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雜志訂閱 SCI期刊 投稿指導 期刊服務 文秘服務 出版社 登錄/注冊 購物車(0)

首頁 > 精品范文 > 課堂教學的基本要素

課堂教學的基本要素精品(七篇)

時間:2023-09-01 16:36:25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課堂教學的基本要素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chuàng)作。

課堂教學的基本要素

篇(1)

【 關鍵詞 】信息技術 音樂欣賞 教學 應用

在科學技術日新月異的今天,現(xiàn)代教育教學模式也有了飛速的發(fā)展,學生們再也不滿足于以前“老師就講一本書,學生聽講寫作業(yè)”時代了,視野寬廣、信息接受速度飛快、思維活躍的學生們已經(jīng)不能再接受那種傳統(tǒng)的、死板的教育教學模式,只有形式新穎、內容豐富、形象、直觀而富有情趣的教學模式才能調動起學生們的學習欲望,取得理想的課堂教學效果。

因此,在學校教育教學中便大量出現(xiàn)了多媒體這種信息技術的廣泛應用。在音樂課堂教學中也是如此,雖然音樂課本身就具有形式多樣、氣氛活躍、受學生歡迎的特點,但如果能夠將信息技術再運用到課堂教學當中可想而知會取得更加良好的教學效果。特別是對于音樂欣賞教學而言,單純依靠學生通過想象而欣賞的傳統(tǒng)模式就遠遠不如將信息技術運用于課堂教學這種新教學模式來的更加立體、直觀和形象。

那么,怎樣實現(xiàn)信息技術在音樂欣賞教學中的最佳整合呢?從音樂教學的實際來說,我們可以采用以下幾種方法:

一、用現(xiàn)代信息技術配合教師對樂曲、歌曲背景因素的介紹。

樂曲和歌曲的背景因素,是圍繞樂曲和歌曲的產生而折射的社會歷史狀況,是音樂作品產生的原因和源泉。音樂教師在給學生介紹某一樂曲的創(chuàng)作背景時,可選用多媒體電腦快捷的手法,恰當加入一些生動的畫面配合講解,以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讓學生形象地了解到音樂作品產生的背景和原因。如:欣賞電視連續(xù)劇《四世同堂》的主題歌《重整河山待后生》之前,教師一邊介紹《四世同堂》的劇情,一邊讓學生觀看劇中主要片段,讓學生知道這首歌曲是以時期淪陷前后的北京為背景,描寫了淪陷區(qū)廣大人民血與淚交織的生活、人民大眾逐漸覺醒的過程以及他們頑強不屈、奮起抗敵的精神。學生在欣賞之前,就能很好的了解這首歌曲的背景因素,為學生們進一步欣賞歌曲作好充分的準備。

二、用現(xiàn)代信息技術幫助學生分析音樂作品的基本要素

音樂要素是指構成音樂的基本要素,包括音的高低、長短、強弱和音色。由這些基本因素相互結合,形成了音樂常用的“形式要素”,如:節(jié)奏、曲調、和聲、調式、曲式等。在分析某一作品的這些基本要素時,可利用現(xiàn)代信息技術加入音樂內容所展現(xiàn)的畫面,使學生理解、感受音樂中的基本要素。如:欣賞中國古曲《春江花月夜》的第五段“水云深際時”,讓學生邊聽邊看,畫面上波浪翻涌,連綿起伏,水鳥在云際鳴叫、飛翔,一會兒在浪花中嬉戲,一會兒在高空中翱翔,自由自在,其樂無窮。富于生氣的畫面,使學生很自然地理解到作品中琵琶運用顫音、泛音的技法以及其他樂器在音區(qū)、音色上所起的作用,更好地起到了幫助學生分析音樂作品的基本要素。

三、用現(xiàn)代信息技術演繹學生所要欣賞的整首樂曲。

教師安排一個作品讓學生欣賞,首先要根據(jù)作品內容選擇與聽覺直接相關的視覺畫面,這畫面可以是直接的演奏場面,也可以是間接的主題聯(lián)想畫面。如:欣賞《藍色多瑙河》全曲時,讓學生一邊觀賞多瑙河的粼粼波光和沿岸的瑰麗風光,一邊傾聽華麗、優(yōu)美的旋律,這種形象與音樂的完美結合,會使他們身臨其境,感受到從未有過的美感,對音樂作品會有更全面而深刻的理解。

