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雜志訂閱 SCI期刊 投稿指導 期刊服務 文秘服務 出版社 登錄/注冊 購物車(0)

首頁 > 精品范文 > 法學案例論文

法學案例論文精品(七篇)

時間:2022-08-03 17:57:47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法學案例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chuàng)作。

法學案例論文

篇(1)

我們在引用他人的研究內容時不能把別人論點都寫出來,只要在引用的地方做上標注,最后在論文的末尾依次列出來即可,這樣節(jié)省的篇幅也使文章內容不那么繁瑣。下面是學術參考網的小編整理的關于商法案例論文參考文獻供大家欣賞。

商法案例論文參考文獻:

[1]范健等.商法教學與課程建設大家談[J].中國大學教學,2009(9):28.

[2]李政輝.案例教學的困惑與反思——以商法教學為例[J].高等教育研究學報,2010(2):72.

[3]王涌.我們需要怎樣的商法教學[J].中國大學教學,2009(9):39.

[4]程宏.法學案例教學的方法與運用[J].湖北社會科學,2008(11):150.

[5]于黎佳等.民法教學案例庫的開發(fā)與設計[J].廣東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9):159.

[6][美]劉小提.亟待完善的中國法律教育[A].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編.走向世界的中國法學教育論文集[C].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1:769.

[7]張建映等.哲學讀本[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5:105.

[8]曹興權.商法案例教學模式的拓展探索[J].中國大學教學,2009(9):32.

商法案例論文參考文獻:

[1]鄒麗敏.案例教學的教育價值及教學流程探討[J].無錫教育學院學報,2004,(2):38-39.

[2]楊清源.如何推行案例教學法[J].廣西財政高等??茖W校學報,2002,16(8):44.

[3]潘學中.論師資培訓中的案例教學[J].中小學教師培訓,2001,(6):13.

[4]黃衛(wèi)國.案例教學模式在教育學課中的運用[J].教育理論與實踐,2002,增刊:98-99.

[5]鄭金洲.案例教學指南[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21.

商法案例論文參考文獻:

[1]楊林生.國際商法案例教學探討[J].吉林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7.

[2]俞志方.樊清華大學本科商法課程教學范式研究——以商法案例教學的語境設計與分析為中心[J].理論導報,2008.

[3]閔永明.論案例教學法在國際商法課程中的優(yōu)勢及運用[J].法制與社會,2009.

[4]李政輝.案例教學的困惑與反思——以商法教學為例[J].高等教育研究學報,2010.

[5]古曉燕,王夢鹿.淺談案例教學在高職高專經貿專業(yè)國際商法教學中的應用[J].大眾商務(下半月),2010(8):231.

篇(2)

論文關鍵詞:應用法學 真實案例 實戰(zhàn)演練 教學方法

應用法學亦即“應用法律之科學”,是指研究特定部門及其人員運用法律或適用法律的規(guī)律、原則、方法、技術等內容的法學學科。??其既區(qū)別于刑法、民法、經濟法、行政法、訴訟法等部門法學,更區(qū)別于法理學、法制史學等理論法學。應用法學案例教學法有別于部門法學,本文擬就“實戰(zhàn)演練”案例教學法的相關內容作一探討,以拋磚引玉。

一、應用法學“實戰(zhàn)演練”案例教學法的內涵

所謂應用法學“實戰(zhàn)演練”案例教學法,是指在應用法學的教學過程中,通過選擇現實社會生活中的真實案例,讓學生擔任角色進行參與式的實戰(zhàn)演練,以訓練和提升學生應用法律實務能力和水平的教學方法。

應用法學“實戰(zhàn)演練”案例教學法區(qū)別于診所式教學法。診所式教學法是一種重要的實踐性教學方法,其所選案例是絕對真實的,但由于受辦案周期、開庭時間和地點等因素的限制和影響,難以按教學計劃進行規(guī)?;?、程式化教學。而“實戰(zhàn)演練”案例教學法選擇的真實案例是已決陳案,不受時間和空間等因素的限制和影響,可以根據教學計劃需要進行有序地教學。

應用法學“實戰(zhàn)演練”案例教學法也區(qū)別于模擬法庭。模擬法庭也是一種重要的實踐性教學方法,其所選案例是已決陳案,但其重點是強調法庭審理過程的仿真性,既不能反應出應用法學知識解決現實社會生活問題的全過程,也缺乏發(fā)散性、創(chuàng)造性思維訓練。

二、應用法學“實戰(zhàn)演練”案例教學法的必要性

案例教學法既是部門法學的主要教學方法之一,也更應當成為應用法學最為重要的教學方法之一。但部門法學長期以來采用的案例教學法主要體現為一種舉例教學法,與應用法學采用的“實戰(zhàn)演練法”存在較大區(qū)別。從某種意義上講,應用法學“實戰(zhàn)演練法”才是真正意義上的案例教學法。

部門法學教師的主要任務是傳授法學知識,為了闡明相關法學理論問題,往往舉出案例加以說明,以幫助學生準確理解和掌握相關法學知識。這種舉例教學是傳授法學知識的一種重要輔助手段,所選案例并不一定要求是真實的,且通常是單一性、標準化的案例。但是,現實社會生活中的真實糾紛往往是錯綜復雜的,并不一定單一、標準,而存在著大量復合性的、非標準化的案件糾紛。如果不將復合性、非標準化的真實案例引入課堂教學,那么學生獲取的仍然是停留在書本上的法學知識,進入社會后面對錯綜復雜的真實糾紛仍將無所適從。據目前實務部門普遍反映,高等院校法科學生畢業(yè)工作后大多數不能在短時間內適應工作需求,而要經過數年工作學習、積累后才能夠勝任工作崗位,這不得不引起法學教育界的高度重視。應用法學教師的主要任務就是傳授運用法學知識的方法和訓練學生運用法學知識解決現實社會生活問題的能力。因此,教師選取的案例應當是現實社會生活中的真實案例,而且案件資料包括原始證據和訴訟文書等均未有經過任何加工處理。只有通過對真實案例進行實戰(zhàn)演練,才能夠真正實現法律職業(yè)化訓練,培養(yǎng)出社會主義法治建設需要的應用型、復合型的卓越法律職業(yè)人才。

