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雜志訂閱 SCI期刊 投稿指導 期刊服務 文秘服務 出版社 登錄/注冊 購物車(0)

首頁 > 精品范文 > 高效親子溝通

高效親子溝通精品(七篇)

時間:2023-06-05 15:42:02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高效親子溝通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chuàng)作。

高效親子溝通

篇(1)

關鍵詞:親子溝通研究;反思

中圖分類號:G45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0568(2012)19-0135-03親子溝通是實現(xiàn)家庭教育功能的重要方式之一。我國自上世紀末本世紀初興起了親子溝通的實證研究,并取得了一定成果,在該領域獲得了一定進展。但是,縱覽這些研究成果,與國外同類研究相比,仍存在較大的差距,主要存在的問題是:親子溝通內涵界定不夠明確、研究內容不太清晰、研究方法比較單調,為提高研究的精準性與有效性,本文針對這三個問題進行反思與探析。

一、親子溝通內涵需明確

“溝通”是我們社會生活中的一個常用詞,不論是在我們的日常口語表達中,還是在許多研究領域,如傳播學、組織行為學、社會心理學、教育社會學等都會提到“溝通”這個詞。也許正因為“溝通”是一個我們很熟悉且使用廣泛的詞,許多時候,我們往往忽視了對“親子溝通”這個詞的明確界定。由于核心概念的模糊,使得親子溝通的研究也就沒有統(tǒng)一的、清晰的、可靠的操作指標,研究者出于各自的理解采用不同的測量指標,造成眾多結論分歧。2003年就有學者提出,現(xiàn)有研究在親子溝通的內容、溝通滿意度、溝通對象和青少年性別對親子溝通的影響等方面的研究并沒有較為一致的結論,其主要原因是:對于研究的范圍、概念的界定缺乏統(tǒng)一的標準。迄今為止,查找相關文獻,我國該領域的研究仍未對“親子溝通”形成統(tǒng)一的明確界定,有的即使有定義,但也未做深入剖析,在研究設計時,不知不覺偏離核心概念,使得研究取向不清晰。

在英文中“communication”譯為溝通,也包含傳播、交往、交流之意,這些詞在中文里的使用是有差異的。查找商務印書館第五版《現(xiàn)代漢語詞典》,“傳播”解釋為“廣泛散布”,“交往”解釋為“互相來往”,“交流”解釋為“彼此把自己有的供給對方”,“溝通”解釋為“使雙方能通連”。由此可見,若排除物質與文化層面的指向,“傳播”一般是指信息的單向流通,主要是點對面;“交往”含義較為寬泛,社會就是一個交往的網(wǎng)絡,人類社會之所以成為社會的先決條件就是其成員之間的交往。有學者認為,交往就是共在的主體之間以一定的物或符號為中介的相互作用、相互接觸、相互交流、相互溝通、相互理解。

“交流”與“溝通”較為接近,都有信息的雙向流通之意,這也是親子溝通研究中經(jīng)常容易混淆的兩個概念。在心理學中,“溝通”一詞,意為信息、事實、信念、態(tài)度和感受等在人際之間的傳播、接收與理解過程,注重對信息傳播者與信息接收者之間的相互影響過程與規(guī)律的研究,溝通更強調信息交換的雙向性和互動性。也有學者提出,溝通是指行為者之間通過有效語言、運用合理的協(xié)調方式達到真正理解或共識的行為。所以,“交流”雖有雙向流通的意向,但它僅僅描述的是信息流通的來往方向,不必反映流通的效果,而“溝通”強調“溝”而務求“通”,必然反映流通的效果。

明晰“溝通”的內涵后,“親子溝通”的界定就相應明確。親子溝通是指家庭中父母、子女之間交換資料、信息、觀點、意見、情感和態(tài)度,以達到共同的了解、信任與互相合作的過程。親子溝通不僅指向信息的交流,還反映親子之間獲得相互理解、形成情感相通、達成共識的交流結果。

二、研究內容需明察

明確了親子溝通的內涵,就如研究道路上找到了路標,所有的研究設計應在其指引下朝著研究目標邁進。要使研究內容不偏離軌道,在做研究設計時就需要圍繞核心概念的內涵加以明察。

我國目前親子溝通相關研究中,大量存在由于核心概念模糊導致研究內容定位不準確的現(xiàn)象。如親子溝通問題的研究?!皽贤▎栴}”是當前國內親子溝通研究文獻中出現(xiàn)較多的一個詞,在親子交往中,親子溝通與親子沖突是相對應的,長期的溝通不足或溝而未通,可能產(chǎn)生親子沖突,導致親子矛盾或親子交流方面的種種問題。若溝通了,親子沖突就可以避免或及時化解。溝而未通是未溝通、誤溝通、假溝通類非溝通行為。因此,親子溝通問題研究實際上研究的是親子交流中的非溝通、親子沖突、親子矛盾等問題。與此類似,又如“親子溝通的改善研究”之類提法顯然也是不恰當?shù)模_切說應是親子溝通的達成(或實現(xiàn)、促進等)研究。不同的家庭可能有不同的溝通模式,如Fitzpatrick提出的關系定向和觀念定向模式,進而根據(jù)這兩個維度得分的高低組合成親子溝通的四種類型:一致型、多元型、保護型、放任型。不同的溝通類型會產(chǎn)生不同的溝通結果,即在相互理解、情感相通、達成共識實現(xiàn)的層次與程度上會有差異,但溝通的信息源方一定有努力“連通”的目的,且架起一座橋梁把信息源方與接受方連通在一起。所以,溝通不是交流。如果我們把它們混為一談,就會出現(xiàn)如“溝通問題”類自相矛盾的提法。

另外,如果我們不把握清楚親子溝通的內涵,就會在一些相關問卷設計中出現(xiàn)混亂狀態(tài)。如溝通頻次、溝通時間、溝通內容等研究,被調查學生很可能有的報告的是溝通情景,有的報告的并不是溝通情景,不能真實反映親子間的溝通狀態(tài),而只是交流狀態(tài)。如孩子回到家,對媽媽說:“媽,我回來了”。媽媽說:“好,快去洗把手,馬上吃飯了”。又如:餐桌上,孩子說:“爸,今天學?!卑职执驍嗾f:“哪來那么多的廢話,快吃飯,吃了做作業(yè)去?!钡冗@樣一些對話能稱之為“親子溝通”嗎?顯然不能,應是“親子交往”或“親子交流”、“親子對話”。

根據(jù)親子溝通內涵的界定,按照“5W”的思考路徑,親子溝通的要素應包括:溝通者(who)、目的(why)、信息(what)、溝通方式(how)、環(huán)境(where)。因此,親子溝通的研究內容主要包括以下五個方面:一是溝通雙方影響因素研究,包括父母與子女雙方的人格特征、性別特征、溝通態(tài)度、溝通興趣、溝通技能、地位結構等;二是溝通重要性研究,主要考察親子溝通與子女心理健康、壓力應對方式、問題行為、學業(yè)成就、同伴交往及社會適應等其他方面之間的關系;三是溝通話題研究,包括親子溝通話題涉及范圍、親子性別匹配差異等;四是溝通方式研究,主要探索親子間如何做決定、問題解決過程等;五是溝通環(huán)境研究。根據(jù)生態(tài)系統(tǒng)模型理論,所有影響父母行為及兒童發(fā)展的因素組成了一個完整的生態(tài)系統(tǒng),該系統(tǒng)可分為四個子系統(tǒng):微觀環(huán)境系統(tǒng)、中環(huán)境系統(tǒng)、外環(huán)境系統(tǒng)、宏觀環(huán)境系統(tǒng)。家庭、學校是與兒童關系最密切的微系統(tǒng),微系統(tǒng)之間的相互聯(lián)系與作用構成中間系統(tǒng),而那些兒童并未直接參與但卻影響他們的環(huán)境,如父母的受教育程度、職業(yè)條件等構成了外環(huán)境系統(tǒng),最后,兒童所處的具有一致信仰、習慣、傳統(tǒng)觀念和意識形態(tài)的社會或亞文化的社會機構組織構成了宏觀系統(tǒng),這些環(huán)境系統(tǒng)之間的關系不是固定不變的,而是隨著父母—兒童之間的參與程度的變化而變化。所以親子溝通環(huán)境研究涉及多個層面,如宏觀層面的文化背景、風俗傳統(tǒng)等,外環(huán)境層面的父母學歷、職業(yè)類型等,中觀層面的家校關系親密度、家校之間聯(lián)系方式等,微觀層面的家庭結構、家庭功能、家庭氛圍等,環(huán)境諸因素之間的動態(tài)發(fā)展機制等。