四、用現(xiàn)代信息技術幫助學生記憶樂曲主題。

篇(2)

關鍵詞:會計專業(yè) 會計教學 基本要素

中圖分類號:G64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2)12(a)-0-02

會計教學的基本要素決定著教學水平的高低,一般來地,會計課程教學基本要素包含:教師在課上的講解、課堂上學生的討論、學生的作業(yè)、學生參與的專業(yè)實踐、老師使用的教材以及教學質量的評價體系。高職學院以教學為主學校,高職教學無疑成為學校管理工作中的重中之重。提高會計專業(yè)課程的教學質量是要服從于學校抓教學質量的總體方向,會計專業(yè)提倡建設精品課程,它必須要轉變教學觀念,把全面提升學生綜合素質,訓練學生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貫穿于教學的整個過程。2009年,我校會計專業(yè)的基礎會計學課程被聯(lián)院評為精品課程,從改革會計專業(yè)課程教學基本要素著手,在教學改革中體現(xiàn)學校精細化管理的精神實質,在高職會計教學的各個方面進行了多層次、多維度的改革創(chuàng)新,探索會計教學和實習實訓環(huán)節(jié)的教學改革新路子,把高職教育大目標融進會計課程教學的基本要素中。

1 運用主題教學模式,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實踐能力

影響教學質量的關鍵性環(huán)節(jié)是教師的有效課堂教學,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起著主導作用。在課上教師與學生面面相對,學生對會計課程的學習是否有興趣與學生主觀能動性能否較好的發(fā)揮,這些與教師的積極引導密切相關,師生進行有效互動,才能促進教學相長。所以教師在課前進行充分準備是十分必要,教師對教材的內容進行合理優(yōu)化,改革教與學的方法,努力提高會計教學質量。教師在會計課堂教學中應該考慮會計課程的特點,創(chuàng)設最佳的教學情境、采用多種多樣的教學手段與恰當?shù)慕虒W方法,主題教學模式包含案例教學法、情景教學法、項目教學法、師生互動法、啟發(fā)式教學法和課堂評價法等。采用適當?shù)慕虒W模式是提高有效課堂教學質量的有效保障,但它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于教學設計的水平的高低。所以教者應該考慮會計課程之間的內在關系、所使用的教學資源和科學研究積累狀況,將會計課程教學的內容進行整合,然后進行模塊化設計教學。根據(jù)各門會計課程的特點,設計出一定數(shù)量的具體問題,要側重于突出發(fā)現(xiàn)與解決實際問題的問題上,老師要進行引導、啟迪思維的主題教學模式,努力激發(fā)學生學習的潛在能力。在以教學為主的高職學校,課堂教學應重視強化會計基礎知識,對學生的知識結構進行優(yōu)化,合理把握少而精與深而廣的關系。應用型和技能型相結合是會計專業(yè)的典型特點,會計的各相關專業(yè)課程之間的知識要點的聯(lián)系是很密切的,存在著內部的邏輯聯(lián)系。

伴隨我國經(jīng)濟的飛速發(fā)展,會計知識的更新的速度比較快,我們要高度重視及時準確的把會計學科最前沿的最新知識和最新的會計規(guī)則與會計法規(guī)引進會計課程教學中來,可以做到有效縮短課堂知識與社會實踐之間的距離。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重視形式上不拘一格,提倡傳統(tǒng)教學方式與現(xiàn)代教學方式相融合,從傳統(tǒng)教學方式中吸收精華內容;發(fā)散與集中相融合,從發(fā)散思維中總結出教學的智慧,把學生學習積極性充分調動起來,促進學生通過自主探索與相互討論進行學習,加強學生合作交流,教師通過啟發(fā)式教學,重點講解解決問題思路、解題方法,對知識避免簡單式灌輸,激勵學生進行獨立思維、大膽猜想,把傳統(tǒng)的填鴨式教學方式轉為主題式教學模式,以學生為學習主休的教學方式來替代以教師為中心的傳統(tǒng)教學模式,在主題教學模式下著重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品質。