三、應用法學“實戰(zhàn)演練”案例教學法有效實施的條件

(一)真實案件資料的收集和遴選

真實案件資料的收集和遴選是搞好應用法學“實戰(zhàn)演練”案例教學法的基礎條件,包括各種類型案件的原始證據、訴訟文書等。高等法學院校應當加強與實務部門的聯系,建立校外教學實踐基地,充分利用各種資源,大量收集具有教學價值的法律實務案卷資料,為應用法學案例教學提供豐富的教學素材。

(二)學生經過系統(tǒng)的法學知識學習

學生經過系統(tǒng)法學知識學習是進行應用法學“實戰(zhàn)演練”案例教學法的前提條件。學生只有初步了解和掌握了相關法學概念、特征、原則等理論知識,才能夠進一步進行應用法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訓練。高等院校在課程體系安排時,應當先開設部門法學課程,然后再開設應用法學課程。

(三)“雙師型”教師綜合素質的提高

教師自身綜合素質的提高是有效實施“實戰(zhàn)演練”案例教學法的重要保障。教師既要精通法學理論又要諳熟法律實務,既要有專業(yè)發(fā)展方向又要全面通曉法學知識。通過高素質的“雙師型”教師進行言傳身教,能夠有效地提高“實戰(zhàn)演練”案例教學法的質量。

四、應用法學“實戰(zhàn)演練”案例教學法的課程設計

應用法學案例教學進行“實戰(zhàn)演練”,可利用現代教學儀器設備,將真實案例融入課堂教學過程,通過多方面角色模擬將學生引入參與式、啟發(fā)式、探究式、開放式、互動式教學過程之中,訓練學生找尋法律規(guī)范、探尋法律事實和裁判法律糾紛等方面的能力,使學生親身體驗如何應用法學知識進行創(chuàng)造性思維以解決現實社會生活中的真實問題,融合知識傳授、能力培養(yǎng)和素質教育于一體。

(一)課前準備

1.將學生分成若干小組。學生分組可采用學生自愿和教師安排相結合的方式,每小組人數基本相當,小組數量適合課堂討論角色安排和分配。

2.教師發(fā)放案件原始證據材料,介紹基本案情并提出討論要求。

3.學生分組查找相關法律規(guī)范、討論案件事實。學生尤其是要從不同主體角度進行討論思考并制作相關訴訟文書等。比如,就找尋法律規(guī)范而言,既要從原告的角度查找請求權基礎即支持訴訟請求的法律規(guī)范,又要從被告的角度查找抗辯權基礎即對抗訴訟請求的法律規(guī)范,還要從法官的角度公正裁判選擇適用的法律規(guī)范。

(二)課堂討論

1.教師通過PPT等形式再現原始證據材料等案件資料,對討論程序作出安排,對討論內容提出要求。

2.通過抽簽方式臨時決定各小組擔任角色,并由各小組選派代表發(fā)言,相互討論、辯論。學生討論、辯論是“實戰(zhàn)演練”案例教學法極為重要的環(huán)節(jié),通過學生之間對真實案件的討論、辯論以及與教師之間的交流互動,可以有效地提高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師要堅持以學生為本位的教學理念,讓學生在討論、辯論過程中充分展現其邏輯思維過程及行為內容方式,力爭在學生訓練的“動態(tài)”過程中發(fā)現問題并予以及時糾正。為了激勵學生踴躍發(fā)言,在成績考核時可以向積極參加發(fā)言者予以傾斜。

3.教師引導學生進行討論、辯論,并適時提問和追問。在課堂討論過程中,教師既要堅持以學生為本位,同時又要主導整個討論過程,及時加以正確引導和啟發(fā),尤其是要訓練學生從多個主體角度進行換位思考的能力,以便查清案件事實和準確適用法律。

4.教師通過PPT等形式再現原始訴訟文書等案件資料,并與學生的討論發(fā)言及相關訴訟文書進行對比。案件的“真情回放”與學生的“實戰(zhàn)演練”比對尤為重要,教師應當從理論和實務方面進行充分地深度地比較,尤其是對相同角色進行橫向比較,既肯定成績又指出不足,力求做到實務能力質的進步和提升。

5.教師進行最后總結和評介。討論結束時,教師應當對各小組的討論發(fā)言情況進行整體評介并進行總結發(fā)言。

篇(3)