三、研究方法需豐富

目前國內親子溝通相關研究主要采用的是定量研究方法,多以問卷法獲得數(shù)據(jù)資料,通過統(tǒng)計的方式獲得結論,問卷也較多使用的是單方報告法,近兩年也有少量的親子雙方報告及行動研究、質性研究。

從了解的角度來說,親子溝通是父母與子女之間信息交流的過程,是一個具有雙方互動性的動態(tài)的發(fā)展過程,單以靜態(tài)的問卷調查難以反映溝通形成的機理及發(fā)展變化的特征。因此,一方面問卷調查應分別進行父、母、子三方報告,同時輔以縱向的追蹤研究,能較好地考察父母及親子之間對溝通的知覺差異、互動機制的演變特征等;另一方面,需要以訪談、觀察、溝通日志分析等方法深入探究不同階段學生親子溝通的特點。國外的親子溝通研究已經(jīng)從宏觀的型式學角度研究深入到微觀的溝通過程研究,而我國目前深入的微觀研究還比較欠缺,需要通過研究方法的豐富加以完善。

從干預的角度來說,行動研究是現(xiàn)有階段一種較為容易操作的方法。關鍵是,怎樣在行動中提煉出溝通得以實現(xiàn)的要素,并將之轉變成比較高效的可復制的訓練模式。目前我國相關研究還是空白,盡管社會上很多親子培訓機構在如火如荼開展著相關培訓,但作為研究成果,在學術期刊上還未查到。當然,若要提高研究結論的科學性,實驗法應是最佳的選擇,但在核心概念的操作性定義、變量的選擇及無關變量的控制等方面需要周密思考,找到切實可行的操作途徑,這在本領域研究中將會非常有價值。

參考文獻:

[1]房超,方曉義.父母-青少年親子溝通的研究[J].心理科學進展,2003,(11).

[2]衣俊卿.現(xiàn)代化與日常生活批判——人自身現(xiàn)代化的文化透視[M].哈爾濱:黑龍江教育出版社,1994.

[3]張淑華.企業(yè)管理者溝通能力結構與測量研究[J].心理科學,2004,(2).

[4]張東嬌.教育溝通論[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7.

[5]王爭艷,劉紅云,雷靂等.家庭親子溝通與兒童發(fā)展的關系[J].心理科學進展,2002,(10).

篇(2)

規(guī)范性指繪本閱讀室從建立到管理到使用,每個環(huán)節(jié)、每個流程、每個崗位,都有一定的規(guī)矩和標準,以便更好地發(fā)揮繪本閱讀室的效能。

1.建立層層負責制的網(wǎng)狀管理體系,規(guī)范繪本閱讀室管理細節(jié)

科學有效的管理方法是繪本閱讀室應用價值最大化與可持續(xù)發(fā)展的根本。為降低管理成本,提高工作效率,有效發(fā)揮繪本閱讀室作用,可采取“管理重心下放、工作效率上升”的工作思路,建立以“班主任―繪本閱讀室專管教師―教研組長―教學主任―園長”層層負責制的網(wǎng)狀管理模式,在繪本閱讀室的日常管理與應用、教育科研、閱讀實踐活動組織等方面實現(xiàn)班級、教研組、課題組靈活對接,互相影響與滲透,同時又具有高度自主性。還要制定與健全繪本閱讀室管理與使用制度、圖書借閱等各項制度,從而以管理規(guī)范制度,以制度規(guī)范行為。層層負責,層層問責,確保繪本閱讀室的每個細節(jié)都有專人負責,管理科學,規(guī)范到位。

2.把關繪本圖書質量,把握繪本閱讀室圖書的品質與教育內涵

繪本閱讀室的圖書品質是吸引教師與幼兒閱讀熱情的關鍵。繪本與一般圖書相比,圖文并茂,甚至有的繪本只有圖沒有文字,它通過淺顯的故事來闡述幼兒平時很難理解的、較為深邃的內涵,

包括哲理、生命、愛的主題。因其圖文共賞具有直觀性與形象性,給孩子帶來視覺美的享受,符合孩子年齡和心理特點,因而非常適合低幼兒童閱讀。如,小班孩子由于年齡小,觀察理解能力較差,因此圖書應選擇那種圖畫大、畫面?zhèn)鬟_信息量小且文字少的,便于孩子在觀察畫面的基礎上理解故事內容。大班的孩子觀察理解能力及語言表達能力都有了一定提高,可以選擇畫面文字相對豐富的圖書,給孩子適宜的刺激,使孩子在原有閱讀能力的基礎上獲得提高。

3.發(fā)揮環(huán)境隱性教育功能,營造繪本閱讀室多元化的閱讀環(huán)境

閱讀興趣要從小培養(yǎng),環(huán)境支持與熏陶最為重要。因此創(chuàng)設一個良好的閱讀環(huán)境,發(fā)揮環(huán)境隱性教育功能,是繪本閱讀室管理與應用的必備條件。因此,采光良好、溫馨舒適、開放創(chuàng)新、安靜不被打擾的閱讀環(huán)境可以提高幼兒閱讀興趣,提升幼兒閱讀質量。

如,我園的繪本閱讀室首先注重了采光通風良好,墻面主色調為粉綠色,適合幼兒寧靜身心,沉浸于書香;桌椅顏色與形狀充滿童趣,都是按照幼兒身高設計,開放式櫥柜高度相宜,便于幼兒取放圖書;墻面的裝飾圖案接近幼兒審美情趣,活潑生動,符合幼兒年齡特點;溫馨提示語告訴孩子繪本閱讀時要專心致志、圖文共賞、邊讀邊想的閱讀方法。

二、繪本閱讀室的管理與應用應體現(xiàn)高效性

本文中高效性有三個內涵。對于繪本閱讀室本身來說,主要指這份教育資源的使用率,即繪本閱讀室的具體應用程度具備高效特點。對于教師來說,則是通過對幼兒的閱讀指導,提高教師的綜合能力,培養(yǎng)充滿愛心、善于學習、樂于合作、能夠審美的教師。對于幼兒來說,則是指通過繪本閱讀室教師指導下的活動與家庭親子閱讀活動相結合,在教師與家長的雙重指導與影響下,切實能促進幼兒在讀書中獲得良好道德品質的形成,即對幼兒的教育效果達到高效性。

1.合理調整課程安排,提高繪本閱讀室教育資源的使用效率

在幼兒園大中小班幼兒既有的教育課程基礎上做適當調整?;谀壳坝變簣@班級中幼兒人數(shù)眾多的現(xiàn)狀,我們可以采用班級分組活動的策略,比如,將一個班級的幼兒分為兩組,利用每天上午下午各一次的區(qū)角活動的時間組織幼兒到閱讀室活動。每天不同年齡段的幼兒都能有組織地在繪本閱讀室進行閱讀活動,確保繪本閱讀室教育資源的最大化使用。

2.依托繪本閱讀室這一載體,綜合利用多種手段,促進教師專業(yè)素質提升

蘇霍姆林斯基在《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中說:“把每個孩子都領進書籍的世界,培養(yǎng)起對書的酷愛,使書籍成為智力生活中的指路明燈――這都取決于教師?!币虼耍處煴旧韺臒釔?,以及對書籍內涵的把握、對孩子閱讀活動的指導就顯得尤為重要。我們要充分利用繪本閱讀室資源,組織豐富多彩的教科研活動,促使教師專業(yè)獲得提升。如,教師們通過繪本教學設計、撰寫案例反思、教育敘事等。其中教師選擇繪本的過程可以擴大教師的圖書瀏覽量,了解孩子的喜好;分析繪本教材的過程,無形中提升教師自身的文學欣賞與鑒別的能力;在繪本教學過程中有助于指導提高教師的課堂駕馭能力,培養(yǎng)教師的教育機智;而課后反思與撰寫論文等可以促使教師多動筆,將自己的經(jīng)驗教訓提煉總結,便于今后工作的改進。