2 展開研討,培養(yǎng)學生的發(fā)散思維

傳統(tǒng)教學模式是以教師為中心,教師滿堂灌輸,學生處于被動學習狀態(tài)。定期開展專題研討課可以讓學生參與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以此達到師生互動,教學相長的目的,在教學中我們根據(jù)對稅法課程所表現(xiàn)出來的各種特點,專門開設4課時的專題研討課,研討稅款如何計算與稅收如何管理等問題,包含消費稅、增值稅、企業(yè)所得稅、營業(yè)稅與個人所得稅等章節(jié),涉及到稅法中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和重要知識點。研討的課程內容密切聯(lián)系生產實際,貼近學生現(xiàn)實生活,我們對研討題目所涉及知識點的分析和計算公式的具體應用,對學生加強專業(yè)訓練力度,實現(xiàn)教改所要求的目標。我們所設計的題目大多數(shù)都沒有統(tǒng)一答案,一些題目不給出完整與準確的條件,這樣就需要學生根據(jù)自己所講述的條件進行適當?shù)难a充。教師提前把研討的題目發(fā)給學生,學生分成小組準備,每小組5- 6個學生,每個小組根據(jù)學生自己的特點進行工作分工,包含題目所涉及收集資料、分析各種問題、對PPT的制作和課堂講述和問題解答。

由于我校會計班是大班額授課,多采用主題教學模式,經(jīng)過課的準備,上課時每小組派代表到前面講解,講解結束后由教師與其他學生針對所講述的內容中不清楚的知識進行提問,小組的成員可以自由回答,可以相互補充,在相互激辯中深化知識點的理解,最后每位學生依據(jù)前面小組同學的各自表現(xiàn)進行評價,然后由教師給出總結和點評。在這種教學環(huán)境下,學生完全實現(xiàn)根據(jù)自己對知識的理解與把握程度發(fā)表自己的見解,學生的智慧在激辯中得到升華,創(chuàng)造力和創(chuàng)新思維得到肯定與激勵,在此學生所發(fā)揮的作用是雙向的,即習得新知,又傳播新知,小組中每位成員都有對研討課做貢獻的職責,加強了學生和教師一起深入研究問題的意識,研討課在一定程度上避開了大班上課的缺陷,它將成為強化會計教學質量、培養(yǎng)學生個性發(fā)揮的一個關鍵教學過程。

篇(3)

一、要充分認識課堂教學的基本要素

課堂教學是教師與學生在課堂上以教科書為主要藍本展開的教與學的活動,它包括學生、教師、教材三個基本要素。只有在充分了解和運用這三個基本要素的基礎上才能順利地完成課堂教學。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是教學的受眾,了解學生應該從年齡特征、生活經(jīng)驗、學科基礎、內在需要等方面展開。比如,在美術的學習上學生對哪些內容感興趣、美術知識和技能基礎如何、哪些內容很陌生、希望通過怎樣的方式學習美術、學生希望如何評價等等問題,都是教師在課前應該掌握的。而教師作為課堂教學的組織者、學習活動的設計者和學生學習的幫助者應該具備三個"力":即親和力、學力和駕馭力。"親和力"主要指建立平等的師生關系,平等對話,理解與包容等;"學力"主要指教師的學科知識結構及其水平,一個美術教師的"學力"應反映在美術專業(yè)知識、人文學科知識、教育科學知識及實踐習得知識等方面。"駕馭力"指課堂教學的組織能力與管理能力。對教材的理解與掌握則應重點從以下幾方面入手:包括教材的定位與編寫思路、知識體系與邏輯線索、學習要點與提示、學習材料與方法、學習過程與評價、范例等等。因此,作為一個美術教師充實自己、了解學生、熟悉教材是順利實施教學的前提和保障,在此基礎上還要進一步考慮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方法與手段、教學流程、學習活動、學習評價等。

二、要準確定位教學目標

課堂教學目標是通過一堂課的學習,學生所應達成的學習任務。它區(qū)別于美術課程總目標,也區(qū)別于各學齡段的階段目標,它更強調單位時間內的效益。同時,課堂教學目標是課堂教學的出發(fā)點,也是歸宿點。因此,制訂教學目標應該具體而準確,并且具有可檢測性。

