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雜志訂閱 SCI期刊 投稿指導 期刊服務 文秘服務 出版社 登錄/注冊 購物車(0)

首頁 > 精品范文 > 禮儀與文化素養(yǎng)

禮儀與文化素養(yǎng)精品(七篇)

時間:2023-10-10 10:45:16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禮儀與文化素養(yǎng)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chuàng)作。

禮儀與文化素養(yǎng)

篇(1)

關鍵詞:職業(yè)院校;禮儀教學;措施

職業(yè)院校在開展禮儀教學的時候必須要結合職業(yè)素養(yǎng),真正地了解和掌握職場的需求和要求,禮儀教學的主要目的就是加強學生們的禮儀觀念,并且形成良好的禮儀習慣,提高學生們的綜合素質。

一、禮儀教學目前存在的問題

在當前職業(yè)院校中,禮儀教學是一個重要的方面,對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更好地為社會培養(yǎng)高素質的人才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但是,就目前來看,當前的禮儀教學中仍然存在著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通識教材多,專業(yè)教材少目前職業(yè)院校的專業(yè)禮儀教學大部分都是服務禮儀教材,服務禮儀教材的主要內容包括職業(yè)形象禮儀、表情禮儀以及會面禮儀等,其中職業(yè)素養(yǎng)角度下的禮儀教學內容與服務禮儀具有一定的差異性,最終造成了目前院校的通識教材比較多,但是相關的專業(yè)教材比較少,并不能滿足職業(yè)素養(yǎng)的要求[1]。

(二)課程教學目標不具體我國各個職業(yè)院校積極地培養(yǎng)知禮行禮、行從德禮等禮儀課程目標,這些目標大部分都是口號和情感方面的共鳴,具體的培養(yǎng)方法和步驟還不是十分的明確和清晰,禮儀課程目標必須要保證與學生們的實際情況、專業(yè)情況相符,并且要圍繞著知識、能力以及素質等多方面的學科開展禮儀教學,才能夠真正地提高禮儀教學的效果和水平[2]。

(三)課程教學內容理論實操失衡根據相關調研表明,大部分職業(yè)院校開設了禮儀教學,其中占據了87%,課堂教學內容主要就是以現代禮儀為主,教學內容更是以理論知識為主,實踐課程比較少,最終造成了禮儀教學內容比較僵化、枯燥乏味,無法調動學生們的積極性和熱情[3]。

二、完善禮儀教學的主要措施

禮儀教學涉及到的內容比較廣泛,為了更好地提升禮儀教學的質量,就需要結合實際不斷地完善禮儀教學的內容,常見的完善禮儀教學的主要措施包括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創(chuàng)設實踐項目必須要積極地調動學生們的積極性和學習熱情,主要可以通過實踐項目創(chuàng)造相應的情境,才能夠激發(fā)學生們的求知欲,引發(fā)學生們的思考,目前禮儀教學主要開設了實訓課的教材,創(chuàng)設項目情境,比如服務禮儀、接待禮儀以及送別禮儀等諸多內容,對豐富禮儀教學內容起到了十分關鍵的作用,必須要予以重視和創(chuàng)新,才能夠完善和創(chuàng)新禮儀教學方法,提高學生們的綜合素質[4]。

(二)開展禮儀達標活動禮儀活動開展質量的好壞一定程度上要依靠達標活動的評價,因此,開展禮儀達標活動是必須的,是完善禮儀教學內容的重要措施,在當前的形勢下必須要引起高度的重視。必須要結合禮儀教學內容積極地開展禮儀達標活動,其主要可以分為學習階段、實踐階段以及達標展示階段等,學習階段主要就是指在專業(yè)的范圍內對禮儀知識進行系統(tǒng)的學習,禮儀實訓階段主要就是結合專業(yè)實際情況對學生們的禮儀行為進行專項的訓練和學習。達標展示階段就是根據教學內容讓學生們進行禮儀比賽、展示等,學生們可以利用課外時間對禮儀進行不斷的訓練,教師對達標的學生予以一定的獎勵,促進學生們的積極性和學習熱情[5]。

(三)以賽促教,以賽促學以賽促教,以賽促學兩者相互影響,相輔相成。兩個方面都要兼顧到,都要引起足夠的重視。為了能夠調動學生們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職業(yè)院校應該積極地開展禮儀比賽,達到以賽促學的目的。校內職業(yè)禮儀大賽可以進行科學、合理的分階段開展,主要可以包括禮儀知識問答、禮儀故事演講以及禮儀情景劇等,促進職業(yè)院校禮儀教學朝著多元化方向發(fā)展,最終達到以賽促學的目的,大部分學生積極地參與禮儀大賽才能夠對自身進行明確的定位,變得更加自信、陽光。禮儀所賦予的應該是正能量,通過校園禮儀展示之后才能夠不斷的規(guī)范學生們的行為規(guī)范,最終提高學生們的綜合素質和專業(yè)技術水平。

(四)開展禮儀社會實踐活動開展禮儀課程的最終目的是為了更好地運用到實踐中,更好地對實踐活動進行指導,從而不斷提高實踐活動的質量。職業(yè)院校必須要積極地開展禮儀公益活動,比如進企業(yè)、進社區(qū)以及服務大型禮儀活動等,鼓勵學生們積極地參與到禮儀公益實踐活動匯總,通過校園開放日等平臺做好禮儀的宣傳展示工作,積極地開設禮儀社團,組織志愿者進入社區(qū)做好禮儀巡講工作,制作禮儀微視頻,幫助學生們成為傳播禮儀的使者,在做公益工作的同時能夠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梢苑e極地參與到弘揚中華禮儀公益萬里行活動,在實踐中不斷的提高自身的禮儀水平和意識,可以構建人文講座、學生科技節(jié)以及學生挑戰(zhàn)杯競賽等諸多文化娛樂活動,將禮儀融入學生們的日常生活和學習過程中,才能夠調動學生們的積極性和學習熱情。禮儀教學的過程中不僅應該幫助學生們學習到基礎理論知識,還應該提高學生們的禮儀意識和實踐經驗,可以組織學生們進入社區(qū)志愿服務,積極參與到國內外重大活動等,才能夠不斷的擴展學生們的視野和實踐經驗。

(五)根據調查問卷的結果調整教學的側重點本研究者通過151份調查問卷,針對潮汕及粵東地區(qū)的各行各業(yè),包括國企、政府部門、企事業(yè)單位、上市企業(yè)、外貿企業(yè)、銀行業(yè)、培訓機構等單位進行問卷調查。調查結果顯示,87.1%的雇主對禮儀的了解程度不高,只了解一點,說明潮汕地區(qū)的禮儀教育普遍缺失,禮儀培訓市場有待開發(fā)。87.1%的雇主希望員工具有良好的職業(yè)形象和職業(yè)素養(yǎng),并且掌握禮儀的相關知識。41.94%的雇主對員工的表現不大滿意,原因是員工缺乏禮儀的教育、工作態(tài)度馬馬虎虎。雇主希望員工掌握的最重要禮儀知識是:辦公室禮儀、溝通禮儀、接待禮儀、言談禮儀。今后的教學內容側重點可以在這四個內容加長課時及實踐內容,讓學生加深課堂印象,為學生今后走入社會奠定基礎,培養(yǎng)學生具備良好的職業(yè)素養(yǎng),幫助學生塑造良好的、專業(yè)的職業(yè)形象,從而贏得商業(yè)機會。

三、如何提高職業(yè)院校學生的禮儀與人文素養(yǎng)