1.中國近代民商法學的誕生與成長

2.民商法學教學中的三大關系及其處理對策

3.開啟民商法學的鑰匙——民商法學文獻檢索舉要

4.淺析民商法學案例教學的問題與出路

5.關于民商法與經濟法關系的研究 

6.民商法學研究評述

7.經濟法與民商法、行政法分界新探 

8.1996年民商法學研究的回顧與展望

9.淺談民商法學

10.2000年民商法學研究的回顧與展望

11.人大民商法學:學說創(chuàng)見與立法貢獻

12.民商法學的突破與堅持

13.2002年民商法學研究的回顧與展望

14.學術史視域下的近代中國民商法學研究

15.2005年民商法學學術研究回顧

16.民商法教學中的情境創(chuàng)設與理念超越

17.學術史視域下的近代中國民商法學研究

18.民商法學

19.世紀之交民商法學研究的五年回顧與展望

20.中國政法大學民商法學博士點簡介

21.淺析民商法學案例教學的問題與出路

22.關于民商法學中連帶責任的淺析

23.中山大學法學院民商法學專業(yè)簡介

24.2004年民商法學學術研究回顧

25.黑龍江大學民商法學學科

26.黑龍江大學民商法學研究基地

27.甘肅省重點扶持學科、甘肅政法學院重點學科——民商法學

28.武漢大學法學院1999年民商法學在職人員申請碩士學位論文目錄

29.公安院校民商法教學研究 

30.面向現代企業(yè)需求的法學職業(yè)教育改革

31.黑龍江大學民商法學學科帶頭人——楊震教授

32.甘肅省重點扶持學科、甘肅政法學院重點學科——民商法學

33.略論國際民商事爭議解決機制中的法學方法問題——兼對國際法學方法論課程的檢思

34.論經濟法與民商法的關系  

35.民商法領域研究的前沿學術之作——讀《民商法專題研究》有感

36.高等院校法學教育中民商事模擬審判實踐研究

37.試論民商法文化的先進性與局限性  

38.法學方法論在涉外民商事裁判中的適用探析

39.民商法連帶責任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思考 

40.民商法在公安執(zhí)法中的地位及應用方式 

41.“乘人之?!毙袨榈臉嫵梢靶Я?/p>

42.論法學二級學科對體育法學研究的影響——對278篇CSSCI核心期刊體育法學論文引證的調查

43.環(huán)境法學研究影響性因素實證分析——基于CSSCI法學核心期刊環(huán)境法學論文引證的調查

44.無效民事行為訴訟時效淺述 

45.物業(yè)經營權的法律屬性和擔保方式  

46.知識產權與科技法律的專業(yè)團隊——中國科學院大學法律系簡介

47.多元視角的當代中國法學研究——以國際法為主線 

48.論法學課程在保險學專業(yè)研究生課程體系中的作用

49.當代中國法學理論學科的知識變遷

50.論體育賽事民商事法律關系的類型化  

51.現代經濟法產生的民商法基礎 

52.案例教學法在民商法教學中的應用 

53.民商法連帶責任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 

54.芻議民商法與個人信用體系現實融合障礙 

55.解析經濟法對民商法的價值超越  

56.社會經濟發(fā)展中民商法的變化與發(fā)展研究 

57.民商法誠實信用原則探析 

58.民商法在公安執(zhí)法中的地位研究 

59.關于社會經濟發(fā)展中民商法的變化與發(fā)展探討

60.我國經濟中現代民商法的價值體現 

61.淺析民商法的誠實信用原則及有效完善

62.淺談民商法中誠實信用原則的內涵及其完善路徑

63.現代經濟法產生的民商法基礎 

64.現代民商法連帶責任中存在問題及對策分析 

65.社會經濟發(fā)展中民商法的變化與發(fā)展

66.民商法在電子商務發(fā)展中的創(chuàng)新 

67.試論民商法信用體系的構建 

68.淺析民商法與經濟法的關系 

69.淺談民商法在警察執(zhí)法中的地位及運用 

70.關于私有財產的民商法保護剖析 

71.論民商法的誠實信用原則及完善措施分析 

72.論民商法與經濟法的價值取向——從公平與效率之視角 

73.民商法連帶責任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思考 

74.民商法誠實信用原則研究 

75.淺議市場經濟條件下民商法中的誠實守信原則 

76.探究民商法中誠實信用原則 

77.試析民商法中誠實信用原則的內涵及其完善路徑 

78.探討民商法在我國法律體系中的發(fā)展歷程 

79.民商法中誠實信用原則的內涵及其完善路徑 

80.民商法對人權的保護現狀探究

81.民商法領域研究的前沿學術之作——讀《民商法專題研究》有感

82.民商法對交易安全的保護探析 

83.民商法與經濟法關系探究

84.經濟法與民商法關系新探 

85.民商法與經濟法二者的區(qū)別與聯系 

86.關于民商法信用體系的初步探討 

87.關于民商法中連帶責任的探究

88.民商法的目的價值探析 

89.民商法目的價值的有效體現

90.論民商法上的外觀主義 

91.基于平行語料庫的漢語法律文本“的”字結構英譯研究——以20世紀90年代民商法為例

92.民商法中誠實信用原則的探究 

93.談民商法的信用原則  

94.民商法價值取向與構建和諧社會  

95.市場經濟下民商法與經濟法的關系研究

96.試分析現代民商法中的均衡問題  

97.論現代民商法在我國經濟中的價值體現 

98.關于構建民商法信用體系的實踐探討

99.社會變遷與民商法發(fā)展——第三屆海峽兩岸民商法前沿論壇圓滿舉行 

100.市場經濟體系下民商法中誠實信用原則的內涵及完善路徑  

101.探究民商法信用體系的構建 

102.市場經濟體系下如何完善民商法中的誠實信用原則 

103.民商法誠實信用原則的分析研究 

104.論民商法的信用原則與我國市場經濟體制的完善 

105.淺論民商法與經濟法的關系  

106.關于私有財產的民商法保護探討 

107.民商法與經濟法關系探討

108.網絡交易安全與民商法保護的相關性探討

109.試分析民商法對消費者信息權的保護 

110.論經濟法與民商法、行政法三者之間協調關系

111.解決外部性問題的法律制度選擇——民商法不容忽視

112.淺析經濟法與民商法的互補關系

113.關于私有財產的民商法保護研究 

114.民商法與個人信用體系的構建  

115.民商法的目的價值淺析

116.民商法中誠實信用原則的內涵及完善路徑研究

117.論加強民商法建設的重要意義

118.民商法信用原則的體現

篇(4)

眾所周知,無論是文化交流還是科技創(chuàng)新,背后都離不開高素質人才作為堅實支撐和后盾,正是在知識型、技術型人才的保障下才有了經濟技術的進步。我國與發(fā)達國家仍然存在不小的差距,因此加強國際化、高素質人才的培養(yǎng)是我國經濟發(fā)展的首要任務,中外合作辦學是培養(yǎng)國際化人才的重要途徑之一。由林金輝主編的《中外合作辦學與國際化人才培養(yǎng)》(廈門大學出版社,2015 年 4 月出版)一書收錄了第五屆全國中外合作辦學年會的相關新聞報道及參會論文,從新聞報道、領導講話、主旨報告、參會論文和閉幕詞五個方面涵蓋了關于中外合作辦學和國際化人才培養(yǎng)的課程探究、經費標準以及質量提升等問題,對于辦學模式和辦學標準等方面均具有重要參考價值。筆者在完成浙江省高?!笆濉眱?yōu)勢專業(yè)建設項目———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yè)(義烏工商職業(yè)技術學院)、浙江省教育科學規(guī)劃 2015 年度研究課題:基于跨境電子商務背景的國際貿易專業(yè)課程改革(2015SB102)中閱讀該書,深受啟發(fā),該書特點概括如下:

第一,該書寫作從整體到局部,研究框架清晰明了。第五屆全國中外合作辦學年會旨在通過提高教學質量、強化教學設計過程,讓中外合作辦學充分體現國家的文化特色,加強對人才的知識和精神兩個層面的培養(yǎng)。 該書由會議論文及新聞報道匯編而成,涵蓋了整個第五屆全國中外合作辦學年會的重要成果。 在開篇中,列舉了國際顧問委員會主席瞿振元教授、廈門大學黨委副書記李建發(fā)教授、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副主任車偉民先生等專家學者講話對會議主旨的闡述與呼應。 參會論文選題有人才培養(yǎng)模式的綜合改革、中外合作辦學的具體實踐、課程建設相關因素分析、教學成本與學費標準研究、教師隊伍建設及問題分析等方面,從理論出發(fā)結合實際辦學案例,從學術和實踐的角度高瞻遠矚分析了當今中外辦學實踐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相關解決策略,這種由整理到局部的結構,隨著問題的深入層層而展開。 會議閉幕辭“以高質量的科學研究為中外合作辦學質量建設提供強有力的理論支撐、專業(yè)支持和人才保障”充分涵蓋了這次會議的內容要點和發(fā)展期盼,全書首尾相連、交相呼應使得框架清晰完整,為高校合作辦學的教學改革和未來進一步實踐提供理論依據和實踐指導,也為國家和政府的政策制定、完善以及會議經驗積累提供有價值的參考意見。

第二,該書研究方法全面,內容可讀性較強。 該書所收錄的參會論文涵蓋研究方法多樣,關于迪拜跨境高等教育機構的特點、辦學進展和支持環(huán)境一文便綜合運用了文獻研究、調查研究和案例分析法等,作者基于實地考察和文本分析,以豐富全面的文獻綜述和考察數據詮釋了迪拜高等教育機構的辦學歷程和辦學環(huán)境。 除此之外,《國際化復合型高素質人才培養(yǎng)體系初探———以北京郵電大學中英聯合培養(yǎng)項目為例》《中外合作大學國際化人才培養(yǎng)的優(yōu)勢與挑戰(zhàn)———以寧波諾丁漢大學為例》《“以天下之目視者 ,則無不見 ”— ——中歐法學院致力國際化法律人才培養(yǎng) 》等論文 ,通過選取典型的國際化辦學案例對人才的培養(yǎng)體系、培養(yǎng)過程中所遇到的問題及挑戰(zhàn)乃至未來國際化辦學的發(fā)展趨勢等進行了分析、總結與展望??傊?,高等教育國際化的步伐日益加快,這與經濟全球化是息息相關的,通過研究可以發(fā)現中外合作辦學不僅是培養(yǎng)綜合型人才的重要途徑,也吸引力了優(yōu)質國外教育資源。 該書不僅分析了中外合作辦學中相關項目的合作模式、人才培養(yǎng)目標以及評價體系,更為我國應用型人才培養(yǎng)模式探究及實踐教學體系構建進行了深入挖掘。

作者:王 珍單位:義烏工商職業(yè)技術學院

篇(5)

關鍵詞:案例教學法,病理生理學

 

案例教學法是指以案例作為教學材料, 結合教學主題, 通過討論問答等師生互動的教學過程, 讓學生了解與教學主題相關的概念或理論, 并培養(yǎng)學生高層次能力的教學方法[1]。它最早起源于20世紀初美國的哈佛大學醫(yī)學院、法醫(yī)學院,后經哈佛大學商學院的推廣與發(fā)展,己成為一種成熟的教學方法。案例教學法己是美國當今師范教育、師資培訓、醫(yī)學與法學教育中非常盛行而有效的一種教學法[2],在我國案例教學雖然開展已久,但對我們學科來說是新的嘗試,2008~2009 學年上學期,我們在2006級五年制本科臨床醫(yī)學專業(yè)及2007級五年制本科護理醫(yī)學專業(yè)開展了病理生理學案例教學。本文結合病理生理學案例教學實踐,總結如下,旨在為案例教學進一步開展提供思路。

1.授課對象及案例的選擇

本輪授課對象為兩個年級的兩個專業(yè)分別為2006級臨床醫(yī)學專業(yè)98人和2007級護理學專業(yè)111人。護理學專業(yè)學生由于所學的醫(yī)學基礎理論知識的學時數及難易程度均低于臨床醫(yī)學專業(yè)的學生。因此對于案例教學的掌握程度二者也不盡相同。

案例作為案例教學中的重要依托材料,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首先要對大量的臨床案例進行篩選,選出符合教學要求和學生基礎的案例。所選案例應圍繞教學目標和授課的重點和難點。在病理生理學的教學中發(fā)病機制和臨床表現的病理生理學基礎是重點內容,在案例分析中著重把握這兩點其次,案例的選擇應建立在學生已有的知識背景的基礎上,通過對于所學其它醫(yī)學基礎知識的掌握中,通過思索、討論,拓展學生的思維,促進學生對于未知知識的探索,使所學的基礎基礎課程與臨床專業(yè)課程相關聯。一般來說,所以疾病的病因和治療原則與其它醫(yī)學基礎課和臨床各專業(yè)的聯系,在案例中也要對這些有所體現。其次,對于案例大小的把握,課堂案例應以較短小篇幅為主,以便在較短的課堂時間內完成。課后案例可以較大篇幅的案例為主,學生在課后有充裕的時間來完成。比如在講到高滲性脫水時提到劇烈體育運動以后大量出汗就屬于高滲性脫水。這種短小的案例在課堂時間內完成。