制訂課堂教學目標應考慮三個層面:即知識目標、能力目標、情意目標。但并非是課程總目標"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的三個維度,教師應在教學設計中以文字的形式把教學目標確定下來,把握"行為主體、行為條件、行為過程、行為結果"四個因素。此外,制定教學目標還應考慮不同學習領域,美術學習中的"造型·表現(xiàn)、設計·應用、欣賞·評述、綜合·探索"等不同學習領域,有其不同的目標取向,還要充分考慮不同學習內容。在同一學習領域下的不同學習單元、學習內容其目標也是不一樣的,而且還要充分考慮學科特點和教學實際及學生的可接受性。

三、課堂上要多鼓勵學生主動積極參與

學生主動參與的課堂才會是有效的課堂,為此,教師就要善于運用多種教學方法,讓學生在主動參與的過程中學到知識、提高能力,進而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

在教學中,課前要讓學生初步感知要教學的主題內容,讓學生在精心準備的過程中,享受學習的快樂,體驗解決問題過程中的每一點成功與滿足。 比如,在學習《實用又美觀的生活用品》這節(jié)課前,我讓學生每人帶一件生活用品實物或圖片。一上課,先請學生以一件自己最喜歡的生活用品為例說出喜歡它的理由(從功能、造型、色彩等方面),導出本單元的學習內容。接下來引導學生欣賞課本上的圖例,師生共同分析,學生發(fā)表意見,教師做提示和歸納:我們日常生活的用品應該是實用的,同時又是美觀的。日用產品不僅給人們生活帶來方便,也使我們在使用時感到舒適和愉快,很自然地給人以美的感受,這就是設計者的目標和任務。我們應該學會在生活中觀察和分析接觸到的工業(yè)產品,認識設計的成功和不足之處,提高我們的審美感受能力。此外,我們還可以以引導比較促進參與,比較是指對相關的藝術作品進行比較,找出不同的地方,以便對作品進行更深入的理解、觀察和剖析。在求同比較的基礎上對作品進行求異比較,其教學效果更為明顯,印象更為深刻、理解更為全面。當然,在進行比較時,要注意作品之間有無可比性、比較價值的大與小、比較方法的多樣化等問題。要作有明確目的的比較,不作牽強附會的比較,教師不應以簡單的講解來取代學生的比較體驗過程。通過對作品的欣賞分析,學生基本了解了美術作品表現(xiàn)性創(chuàng)作的方法的概念,并能在自己的繪畫作品中加以正確的反映。這些比較方法的靈活運用。經(jīng)過反復的比較,加深了學生對作品的認識和理解。

四、課堂上要讓師生形成互動

師生互動主要是指在教師的啟發(fā)、激勵與引導下,學生主動與教師進行語言交流、思維碰撞,進而到達掌握知識、形成能力的目的。例如,在講七年級上冊第一單元《勞動--人類創(chuàng)造力的源泉》這節(jié)課時,教師先導課:勞動創(chuàng)造世界。勞動,是古今中外許多畫家經(jīng)常表現(xiàn)的重要題材之一。不同時代的畫家通過勞動題材所表現(xiàn)的主題是不一樣的,其表現(xiàn)手法和藝術風格也是多種多樣的。但是,優(yōu)秀的作品具有一個共同特點,那就是,它不是簡單的停留在對勞動的描繪上,而是選擇富有表現(xiàn)力的情節(jié),通過精心設計的構圖和人物形象的深入刻畫、環(huán)境氣氛的渲染等藝術手段,表達出畫家對所描繪對象的獨特感受,并能引發(fā)觀賞者的許多聯(lián)想和深深的思索,以至對其創(chuàng)造的藝術形象久久不能忘懷。通過這種教學形式,學生在欣賞作品的同時,也鍛煉了表達自己對作品的認識和理解能力。

五、要注重有效地評價

有效地評價是有效教學的保障。當學生的作業(yè)完成后,他們最期待的就是教師和同學對自己的評價,因此,利用這個有利時機,無論采用哪種形式,評價一定要有針對性,體現(xiàn)本節(jié)課所要求的和新學習的要點。為了更有效地提高作業(yè)質量,教師可將每次作業(yè)成績及時登記到班級名單上,便于老師及時反饋。