(一)確立科學與人文相融合的全新辦學理念確立科學與人文相融合的全新辦學理念,是提高職業(yè)院校學生的禮儀與人文素養(yǎng)的重要途徑。無論從理論上還是實踐中都還未形成較為普遍行之有效的模式,實踐中禮儀文化素養(yǎng)缺失問題比較常見。為了有效提高學生們的綜合素質和人文素養(yǎng),首先要確立科學與人文相融合的全新辦學理念,轉變傳統(tǒng)人文素養(yǎng)教育模式,發(fā)揮教育理念的先導作用,以科學的教育理念指導實踐活動。另外,職業(yè)院校的職能部門分工和配合應予以調整,教務處、圖書館、院系等單位都要主動承擔起人文素養(yǎng)培養(yǎng)的重任,保障人文素質教育課時充足的同時,及時更新拓展教學資源,結合院系學生的學習生活實際情況,展開第二課堂實踐教育活動,為學生攝取人文素養(yǎng)知識、鍛煉理論聯(lián)系實踐能力等提供寬闊的平臺和空間。由于眾多高校尚未形成規(guī)范的禮儀教育體系,當代有些大學生對禮儀知識、禮儀規(guī)范、禮儀文化、職業(yè)素養(yǎng)的訓練還不充分,在行為上存在禮儀偏差的現象也很普遍。因此,建立規(guī)范的禮儀教育體系,確立科學與人文相融合的全新辦學理念,有助于提高禮儀教育的效果和效率,進一步提高大學生的職業(yè)形象與文化素養(yǎng),進而提高大學生的綜合素質,以進一步提高大學生的就業(yè)競爭力。

(二)構建大學生禮儀文化素養(yǎng)教育模式根據多年來的實踐經驗表明,禮儀文化素養(yǎng)教育的實踐與探索,為了能夠提升大學生綜合素質,必須在人文素養(yǎng)教育中,及時構建大學生禮儀文化素養(yǎng)教育模式,要明確人文素養(yǎng)教育的內涵,優(yōu)化原有課程資源,調整課程配置,在滿足學生人文素養(yǎng)培養(yǎng)實際需求的基礎上,保證人文素養(yǎng)課程種類精而簡。與此同時,通過團隊帶頭人與骨干教師融合企業(yè)兼職教師較強的實踐能力進行課程開發(fā)設計,同時采用校企合作共建,建立校內外實習基地,將企業(yè)的崗位標準、工作過程、工作內容轉化為課程標準、學生的學習過程和學習內容,將企業(yè)的評價和管理借鑒到學生的考核和管理,使校企合作與學生禮儀文化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相結合,以構建符合學生需要的大學生禮儀文化素養(yǎng)教育模式。

(三)開展大學生禮儀文化素養(yǎng)測評根據大學生禮儀文化素養(yǎng)等級測評,社會和學校才能夠真正地了解大學生禮儀文化素養(yǎng)教育的現狀,結合大學生文明禮貌、言談舉止、待人接物、人際交往、形象塑造、國學文化等禮儀文化素養(yǎng)進行調查,以明確大學生禮儀素質教育中的不足。首先,學生可通過系統(tǒng)學習免費的大學生核心能力公益課程,經過一段時間的深入研究與學習后,掌握完備的理論知識,參加大學生核心能力等級測評,以獲得初級證書,如果沒有通過考試,學生也無需灰心,應查缺補漏,重新學習課程知識。在獲得初級證書后,學生可通過自主申請的方式參加中級認證考試,通過者獲得中級證書,未合格的學生應及時參加提升課程,然后再次參加中級考試;獲得中級證書的學生,可以繼續(xù)通過自主申請的方式參加高級認證考試,合格者將獲得高級證書,未通過者應審視個人能力不足之處,繼續(xù)參加提升課程,不斷積累經驗和知識儲備,日后再次參加高級證書考試。

篇(2)

關鍵詞:商務禮儀;經管類;大學生;對策

面對日益嚴峻的就業(yè)形勢,職場的競爭早就不再局限于傳統(tǒng)的學歷和文憑等硬實力,樹立良好的職業(yè)形象已經成為一種重要的軟實力,是在很大程度上決定就業(yè)成敗的核心競爭力之一。如何在求職及初入職場時表現得體,做到禮儀周全,對經管類專業(yè)大學生的就業(yè)和發(fā)展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但在目前高校人才培養(yǎng)的實踐中,高校的教學系統(tǒng)無法為提高學生商務禮儀素養(yǎng)提供平臺,學生商務禮儀實踐演練機會缺乏,學生商務禮儀素養(yǎng)意識與行動能力之間差距巨大。因此如何提高經管類大學生商務禮儀素養(yǎng)已成為當務之急。

一、完善的商務禮儀課程教學,提升學生商務禮儀素養(yǎng)

1.完善商務禮儀課程教學體系。從訪談和調查中發(fā)現,現在高校大都沒有將“商務禮儀”相關課程列入經管類專業(yè)學生的培養(yǎng)方案,只有少數高校開設了相關的選修課,并未普及到廣大經管類大學生,而且開設的課程涉及的范圍較廣,并不是專門針對經管類專業(yè)的商務禮儀。因此,當務之急就是將禮儀課程納入經管類專業(yè)學生培養(yǎng)方案,通過選修和必修的方式,將商務形象、商務會談與談判禮儀、商務接待禮儀、商務宴請禮儀等內容納入課程體系。

2.改革商務禮儀課程教學方式。商務禮儀系列課程都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和手段往往不能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因此應該根據實際需求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方法。如商務談判、商務接待、商務宴禮儀請應更多地采用“案例教學”、“小品演示”、“模擬教學”等;而商務形象禮儀應更多地通過視頻播放、情景再現等教學手段,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教學實效;注重強化與學生今后的工作聯(lián)系密切的內容;運用創(chuàng)設情景、任務布置、自主學習、分組討論、分組模擬、效果評價、反饋的教學流程,增強學生對商務禮儀知識的理解能力和運用能力。

二、依托校園文化活動開展商務禮儀教育,營造商務禮儀培養(yǎng)的良好氛圍

商務禮儀學習不能一蹴而就,必須理論實踐相互結合,并在一定的禮儀文化氛圍中熏陶。特別是經管類大學生學習商務禮儀,如果掌握了基本禮儀知識卻沒有一定的禮儀文化氛圍熏陶,就會容易出現在正式商務場合禮儀表現不錯但在私下場合卻沒有基本的禮儀素養(yǎng)這種邯鄲學步的情況。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發(fā)生,不僅要加強在理論上的基礎禮儀教育,更要在校園實踐上規(guī)范學生禮儀。

1.將相關商務禮儀與校園學生活動進行融合。校園學生活動是學生進行第二課堂學習與實踐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也是學生文化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要提高經管類大學生商務禮儀素養(yǎng),就不得不從校園學生活動著手。如:以提高經管類大學生商務禮儀素養(yǎng)為目的舉辦商務禮儀大賽;在其他相關商務活動比賽中根據情況設置相關將商務禮儀情景摸擬環(huán)節(jié),并將商務禮儀素養(yǎng)作為考核重要指標。

2.重視學生干部帶頭示范作用。在學生組織中的大型會議或者活動中,制定并貫徹有關商務禮儀的標準和流程,要求參與的學生干部嚴格按照標準流程進行,并邀請商務禮儀教學老師參與全程,并在活動結束后進行總結點評,以此來提高學生干部的商務禮儀素養(yǎng),再通過學生干部的先鋒模范作用帶動身邊的同學。

三、充分發(fā)揮網絡優(yōu)勢,搭建網絡平臺,擴展商務禮儀培養(yǎng)教育的渠道和空間

第一,隨著網絡的普及,電腦已經成為大學生學習、娛樂的重要工具。因此,開展商務禮儀教育不能忽視網絡這一重要的陣地。高??梢越M織專門的人員,建立商務禮儀教育網站。利用網絡資源的共享性、即時性、開放性的特點,豐富商務禮儀教育內容,使教育內容更加符合時代要求,貼近社會實際需要。

第二,開展“寓教于樂”網絡式學習,巧妙設置考核指標。開展網上辯論、商務禮儀知識競賽等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深入理解商務禮儀知識,切實增強商務禮儀素養(yǎng)。并將商務禮儀知識的學習與各種趣味游戲結合,設置關卡和獎勵,提高商務禮儀知識學習的趣味性,同時將網絡課堂上的成績作為學生德育成績的一個重要方面。

四、加強校與企合作,搭建商務禮儀培養(yǎng)實踐平臺

篇(3)

關鍵詞:大學生;文明禮儀教育;和諧校園

中圖分類號:G64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2)07-0261-03

和諧校園是和諧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和諧社會的創(chuàng)建中發(fā)揮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作為人才培養(yǎng)基地的大學,追求人的和諧發(fā)展是根本,尤其要以高素質大學生的培養(yǎng)和教育作為工作的重心。當前,面臨各種復雜的國際國內形勢,加強大學生文明禮儀教育,提升大學生文明素養(yǎng),對推進我國和諧校園建設具有重要的意義。