2.授課方式

案例教學與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相比,強調啟發(fā)式, 強調學生的親自參與, 充分重視學生的能動性和實踐性[3]。課堂教學的基本過程是:

2.1提出案例:根據授課內容和授課的重點、難點提出案例。案例根據內容和授課的重點、難點分為兩種:一種是大案例;一種是小案例。對于這兩種案例解決方法也不同。

2.2課堂教師講解案例:對于典型案例的充分分析,使學生對于課堂講授的基本理論加深理解,同時給同學一個案例分析的思路,指導學生通過正確的方式分析案例。

2.3對于小案例,留給學生在課堂上分析解決,一般可以以隨機提問、分組討論等方式來完成,這種案例一般具有趣味性,同時與生活實際緊密相連,讓以往枯燥的課堂充滿生氣,也使學生能夠運用所學的知識來解釋更多的生命現象,做到學以致用。`

2.4對于大案例,給學生留做課后作業(yè)。課后作業(yè)的案例篇幅較大,內容多,聯系廣,便于全面疏理知識。論文參考。可以進行分組討論。

2.5教師點評:教師根據學生所上交作業(yè)的情況進行適當點評。要啟發(fā)和引導學生提出多種假設,同時要引導學生向正確的方向來進行分析,有理有據。論文參考。

3.教學效果

從授課的效果上來看,學生對于醫(yī)學基礎課程如生理學、生物化學、微生物、免疫學的掌握程度直接關系著對于案例分析教學的接受程度。2006級臨床專業(yè)的學生的接受程度明顯高于護理學專業(yè)的學生。另外,在評價學生掌握程度上因為最重要的大案例分析放在課后進行,不排除學生有互相抄襲的可能性。根據作業(yè)完成的情況來進行評分,但同時也要有區(qū)分度,提倡差異化答案,不允許完全雷同的答案發(fā)生。

4.案例教學實施過程中應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4.1教師的引導作用。對于案例分析教學需要多個學科的知識,包括基礎醫(yī)學的和臨床醫(yī)學的相關學科和知識。為了能讓學生掌握這些知識,那么教師本身必須對這些知識做到清楚明確。同時,在案例分析中學生會提出很多新的大膽的想法,教師對于學生這種創(chuàng)造性思維不應該一味的否定,而應該肯定和鼓勵學生有自己的新的見解,在存在爭議的問題的處理中,鼓勵學生自己去查找相關的資料來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再次,在案例分析中,如果學生的思維過于偏離,教師也應該適時引導通過正確的思維方式來思考問題。

4.2所選的案例有針對性,典型性和代表性。在對于不同的專業(yè)的學生對于案例的選擇的程度也要區(qū)別開來。論文參考。

4.3對于結果的考核也要多些客觀的指標,同時要有良好的區(qū)分度,盡量做到防止抄襲的情況發(fā)生。

【參考文獻】

[1] Richert ,A. E. , Case methods and teacher education :vsing cases to teach teacher reflection. ,in Tabachnich ,B. R. etal.(eds. ),Issues and practices in inquiry - oriented teacher education ,1991

[2]張承彥.生理教學中的案例教學[J],醫(yī)學理論與實踐,2005,18(5):607-609

[3]彭均華.羅曉秋.病理生理學雙語教學的實踐與思考[J],廣西醫(yī)科大學學報,2008,25:177-178

篇(6)

關鍵詞:應用法學;案例教學法;實訓教學法

一、選擇和設計法學課程教學方法的依據

第一,首要依據是法學教育的任務和目的。方法作為途徑和手段,首先應當服務于其目的。法學教育是精英教育,它不僅要為法律職業(yè)培養(yǎng)后備力量,也要面向全社會培養(yǎng)法治國家的建設者和管理者,培養(yǎng)各行各業(yè)所需要的法律人才。專業(yè)素質的培養(yǎng)是法學教育的中心任務,就法學教育來說,其素質教育包括三個方面:一是法律素質。包括法律思維能力,特別是準確掌握法律術語,正確把握法律命題的能力;法律評論和創(chuàng)新能力;法律表達能力;對法律事實的探知能力;運用法律處理案件的能力;二是文化素質。法學教育要加強外語和計算機技能培養(yǎng),加強經濟學、管理學、社會學、政治學、環(huán)境學、生物學等跨學科的知識和理論教育;三是法律職業(yè)倫理的教育。要提高法律人才的道德素養(yǎng)和公共責任心,使法學學生在受教育階段就牢固樹立權利和義務觀念、民主和法治觀念、公正和效率觀念、理性與寬容精神等。

第二,教學內容。方法屬于形式,內容決定形式,形式為內容服務。法學在其長期的發(fā)展過程中,形成了一整套包括法律思想、學術流派、價值標準在內的法律知識體系,以及高度專業(yè)化的法律思維、法律意識、法律語言、法律方法、法律推理、法律倫理等等。這就要求法學教育在方法上應當注重實用性。中國法學教育過去對應用教育重視不夠,大部分法學教育資源被用于發(fā)展基礎教育,這與美國等發(fā)達國家的法學教育剛好相反。為此,我們在法學教學內容上應當加強法學的應用性教育,加強法律專業(yè)應用型人才的培養(yǎng)。所以,就相應的教學方法而言,在教授實體法內容時應注重選用案例法和模擬法,在教授程序法內容時則要注重講授法和討論法的使用。不同的內容適用不同的方法。即使在同一門課的教學過程中,也應當依據每一次課教學內容和目的的不同,在教學方法上做必要的調整。