3.在園閱讀與家庭親子閱讀活動有機結合,扎實高效促進幼兒閱讀習慣養(yǎng)成

繪本閱讀室中教師指導下的閱讀活動,固然對幼兒閱讀能力、理解能力、表達能力等綜合素質的發(fā)展非常重要。但家庭親子閱讀活動由于其獨特性,不僅有助于幼兒語言表達能力、認知能力的發(fā)展,更重要的是為父母創(chuàng)造了與孩子溝通的機會,使孩子心靈得到更多關愛,讓彼此情感更加親密。因此,除了繪本閱讀室的自由閱讀、教師指導下的閱讀之外,我們要將在園閱讀與家庭親子閱讀活動有機結合,更快更好地促進幼兒閱讀習慣的養(yǎng)成。

幼兒園可多向家長宣傳養(yǎng)成閱讀習慣的好處,以及親子閱讀的重要性。并通過家園溝通的多種方式指導家長如何挑選繪本故事、好書推薦以及如何指導孩子閱讀等,也可以開展閱讀室圖書走向家庭活動,建立家長借閱圖書制度,把幼兒園優(yōu)秀繪本資源直接呈現(xiàn)給家長。繪本閱讀室的應用價值也由此發(fā)揮到最大化。

篇(3)

家校合作,顧名思義就是學校教育、家庭教育在共同的教育目標下,相互參與、相互配合、相互補充、相互促進,形成一個有機的教育整體。

學校是專門的教育機構,教師是未成年人教育的專業(yè)工作者,學校教育理所當然在未成年人的教育中起主導作用。家庭是社會的細胞,家庭教育是基礎教育,又是終身教育,它對一個人的啟蒙、成長、成才有著不可估量的作用。一個人的思想、品德、行為習慣、意志性格的形成都離不開家庭,家長的素質直接影響到孩子,家長的人生觀、日常道德規(guī)范、待人處事對孩子成長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

學校作為教育的主體實踐者和執(zhí)行者,必須主動帶動家庭。一方面,學校要加強與家長的溝通,及時地把學校對學生的要求、評價反饋給家長,并了解家長對子女、對學校工作的期望,以爭取家長對學校教育的理解、支持和配合;另一方面,學校要主動承擔起家庭教育的指導任務。

家長是社會中最關注學校教育的人群,也最有資格評價學校教育。在孩子讀書階段,孩子的學校生活是家庭生活的重要話題,學校和孩子是家庭生活的焦點。因此,家長想了解學校,想?yún)⑴c孩子的學校生活,想發(fā)揮自身的能力為學校貢獻力量是普遍的心理。

家校合作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是指以培養(yǎng)學生健康的人格、提高學生心理素質為目的,學校和家庭采取相互參與、相互溝通、相互配合、相互補充、相互促進的有機的心理健康教育互動形式。

一、心理健康教育家校合作類型

根據(jù)合作中影響作用的方向,家校合作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形式可以分為以下幾種:學校為主導,向家庭作用的合作形式(學校家庭的合作形式);家庭為主導,對學校影響的合作形式(家庭學校的合作形式);以社區(qū)為中介,學校向家庭影響的合作形式(學校社區(qū)家庭的合作形式)。

(一)學校家庭的合作形式

1.家長學校

學校指導家庭教育最便捷、最高效的途徑之一是家長學校。家長學校是學校教育的重要陣地,是提高家長家庭教育水平的重要載體和陣地。家長學校是向家長開展普及型的家庭教育知識和心理健康教育常識的最普遍的形式。在家長學校中可以聘請有關專家講授有關知識,或由學校的心理教師對家長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知識的普及。

2.家長會

家長會是學校和家長溝通的最常見的形式,在家長會上,班主任或科任教師會向家長匯報學生近期的表現(xiàn)和學習狀況。有的班主任利用家長會向本班級家長進行學生年齡特征和心理特征、教育方式、教育方法等方面的指導,使家長能理解自己的孩子,掌握符合孩子特征的教育方式。此外,科任教師和家長還可以利用這個機會就班級發(fā)展、學生學習、個性發(fā)展、思想觀念、教育方法等問題暢所欲言、充分討論。根據(jù)要求,各年段、各班級每學期至少召開一次全體性的家長會,新生入學第一學期和畢業(yè)班最后一學期則至少兩次。還可以召開小型家長會,針對某些具體問題進行深入的交流、溝通和指導。

3.家長沙龍活動

家長沙龍活動,主要通過級長、班主任向家長宣傳,家長自愿報名?;顒佑尚睦斫處熤鞒?,班級科任教師也會以助理身份參與其中。家長沙龍活動關注家長的教育煩惱,讓家長更好地應對青春期孩子的心理變化。

家長在沙龍中分享與孩子相處時遇到的煩惱,通過角色扮演、討論分享的方式,共同對典型情況進行探討,找到與青春期孩子相處的有效方式。讓家長在教育孩子時產(chǎn)生的負面情緒得到宣泄,并通過家長間的相互分享得到情感和方法的支持,讓家長改進教育觀念,共同成長,注重家長良好心理素質的培養(yǎng),了解和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營造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環(huán)境。

4.親子團體活動

親子團體活動不僅包括學校組織的父母孩子一起參加的各種活動,還包括親子團康活動、親子小組輔導活動。親子團體活動有利于幫助家長建立主人翁意識,激發(fā)家長積極合作的態(tài)度,使他們了解學校的教育理念,為孩子與家長、教師與家長、家長與家長之間搭起一座溝通的橋梁,同時促進親子關系的健康發(fā)展。

根據(jù)不同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學校精心組織學生和家長開展參觀、訪問、表演、聽報告、勤工儉學、社會調查、生產(chǎn)實習、社會考察等形式多樣的實踐活動。尤其在假期,親子團體活動更加受到家長們的歡迎,教師、家長和孩子一起參與活動,為三者的相互溝通、相互理解搭起了橋梁。

親子小組輔導是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形式,由心理教師組織同質學生和家長,利用周末時間,開展親子心理輔導小組活動。在活動中,根據(jù)小組成員的一般性問題,設計針對性的活動,在活動中讓孩子和家長在心理教師的引導下獲得體驗和感悟,感受彼此的重要性,學會溝通技巧,發(fā)現(xiàn)自己身上存在的問題,在交流中獲得和諧相處的方法。由于親子小組輔導活動具有針對性、系統(tǒng)性、專業(yè)性,因此得到家長的認可,心理輔導的效果也比較顯著。

親子輔導活動,需要心理教師具備一定的專業(yè)技能,因此在學校中并不是十分普及。在對廣州市越秀區(qū)專兼職心理教師的調查中,專職心理教師普遍都開展過親子團康活動和親子小組輔導活動,而兼職心理教師只有一小部分開展過親子輔導活動。因此,對學校骨干心理教師開展親子輔導方面的培訓是十分必要的。

5.個別輔導

在課題研究中,從心理教師提交的個案輔導案例來看,專兼職心理教師在個別心理輔導中都非常重視家庭的作用和影響,在輔導中會聯(lián)系家長了解情況,并對家庭教育和教養(yǎng)方式以及家庭關系中存在的問題進行輔導。

在個別輔導中通過心理教師的指導,家長們了解了自己孩子當前的心理狀況,了解了自己的言行對孩子的影響,感受到家庭關系在孩子成長中的重要作用。這在學生心理問題預防、預警中起到很關鍵的作用。通過家長及時調整自身和家庭關系的問題,可以讓孩子在相對健康的環(huán)境中成長,避免出現(xiàn)更加嚴重的狀況。如果出現(xiàn)了問題,家長憑著對學校心理教師的信任,以及對心理健康教育知識的了解,能夠及時和學校取得聯(lián)系,可以防患于未然。

出現(xiàn)心理問題以后需要進行干預。一些常見的問題,專職的心理教師可以提供咨詢服務。在對學生和家長的輔導中,最常見的技術是系統(tǒng)式家庭治療。該療法從系統(tǒng)論的觀點出發(fā),將家庭看成一個系統(tǒng),將家庭成員看成是系統(tǒng)的組成部分,并認為家庭中每個成員都有自己認識事物的模式,家庭成員的內在解釋與外在行為是相互作用、彼此影響的,其間的關系不是直線式的因果關系,而是反饋式的循環(huán)關系。系統(tǒng)式家庭治療學派認為,無論是正常行為還是病態(tài)行為都是這種連環(huán)套式的循環(huán)反饋關系層層作用的結果。