六、要注重有效的教學延展

篇(4)

(東北農業(yè)大學理學院,黑龍江哈爾濱150030)

摘要:當前的課程評價體系往往關注短期評價。本文以農業(yè)工程類高等數(shù)學為例,利用層次分析法構建高等數(shù)學課程綜合評價體系,將中長期評價納入評價體系,與學生評價、督導評價、同行評價構成評價體系的四個主要指標。在四個指標下又細分為15個子指標,并分別計算各指標的權重。通過計算,我們認為學生評價與中長期評價在評價體系中占主導地位,督導評價與同行評價起到輔助作用。這樣的評價體系全面客觀,具有較好的信度和效度,能夠更好地反映教學的實際情況。

關鍵詞 :課程評價;中長期評價;評價體系;高等數(shù)學

DOI:10.16083/j.cnki.-1296/G4.2015.02.002

中圖分類號:G642.0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1—1580(2015)02—0003—03

基金項目:黑龍江省教育科學規(guī)劃課題(GBD1212019);黑龍江省高等學校教學改革項目(JG2013010136)。

收稿日期:2014—10—27

作者簡介:葛慧玲(1978— ),女,黑龍江哈爾濱人。東北農業(yè)大學理學院,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數(shù)學教育。

徐文仲(1981— ),男,黑龍江哈爾濱人。東北農業(yè)大學理學院,講師,碩士,研究方向:數(shù)學教育。

焦揚(1980— ),男,河北秦皇島人。東北農業(yè)大學理學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數(shù)學教育。

一、引言

教學評價是對教學過程及結果進行價值判斷的活動。[1]合理的教學評價對課堂教學具有調控和導向功能。[2]然而,現(xiàn)階段的教學評價則存在一系列的問題,主要表現(xiàn)為:從內容上看,教學評價體系目標導向特征明顯,側重教師表現(xiàn),忽略學生評價;[3]從方法上看,多使用同一的量表,對課堂教學束縛較大;[4]從主體上看,主要是對教師本學期的教學情況進行評價,[5]但以短期評價為主。

本文以工程類數(shù)學課程為例,建立教學綜合評價體系,其構成要素分為學生評價、督導評價、同行評價和中長期評價。評價體系注重學生評價和中長期評價,因為學生是教學的全程參與者,信度和效度較高;[6]作為課堂教學長期效果的見證者,專業(yè)課任課教師、碩士(博士)研究生對課程教學的評價更具有說服力,對課堂教學更具有指導價值。

傳統(tǒng)的教學評價多采用定性的方法,容易造成評價結果與實際情況有所偏差。[7]本文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結合的方法,利用層次分析法對評價體系的四類影響因素進行分析,[8]將因素層次化,建立模型,從數(shù)量關系上確定評價體系中各指標的重要性,明確體系中的關鍵因素,從而對評價體系進行決策規(guī)劃,提高評價體系的信度和效度。

二、基于層次分析法的工程類數(shù)學課程課堂教學效果評價體系權重的確定

(一)評價指標體系的確定

課堂教學效果評價體系的指標設置直接關系到體系的可靠性。本文結合東北農業(yè)大學工程類數(shù)學課程的實際情況,從眾多復雜的因素中篩選出課堂教學效果評價的關鍵性指標,建立了課堂教學效果評價體系,如圖1所示。其中,一級是目標層(A),為課堂教學效果評價;二級是要素層(B),為課堂教學效果評價的四個基本要素;三級為指標層(C),為每個基本要素相對應的具體評價指標。

(二)判斷矩陣的構造以及一致性檢驗

將課堂教學效果評價體系指標層中的各項指標落實到日常的教學活動中,要求學生在期末對課程的教學效果進行主觀評價和客觀評價;同行教師、教學督導和院系領導隨機抽查聽課并且對教師的授課情況進行評價;向高年級學生、專業(yè)課任課教師和碩博研究生發(fā)放調查問卷,利用上述方法了解教師和學生對數(shù)學課程的需求。針對以上指標體系,采用德爾菲法對每個層次中的因素進行判斷,對同一層次的指標進行兩兩比較,按照1~9標度法(如表1所示)構造了各層指標的判斷矩陣。