第三,學生狀況。在教學過程中,雖然教師是主導,但學生是主體,教師的“導”完全是為了學生的學,教師的“教”只有通過學生的學才能起作用。所以,任何學科和課程的教學方法都必須適合學生的需要,這是共性。無論是法學教育,還是其他教育,都應當確立“學生本位”理念。作為老師應當把教育當做服務行業(yè)來看待,都應當確認,教師是服務者,學生是教師的服務對象。而在事實上,我們一些高校教師,包括法學教師往往在一定程度上成了“主導兼主體”,學生成了被動的、單純的“受體”。教師沒有“學生為本”的觀念更新,是很難在教學上漸入佳境的。關于了解學生的途徑,教師可以通過座談會、平時師生交談、師師交流、聽課評課、意見反饋等途徑了解學生的學習、思想、生活、志趣以及希望和要求等狀況,然后因材施教。

第四,其他微觀方面的依據,例如學生人數和教學空間。我們法學專業(yè)生源較廣、在校生人數較多,上課時可能有一兩個班的小班課,也可能是若干個班的大班課和階梯教室的合班課。教室越大,人數越多,越難于使用模擬法、討論法等較激趣的方法。對此,教師可以加強講演法、案例法的使用,著重從教學內容和表達上去吸引學生。再如教學時間。方法隨時間、地點而轉移。一周或一天內的不同時間會使師生的體力、智力因素,尤其是非智力因素有著不同的狀態(tài)。一般而言,第一節(jié)課,或者上午,或者周一、周二時,師生的狀態(tài)較積極,而最后一節(jié)課,或者下午,或者周五時,師生的狀態(tài)較倦怠。所以,同一教法在不同教學時間的效果會有所不同,不同的上課時間要求教師在教法上有相應的微調。當學生處于上述積極狀態(tài)的時間段時,教師可多使用信息容量較大、要求學生聽、思、記較多的教法。反之,在學生容易倦怠的教學時間中,多使用一些較生動、活潑、激趣的教法或技巧。

二、應用法學教學方法的選擇和設計

(一)案例教學法

案例法的主線是教師通過實際案例的分析討論來指導學生去理解法律理論和原則。由于課堂教學時間有限,所以在應用該法時,教師應首先選取一定數量的有代表性、有相應難度的教學案例打印成冊,提前發(fā)給學生。要求學生在課前對案例資料認真閱讀、分析并作出判斷。必要時還應要求學生去獨自查閱更多的資料,而教師則負責提供參考文獻目錄和出處。選取案例的途徑要拓寬,既可以從“焦點訪談”、“今日說法”、“現在開庭”中選擇,也可以從《法制日報》、《文摘報》中選擇。案例編寫中提出問題這一步非常關鍵,這關系其利用價值大小的問題。所以,從何種角度評價并提問,必須既要集中抓典型側面,又要綜合考慮,從深層次、多方面挖掘。案例教學法離不開教師的講解,但是應當精講多練,教師要精心提煉和設計必須講授的理論內容,以騰出足夠的教學時間給師生研討案例。另外,還要注重貫穿啟發(fā)式精神。在案例法教學活動中,教師扮演的是經驗豐富的“引導者”角色,教師應當給學生足夠的自由發(fā)揮的空間,不輕易地就某一問題下結論,而是通過各種巧妙的設問、提問、討論等去幫助學生培養(yǎng)主動探索的精神和能力。

那么,案例教學如何進行呢?教師在課堂上講述一定的法學原理根據需要采用虛構或真實的案例,展示了法官根據這些案例所作的各種判決來反映各種法理學流派的特點,讓學生們可以了解,法官是如何根據他對法律的本質和目的認識以及對法律制度的認識來參與法律程序的。同時,為了做到公正的判決,法官是如何解決他們所面臨的難題的。根據這些虛構或真實的簡要案件事實讓學生將扮演律師和法官,根據他自己對法律的理解,以及他所學到的法律知識和法學理論(如民法、刑法、合同法、公司法等)對此作出判斷和裁決。教師將根據學生的回答,指出學生在運用法律推理時出現的錯誤和法律知識上的缺陷,引導學生對法律問題進行深入思考。

(二)模擬教學法

“訓練學生能力需要教師講,但主要是在教師指導下靠學生自己去學習。”法學教育要注重應用性教育,要大力培養(yǎng)法科學生的動腦、動手、動口能力,“模擬教學”在這方面大有用武之地。模擬教學方法包括模擬律師辦案、模擬法庭審判、模擬檢察、模擬公安辦案、模擬法律咨詢、模擬非訟實務等。該法有很強的綜合性,往往同時涉及若干課程內容的應用,從而要求教師必須做好指導工作。以模擬法庭教學為例,首先要精選難度適中,貼近生活,不涉及過多專門知識的案例,事先把盡可能詳細的案情資料和有關法規(guī)打印出來交給參加模擬法庭的學生,以使他們事先做準備,同時也要求他們到圖書館和網上去查找更多資料。教師事先應當有針對性地對開庭程序及注意問題做重點講解,并組織學生到法院旁聽庭審,實地觀摩。在模擬法庭開庭過程中,除非迫不得已,教師不要打斷學生的進程,而是要做好看、聽、記的工作,以便在開庭結束后做好總結講評,幫助學生逐步提高。

(三)讀書指導法、課堂討論法

該法有助于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使學生在自由討論、激烈爭辯的氛圍中求得共識,獲得新知。它還能培養(yǎng)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鍛煉獨立思考和求異思維的能力,而這些能力都是法學專業(yè)的學生在其學習和未來工作中非常需要的。討論內容可以是法理,也可以是案例等。為了保證效果,教師在討論前應精選討論題目,并要求學生先行準備,寫出發(fā)言提綱。在討論中,教師要做好控制和引導工作,使討論圍繞中心議題展開并逐步深入,使學生積極參與進來。討論完之后,教師要做好歸納總結,畫龍點睛,使學生的認識得以升華。該法的具體應用形式可以是全堂、半堂、十分鐘、五分鐘討論;可以全班、分組、前后桌討論;可以課上、課下討論:可以課前準備、當堂準備、無準備討論;可以先講解后討論、先討論后總結;可以適用于舊課或新課??傊?,不拘一格,以課堂效果兼教學效果雙佳為取舍標準。

