可以“吸收”一些寫作方面的知識,但它作為人的一種生命活動,更多的是通過與文本的對話,學習語言,形成語感,積累和吸收優(yōu)秀文化營養(yǎng),構建自己的文化,為終生發(fā)展打好精神的底子;而寫作固然需要一些基本的寫作知識,但它作為一種極富創(chuàng)造性的活動,更多的還是要靠寫作主體的人格修養(yǎng)、言語智能、人生閱歷和生活需要。因此,閱讀對寫作能力的提高促進作用是一個間接的過程,即通過閱讀“吸收”的東西,要經過一個長期的“消化”,形成自己的語感、思想情感、人生修養(yǎng)等,這樣才能對寫作產生影響。那種企圖通過閱讀獲取寫作知識,直接對寫作產生影響,轉化為寫作能力,顯然是把語文教學機械化、簡單化了。讀什么,就寫什么,寫作脫離了生活,學生只能胡編亂造一氣,造成不真不誠的虛假文風。

因此,在新課程背景下,我們更應主動把閱讀教學與作文教學有機結合起來進行閱讀與寫作的同步訓練,以閱讀帶寫作,以寫作促閱讀,在培養(yǎng)學生閱讀能力的同時,幫助學生積累寫作的素材,揣摩寫作的技法,然后在具體的寫作訓練中,借鑒閱讀中掌握的材料和技法,指導學生寫作,達到閱讀、寫作同步訓練,互相促進,雙向提升的目的,也才能徹底改變“讀,成了低效率隨意性的讀;寫,成了無趣味無目標的寫”的這種失衡局面。

然而,不可否認,閱讀和寫作又有著密切的關系。

學生作文的一大難點就在于無事可講,無話可說。而閱讀的文章多了,可用的語句也就多了,為學生習作提供了現(xiàn)成的“下鍋米”,寫起來便得心應手,所謂“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也即這個道理。我們知道,閱讀是一個采集零瓊碎玉、日積月累的漫長的過程。但磨刀不誤砍柴工,厚積而后薄發(fā)正是語文學習的特點。而我們教師的一大任務,就是指導學生在課內外閱讀中進行積累并使之運用。讀到一定程度時,更加熟悉各種表達方式,使學生從有意識地積累到自如地驅遣積累來表現(xiàn)自己的生活,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就可以做到錦上添花,把意思表達得更加圓滿,即“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

相應的,寫作對閱讀也有一定的促進作用。學生的練筆必須建立在對課文充分理解的基礎之上,所以寫作促使學生主動深入地去鉆研課文,從而強化了對課文的理解,這樣閱讀更加顯得有效果。

多讀善讀,在研讀中找出文章精髓之所在,發(fā)現(xiàn)其寫作規(guī)律,熟悉文章的寫法,這對寫作很有幫助。閱讀教學時,教師要指導學生學習并掌握運用教材范文的多種技法,提高寫作能力。葉圣陶先生說:“如果善讀,自必深受所讀書籍文篇之影響。不必有意模仿,而思緒與技巧自漸有提高。”因此,從閱讀中自行悟道,不斷回味、體察,比靠老師講授、解析有效得多。廣泛的課外閱讀自然能使學生感悟出文章巧妙的結構安排,認識并把握寫作規(guī)律,這樣寫作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篇(7)

首先,了解高考閱讀內容和體裁,選好閱讀材料。歷年來的高考閱讀內容貼近現(xiàn)實,題材廣泛,體裁多樣,特別強調時代氣息,重視語言文化背景,大部分文章內容都生學生熟悉的,每年都有新聞報道,科普讀物和實用文體,體裁主要有議論文、記敘文、應用文,近年來議論文有所增加。近幾年高考常見的話題教育與人約占16%,科學與技術約占14%,個人經歷約占12%,自然與環(huán)境約占11%,情感與心理約占11%等,另外,對于健康、飲食與購物、文化與語言、運動與休閑、政治等也關注較多。從體裁上看,說明文占到40%,記敘文占到33%,應用文和議論文占約14%、13%。針對這些內容,我們給學生選一些切合高考實際內容的閱讀材料來進行訓練,效果會更好。

其次,進行有效的方法指導。從閱讀理解的出題規(guī)律進行指導是提高閱讀能力的最佳方法??碱}內容主要是理解主旨要意,理解主要的具體信息,推測詞義,做簡單的推理判斷,理解文章的基本結構,理解作者的意圖和態(tài)度??傊?,具體信息在題數(shù)上比例最大,但其他類難度要大。

對于主旨要義題,要注意去發(fā)現(xiàn)文章的主題句,與主題句意思最近的就是正確答案,主題句大都出現(xiàn)在文章或段落的開頭或結尾,有時也會出現(xiàn)在文章的中間,有些文章不是通過一兩句話就可以表達的,這時就需要閱讀全文,抓住關鍵字眼來歸納主題要義。

細節(jié)題類。每篇文章都會有許多細節(jié)信息支撐闡述的主題,幾乎一半題都是考查對細節(jié)的理解,一般分三類,第一類生直接細節(jié),在文中可直接找到答案,所給選項與原文一樣的很少,大多與原文中的語句稍作改變,用不同詞語或句型表達相同意思,即同義句,帶著問題去找答案,效果會更好。第二類生間接信息。此類題是要對原文信息進行處理加工,然后再推理。選答案時,通過有關的詞語、句子的轉換,利用主要的事實圖表、圖形來獲得信息,然后利用因果對比等關系來加工整理做出最佳選擇。第三類是綜合細節(jié)信息。此類題不僅僅是文章的一句話,還可能涉及文章的某一段,也可能分在不同地點。此類題的做法是按題目順序依次尋讀內容,也可先看文章,然后再從宏觀上把握文章的大意,還可以把二者結合起來。

對于推測詞義題的做題方法生利用構詞法,還有充分利用文中針對性的解釋,通常利用定義法、復述法、舉例法等。

對于簡單的推理判斷題,要據(jù)以下情況進行推理判斷、特定信息、上下文,結合自己已有的知識,整合全文信息,結合文章結構,不同文章的內容和寫作目的不同,作者會用記敘、描寫、議論、說明或應用文體,不同文體的閱讀難度、要求和任務不同,閱讀方法也不同,這就要求在讀文章時對文章的基本結構有所了解,能準確把握文章的文脈,這樣才能推理判斷準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