從全區(qū)專兼職心理教師所提供的案例中可以看出,心理教師對家庭治療的理念和方法的理解多傾向于教育學的層面,多從家庭教育的角度施加作用和影響,而對家庭系統(tǒng)治療的心理咨詢技術層面的干預還比較少見。因此,在心理輔導專業(yè)水平上對學校心理教師的培訓是非常必要的。

(二)家庭學校的合作形式

1.家長志愿者活動

家長志愿者服務進校園。家長在積極參與學?;顒拥耐瑫r也積極為學校教育盡一份力,在學校開展的活動中,自愿組建起來的,家長“志愿者”在校園參與學校的服務。如校運會上,廣大家長積極支持、鼎力相助,有的當裁判,有的進行宣傳報導,有的負責保衛(wèi)和安全,有的協(xié)助后勤,為學校的工作貢獻一份力量。家長通過做志愿者直接參與學校的活動,可以近距離了解學校的辦學特點,也可以跟孩子多溝通,更重要的是用自己的行動引導孩子、培養(yǎng)孩子的愛心。

家長志愿者服務進班級。通過影響班級文化建設,引導孩子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培養(yǎng)孩子高雅的志趣和良好的生活學習習慣。為了使孩子從小愛讀書,營造書香班級的文化氛圍,許多班級的家長自發(fā)地捐書、捐錢、捐書柜,建立起班級的圖書角。家長志愿者的工作滲透到班級,從而影響學生的心理和行為。

家長志愿者活動從校園輻射到社區(qū)。比如,節(jié)假日里,家長帶著孩子走訪低保戶和社區(qū)工療站,捐錢捐物,送去生活用品,用他們的愛心行動影響著孩子。

家長走進學校、社區(qū),有序參與教育活動,有效地增進了教師、孩子、家長之間平等、融洽的感情,促進了家長與教師之間積極、互動關系的形成,使家校進一步攜手,共謀發(fā)展。

2.家長講壇

當前社會經(jīng)濟高速發(fā)展,需要傳授給學生最新的、鮮活而前沿的知識,僅靠學校單一的教育力量很難做到,來自于家長的資源正好是學校教育的補充、豐富和擴展。家長是巨大的教育資源,每一位家長都是獨一無二的教育資源。學校充分發(fā)動家長參與學校教育活動,能豐富學校教育元素,更好地為學生成長提供良好的環(huán)境和條件。基于對當前教育的前瞻性考慮,我們嘗試讓家長走進學校,為學生開設課程。

家長用淺顯易懂的語言、鮮活的事例,深入淺出地向學生講述各種知識。教師驚喜地發(fā)現(xiàn),各行各業(yè)的家長大膽創(chuàng)新,以超前的理念、鮮活的教學內容、精彩的課堂呈現(xiàn),極大地吸引了學生的興趣,有效地激發(fā)了學生主動參與活動的熱情。有些資源豐富的學校,家長聘請心理專家,為孩子所在的班級開展心理健康教育主題班講座和團康活動。

通過家長講壇,孩子們的視野得到了開闊,知識得到了拓展,探究知識的需求得到了滿足。

3.家誼會

家誼會是學校與家庭雙向互動溝通的有效平臺,為提高家長對家庭教育的認識、更新教育理念、掌握家庭教育的方法,有些班級的“家誼會”邀請家庭教育專家對家長進行家庭教育講座。家誼會也讓家長可以圍坐在一起談天說地,交流育兒心得,這就使得家長有一個交流的機會,一個溝通的平臺。部分家長在與其他家長的溝通和交流中可以改進自己的教育方法,更新自己的教育觀念,為孩子的成長提供更為優(yōu)越的條件,不少家長也因此成為了好友。

除了家長之間的相互交流,學校也通過家誼會積極向家長實施心理輔導,提倡積極正向的健康心理,并教授教育子女的方法。

(三)學校社區(qū)家庭的合作形式

1.社區(qū)宣傳服務

社區(qū)是社會的縮影,家庭是社區(qū)的細胞,家長是家庭的主導,學校通過自身所處的環(huán)境影響家庭和家長。在學校所在社區(qū)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宣傳活動,通過宣傳讓社區(qū)居民了解有關知識,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意識,培養(yǎng)社區(qū)居民的心理素質。學校的圍墻、宣傳板等都是開展社區(qū)宣傳的重要工具。心理教師和學校心理教育骨干教師參加社區(qū)自愿者服務隊伍,在社區(qū)宣傳活動中發(fā)揮專業(yè)作用。

2.社區(qū)家庭教育指導

家庭教育指導是指有關專業(yè)人員或社會機構對實施家庭教育的成員從理論、方法、內容和技術等方面進行指導,以確保家庭教育的科學性、針對性和實效性。因其受到社會文化、思想觀念以及方法的制約,不同的教育觀念會帶來不同的實踐活動、形成不同的經(jīng)驗從而產(chǎn)生不同的指導模式。學校通過社區(qū)開展家庭教育的指導,更新社區(qū)居民的教育觀念,普及科學的教育方法。學校心理健康教育骨干教師作為義工參加社區(qū)教育,做社區(qū)教育的講師,為社區(qū)居民開講家庭教育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同時給社區(qū)居民普及心理健康教育常識,以及與孩子溝通的技能技巧。這些做法,使社區(qū)這一媒介對家庭產(chǎn)生影響,從而影響家庭環(huán)境。

二、成功經(jīng)驗

目前廣州市越秀區(qū)家校合作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特點可以概括為:1.學校主導。中小學校作為家庭教育的主要影響者,對學生的影響更加全面,具有經(jīng)常性。2.資源共享。通過家?;?,為學生提供豐富多樣的心理健康教育資源。3.滲透社區(qū)。通過社區(qū)拓寬合作的范圍,擴大影響的效果。

廣州市越秀區(qū)中小學在家校合作方面作了一定的探索,有些學校探索出了自己的特色,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一)規(guī)范合作,形成架構

以廣州市朝天小學為例,朝天小學是廣州市有名的百年老校,位于廣州市繁華地段,具有非常豐富的家長資源。朝天小學在家校合作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取得了較好的成效。朝天小學在家校合作中非常注意規(guī)范化的管理,例如,為了規(guī)范化管理家庭志愿服務隊,朝天小學家庭志愿服務隊和光塔社工服務站聯(lián)手,制定了《朝天小學家庭志愿服務手冊》,以“志愿時”作計算單位,設立“志愿服務晉階制”,與“朝天之星”“服務之星”等評選掛鉤,激勵每個家庭積極投入志愿服務中,使志愿服務得以推廣,使更多人受惠。也制定了一套較為完整的志愿者管理資料,包含《朝天小學家庭志愿服務隊架構、管理及服務計劃》、《朝天小學家庭志愿服務隊管理制度》和《朝天小學志愿者信息表》。德育領導小組和專業(yè)社工進行管理,建立激勵和表彰機制。家庭志愿服務隊將依據(jù)志愿者服務記錄,實行星級認證和晉升制度;結合志愿家庭服務業(yè)績,推薦其參加評選表彰活動。通過建立規(guī)章制度,對家庭資源作了規(guī)范化的管理,進而突出優(yōu)勢影響,降低不利因素。

(二)引領社區(qū),影響家庭

例如,文德路小學十分重視社區(qū)這塊重要的教育陣地,與社區(qū)合作,在所處的大塘社區(qū)服務中心附近設立了宣傳長廊,定期刊出包括心理、生理健康常識在內的豐富多彩的宣傳內容,深受廣大群眾歡迎。文德路小學的教師們參加社區(qū)服務中心內設立的義工發(fā)展中心的活動,在社區(qū)中突顯了學校教育的功能。文德路小學是省、市心理健康教育示范學校,心理健康教育是該校的鮮明特色,其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廣為認可,是廣州市非常受歡迎的學校之一。學校通過自己的品牌帶動社區(qū),通過對社區(qū)居民的影響,提高社區(qū)居民心理健康教育知識的普及,讓社區(qū)居民重視心理健康,為孩子提供有利于成長的環(huán)境。要做到引領社區(qū),學校本身要在這一方面有足夠的實力和經(jīng)驗,必須重視心理健康教育。同時,要開放學校資源,讓社區(qū)居民了解學校的特色,提高學校的美譽度。