我國是一個講究禮節(jié)和儀式的國家,創(chuàng)造了歷史悠久的文化,被世人稱為“文明古國,禮儀之邦”。知書達禮,待人以禮,本應是當代大學生的基本素養(yǎng)。可是,在當今校園里不知禮、不守禮、不文明的行為比比皆是,高學歷低素質現象的出現直接影響著和諧校園的創(chuàng)建,不能不引起我們的深思。

一、加強大學生文明禮儀教育的重要性

1.禮儀教育是提升大學生思想道德素養(yǎng)的有效途徑。思想道德素養(yǎng)是一個人思想、政治、道德、品質和行為規(guī)范的集中反映,它是在社會生活和社會輿論中逐步形成并得以鞏固的。而禮儀是倡導人們選擇符合社會風尚的良好言行,拋棄違背國家文明和社會利益的不良習慣,這將有助于促進良好的社會公德和職業(yè)道德的形成。對大學生進行文明禮儀教育,使他們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懂得尊重他人、如何與人和諧相處等,長此以往將有利于培養(yǎng)大學生良好的思想道德素養(yǎng)。

2.禮儀教育是幫助大學生順利實現社會化角色轉變的前提。在校大學生正處在社會化角色轉變的重要時期,他們有著強烈走向社會的需要,但又對社會普遍存在著一定的心理困惑,比如:該如何設計自我形象,如何盡快地適應社會,如何與周圍人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等等。同時,隨著經濟全球化的迅速發(fā)展,人們的交際范圍和生活節(jié)奏不斷加大、加快,當今社會的發(fā)展越來越需要既有豐富的科學文化知識,又有良好思想道德修養(yǎng)的文明高素質大學生。然而,我國長期以來的應試教育導致部分學生高智商、低情商,缺乏做人、處事的基本技能。這就迫切需要加強禮儀教育的學習,掌握基本的禮儀素養(yǎng),為將來順利實現社會角色的轉變打下堅實基礎。

3.禮儀教育是構建和諧校園的迫切需要。禮儀是一切教育的起點,禮儀教育與和諧校園建設有緊密的聯(lián)系,禮儀教育是做人之本、興校之本,沒有良好的禮儀教育,就沒有持久和諧的校園。加強禮儀教育,展示禮儀風采,使人與人之間高度和諧有序,是和諧校園建設的迫切需要。同時,傳統(tǒng)禮儀文化作為華夏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能夠將大學生的人文觀念和傳統(tǒng)文化進行有效鏈接。對大學生進行禮儀教育,可以更好的繼承我國優(yōu)秀的禮儀文化,挖掘汲取民族文化的精髓,體會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構筑起民族精神的文化價值體系,抵制西方不良文化的侵蝕,扎實推進和諧校園建設。

二、當前我國大學生文明禮儀素養(yǎng)中存在的問題及原因分析

大學生是知識層次較高的群體,在禮儀修養(yǎng)方面應當有良好的表現。但現實中,大學生禮儀素養(yǎng)現狀不容樂觀,存在諸多問題。如上課遲到、早退、曠課,課堂上隨意講話、吃東西、玩游戲、接打電話、發(fā)短信,甚至酣然大睡;在課桌、墻壁上亂寫亂畫、亂踩亂涂;日常生活中亂扔垃圾、浪費水電糧食、隨地吐痰、排隊加塞;公共場合大聲喧嘩甚至相互爭斗,酒后打架斗毆的現象也時有發(fā)生。另外,現在的大學生大多是獨生子女,他們中有的不尊重長輩和老師;凡事以自我為中心,習慣把自己的意志強加于人;缺乏與人為善、和睦相處的心態(tài),缺乏團隊精神,難以融入集體之中,難以建立和睦的人際關系,最終影響心理健康。

分析以上問題存在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1.家庭環(huán)境的影響。當前,我國大多數家庭都是獨生子女,有的家庭是六個大人只有一個孩子,孩子的稀罕,使老人容易對孩子過于溺愛,在生活中對孩子百依百順,使孩子養(yǎng)成以自我為中心、唯我獨尊的思想。然而,這是與禮儀的核心思想理念(如關愛他人、尊重他人、嚴于律己、平等合作)是格格不入的。此外,有些家長自身在生活中不注意,缺少禮儀素養(yǎng),不能給孩子起到模范示范作用,使家庭禮儀啟蒙教育的作用難以發(fā)揮。

2.應試教育的影響。在長期應試教育影響下,家長和學校往往過于關注學生的學習成績,過分追求好成績、追求升學,往往忽視甚至放棄了禮儀教育在孩子成長中的滲透教育作用。

3.高校教育和管理的影響。從當前我國高校教育管理現狀來看,一些學校對禮儀教育還不夠重視,缺少切實可行的措施。當學生邁入大學后,壓力的減輕,他們有更多的條件和精力通過新途徑認知世界,此時,在原本禮儀教育缺乏的隱患下,如果再受到某些不良社會風氣的誘導,學生的許多行為很可能就轉化為現實的不道德行為。

隨著和諧校園、和諧社會發(fā)展的需要,禮儀教育顯得尤為緊迫。如果當前這種教育狀況不加以改變,一些大學生即使在校期間學到了一定的專業(yè)理論知識,但往往由于禮儀學習和習慣養(yǎng)成的缺失,在現實中不會交往,不會做人、做事,其能力受到影響,將來也難以在社會中發(fā)揮應有的價值。因此,對大學生進行文明禮儀教育,既是提高他們自身綜合素質的必要途徑,展現當代大學生的素養(yǎng),也是構建和諧校園的切入點。

三、多措并舉,切實將大學生文明禮儀教育做到實處

1.加強高校師德修養(yǎng),發(fā)揮好榜樣引領作用。教師的言談舉止對學生有極大的示范性和影響力。教師要為人師表,應具有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和高尚的職業(yè)道德素養(yǎng),要塑造好自我形象,在日常生活中不斷提高自己的禮儀素養(yǎng),充分利用課堂這塊空間,在潛移默化中給學生以生動的禮儀示范教育,真正做到學為人師,行為示范。

2.合理開設大學生禮儀課程。高校需要根據大學生禮儀教育的根本任務和基本要求,結合學校實際情況,合理科學地開設課程,完善修訂人才培養(yǎng)方案。要高度認識禮儀課程的重要性,將禮儀課程作為學生的必修課,使禮儀教育規(guī)范化、制度化。同時,積極為學生提供可以模擬實習和訓練的場地和機會,加強禮儀技能方面的培訓,增強授課的實效性,使學生真正做到學以致用。

3.建立有效的制度保障體系。開展文明禮儀教育,需要制訂一系列的管理制度。完善的制度和科學的管理,是開展文明行為養(yǎng)成教育的重要途徑。通過有效的制度保障大力弘揚文明之風。

4.做好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的有機結合。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是相輔相成、缺一不可的,他們在人才培養(yǎng)的過程中發(fā)揮著各自重要而不可替代的作用。家庭教育是學校教育的基礎,高校應注重與家長建立良好的聯(lián)絡溝通關系,積極鼓勵引導家庭參與到大學生禮儀教育中,這可以增強禮儀教育的實效性。

5.開展精品校園文化活動,營造良好的校園文明禮儀氛圍。校園文化是課堂教學的必要延續(xù)和補充,是整個社會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通過開展積極健康的校園文化活動,營造良好的文化氛圍,從正面引導大學生自覺規(guī)范自身行為,克服不良的行為習慣,逐步提升自身的禮儀素養(yǎng),使校園形成濃厚的尚禮風氣;通過網絡、廣播、宣傳欄等宣傳文明禮儀風尚,樹立模范,積極營造良好的氛圍;鼓勵大學生積極參與各種禮儀活動和社會公益活動,使他們能從中真切感悟到禮儀的精髓,并不斷積累禮儀實踐經驗,做知書達禮的“禮儀之民”。

總之,當今加強大學生文明禮儀教育已凸顯緊迫,它不僅是完善大學生思想道德修養(yǎng)的有效途徑,也是構建和諧校園的必然要求,對大學生成長、成才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參考文獻:

1.陸純梅.淺談當代大學生禮儀教育[J].教育與職業(yè),2008,(14).

2.舒丹.禮儀教育在高校德育中的滲透[J].當代教育論壇,2009,(8).