課堂教學效果評價的四個基本要素對于評價目標的權重如表2所示。學生評價這一因素在四個基本要素中權重最高,達到了0.584;其次是中長期評價,權重為0.238;同行評價權重最低,為0.074。對于學生評價和中長期評價,評價主體為學生及專業(yè)課任課教師,這一群體對課堂教學效果的評價最為客觀;而由于專業(yè)限制,教學督導很難對所有的課程內容都有深刻的理解和把握,有時只能夠關注課堂氣氛、教師的教態(tài)等內容,評價結果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同行教師雖然能夠判別任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是否抓住了教學重點和難點、知識點講解是否透徹,但是,由于同行之間存在工作或私人關系,因此,同行之間的評價也可能存在不客觀性,所以權重較低??梢?,在整個課堂教學評價體系中學生評價和中長期評價占主要地位。

表3給出了學生評價部分的權重。從結果來看,教師對教材知識點的講授、教師教學能力和教學水平權重最高,教師對講授知識的延拓所占權重最低。對于課堂教學,教師自身的教學能力以及對知識的傳授是教學過程中的關鍵環(huán)節(jié),直接關系到教學效果的好壞,這兩部分權重較高;由于工科類數(shù)學課程學時的壓縮,教師在課堂上沒有足夠的時間對知識進行拓展,缺乏對與實際關聯(lián)密切的例題的講解,所以,這部分的權重最低比較合理。

督導評價權重如表4所示。督導給出的客觀評價權重最高(0.528),聽取學生反饋意見次之(0.332)??梢?,督導的客觀評價結合學生的反饋意見可以有效地提高督導評價的信度。

表5給出了同行評價的權重。同行打分權重最高,為0.625;同行聽課權重最低,為0.136。從實際情況分析,在日常工作中教師相互接觸較多,工作表現(xiàn)和教學能力彼此熟知,所以,根據(jù)平時了解打分具有高信度。而同行聽課時,不排除任課教師緊張、知識點乏味等因素導致同行打分偏離任課教師的實際水平。

中長期評價的權重如表6所示。從排序結果看,專業(yè)課任課教師評價權重最高,為0.517;其次是碩博研究生評價,為0.359;高年級學生打分權重最低。作為課堂教學長期效果的見證者,專業(yè)課任課教師在專業(yè)課的授課過程中要不同程度地用到工程類數(shù)學課程的相關知識,而碩士(博士)研究生在進行學術研究和學術論文撰寫的過程中也要使用數(shù)學知識,尤其是建立數(shù)學模型,所以,這兩類評價主體對課程課堂教學效果的評價是最具說服力的,因此,這兩個指標的權重最高。而高年級學生學習成績良莠不齊,對課程課堂教學效果的評級標準不一致,容易導致評價結果嚴重偏離實際情況。

綜合表2~表6,可以得到工程類數(shù)學課程課堂教學效果評價體系影響因素的整體排序。權重排在前五名的指標分別為教師對教材知識點的講授、教師教學能力和教學水平、專業(yè)課教師評價、學生主觀評價和碩博研究生評價。不難看出,學生評價因素中有三個指標入選,中長期評價因素中有兩個指標入選,這五個指標不僅在層次單排序中權重最大,在層次總排序中權重仍然排在前面,可見這五個指標在課程課堂教學效果評價體系中占有重要地位;此外,中長期評價的兩個指標在傳統(tǒng)的教學評價體系中沒有涉及到,通過對層次分析法的分析可以認為,在今后的課堂教學效果評價中,將中長期評價這一因素納入到評價體系中是較為合理的。

三、提高工程類數(shù)學課程課堂教學效果評價體系有效性的對策

對課堂教學效果進行評價是一個復雜的過程,不僅要注重形式,也要注重內容;不僅要注重過程,更要注重信度和效度。層次分析法的結果可以更好地輔助工程類數(shù)學課程課堂教學效果評價體系的改革和完善。[9]