(四)師生對話法

指課堂上師生間問答式的口頭交流?!皩W起于思,思源于疑?!痹摲ú煌诤唵蔚恼n堂提問,而是教師就教學中的重點和難點問題引導學生積極思考,主動參與,雙向交流,教學相長。這也是法學教師必不可少的教法。該法可分為問答式和誘導式。問答式主要適用于復習鞏固學過的知識,了解學生學習狀況,以溫故知新。誘導式是為了啟發(fā)學生思考,進而理解掌握新知識。所以,誘導提問時應符合學生的知識和認識水平,循序漸進,由淺入深,由易到難。另外,備課時對所提問題要有所準備,不能上課時跟著感覺走,隨心所欲地問。提問的形式要靈活多樣。如以舊帶新式提問、案例引發(fā)式提問、反面設疑式提問、比較區(qū)別式提問等。

(五)實訓教學法

法學是一門應用性較強的學科,必要的實訓有助于學生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在實訓教學法中,可利用法院、檢察院、律師事務所為更多的學生提供經常性的實習場所,按制定的教學計劃進行定期固定的各項法律業(yè)務的專業(yè)實習即學生在法律援助中心、法律事務所進行義務法律咨詢,在校外實習基地法院、檢察院參加具體辦案,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就能夠有親自處理各種法律事務的機會,使學生既增強對法律的感性認識,又鍛煉處理法律實務的能力,以培養(yǎng)他們的社會責任感。

此外,也要加強對學生口才與寫作的培養(yǎng)。因為從事基層法律工作,對口才的要求很高,學生不僅要掌握法律理論和實踐知識,還要有雄辯的口才,才能在法庭辯論和日常法律服務工作中取得優(yōu)勢。書面寫作能力也是法律工作者必須具備的素質之一。所以,口才的鍛煉和寫作的培養(yǎng)是非常重要的。定期安排學生寫專業(yè)論文,然后課上互相交流,采取一方闡述,一方提問的方式,通過這種論文方式,學生不僅可以加深掌握相關的法律專業(yè)知識,還可以提高自己的寫作和口才能力。提高寫作和交流能力還可通過其他方式,如就某一專題進行討論交流,或辯論、演講等方式。

參考文獻:

[1]趙相林.對法學本科教育改革的幾點思考[J].中國高等教育,2002,(7).

篇(7)

一、繼續(xù)加強并深入完善課堂教學

講授是一種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但也是是課堂教學的基本方法。講授是以“教室為環(huán)境、以教師為中心、以紙介教材為工具”的封閉式、單向傳輸的課程教學模式,是教師緊扣教學大綱、教材編和講義進行授課。課堂講授可以讓學生在課堂學習中能夠系統(tǒng)、全面地掌握課程的基本概念、原則和知識,但學生只是被動地接受前人的經驗和知識,缺乏獨立的思考,結果是導致了學生“知道了是什么”,卻不知道“為什么是什么”。所以,傳統(tǒng)的課堂講授在今天受到了廣泛的批評。批評者認為,課堂講授基本上是以教師為中心,導致課堂完全由教師主宰,學生的認知主體作用被忽視,不利于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和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但,批評者不能否認的是,傳統(tǒng)的課堂講授模式有利于教師主導作用的發(fā)揮,便于教師組織、監(jiān)控整個課堂教學進程,便于師生之間的情感交流,從而有利于系統(tǒng)的全面的知識傳授,并可以充分考慮情感因素在學習過程中的作用。所以,我們對課堂教學的改革并非全盤否定,而是不斷加強和深入完善。因而,就要求我們的教師在課堂講授中力求以生動幽默的語言詞匯和豐富多樣的社會現實中的素材將深刻的理論傳授給學生,從而使學生形成對民法學基本理論形象和深刻地認識。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要心系學生,主動關心學生,在教學中保持滿腔熱情,幫助學生認識和分析法律問題,幫助學生答疑解惑。教師要備課充分,資料準備翔實,善于學習,相互切磋教學經驗。同時我們歡迎學生提出問題,有針對性地給予解答。對于對民法學學習有特殊興趣的學生,還要給予特別指導和幫助。

二、積極推進參與式教學

培養(yǎng)應用性法學人才,必須重視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主體地位,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這就要改變傳統(tǒng)“灌輸式”的教學方法,采用啟發(fā)式、討論式、研究式的教學方法,使學生能夠對知識有更為深刻的感受和理解,進而激發(fā)學生獨立思考和創(chuàng)新意識,也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堅持真理、敢于懷疑和批判的科學精神。課堂上,我們采用了更加靈活的教學模式,引導學生的直接參與課堂教學。要求學生作主題發(fā)言、以寢室為單位選派代表分組辯論、自愿結成小組集體完成論文寫作等教學活動,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同時,提供相關背景資料,只針對重點問題來展開講授,讓學生自主開展研究討論和撰寫小論文,也證明能夠有效地提高學生的能力和水平。為使抽象的理論學習生動而不枯燥乏味,我們有計劃地組織學生進行專題討論。提出思考問題,要求學生課下搜集資料,在課上進行討論發(fā)言,并討論發(fā)言情況作為評定學生成績的依據之一。在這種教學方式下,教師和學生可以平等對話,同步思維,既有利于師生之間的思想交流,也有利于教師及時發(fā)現、解決教學中的問題,還能進一步促使學生主動看書思考,提高他們的思維能力和認識水平。