3.曾艷.構建和諧校園背景下加強大學生禮儀教育的思考[J].中國集體經濟·培訓教育,2009,(6).

4.劉維婭.禮儀教育:德育的起點——關于禮儀教育與學校德育工作的思考[J].師道,2007,(4).

篇(4)

【關鍵詞】 禮儀 以“儀”促“禮”

中國自古就有“禮儀之邦”的美譽,早在周朝開始就建立了一整套較為完備而復雜的禮儀制度,從此禮儀作為中華民族文化的淵藪和基質也有著悠久的歷史,“知書達禮”,“彬彬有禮”,“禮賢讓人”,歷來被視為做人的高尚情操和美德。所以從古到今,禮儀教育都有著極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葉圣陶先生說得好:“什么是教育?簡單一句話,就是養(yǎng)成習慣?!倍Y儀教育的終極目標就是要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文明行為習慣,這實際上是處理好德育“知、情、意、行”的關系的問題,“行”一向是比較薄弱的,較強的往往是“知”,很多人認為,只要學生懂得了道理,就會自然而然去做。然而,現實的結果卻是,我們把道理講了很多,知識教了不少,但落實在學生行為上的卻很少。德育具有“多開端性”,“知、情、意、行”中的任何一個方面都可以成為德育之端。但是,德育只有一個落腳點,那就是“行”。所以,在禮儀教育中我們要重視以“儀”為先,讓學生不僅“明禮”,更要“達禮”。

1 重“儀”才能重“禮”

禮儀教育在我國民族教育中占有極其突出和重要的位置,而在當前,禮儀教育不僅是繼承和發(fā)揚傳統(tǒng)文化、傳統(tǒng)道德的需要,而且是培養(yǎng)學生良好行為習慣和提高思想道德素質的重要途徑,是推進素質教育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對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提升全民族的文明素質,增強國家的文化軟實力具有重要意義。為了大力推進中小學文明禮儀教育工作,國家教育部在2010年12月頒發(fā)了《中小學文明禮儀教育指導綱要》,從指導思想、基本原則、目標任務、主要內容、實施途徑等方面為禮儀教育提供了科學的指導。

目前,各級各類學校都非常重視禮儀教育,也為此探索出了很多具體實用的方法,學生的禮儀知識也確實日漸豐富,但是,學生的禮儀素養(yǎng)并未隨著年齡增長和知識增加而提高,反而讓人感覺從幼兒園到高中、到大學,學生的禮儀素養(yǎng)不進反退了,以至于加強高中生、大學生禮儀教育的呼聲越來越高。比如,很多高中生包括優(yōu)秀學生,見到父母,從不問候,碰到老師,也不打招呼;在安靜的圖書館里,旁若無人大聲喧嘩;強烈要求別人尊重自己,卻不尊重別人。凡此種種,不一而足。事實上,素養(yǎng)是一種內在的修為和涵養(yǎng),一個人良好的素養(yǎng)必須通過行為外顯才能表現出來,禮儀素養(yǎng)也是通過一個人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及其形象體現出來的,是一個人思想、道德、情操、修養(yǎng)的外在表現。

當“禮儀”二字并用時,人們往往只注意了“禮”而忽視了“儀”。其實,“禮”與“儀”是并重的?!岸Y”是觀念、意識,“儀”是外在表現;“禮”是儀的內容,“儀”是禮的形式,它包括禮節(jié)、儀式,指儀容儀表和言談舉止,具體表現為儀表大方、舉止文明、衣冠整齊、精神飽滿,待人熱情、友好尊重、說話親切,等等,它體現出一個人的思想、道德和情操。禮儀教育需要一定的儀式,在儀式中接受規(guī)范而生動的教育。禮儀本身就包含著儀式,儀式實際上是一種文化的方式,彰顯了文化的品味。禮儀禮儀,有“儀”才有“禮”,因此,我們必須遵照“儀”的規(guī)范來表達“禮”,即所謂“行禮如儀”。在這個問題上,存在一些誤解:一是有的人認為只有古人才會在禮儀上有那么多“窮講究”,現代人有現代的作派,當代中學生不需要這一套。隨著時代的進步、社會的發(fā)展,禮儀的內容會有與時俱進的變化,這是肯定的,但是,一些必要的禮儀內容和形式在現代生活中也是不可或缺的,講究禮儀決不是思想守舊,行為迂腐?,F代生活的方方面面,幾乎無一不涉及禮儀。二是總有人認為“禮”是內容,很重要;而“儀”是形式,不重要;甚至認為注重儀是作秀,做表面文章。這種看法是片面的。舉個簡單例子,朋友間分別時相互招招手,說聲“再見”,這顯然也是一種儀式,是現代人生活中的儀式。如果認為不重要,是虛偽,是做表面文章,那么就既不招手,也不吭聲,各自扭頭就走。這樣難道就很得體、很真誠嗎?

“儀”有時候看似很小的一件事,卻很能表現一個人的素養(yǎng)。金正昆教授在“百家講壇”講課時舉過一個例子,說有的人比較灑脫,與人會面,往人家對面一坐,也不管對方是熟人是生人是同性是異性,很自然地把腿伸出去,有的男同志,還順手把褲管往上一拉,露出一條“飛毛腿”。這是不注重“儀”的一個典型例子,所以人們常說,站有站相,坐有坐相,尤其在一些比較重要的場合,不注重“儀”這種看似“形式”的東西,那不僅有失個人尊嚴,有時還會喪失國格,失去民族尊嚴。

“知”是“行”的基礎,無“知”便無德行?!靶小备恰爸钡耐庠诒憩F,無“行”則“知”就失去了依托。重視“儀”,就是重視“行”,只有通過良好的行為習慣才能顯現高尚的內在素養(yǎng)。

2 以“儀”促“禮”的方法2.1 教師的示范引領。

陶行知先生有句名言:“學高為師,身正為范?!彼f:“要學生做的事,教職員要躬親共做;要學生學的知識,教職員要躬親共學;要學生守的守則,教職員要躬親共守?!边@就是說,教師在教育活動中一定要做好表率,以自身的規(guī)范引領學生的行為。學生的“向師性”很強,老師是學生心目中最崇高、最有威信的榜樣。教師的一言一行都會在學生的心靈上潛移默化地產生積極或消極的影響,在學生的成長歷程中留下不可磨滅的印記。在禮儀教育中,尤其是中常生活中的一些細微的禮節(jié)、儀式方面,老師的一點一滴、一舉一動,都會熏陶感染學生,從而產生“親其師,信其道”的良好效果。當學生向老師問好的時候,老師也應該向學生問好,有時點頭微笑示意也是一種回應。校長給學生頒獎,雙手將獎狀或證書發(fā)給學生,并說一兩句祝賀或鼓勵的話。這些看似很小的事情,但對學生的影響卻很大,比嚴肅地給學生講一百遍一千遍禮儀知識還管用。但我們有些老師往往覺得這是微不足道的細節(jié),一點不注意,學生問好,視而不見;頒發(fā)獎狀,一只手給學生了事。如此等等,就容易讓學生會說不會做,懂知識缺行動,造成“知”“行”脫節(jié)的后果。

學生的良好習慣有些是老師教出來的,更多的是老師“潤物細無聲”的行為感染導出來的。學生幫我做了事情,比如我常常在下課后將無線鼠標忘在講臺上,學生幫我拿到辦公室來,我都要真誠說一聲:“謝謝!”我向學生借紅筆或詞典,都要認真客氣地說:“請把你的紅筆(或詞典)借我用一下!”有的學生覺得老師何必這么客氣呢,一些老師也覺得跟學生沒必要這么客氣,甚至顯得關系生疏,但時間長了,學生感受了老師的真誠,并受到感染,他們在得到別人幫助后也就會主動道謝了。這就是老師示范引領的魅力。

要讓每一個教師自覺地發(fā)揮自己的示范引領作用,還必須從建設現代教師隊伍的高度,與加強教師師德師風建設相結合,讓每一個教師具有正確的教育理念、良好的職業(yè)形象、多元的知識結構、完善的能力素養(yǎng)、健康的心理素質、求真的創(chuàng)新精神,同時,讓每一個教師具有大愛之心、忠誠之志、專精之業(yè),只有這樣的具有現代教育精神的教師,才會時時刻刻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高度,以培養(yǎng)學生高尚的人格為目標,重視自己的言行對學生的影響,在禮儀教育中起到良好的示范引領作用。