(三)專業(yè)指導,系統(tǒng)實施

廣州市第二中學的親子活動有自己的特色,親子活動開展得豐富多彩,形成了心理健康教育家校合作的重要途徑。學校親子活動選擇在開學、散學禮、家長會等時間點進行,形式有:《親子成長手冊》的指引、親子團拓活動的開展、親子訪談、親子講座、親子咨詢、周末親子沙龍、親子漫畫等,每學期都堅持定期開展。第二中學親子活動開展得好,得益于學校領導的重視和支持,以及專職教師的堅持。親子活動的開展難度很大,家長的觀念、師資的力量、時間的安排等,都會對活動的開展產(chǎn)生影響。解決這些問題,首先要得到學校領導的重視和支持;其次要一步步改變家長的觀念,讓家長能夠理解親子活動的意義;再次,心理教師要有奉獻精神,用休息時間開展親子活動。

(四)挖掘潛力,優(yōu)勢互補

廣州市越秀區(qū)位于中心城區(qū),基礎教育質量在廣州市處于領先地位。在優(yōu)越的地理位置和優(yōu)質教育資源的吸引下,匯聚了豐富的家長資源。廣州市第十六中學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充分調動家長資源,開設家長講壇,讓學生共享資源。由家長委員會出資聘請著名專家和學者,給學生開設講座和課程,為家長開設有針對性的講座。同時,學校心理教師利用家長會等機會,對家長開展青春期心理特點、考前心理輔導、人際關系等方面的講座,向家長普及心理健康教育知識。

三、分析與思考

理想的家校心理健康教育合作應該是學校教育、家庭教育、社會教育構成環(huán)式教育體系,形成一種家庭、學校、社區(qū)三位一體的良性互動形式。

分析當前家校合作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現(xiàn)狀,可以看出有以下突出的特點。

1.學校對家庭的影響比較充分,渠道多樣化,效果比較突出。分析其原因,在教育影響中,學校教育處于主導地位,學校具有專業(yè)力量和專業(yè)的機構,相對來說比較容易產(chǎn)生影響。

2.家庭對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促進作用開始慢慢體現(xiàn)出來。資源豐富的學校在這方面的表現(xiàn)比較明顯,而資源相對缺少的學校開展起來比較困難。

3.學校通過社區(qū)影響家庭方面,學校與社區(qū)都重視的地區(qū)心理健康教育開展得比較好。例如,廣州市越秀區(qū)文德路小學和大塘街道長期穩(wěn)定合作,已形成了機制。在這方面很多學校和社區(qū)還處于探索階段。

家校合作開展心理健康教育中,總結做得好的學校的經(jīng)驗可以看出,學校領導對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視是家校合作的最關鍵因素,只要領導重視了,合作就能順利開展,一切形式的合作都不在話下。此外,學校的專職教師也是家校合作中的重要力量。專職教師的專業(yè)能力、專業(yè)熱情、專業(yè)堅持,都能有效地影響家長和吸引家長,能讓家長主動配合學校,主動參與學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家長學校、家長會、家長沙龍活動、親子活動、個別輔導等形式是家校合作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形式。開展這些活動,離不開心理教師的專業(yè)引領、專業(yè)指導、專業(yè)操作。因此,加強對專兼職心理教師的專業(yè)培訓,通過培訓讓心理教師掌握親子團體活動、親子小組輔導、家庭治療等方法,提高他們的專業(yè)能力和專業(yè)素養(yǎng),能有效提高家校合作的有效性和針對性。

篇(4)

1.家庭經(jīng)濟條件流動兒童家長外出務工,經(jīng)濟收入基本令人滿意,有半數(shù)家庭月收入達到3000元以上。但百戶家庭中也有47%的屬于經(jīng)濟“困難型”,月收入千元以內的6人,1000-2000元的17人,2000-3000元的24人。家庭住房條件相對擁擠,29%的家庭孩子沒有獨立的房間,家庭成員多人一起居住的達15%。另外,他們中有一半以上家庭育有兩個孩子,13%的家庭有三個及以上孩子。

2.家庭教育情況

(1)家長育兒觀念相對落后。從孩子入學看,超過6周歲入小學的共34人,其中5人9周歲以上才入學。從學生轉學看“,隨親就讀”是流動兒童的就讀的主要形式,32%的學生有過兩次及以上的轉學經(jīng)歷,就讀學校成為孩子一次一次被動適應的“托兒所”。

(2)家長對教育越來越重視。有97%的家長認為孩子必須要上學,96%的家長認為在人生的成功中學歷起很大作用,希望孩子獲得大?;虼髮W以上學歷,有42%的家長還期望孩子上到研究生及以上,這與自身學歷實際形成鮮明對比。另外,83%家長把孩子帶在身邊,而且60%的家長能抽時間關注甚至輔導孩子的作業(yè)。

(3)家長教育理念不斷更新。讓孩子從小樹立理想的達92%,而當孩子學習成績退步,能和老師、孩子一起分析原因,鼓勵孩子,增強其自信心的達72%,能與學校老師經(jīng)常聯(lián)系或偶爾聯(lián)系的占84%,27%的家長也經(jīng)常和孩子一起活動。

(4)親子關系一般較為和諧。每天和孩子交流的達到57%,幾天一次的也有21%,孩子對家長管教能積極聽取,心服口服的達56%,85%的家長認為自家類型屬于民主型和隨意型,能在雙休日帶孩子去少年宮、博物館、圖書館的達74%;孩子能主動與家長說心里話或當遇到煩惱時,最喜歡找父母訴說的占54%。

二、流動兒童家庭教育存在問題及歸因

(一)流動兒童家庭教育存在問題

1.家長家教知識貧乏。從流動兒童家長的學歷與職業(yè)看,他們在教育孩子的知識和能力上都存在不足。百戶家庭中,有45%的家長覺得自己的家教知識一般水平,33%的家長覺得自己家教知識貧乏,另外,有44%的家長覺得“不知道教育方法”是教育孩子方面最大的煩惱。

2.家庭教育時間不足。調查中發(fā)現(xiàn),有17%的流動兒童不和父母住一起,有31%的家長感覺“沒時間教育孩子”,日常幾乎沒有時間和孩子交流的占14%,從不會在雙休日帶孩子去少年宮、博物館、圖書館的占26%。

3.家庭教育品次不高。

(1)少部分家長的一些“陋習”對孩子影響是消極的。例如:有26%的家長會當著孩子的面吵架,64%的家長很少、有時、甚至經(jīng)常會在孩子面前吸煙、喝酒、打牌,而面對孩子學習成績退步,有4%的家長會選擇把孩子狠狠地揍一頓。

(2)少部分孩子在家里屬于“散養(yǎng)式”。家作輔導靠爺爺、奶奶、家教班老師或無人輔導的占39%,而晚上大部分時間是自娛自樂的,包括看電視、與同伴玩耍、做自己感興趣的事的占33%。

(3)一部分流動兒童家庭經(jīng)濟確實比較貧困,再加“兒多女多”,因而對孩子的成長環(huán)境的優(yōu)化也就“顧不許多”了。

4.教育子女依賴性強有些家長思想上存在“學校依賴癥”,在教育孩子問題上過于依賴老師,認為“家長只要保證孩子吃好穿暖就行,教育則是老師的事”,有15%的家長“從不”主動與學校老師交流溝通,他們期待學校給予其“順向”的引導幫助和實際的可操作性的指導。

(二)流動兒童家庭教育問題歸因

1.家庭經(jīng)濟條件。家庭經(jīng)濟條件是流動兒童家庭教育的根本制約因素。流動兒童家庭月收入大多低于本地居住戶的平均水平,改善家庭經(jīng)濟現(xiàn)狀成為廣大家長迫切而現(xiàn)實的目標,因而,他們在快節(jié)奏的城鎮(zhèn)生活中“沒時間陪孩子學習、沒時間找孩子談心、沒時間帶孩子去圖書館……”就可以理解了。

2.家長個人素質。流動兒童家長的自身素質也影響了流動兒童的家庭教育質量。首先,由于家長文化程度低,自身綜合素質不高,所以他們對孩子的教育影響品次不高,有時甚至是消極的。其次,由于他們缺乏一定的教育孩子的知識,因而在對孩子的教育方式方法上簡單化、機械化,有時是“粗糙”甚至是“粗魯”。