讓學生直接參與教學過程,對于調動和發(fā)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提高教學實效具有重要意義。在課堂上,我們嘗試讓學生獨立講解某一節(jié)內容,要求學生自己備課、寫教案講義、制作課件,然后進行十到十五分鐘的課堂教學,并且把講課情況作為學生考核成績的一部分。學生由于專業(yè)、基本功和思考問題角度的差異,備課、講義和課件的制作也各有側重,講課的方式方法相應都有區(qū)別。通過這種互換式的教學方法嘗試,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鍛煉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同時借助學生的多角度思考方式,也有助于提高教師的綜合能力。在民法學課堂教學方式的改革上,我們遵循的基本原則是:講授與討論相結合,注重對問題的平等討論和獨立思考的啟發(fā);對教材的學習和經典著作的閱讀相結合,注重基礎的夯實和思想方法的理解;讀書與論文寫作相結合,注重學生研究分析問題能力的提高;課堂教學與社會實踐結合,增強學生理解和認知社會的能力。

三、不斷完善案例式教學

民法學教學應當與法學專業(yè)應用型法律人才的培養(yǎng)目標相結合,課程的學習要能夠讓學生解決現實中的具體問題,因此在課堂教學中就應有針對性地開展和完善案例教學法。案例教學要求學生要主動參與到民法學教學中,積極思考分析面臨的法律與事實問題,這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同時,對于培養(yǎng)學生的邏輯推理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和綜合分析問題的能力也大有幫助,進而對學生走上工作崗位從事法律職業(yè)亦大有益處。案例教學是在學生掌握了有關基本知識和分析技術的基礎上,在教師的精心策劃和指導下,以案例為基本素材,將學生引入一個特定事件的真實情境中。在討論前,教師不具體講解,學生自己閱讀、查閱相關資料或開展社會調查,聯系以往學過的知識,積極思考案例中的問題,并通過學生之間、師生之間的雙向和多向互動,主動參與平等對話和研討,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在案例教學中教師和學生處于平等地位,就同一案例展開針對性的討論,教師以理服人,通過不斷的案例分析辯論使學生接受知識,而不是不強迫學生接受自己的觀點。案例教學法的特點在于學生不是通過死記硬背具體的法律條文來學習法律制度和法律原則,而是通過學習、研究大量的案例來把握法律的精神和基本原則。學生在上課之前必須進行大量的課前準備工作,必須認真查閱、老師先前所發(fā)的案例匯編,查閱相關的資料。在課堂教學上,基本的方式是問答式、對話式或討論式。教師在授課中不斷提問,與學生就某個虛擬或真實案例進行討論,在討論中引導學生總結出法律的原則、規(guī)則以和不同各種法律之間的關系。在課堂上,教師上講述依據法學原理精心挑選的虛構或真實的案例,展示法官對這些案例所作的各種判決,從而可以使學生了解法官是如何根據對法律的本質和目的認識以及對法律制度的理解來參與法律程序的。同時,在案件審理過程中,法官對他們所面臨的難題又是如何解決的。在這些虛構或真實的案件中,學生或扮演律師或擔任法官,要求他們根據自己對法律的理解,結合所學到的法律知識和法學理論作出判斷和裁決。

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指出學生在運用法律推理時出現的不足和法律知識上的缺陷,引導學生對法律問題進行深入思考。案例教學要求教師在課堂要善于抓住重點,突出主要矛盾,對案件涉及的法律問題進行深入的思考和研究。在課堂上,雖然教師和學生地位平等,一起討論理論上的問題和法律上的疑點,但在討論過程中教師應起主導作用。案例教學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分析能力與批判精神。學生必須認真學習法律規(guī)范包含的大量深刻思想,用批判的眼光去審視當今法律的目的和范圍,并且判定該目的和適用范圍是否仍然和我們現今的社會道德相一致。學生必須隨時做好對老師們所說的話提出質疑的準備,對老師所說的話不但要理解,還要努力證實。做好案例教學還要克服兩方面的錯誤認識:即過分重視案例教學而忽視理論教學和將案例教學理解為一種單純的減輕了教學任務。案例教學的優(yōu)點顯而易見,但它不可能替代基本理論、基本知識的教學。

案例教學有效性的發(fā)揮是基于一定的條件假設,即在開展案例教學之前,學生必須具備一定的理論知識,只有掌握了必要的學科理論知識,才能形成正確的思維方式,具備基本的分析問題與處事決斷的能力。而在實際教學中,部分教師為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過分迷信并全盤應用案例教學,課堂雖生動形象了,但學生沒有系統(tǒng)的理論知識作為基礎,一節(jié)課結束后,留給學生的是一盤散沙,只是得到了一些零散的經驗,達不到預期的效果。因此,片面強調案例教學而忽視理論教學顯然不是一種科學的態(tài)度,是否需要采用案例教學,如何開展案例教學,應服務并服從于整體教學目標的實現。而有些教師錯誤地認為實施案例教學意味著教師的任務減輕,因為教師不需要在講臺上講授。其實不然,實施案例教學并非意味著教師負擔的減輕,而是教師的工作性質和重心發(fā)生了變化。案例教學對教師的知識結構與教學能力要求更高,教師肩負的責任更重。首先,教師要有淵博的理論知識,而且要有豐富的實踐經驗,并能將理論與實踐融會貫通。其次,教師要有良好的表達能力和溝通技巧,案例教學不同于傳統(tǒng)教學中的知識單向流動,案例教學的教與學是互動的過程,通過師生相互交流,使學生逐步形成一定的學習能力、社會能力與職業(yè)能力。再次,教師要有較高的教學組織能力,能發(fā)動學生廣泛參與討論,引導學生對案例進行理論提升,鼓勵學生在討論和探索中發(fā)表自己的觀點和看法,使學生對案例中所包含的問題進行透徹的思考和理解,從而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在實際的案例教學中,有些學生由于習慣了傳統(tǒng)的被動學習模式,常感到無所適從,不知如何下手,缺乏主動性,不肯開動腦筋,發(fā)言不積極;有些學生積極性很高,但相互間不配合,敷衍了事,把案例課堂當作輕松課堂、趣味課堂。這是案例教學中學生的兩種極端表現。因此,教師要自如地駕馭和運用案例教學方法是一個比較復雜的過程,在案例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只是某一課程的講授者與實施者,還要成為課程的建設者與開發(fā)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