2.2 活動的體驗熏陶。

禮儀教育,尤其是“儀”的方面,必須堅持從“小事情、小細節(jié)”入手,強化實踐、體驗和養(yǎng)成,通過講故事、做游戲、知識競賽、文藝演出、辯論會等形式,抓住重要節(jié)日、重大活動、校園典禮等契機,利用掛圖、黑板報、宣傳櫥窗、校園廣播、學校網站、圖書閱覽室等陣地,開展豐富多彩的禮儀教育系列活動,讓學生在體驗中養(yǎng)成好習慣,從而提升文明素養(yǎng)。

在活動體驗教育中,要充分發(fā)揮“主題班會”的教育作用。我們每學期都要在各班開展文明禮儀教育主題班會活動,選出優(yōu)秀的班會活動進行全校展評,并錄像做成光盤,鼓勵學生。在主題班會中,學生充分發(fā)揮其主動性,一節(jié)課的活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特別是課本劇、音樂劇、情景劇、相聲、小品、快板、歌謠等表演形式,讓學生置身于生活真實的場景中,感悟和體驗禮儀的內涵,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我們嘗試改進升旗儀式的形式,每次升旗儀式上都安排一個學生進行主題演講,參加演講的同學由本人報名,學校團委和德育處選拔審定。演講內容涉及學生日常學習生活中有關德性養(yǎng)成的各個方面,就禮儀教育來說,除了演講內容有禮儀常識外,更要求每個演講者,從著裝、體態(tài)、語言等方面都嚴格遵守學校禮儀規(guī)范,起到表率和示范作用。

我們在利用校本禮儀教材《禮儀伴我成長》上好禮儀課的同時,開展“尋找身邊的禮儀”“禮儀在我身邊傳遞――學生論壇”“誦國學經典,習中華禮儀”等系列主題教育活動,組織禮儀手抄報、攝影展覽比賽,禮儀知識競賽等有獎游戲活動;讓學生收集禮儀名言、故事,編成小冊子;在校園文化建設中,把禮儀教育納入教室、寢室文化建設的重要內容,讓學生時時刻刻在家一樣的溫馨中受到禮儀熏陶和感染。

在新課程改革中,充分利用學生參加社會實踐和社區(qū)服務活動的機會,進行禮儀教育。學生到社區(qū)參加實踐、服務活動,需要自己去和相關單位聯(lián)系,需要與有關的人打交道,需要懂得禮儀知識并外顯為禮儀行為,才能很好地完成任務。

同時,在開展活動時,把禮儀教育與公民道德教育、法紀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藝術教育等有機結合,共同促進。

2.3 行為的規(guī)范強化。

禮儀教育要常態(tài)化,形成一種學校的文化制度和文化特色。但是,在禮儀教育的實踐過程中,也會有讓我們尷尬的時候,那就是,禮儀教育活動不能說沒有成效,也不能說沒有作用,尤其是“儀”的教育,行為習慣的養(yǎng)成,我們常常感到學生往往一陣“興奮”之后,效果就不那么明顯了。以至于一些老師也覺得,這樣就差不多了,夠好的了,何必要求那么高呢,這就是師生對禮儀教育的“審美疲勞”,老師產生這種“審美疲勞”后對學生的要求就不那么嚴格了,學生產生這種“審美疲勞”后就對老師的要求產生排斥心理,久而久之,形成惡性循環(huán),師生疲憊,禮儀教育就會陷入更為尷尬的局面,不做肯定不行,做又效果不好。

我們必須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征、心理特征和行為特點,針對不同學段、不同年級確定不同的目標內容,采取不同的方法,避免讓學生產生“禮儀教育年年都差不多”的感覺,起碼應該是“似曾相識卻年年不同”的感覺。而且考評要跟上,表揚獎勵要及時,“文明班級”“禮儀標兵”等評選表彰,及時鼓勵。因為說到底,禮儀行為習慣事關人生修養(yǎng),不在于掌握系統(tǒng)的理論知識,也沒有什么艱深的知識難點,關鍵在于行動難,成為自覺的行為難。所以,只有通過常態(tài)化的活動要求,讓學生從內心深處認同禮儀文化,才能在行動過程中把學到的禮儀知識轉化為行為規(guī)范,外顯為行為習慣,從而表現出良好的禮儀素養(yǎng)。

總之,只有“禮”“儀”并重,以“儀”為先,以“儀”促“禮”,才能讓學生在日常生活中真正體會到禮儀的重要性,并時刻關注讓自己的言談舉止符合禮儀規(guī)范,從而提高禮儀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教育部關于印發(fā)《中小學文明禮儀教育指導綱要》的通知.中國德育[J],2011,(2).

[2] 周培植.好習慣成就精彩人生.中國德育[J],2011,(2).

[3]李霞. 談大學生的禮儀修養(yǎng)與禮儀教育.經濟師[J],2009,(10).

篇(5)

關鍵詞:當代中國高職生;禮儀教育;構建策略

個人禮儀是一種文明行為標準,是社會個體的生活行為規(guī)范與待人處世的準則,是個人儀表、儀容、言談、舉止、待人、接物等方面的個體規(guī)定,是個人道德品質、文化素養(yǎng)、教養(yǎng)良知等精神內涵的外在表現。其核心是尊重他人,與人友善,表里如一,內外一致。個人禮儀是社會成員之間相互尊重、彼此友好的表示,這也是一種德,是一個人的公共道德修養(yǎng)在社會活動中的體現。對個人來說,個人禮儀是文明行為的道德規(guī)范與標準,就國家而論,個人禮儀乃屬一種社會文化,它是構成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基本要素,也是一個國家文化與傳統(tǒng)的象征,我國是一個非常重視禮儀教育的國家,這是我國幾千年來形成的文化,十提出了“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和“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質”,禮儀教育被賦予了重要的歷史使命。大學生作為國家未來的建設者更應該具備相關禮儀素養(yǎng),并且這也是人的最基本素質。大學生是祖國未來的希望,同時也是我國歷史文化的傳承者。隨著中國職業(yè)教育的迅速發(fā)展,高職院校學生隊伍的壯大,高職院校普及禮儀教育將勢在必行。這需要家長、學校、社會三方共同的鼎力協(xié)助,才能使高職生樹立良好的禮教意識,幫助他們更好的進行學習與生活,并對其未來發(fā)展也有一定的益處。

1高職生禮儀教育現狀分析

1.1從家庭角度分析

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正在逐漸淡忘,成員之間禮儀正在消失,子女不尊重父母,甚至出言辱罵父母,晚輩不以尊重長輩為榮,這樣的現象屢見不鮮。例如:有部分父母為學生送落在家里的課本,由于家長衣著陳舊讓學生產生厭棄的心理,這充分體現出當代學生缺乏禮教,不懂得對父母的付出表示感恩,促使家長與子女之間嫌隙越來越大。如果在大學學習階段沒有養(yǎng)成尊重父母的習慣,待他們長大成人之后將會更加嚴重,甚至出現不贍養(yǎng)父母的情況,并且這樣的現象在我國司空見慣,這不得不說是家長對孩子禮儀教育的缺失造成的。

1.2從學校角度分析

尊師敬友的美德也在慢慢遺忘。師生之間情誼正在慢慢變淡,而“一日為師終身為父”的時代早已成過去。尊重教師是學生應該做到的基本美德,但是現在的學生見到教師不再打招呼,有的學生更是繞道而行,師生關系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戰(zhàn)。高職課堂已將每堂課的“老師好”省略,而且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很多學生都會開小差,比如看課外書、玩手機,還有更過分的是在課堂上吃東西,這是對教師教學的不尊重,同時也足以說明高職生對教師已失去最基本的尊重。同學之間的關系也變得不再純粹,由于學生缺乏禮教知識,導致其對同學缺乏關愛與寬容,一點小事就會大打出手,造成同學之間情誼淡薄。近些來,校園暴力事件不斷增多,甚至出現自殺或他殺,這樣的現象是我們不想看到的,同時也應該引起反思,如何避免這類事件在文化氛圍濃厚的校園發(fā)生。