3.兒童自身發(fā)展。家庭經(jīng)濟條件的差距,地區(qū)教育質量的懸殊,新舊生活環(huán)境的對比,讓大多數(shù)流動兒童感到自信心不足、交往有壓力,時常會表現(xiàn)出“擔心別人看不起”,遇有煩惱“不告訴任何人”。另外,流動兒童家庭的特殊性決定了他們大多都比較“野”,性格倔強、不聽話。對家長管教“置之不理“”一時管用“”懷有敵意或對立情緒”有近一半的孩子。

4.學校老師責任。面對家長教育孩子的“一籌莫展”“、束手無策”,而此時老師卻不太理解家長的“苦衷”,總認為家長管教孩子“不配合”,顯得無力又無能,因而對流動兒童及其家長的幫助引導也就“怠慢”了。

三、解決流動兒童家庭教育問題的對策

1.成立“家長學?!睘榧訌娂倚B?lián)系,我校建立了“流動兒童家長學?!?,邀請家庭教育專家和校內的德育名師組成“講師團”,利用雙休日召開家長會,有針對性地為流動家長和兒童上課。內容有“家長言傳身教“”學生習慣養(yǎng)成“”親子交流溝通“”兒童適應環(huán)境”等多方面的知識。向流動兒童家長推介一些優(yōu)秀的家庭教育讀物,下發(fā)由我校課題組編撰的《家庭教育讀本》。

2.舉辦“家教沙龍”家教沙龍,以家長為主體,以學生成長為中心,教師及專家備咨詢。家長們的“共同語言”很多,經(jīng)驗也好,困惑也罷,這些都是鮮活的教育資源。而和專家、老師的“對話”更能讓家長們找到成功教育的理論支點。

3.開設“親子課堂”為解決流動兒童家庭中一些“溝通難”的問題,我們組織了一些親子活動。流動兒童家長應邀走進課堂,了解孩子在新環(huán)境里的精神狀態(tài)、心理負擔和學習情況,感受新學習方式對孩子的影響,體驗孩子在學習與交往中的喜悅與失落。我們還創(chuàng)設一定的“互動情境”,讓家長和孩子一起面對困難,共同想方設法,攜手解決問題。親子課堂拉近了親子距離,增進了親子感情。

篇(5)

飛信傳情,家校溝通的橋梁紐帶

飛信軟件的先天優(yōu)勢就是通過飛信軟件可以給對方手機發(fā)送免費短信,對方回復時可以回復到手機或者是電腦里。利用飛信軟件的這些優(yōu)勢,就能實現(xiàn)家校之間的即時溝通。我們學校的每位班主任老師每接到一個新班,都會迅速建立起自己的飛信聯(lián)系群組。我把班中每一個家長的手機號碼添加為自己的飛信好友后,就可以借助飛信軟件隨時登陸,把重要的通知、學生在校表現(xiàn)、節(jié)日祝福等輕松一點,瞬間就可以發(fā)到家長的手機上。這樣,家長就能及時了解我的教育教學情況、孩子的在校表現(xiàn)及學校的重大活動等。有上網(wǎng)條件的家長也可以與我就孩子的教育問題進行即時交流溝通。通過天長日久的溝通交流,我逐漸取得家長的信任與支持,從而促進了我的班級管理工作,促進了孩子的健康成長。

希望谷班級園地,學習交流的良好去處

在雜志上我發(fā)現(xiàn)了一個綠色網(wǎng)站“希望谷班級園地”,它成為了我家校溝通的輔助工具。學生不僅可以登錄網(wǎng)站進行學科學習,也可以到班級園地里查看班主任老師下發(fā)的通知公告,還可以下載老師上傳的有用文件。這樣希望谷班級園地就解決了大的文件無法用飛信傳輸?shù)膯栴}。另外,老師和學生還可以進行網(wǎng)上留言交流。該網(wǎng)站也有發(fā)送定額短信的功能,方便班主任老師及時下發(fā)重要的通知。這個班級園地的使用大大方便了我的班級管理,學生們也因為這個網(wǎng)站更加熱愛自己的班級和學習了。

班級博客,家校聯(lián)系的最佳平臺

學校倡導班主任老師創(chuàng)建班級博客,為學生、家長們搭建與老師交流的網(wǎng)絡平臺。

跟孩子們商量建立班級博客的事,孩子們簡直高興壞了。于是,我調查登記了班級內有上網(wǎng)條件的孩子的姓名,并根據(jù)孩子的特點分了組。每個小組的成員可以在爸爸媽媽的幫助下定期負責管理班級博客。這樣,通過學生、家長和老師共同管理、交流的班級博客就誕生了!在博客上,我們主要使用了日志及相冊等功能。日志中分設了“班級日志”、“班級活動”、“習作欣賞”、“數(shù)學樂園”、“名篇欣賞”、“見多識廣”、“我的心里話”等欄目?!鞍嗉壢罩尽奔皶r記錄班級每天中發(fā)生的故事;“班級活動”讓孩子和家長及時了解班級學校搞的活動方案;“習作欣賞”中有孩子們精彩的習作;“數(shù)學樂園”激發(fā)孩子們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利用博客相冊,我及時把學校、班級開展的系列活動的精彩瞬間上傳,這樣就便于家長及時了解相關信息。如本學期中我們開展的“班委競選活動”、“慶六一水果沙拉會”、每天的“一分鐘演講” 活動等都在我們的班級博客相冊中,成為孩子們永久的美好回憶。在家長、老師和孩子們的共同努力下,我們的班級博客不僅在家校聯(lián)系中起到很大的促進作用,而且極大地促進了班集體的建設。

在班級博客的帶動下,很多家長還為孩子建立起成長博客,記錄孩子的成長歷程。有記錄才有思考,這樣家長才能與孩子共同成長,逐步成為智慧型的家長。家長的育子水平提高了,受益的是孩子。孩子乖巧了,班主任的工作也好做了。我也可以通過家長的親子博客來了解孩子的方方面面,從而做到因材施教,為孩子創(chuàng)設更和諧的育人環(huán)境。

班級QQ群,方便快捷的有效途徑

傳統(tǒng)的家長會一學期也就一兩次,與家長交流的都是大面的問題。各行各業(yè)的家長工作繁忙,面對面的家長會很有局限性。因此,我又建立起班級QQ群,倡導班內學生家長加入進來。班里出現(xiàn)了什么問題,我就可以用飛信通知家長定個時間到QQ群里集合討論。召開這樣的網(wǎng)絡家長會,就避免了某些家長因在工作忙碌或出差而不能到校的問題,保證了家校交流的及時有效。

篇(6)

一、認識到位,做到雙向互動

每個家長都望子成龍,望女成鳳,都希望孩子在學校里能遇到好教師,受到好的教育和管理。一般來說,家長都希望和教師搞好關系,都愿意協(xié)助教師做好孩子的教育工作。偶爾遇到個別家長不配合教師的工作,教師不要盲目地埋怨家長,首先是要做好自我分析和反思:教師的態(tài)度是否生硬,讓家長害怕?教師的要求是否過分,讓家長反感?教師的方法是否欠妥,讓家長抵觸?教師的期望是否太高,讓家長為難?教師要擺正位置,提高認識,深刻理解教育中的配合是雙向、互動的,家長要配合教師,教師更要服務和配合好家長。教師多為家長考慮,多從自身角度找原因,就能把握發(fā)現(xiàn)問題和解決矛盾的主動權,找出問題的根源所在,以便對癥下藥,主動化解。如果一味地把教育中出現(xiàn)的問題都推到家長身上,教師就會失去很多教育的契機。

二、關愛到位,讓愛架起“連心橋”

在教育工作中,即使教師和家長之間有分歧,那也只是教育方式方法上的問題,因為每一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有出息,每一個教師都希望自己的學生很優(yōu)秀,家長和教師在教育目標上是完全一致的。對于一時不能很好配合教師工作的家長,教師也不要失望,對他們的孩子要投入更多的關心、關愛和關注,讓孩子能夠感受到教師對他濃濃的情、深深的愛。孩子回家以后就會把教師對自己的關愛告訴家長,家長會從內心里感激教師,以后態(tài)度自然就會發(fā)生根本的轉變。孩子一句真情的表白勝過教師十句空洞的說教,這是感染家長心靈的“催化劑”,是架起教師和家長親密合作的“連心橋”。

三、溝通到位,拓寬合作的渠道

有些家長不配合教師的工作,不一定是主觀的惡意,而是因為對教育工作的不理解,這反映出教師和家長之間溝通的欠缺。在教師和家長的合作中,學校和教師起著主導作用,教師應該積極創(chuàng)造溝通的條件,拓寬溝通的渠道,實現(xiàn)立體式、全方位、零距離的家校溝通與合作。

如開通家校熱線為家長服務;教師主動進行家訪,與家長交談;隨時隨地利用電話訪談;設置家長意見箱,落實教師、學生與家長的三方溝通;以家長學校為主陣地開展豐富多彩的“家庭教育講座”、家教沙龍等活動。家校溝通做到經(jīng)常化、多樣化,家長的視野開闊了,認識提高了,就能深刻地感受到家校配合的重要性。

四、指導到位,學會合作的方法

我們經(jīng)常會聽到家長這樣說,不是不想配合教師的工作,而是不知道怎樣配合。由于家長的文化水平參差不齊,缺乏現(xiàn)代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教師就要對家長進行必要的指導,教給他們基本的教育常識,讓他們掌握配合教師教育的方法,形成教育合力。正如蘇霍姆林斯基所說的“兒童只有在這樣的條件下才能實現(xiàn)和諧的全面發(fā)展,就是兩個教育者——學校和家庭,不僅要一致行動,要向兒童提出同樣的要求;而且要志同道合,抱著一致的信念,始終從同樣的原則出發(fā),無論在教育目的上,過程還是手段上,都不要發(fā)生分歧”。這是教育成功的前提。

比如班級開展“親子讀書活動”,要求家長和孩子共同閱讀,共寫隨筆。有些家長由于文化水平有限,讀書和寫作受到限制,教師就可以指導家長,在孩子閱讀的基礎上,讓孩子把閱讀的內容講給家長聽,家長和孩子共同討論閱讀的理解和感受,然后由孩子寫成讀后感,簽上家長和孩子的名字,作為共同的讀書心得。教師指導到位了,家長學會了配合學校教育的方法,他們何樂而不為呢?

五、參與到位,體驗合作的快樂

讓家長真正參與到家校合作中來,親身體驗家校合作的快樂,這是家校合作的理想境界?;顒邮羌议L參與學校教育的有效載體,班級經(jīng)常開展一些豐富多彩的的親子游戲活動,邀請家長親自參加,幫助設計,全程參與,和孩子互相配合、親密協(xié)作,共同完成游戲任務。這樣既活躍了班級學習氛圍,融洽了家長和教師、家長和孩子的關系,又讓家長分享了孩子成長的幸福,體驗到配合學校教育的快樂。蘭根布倫納和索恩伯格把參與學校教育過程中的家長角色分為三類,即作為支持者和學習者、作為學?;顒幼栽竻⑴c者及作為學校教育決策參與者。在這樣的親子活動中,家長從學?;顒拥闹С终吆蛯W習者轉變?yōu)閷W?;顒拥闹鲃訁⑴c者及決策者,促使家長和教師的合作向縱深推進。

篇(7)

關鍵詞: 進城務工 隨遷幼兒 發(fā)展研究

一、問題的提出

20世紀80年代以來,伴隨我國社會工業(yè)化、城市化進程加快,農(nóng)村剩余勞動力大量涌向城市,部分農(nóng)民工子女也跟隨父母進入城市生活。宿遷于1996年經(jīng)國務院批準成立了地級市,轄四縣一區(qū)(即泗陽縣、泗洪縣、沭陽縣、宿豫縣、宿城區(qū)),十幾年來城鄉(xiāng)面貌煥然一新,已經(jīng)從昔日貧窮落后的蘇北小城逐步發(fā)展為經(jīng)濟快速增長、生態(tài)環(huán)境優(yōu)美的新興城市。在十幾年的城鎮(zhèn)化的建設中,涌入了大批進城務工人員,他們成為城鎮(zhèn)化建設的主力軍,當年這些務工人員基本上在城市扎根落戶。為了給子女提供更好的教育,不惜花費代價將孩子送進優(yōu)質幼兒園就讀。我園位于城市中心,具有60多年的悠久歷史,是江蘇省首批示范性幼兒園,因此每年都會接收大批務工人員的隨遷子女入學。由于教育觀念、家庭環(huán)境及國家的計劃生育政策等問題影響,隨之而來的家園之間的教育問題日益凸顯、矛盾日益激化。

目前絕大多數(shù)一線幼教工作者還沒有關注到進城務工人員家庭中的學前兒童這一弱勢群體的特殊性,在家園互動方面基本都是針對幼兒園自然狀態(tài)開展各類研究,對他們開展的是與城市兒童完全一樣的教育。通過課題《家園互動促進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幼兒的發(fā)展研究》,探索運用有效家園互動策略,優(yōu)化進城務工人員的教育能力和水平,建構和進城務工人員新型家園協(xié)同教育模式,實現(xiàn)快捷有效的家園互動,形成教育合力,促進幼兒身心健康和諧發(fā)展。在研究中,充分挖掘教育資源,豐富教師教育智慧,提升教師的教科研水平,促進教師的專業(yè)化成長,實施有序、規(guī)范、高效的管理模式,推動幼兒園的發(fā)展。

二、研究的過程

(一)開展不同形式的學習培訓活動,明確課題研究的實質。

通過查閱課題相關的文獻資料、學習相關的理論,使本課題研究的內涵和外延更明確、更科學。了解進城務工家庭的學前兒童現(xiàn)狀,明確課題研究的現(xiàn)實意義與研究價值,充實并進一步豐富幼兒教育理論。課題組成員認真學習理論專著,了解其核心概念及與本課題的關系,明確課題研究的重點方向,以及如何用這些科學的理論指導我們的課題實踐。子課題負責人定期把理論學習文章傳送到幼兒園共享平臺供大家學習,成員們也從幼兒園訂閱的雜志、期刊中有針對性地學習和摘錄,學期結束進行集中展示和交流,效果明顯。

我們定期邀請市內幼教專家來園具體指導課題工作,明確課題進展方向,解決實際操作中的困惑。同時分批選送課題組成員走出去,通過外出學習觀摩獲得理論指導,提高自身認識。圍繞課題開展專題研討、二次培訓等專項活動,讓大家相互交流碰撞,彼此學習借鑒。目前,課題組成員思路清晰,目標明確,行動扎實,已取得一定的階段性成果。

(二)通過實踐與研究,探索運用有效家園互動策略,建構和進城務工人員新型家園協(xié)同教育模式,實現(xiàn)快捷有效的家園互動。

通過座談調查,召開座談會,走訪一線幼兒教師和部分進城務工家庭,了解教師和進城務工家庭對開展家園互動的態(tài)度,征詢家園互動的方法和組織,討論影響幼兒園和進城務工家庭家園活動開展的因素,以及在研究實踐中面臨的問題和解決的方法。初步了解進城務工隨遷幼兒家庭教育現(xiàn)狀,同時提出相應的家園互動初步措施,撰寫調研報告《進城務工隨遷幼兒家庭教育現(xiàn)狀及對策研究》。

針對進城務工隨遷幼兒開展研究活動,為更好地完善家園互動方式、方法提供案例。通過行動研究,開展針對進城務工隨遷幼兒的家園互動實踐運用,并在實踐中加以檢驗、充實、修正。邊執(zhí)行、邊評價、邊修改,將幼兒教育教學與研究工作相結合,使研究同教育實踐的具體行動緊密相連。在針對進城務工隨遷幼兒的家園互動活動中,我們充分利用“家教博客”,讓家長及時了解孩子的在園學習、生活情況,學習一些科學的育兒方法等。利用家長們的休息時間,在班級開展“家長工作坊”活動,創(chuàng)造和優(yōu)秀的家長近距離的交流、分享的機會。結合春、秋兩季的季節(jié)特征,利用幼兒園周邊的自然資源,開展親子遠足,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同時利用元宵節(jié)、三八節(jié)、重陽節(jié)等民俗節(jié)日,邀請家長進班慶祝,對孩子們進行感恩教育,增強親子之間的感情,等等。