1.3從社會角度分析

社會公德意識已經逐漸淡出大眾的思維。禮貌與禮節(jié)嚴重缺失,導致人際關系逐漸淡漠,社會文明情況不容樂觀,而這也可以影響到高職生的禮儀教育。出現乘坐公交車不排隊,不讓座,公共場所大聲吵鬧,隨地吐痰等,這些不良的習慣對學生的成長是非常不利的。

2構建家庭、學校、社會三位一體禮儀教育模式

2.1完善家庭禮儀教育

家庭是學生最先接觸到的禮儀教育地點,并且對其以后的性格養(yǎng)成影響非常大,因此家長應完善自身的道德素養(yǎng),這樣才可以使學生受到熏陶,并為學生起到表率作用,使其從小就受到良好教育熏陶,樹立良好的道德品質。針對現狀而言,家長應該引起反思,讓孩子擁有一個健康快樂的生長環(huán)境。

2.2加強學校禮儀教育

學校是學生進行學習的重要搖籃,學生在這個重要階段養(yǎng)成良好的禮儀習慣對其未來發(fā)展非常重要。學校禮儀教育對學生性格塑造有極大的促進作用,從某種意義上說,學校禮儀教育關系到學生的一生,因此學校禮儀教育應當引起關注,教育部門也應加大這一部分的教育建設,積極開展相關禮儀教育活動。而學校禮儀教育在某種程度上具有一定的教學優(yōu)勢,這主要體現以下幾個方面:

2.2.1師資優(yōu)勢

學校本身就是一個教育的場所,這是其它任何場所無法取代的,而學校教師隊伍也在不斷完善,教師自身的知識儲備以及文化素養(yǎng)都在提升,特別是針對禮儀教育這一方面,學校配備了專職教師開展教學活動,這在一定程度上促使禮儀教育更加完善。首先,教師在課堂上針對學生的禮儀教育展開教學活動,由于教師自身素質較高,因而在教學過程中會潛移默化的影響學生,而且教師知識儲備相對全面,他們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系統(tǒng)的講授,讓學生具備較好的禮儀價值觀,這可以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禮儀習慣。其次,教師與學生在課堂上進行學習內容交流,可以讓學生更深刻理解禮儀教育相關知識,并且促使他們在生活中更好的運用課堂所講授的知識,例如:當學生在操場看見老師時,他們不再采取躲避的態(tài)度,而是主動向教師打招呼;當他們看見教師拿著很多教輔時,學生會主動幫助教師等,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表現出來的較好的禮儀素養(yǎng)也會影響到學生,促使學生在潛意識里去模仿教師。

2.2.2教學優(yōu)勢

學校禮儀教學具有一定優(yōu)勢,它可以為學生安排系統(tǒng)的教學,并且借助一定的教學方法與手段幫助學生更好的了解禮儀教育知識,而且學校教育是根據學生的特點進行有針對性的教學活動,這樣的教育能夠達到一定的教學效果。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采取多種教學模式讓學生感受禮儀教育的相關內涵,并可以將我國歷史文化中的精髓引入課堂。除此之外,學校的其它學科教學中也包含著禮儀教育知識,比如歷史、語文、政治等等,教師應將這些知識內容融入禮儀教學之中,這對學生禮儀素養(yǎng)的提高有極大幫助。

2.3鞏固社會禮儀教育

社會教育是禮儀文化教育的深化與踐行階段,可以通過政府、大眾傳媒以及社區(qū)予以引導推進。政府在禮儀文化的傳播普及中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相關政策措施的出臺將為禮儀文化提供正確的導向,地方政府應加強引導,將禮儀教育列為精神文明建設的重點內容之一。此外,大眾傳媒作為現代社會最為重要的社會化單位,在宣傳禮儀文明、建立良好風氣方面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可以通過電視、報紙、網絡等媒體刊發(fā)或播出有關禮儀教育的公益廣告及節(jié)目,使禮儀文化滲透到日常生活的細節(jié)之中;社區(qū)是進行禮儀教育的基本單位,可以開展豐富多樣的宣傳和評比活動,將禮儀素質教育落到實處。社會是高職生養(yǎng)成禮儀素養(yǎng)的最重要的場所,但是社會環(huán)境相對復雜,這需要高職生具有極強的辨別是非的能力,并且在平時的生活中影響其他人。例如:高職生在乘坐公交時,應該給需要幫助的人讓座;當他人遇到困難時應主動幫忙等等,高職生作為國家未來建設的中堅力量,應該具備這些基本的禮儀素養(yǎng),這也是高職生進行其它活動的最基本要素。

3結語

綜上所述,高職院校學生的禮儀教育相對來說并沒有落實到位,并且已經影響到高職學生的成長發(fā)展,亟需解決,這需要家庭、學校、社會三方的有效配合才能更好的完成對高職生的禮儀教育。文章針對高職生禮儀教育現狀從家庭、學校、社會的角度進行分析反思,構建家庭、學校、社會三位一體禮儀教育模式以促進我國高職生禮儀教育能夠達到理想的效果。構建以學校禮儀教育為主體,家庭禮儀教育為基礎,社會禮儀教育為依托的三位一體教育網絡,整合各方面力量,優(yōu)化禮儀教育環(huán)境,提高高職學生文明禮儀素養(yǎng)和適應社會的能力,促進高職學生綜合素質的不斷提高。

作者:王奕 單位:荊州教育學院

參考文獻:

[1]杜瑾.從傳播學看當今高職生禮儀文化教育的缺失[J].新聞愛好者,2014(1):83-85.

[2]張永平.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新視域——評李合亮《解析與建構:當代中國思想政治教育的哲學反思[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0(10):90-91.

[3]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學院課題組.道德禮儀規(guī)范與高職生道德人格塑造[J].中國青年政治學院學報,2010(1).

篇(6)

關鍵詞:中職學校;禮儀素養(yǎng);教育效果

一、中職學校開展禮儀素養(yǎng)教育的意義

禮儀是指一個人內在的文化、藝術、道德、思想素養(yǎng)的外在表現形式,是人們在各種社會交往活動中形成的用以美化自身、完善自我、修身養(yǎng)性、敬重他人的約定俗成的行為規(guī)范與準則。對中職學生加強文明禮儀教育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一)我國素以文明古國、禮儀之邦著稱于世,禮儀文化源遠流長,有著豐富而寶貴的禮儀文化遺產,對中職學生開展文明禮儀教育有益于弘揚我國優(yōu)良的禮儀文化傳統(tǒng)。(二)中職學生既是中華傳統(tǒng)美德的傳承者,又是新時代社會道德規(guī)范行為的體現者。開展禮儀教育,促使學生形成良好的社會品德,為其將來成為社會有用人才奠定基礎。為人處事是中職學生人生最關鍵的一門功課。對中職學生進行禮儀培養(yǎng),可以培養(yǎng)樂觀、積極、陽光的心理素質,學會尊重別人,培養(yǎng)善于溝通、積極參與、良好交往的素質,為將來走向工作崗位更好發(fā)揮潛能,把握更多機會奠定基礎。(三)禮儀屬于德育范疇,屬于道德體系中社會公德的范疇,是德育中的基礎教育,又深蘊著美育、健康心理素質教育、人生成長啟示教育、民族傳統(tǒng)文化教育,綜合性、包容性很強,它從人類最基本的行為入手,教會人們在規(guī)范自身行為的同時,培養(yǎng)高尚的道德情操。青少年學生對禮儀有著濃厚的興趣和強烈的求知欲,所以說,禮儀教育是讓學生易于接受、樂于接受的德育,是實實在在的精神文明建設,是學校加強思想道德建設的好的方法途徑。(四)禮儀教育是對中職學校德育內容的完善撲充。德育的內容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法紀教育、心理教育。過去學校圍繞升學率這個目標,正常的開設政治課,其他方面就忽視了,出現了德育的薄弱偏差問題,也就出現了受教育者人生成長過程人格、道德素質不完善的問題。通過文明禮儀教育,有益于對中職生思想、道德、心理、藝術等方面教育的完善與補充。

二、提高中職學校學生禮儀素養(yǎng)教育效果的對策

(一)營造學校文化氛圍,為提升學生禮儀素養(yǎng)創(chuàng)造外部條件

校園是育人的最佳場所,對校園環(huán)境的科學布置和有意義主題的構建,可以展現校園的品位,又可以成為學校教育內涵的重要載體,從而對中職學生的發(fā)展產生積極引導。學生在校期間生活在美麗有文化的校園環(huán)境中,其精神面貌、日常行為、道德思想等均受環(huán)境的影響。基于學校文化育人的功能,我校在教室、走廊、宣傳欄、專用教室都分別掛上了《中學生日常行為規(guī)范》,名人名言、名人畫像、成功校友等。學生走進學校大門,抬頭便見國旗,國徽和中國版圖,體現了教育性和藝術性。整潔、優(yōu)美、生氣勃勃的校園環(huán)境,會使人的心靈美化,使學生產生一種奮發(fā)向上的自尊自愛的意識,起到同化作用。讓師生在工作、學習中耳濡目染,接受良性熏陶,使其對我校學生文明行為、思想品德養(yǎng)成教育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

(二)發(fā)揮課堂教學在禮儀素養(yǎng)教育中的主陣地作用

學校是育人的主要場所,在禮儀的養(yǎng)成教育中,學校的作用無可替代,加強禮儀教育必須充分發(fā)揮學校的主陣地作用。把禮儀教育融入課堂教學。針對學生特點,科學設計教育內容,組織相關教師編寫相關教材,把禮儀教育有機滲透到各個學科。

我校在部分專業(yè)開設了禮儀必修課,還在全校開設了面向全體學生的禮儀選修課。在禮儀課教學中,結合《中學生守則》、《中學生日常行為規(guī)范》,系統(tǒng)地講解適合學生不同年齡特點的禮儀常識如舉止、談吐、服飾、社交、家庭、公共、餐飲等禮儀,并設計情景讓學生參與實踐。這些內容是相互聯(lián)系的,幾乎每一部分都滲透著美育、德育和健康心理素質教育的內容。如舉止、談吐、社交禮儀,培養(yǎng)學生擁有端莊優(yōu)雅的舉止,文明禮貌的談吐和善于交往的能力,言談舉止給人以美感,掌握了為人處事的基本原則、分寸與藝術,也便擁有了一份大方與自信。服飾禮儀教育學生穿著打扮以和諧為美,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審美觀,讓他們懂得學生時期著裝以大方自然為美,追求名牌奇裝異服,留奇特發(fā)型、濃裝艷抹、珠光寶氣與學生身份年齡都不和諧。社交禮儀、公共場所禮儀培養(yǎng)學生的社會公德、友愛合作意識,家庭禮儀培養(yǎng)學生“孝敬父母”“尊老愛幼”的道德品質。班主任或任課教師通過主題班會或主題教育活動,通過深入淺出、循循善誘的體驗,使榮辱觀念、文明禮儀入耳、入心、入腦。

(三)從日常行為入手,引導學生遵守禮儀規(guī)范

對中職學生的教育過程是一個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的過程。在日常就要使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如離家上學時應跟家長說“再見”,見到長輩要問好, 碰到老師應當主動問老師好,垃圾要隨手扔進垃圾箱等等。在教給學生禮儀知識和行為時,不能只是簡單告訴學生應當怎樣做,更要采用有效方法講一些通俗易懂的道理,例如應當怎么樣求人幫忙?為什么見到同學要保持微笑?與人交談應如何目視對方?怎樣尊重老人等等。經過老師耐心的講解示范和教育,讓中職學生逐漸懂得:與別人交流時微笑和使用禮貌語言,別人就會更加愿意與你交往;與別人溝通交談時,應當主動誠懇、大方得體。

中職學生從小習慣培養(yǎng)不好,進班級或是教師辦公室有時不敲門,也不喊報道。學校開設禮儀班會系列專題課,重點介紹禮儀的作用、規(guī)范禮儀。通過主題活動及養(yǎng)成教育,讓學生明白:進班級或是教師辦公室有時應當敲門;去別人家作客時,不能長時間敲門,也不能大聲喊叫影響鄰居;到別人家作客要預約,做客時間也不能太長,更加不能賴著不走;離開客人家時要禮貌地告別并向主人表示謝意等。

(四)常抓不懈,不斷強化中職學生禮儀意識培養(yǎng)

文明禮儀教育,是一種養(yǎng)成教育,不可能一蹴而就。因此文明禮儀教育應常抓不懈且持之以恒。中職學生自制能力也較差,有好模仿和從眾的心理特點,強化禮儀常規(guī)訓練是比較容易取得效果的。由于受家庭、社會和環(huán)境的影響,中職學生禮儀表現具有有時好一些,有時不穩(wěn)定性的特點。如有的學生明明知道禮儀規(guī)范的細節(jié)要求,但就是不能很好地去遵守堅持;禮儀知識訓練的不一致不協(xié)調、不良社會環(huán)境的影響等也會使學生的禮儀表現產生不穩(wěn)定性。學校和教師應明白這是一種教育的正?,F象,出現這種現象不應對學生失去信心,應當多鼓勵學生積極努力,堅持不懈,持之以恒,并嚴格要求學生,只要堅持一定能收到預期效果。

我校主要抓兩個方面:(一)語言禮儀教育。主要包括見面禮貌語、稱呼用語、回答老師提問用語、交談用語等的養(yǎng)成訓練。如:學生應當學會尊重教師,學生應當堅持做到:碰見老師要說老師好;進老師辦公室要先敲門,經過老師允許后再進入。(二)對學生進行日常行為禮儀教育。如,討論問題不影響別人、課間輕聲慢步不打鬧。教師要多提醒督促學生,強化日常訓練,鼓勵學生盡量克服自我控制能力弱的缺點,相信學生能夠做好,給學生充分信任。有教師的充分信任和大膽鼓勵,學生可以逐步規(guī)范自己的禮儀行為,一定可以達到常規(guī)文明禮儀的規(guī)范要求。

(五)發(fā)揮教師在學校的禮儀表率作用

教師在學校的禮儀表率作用非常重要。一個愛崗敬業(yè)、熱愛學生、氣質非凡、儀表端莊的教師,對學生的禮儀規(guī)范教育有積極良好的引導功能和示范作用。老師們的衣著、姿態(tài)、發(fā)式等應根據自己的職業(yè)特點做到和諧整潔而又彰顯個性,這樣才能起到示范作用。男老師應自然樸素大方,要展現出瀟灑風度,而不要邋遢,當然不要過分時髦;女老師應當做到自然得體大方、素雅有致、清新不俗、高雅端莊,不要過分時裝化。教師的言教和身教缺一不可,將二者有機結合起來,一定能在禮儀教育中體現更大作用。

人們常說教師“學高為師,身正為范”。 學生有很強模仿教師的心理特征,教師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有可能成為學生刻意模仿的榜樣。教師身體力行、以身作則,可以對學生起到無聲的引導作用。許多例子表明,想讓學生注重禮儀,教師自身要一定以身作則。如:看到校園、教室里的果皮紙屑垃圾時,教師帶頭撿起,這遠比比教師訓斥學生“看見紙屑為什么不撿”要有更好教學效果。當學生見到老師問好時,老師也應該點頭或招手向學生問好,并表揚學生懂禮貌;當老師做錯了,不要掩飾要敢于向學生道歉。教師在教育中要體現出尊重學生,令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受到教育,營造良好的教育氛圍。堅持正面引導和講解,告訴學生應該怎樣去做、怎樣做才被大家所喜歡。對學生表現出的文明禮儀,把握好教育時機,及時加以肯定和表揚,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六)發(fā)揮課外實踐活動在禮儀素養(yǎng)教育中的作用