(三)優(yōu)化進城務工人員的教育能力和水平,促進家園互動,形成教育合力,促進幼兒身心健康和諧發(fā)展。

首先,完善制度,加強家園互動,幫助家長樹立正確的育兒觀。

家長是幼兒園教育的合作者,幼兒園預先告知有關本園宗旨、服務項目、活動開展的程序等教育規(guī)范、制度規(guī)范,使其理解并共同執(zhí)行、配合教育。針對每年9月份入園新生,幼兒園舉行新生親子游園活動及新學期家長見面會,讓新生家長對幼兒園和教師產(chǎn)生信任感,同時學習一些針對不同類型幼兒入園焦慮的應對策略、了解幼兒園的一些規(guī)章制度。組織教師討論“如何緩解幼兒的入園焦慮?”,在開學前三天,教師拍攝幼兒在園活動情況,同時打印粘貼在走廊里,讓家長們可以看到孩子在園的活動情況。

其次,開通幼兒園網(wǎng)站、班級博客及QQ討論群,定期將孩子們在園活動的視頻及照片上傳;每個班級門口開設《家園共育》欄,張貼幼兒在園活動的內容及科學育兒觀,不斷更新家庭教育理念,倡導科學的教育方式。

再次,幼兒園定期舉行家園互動的活動,比如家長進課堂、家長開放周、家長志愿者、親子健康周、繪本閱讀節(jié)、畢業(yè)典禮等,邀請家長來園參加親子互動。幼兒園成立家長委員會、伙食委員會,作為代表走進廚房、觀看教師集體備課等。針對幼兒園的辦園特色――繪本閱讀,我們結合世界讀書日,連續(xù)舉行二屆閱讀節(jié)活動。在閱讀節(jié)里有孩子們喜愛的“故事大王評比”、“大型圖書漂流”、“童話劇表演”、“自制小書評比”等活動,有家長參與的“親子閱讀沙龍”、“故事媽媽進課堂”、“親子繪本表演”等活動,我們將圖書放在特制的書包中漂流到孩子們的家里。通過閱讀節(jié)系列活動,營造書香校園,讓書香浸潤著每個人的心田,伴隨孩子們健康快樂成長。讓家長們學習一些先進的育兒理念,了解幼兒園如何開展保教活動,感受幼兒園教師工作的艱辛,和教師建立親密的合作關系,更好地促進幼兒園保教活動的開展。

三、研究的成果

(一)構建了《合作共育――幼兒教育家園互動新論》實施框架。

依據(jù)課程編制原理和本課程的特點,我們在建立教育目標體系、評價體系、活動內容設置、組合模式,組織體系、教育原則、方法的探討,教學案例的組編等方面開展研究,初步構建了《合作共育―幼兒教育家園互動新論》實施框架。

(二)整合了《合作共育――幼兒教育家園互動新論》目標體系。

活動目標是指活動實施所期望實現(xiàn)的教育目標,它是活動設計編制的依據(jù)和實施的歸宿。依據(jù)《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五大領域內容為準繩,融合本土教育資源,依托省編綜合活動課程內容,根據(jù)相關領域中幼兒發(fā)展的特點與學習方式,通過對家園互動教育資源的探討,使幼兒獲得有聯(lián)系的新經(jīng)驗,促進幼兒全面發(fā)展。我們確立的活動目標體系內容包括:總目標、主題目標、年齡階段目標、主題教育目標、具體活動目標。

(三)匯編出版了書籍――《合作共育――幼兒教育家園互動新論》。

(四)初步建立了合作共育的五項操作原則。

在確立活動目標、內容的同時,為保證活動取得實效,我們建立了活動實施基本原則。

1.目的同一性

家庭與幼兒園是不同的社會組織,在社會中分別發(fā)揮著各自的獨特作用,但在家園互動中他們具有明確、共同的目的性。兒童是家園互動的紐帶,是家園互動的中心,也是家園互動的最終目的,沒有兒童的存在,幼兒園與家庭的角色就無從體現(xiàn),也根本談不上二者之間的合作。

2.地位平等性

幼兒園與家庭的合作關系,是社會關系中的一種,它是在教育過程中為完成共同任務進行交往而產(chǎn)生的關系。幼兒園在家園互動應發(fā)揮主導作用,對家庭有指導義務,同時,幼兒園教育離不開家庭教育作基礎。幼兒園與家庭理所當然都是教育活動中的主體,他們之間是主體與主體的關系,具有平等性的特征,幼兒園與家庭應該建立起一種平等的合作伙伴關系。

3.形式互動性

家園互動的本質具有互動性?;邮且环N相互作用、相互影響的過程,互動中的雙方總是基于對方的行為作出自己的反應。從兒童的發(fā)展說,家庭與幼兒園都是他們成長經(jīng)歷中的重要者,二者的影響是同等重要而又缺一不可的。一方面,幼兒園的行為對家庭產(chǎn)生一定的指導影響,家長往往依據(jù)幼兒園的要求調整自己的行為。另一方面,家長在教育子女的過程中同樣會對幼兒園產(chǎn)生一定作用,構成幼兒園與家庭影響的雙向互動性。家園互動就是在幼兒園與家庭之間不斷的相互影響和循環(huán)往復的互動過程中動態(tài)發(fā)展的。因此,在家園互動的過程中,要認識到雙方互動的重要性,只有家庭與幼兒園實現(xiàn)實質上的雙向互動,雙方才可能進一步交流與溝通,才能在相互了解、相互配合、相互支持的互動過程中達到合作的目的。

4.理解溝通性

幼兒園與家庭在合作中應是平等互信的,作為活動中相互作用的主體,他們在教育思想、知識背景、教養(yǎng)方式、情感態(tài)度等多方面存在差異。正是因為有這些差異,為了達到共同的合作目的,不僅要相互承認其主體性,而且必須進行充分溝通,才能縮短彼此的距離。只有當二者在互相溝通、彼此交流、互相尊重的態(tài)度上,才有可能實現(xiàn)家園互動的真正目標。

5.教育系統(tǒng)性

家園互動是一個受多方面影響的綜合系統(tǒng)工程,不僅僅是幼兒園與家庭雙方交往互動過程的延伸。家園互動必須有相應的機構設置作保證,由設計嚴密的計劃體現(xiàn),由靈活多樣的形式展開。因此,家園互動應注意活動計劃與開展的系統(tǒng)綜合性。它既是國際化教育觀念的體現(xiàn),又是教育可持續(xù)發(fā)展動力。

(五)收獲了四種有效的家園互動策略。

1.營造良好的家園互動氛圍

積極主動地接納家長為合作伙伴,通過不同形式邀請家長參與到幼兒園活動中,通過問卷形式了解他們對家園互動的態(tài)度和想法。在家園互動中,教師不僅要關注孩子的學習成績,而且要關注孩子全方位的成長;不僅是幼兒園教育的執(zhí)行者,而且是家庭教育的指導者。在此過程中,教師的教育能力在不斷增強,專業(yè)化水準也在不斷提高。同時,教師與教師要相互合作,共同解決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形成一個教育團隊。教師還要根據(jù)家庭的不同特點,家長所受教育層次的不同,對家長們進行相應教育指導。因此,教師在服務模式中,一方面是指導家長,另一方面是與家長共同成長。

2.強化日常滲透性的家園互動

家庭和幼兒園構成幼兒的兩個基本對等的生活世界。它們對幼兒的教育影響并非僅僅作用于各自的時段,兩種教育其實是共時的,它們之間應相互滲透。家園互動合作并非一些活動和事項的統(tǒng)稱,而是幼兒園在開展的各項工作時就應該有家長立場。家園互動作為一種理念和態(tài)度,自然是滲透在幼兒園的日?;顒又械模仟毩⒋嬖?、自成一套。

3.構建互動生成性的家園互動

家園互動對于雙方來說,既是展現(xiàn)自己的舞臺,又是走近對方的途徑。良好的家園合作互動應是雙方坦誠公布,幼兒園不僅要有態(tài)度的開放,而且要促成過程的開放。因此,幼兒教師在家園互動中要扮演一個具有較強的信息收集、理解、重組、轉發(fā)能力的參與者角色,向家長們提供激發(fā)思考的素材,能力較強的家長將自己的感悟拿出來,引發(fā)更多人的思考。教師在整個連鎖反應中,起到的是最初那個反應催化劑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