利用中職生年爭強好勝的心理特點,以及對集體活動的熱情和投入,開展豐富多彩、生動活潑的道德實踐活動促進學生文明行為意識的形成。要針對學生整體的道德狀況,采取有針對性的活動,這樣才能提高教育效果。結合禮儀課教學內容,我們精心設計和組織開展班團隊活動、“大課間”活動,使學生在親身體驗中養(yǎng)成文明禮儀習慣。學校緊密結合班團隊、綜合實踐活動和國家重大節(jié)日,有計劃地面向全體學生開展了系列實踐活動,強化文明禮儀養(yǎng)成教育訓練,積極探索學生“自主管理、自我教育、自我發(fā)展”的管理模式,通過設立文明禮儀監(jiān)督崗、實施值周班級管理等制度,促進學生學習習慣、生活習慣、禮儀習慣的養(yǎng)成,讓學生鞏固掌握了電話禮儀、接待禮儀、談吐禮儀等知識,給學生創(chuàng)造了勞動鍛煉、參與學校管理的機會。結合舉止禮儀、服飾禮儀、談吐禮儀舉辦校園藝術節(jié),開展主題演講比賽、“文明禮儀手抄報黑板報”評比等活動。這些活動由班干部同學組織,盡量讓每位同學都有參與的機會。有相當多的學生從未當眾講過話,從未參加過文藝演出,但禮儀課給了他們鍛煉的機會,不管成功與失敗,哪怕是走上臺去膽怯激動得說不出話,他們也已經突破了自己人生的第一次,敢于向過去的自己挑戰(zhàn)。

[參考文獻]

[1]張學雷禮儀與教師職業(yè)道德德價值實現[J]《道德與文明》2010151~55

[2]甘平云禮儀教育:增強德育有效性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學校黨建與思想政治教育》2011623~25

篇(7)

【關鍵詞】大學生;禮儀;教育

我國自古以來就有“崇禮尚德”的傳統(tǒng)。禮儀作為一種基本的行為規(guī)范,在人們的社會生活中起著表達彼此善良愿望與美好情感的作用。禮儀不僅代表著一個國家的文明程度,而且可以促進社會的和諧發(fā)展。隨著社會的發(fā)展,社會對精神文明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大學生既是中華傳統(tǒng)美德的傳承者,又是體現時代特征的道德規(guī)范的受教育者。因此,普及大學生禮儀教育,促使大學生從一點一滴小事著眼,養(yǎng)成良好的禮儀習慣,勢在必行。

1 大學生禮儀教育的必要性

1.1 弘揚中華民族優(yōu)秀文化的需要

我國素有“禮儀之邦”之稱,禮儀作為我們中華民族的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應該很好的被我們所繼承和發(fā)揚。在我國古代,禮儀就備受重視,《禮記?曲禮》指出:“道德仁義,非禮不成;教訓正俗,非禮不備;分爭辯訟,非禮不決;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禮不定。”這充分說明各種行為都受到了禮儀的約束。在全球化的今天,各國之間的競爭日益激烈,不但包括政治、經濟方面的競爭,而且文化的競爭也被更加重視。要提高國家的文化軟實力,就要大力弘揚中華民族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文化。而禮儀教育則不可推卸地肩負著傳遞和弘揚中華民族傳統(tǒng)美德的崇高使命。大學生作為國家的未來和希望,對于他們的禮儀教育更應該注重傳統(tǒng)文化與當代教育相結合,深入挖掘傳統(tǒng)文化的人文價值和現代意義。

1.2 促進社會和諧的需要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歷史的不斷進步,我們黨提出了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偉大構想。和諧社會就是要建立安定有序、民主法治、公平正義、誠信友愛、充滿活力、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社會。而和諧社會的建立是離不開禮儀教育的。從古至今,禮儀一直都是構建和諧社會的基本要素之一。荀子說過:“人無禮則不生,事無禮則不成,國無禮則不寧?!边@說明禮儀使人們相處和睦,使國家安寧健康的發(fā)展。2005年主席強調:“一個社會是否和諧,一個國家能否實現長治久安,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全體社會成員的思想道德素質。沒有共同的理想信念,沒有良好的道德規(guī)范,是無法實現社會和諧的?!币虼?,應加強大學生禮儀教育,促進社會和諧發(fā)展,形成知榮辱、講正氣、促和諧的風尚。

1.3 提高大學生人際交往能力的需要

人際交往能力關系著個人的發(fā)展和成功。美國著名哲人戴爾?卡耐基曾說:“一個人事業(yè)的成功,只能15%是專業(yè)技術,另外85%是靠人際關系,處事技巧。”由此可見,任何社會的交際都離不開禮儀,而且人類越進步,人類的社會化程度越高,人們就越需要禮儀來調節(jié)社會生活和人際關系。[1]知書達理,待人以禮,是每個大學生應有的基本素質,也是建立良好人際關系的前提和基礎。因此,大學生應加強禮儀教育,遵循相互尊重、誠信真摯、言行適度、平等友愛等交往原則,提高個人人際交往能力。

2 大學生禮儀教育的途徑

2.1 開設禮儀教育課程

高校是大學生禮儀教育的重要陣地。高校教育不但擔負著傳授知識,讓大學生增長才能的任務,而且要提高大學生綜合素質水平,以應對當今社會的飛速發(fā)展。禮儀教育可以培養(yǎng)大學生人際交往能力,是邁入社會必不可少的技能。禮儀教育的內容、手段都應以滿足學生需要出發(fā)。禮儀教育內容應適應時代的發(fā)展,與時俱進。在介紹國外禮儀慣例和中國傳統(tǒng)禮儀的同時,還應包含禮儀的歷史起源等介紹。禮儀教育的手段可以多種多樣。比如,可以通過運用視頻、圖像聲音等多媒體形式,把禮儀知識形象、生動的展示給學生,從而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其次,還可以采用網上聊天、辯論或咨詢等方式充分發(fā)揮網絡的優(yōu)勢,進行更廣泛的禮儀教育,使學生能在接受禮儀教育的同時獲得更多的快樂體驗。

2.2 提高教師禮儀素養(yǎng)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古人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行?!苯處煹难哉勁e止都體現著自身素質和修養(yǎng),對大學生的影響很大。教師儀容儀表大方得體,談吐高雅不俗,會在不經意間對學生起到陶冶熏陶的作用,使學生積極學習教師身上良好的禮儀品質,“見賢思齊”,自覺提高個人的禮儀修養(yǎng)。因此,教師應以身作則,率先垂范,提高個人修養(yǎng)素質,注重禮儀。同時,教師可以將禮儀知識融入到教學課堂中,把教師的榜樣示范作用寓于學生的主體性活動之中,靈活運用各種教學方法和手段,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禮儀的主動性和積極性。這就要求教師應不斷提高個人禮儀修養(yǎng),通過師資培訓和自我學習,成為一名學術淵博、職業(yè)操守高尚,具有良好禮儀修養(yǎng)的高校教師。

2.3 營造良好的禮儀氛圍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環(huán)境對人的品格形成有著直接的關系。健康、和諧的禮儀環(huán)境氛圍有利于大學生形成良好的禮儀習慣。良好的禮儀氛圍可以使大學生感受到了禮儀就在自己身邊,在潛移默化中,通過耳濡目染使自己形成良好的品格。一方面,學校開展禮儀文化活動,如通過廣播宣傳文明禮貌行為、組織禮儀知識競賽、辯論等。另一方面,在公共場所,如教學樓、圖書館、食堂等地張貼提示性的標語,隨時能提醒全校師生注意自己的言行。教育廣大學生從最基本的儀表、言談和儀態(tài)舉止做起,從身邊點滴小事做起,從小事中得到升華。與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形成和諧融洽的心理氛圍。[2]

2.4 加強禮儀實踐教育

實踐活動是學生們實際運用理論知識、提高自身能力的極好的訓練平臺,對學生有很大的幫助。加強大學生禮儀教育的實踐性,可以通過個人禮儀、面試禮儀和職業(yè)禮儀來進行教育。個人禮儀是社會個體的生活行為規(guī)范與待人處世的準則,是個人儀表、儀容、言談、舉止、待人、接物等方面的個體規(guī)定,是個人道德品質、文化素養(yǎng)、教養(yǎng)良知等精神內涵的外在表現。面試禮儀是成功求職的臨門一腳。求職者能否實現求職目標,關鍵的一步是與用人單位見面,與人事主管進行信息交流,以便使人事主管確信求職者就是用人單位所需要的人才。職業(yè)禮儀,是指人們在職業(yè)場所中應當遵循的一系列禮儀規(guī)范。大學生通過實踐活動學會這些禮儀,將使個人的形象大為提高,這對于他們今后的生活和工作都有很大的益處。

綜上所述,禮儀教育對于培養(yǎng)大學生文明有禮、道德高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因此,有必要通過學習禮儀、遵循禮儀、弘揚文化,大力提高大學生的文明素養(yǎng),使他們成為言行文明,知書達禮的社會主義事業(yè)建設者和接班人。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