(一)重視學生評價,提高學生評價在課堂教學效果評價體系中的地位

對層次分析法的分析結果表明,學生評價在課堂教學效果評價體系中的權重超過0.5,可見,學生對課堂教學效果的評價在整個評價體系中占主體地位。而在學生評價的五個因素中,教師對教材知識點的講授以及教師教學能力和教學水平是影響學生評價的兩個關鍵因素,所以,針對這一分析結果,教師應該在教學準備過程中對所講授的知識進行精心設計,授課時需要條理清晰,重點突出,能講清難點,創(chuàng)造良好的情境,并且做到教學進度和教學節(jié)奏緊密結合。

(二)同行評價和督導評價是課堂教學效果評價體系的有益補充

在課堂教學效果評價體系中,同行評價和督導評價的權重最低。教學督導在每學期僅對任課教師聽一次或者兩次課,并且由于專業(yè)的限制,在做出評價時僅就課堂紀律、板書和表達能力等因素進行評價,可能會造成評價結果與實際情況的偏差。教師彼此之間相對比較了解,但是,由于私人或工作的關系,其評價結果也有可能會產生偏差。基于以上原因,同行和督導評價可以作為課堂教學效果評價體系的有益補充,但權重相對較低。

(三)將中長期評價納入課堂教學效果評價體系,進一步提高工程類數(shù)學課程課堂教學效果

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效果評價體系往往以本學期學生的評價為主,一般在課程結束后完成。但是,工程類數(shù)學課程作為重要的基礎課,對學生后續(xù)專業(yè)課程的學習,甚至研究生階段的深造都會產生重要影響,而傳統(tǒng)的課程評價體系往往忽略課程結課之后的中、長期追蹤評價,從而使得課程的長期效果難以得到反映。[10]作為課堂教學長期效果的見證者,專業(yè)課任課教師、碩士(博士)研究生對課程教學的評價是最具說服力的,所以,應該將中長期評價指標納入課堂教學效果評價體系,針對專業(yè)課任課教師和研究生的需求,在教學中不斷反思工程類數(shù)學課程教學的方向和側重點,有效地提高工程類高等數(shù)學課程的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高相銘,郭季.師范院校學生信息素養(yǎng)評價體系的構建研究[J].大學教育,2013(2).

[2]趙春元.模糊層次分析法在高校教學評價中的應用[J].高等農業(yè)教育,2011(1).

[3]汪旭升.高校數(shù)學評價體系改革的探索[J].大學教育,2013(24).

[4]焦揚,葛慧玲,傅麗芳等. 高等數(shù)學課堂教學因素對成績的影響[J].北方經(jīng)貿,2013(6).

[5]劉恩允,楊誠德.高等學校教學質量評價體系建構的思考[J].黑龍江高教,2004(3).

[6]陳洪凱.改善教師課堂教學質量評估之我見[J].中國高等教育評估,2009(1).

[7]湯巖,任永泰,葛慧玲.關于提高大學公共數(shù)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幾點思考[J].大學教育,2013(14).

[8]韓蕙.層次分析法在大學英語課堂教學評價中的應用[J].中國科教創(chuàng)新導刊,2008(36).

篇(5)

關鍵詞:初中語文;課堂生動性;研究

生動的課堂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在學習的時候如果沒有興趣,無論老師采取什么樣的教學方式都是于事無補。興趣是一種強烈的傾向和個人喜好,是激發(fā)創(chuàng)造力和主動性的重要因素。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生動的課堂氛圍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對于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具有重要意義。

一、初中語文課堂生動性的基本要素以及重要意義

1.初中語文課堂生動性的基本要素

要更好的在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運用生動性,首先必須明確課堂生動性的基本要素。它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而的含義:第一,良好的師生關系。要使課堂變得生動,充滿活力,必須要與學生建立良好的關系。第二,學生具有學習的主動性。第三,學生可以拓展自己的學習思維。

2.初中語文課堂生動性的重要意義

作為一名教師,應該相信自己的學生,相信每個學生都擁有自身的閃光點,每個學生都具備成功的潛能教師最重要的作用不只是教給學生知識,更重要的是喚醒學生的自信,從而使之奮發(fā)圖強,不斷進取。生動的課堂會給每位學生的思維與想象以自由馳騁的空間,教師在學生而前不是一位高高在上不可侵犯的權威,學生也不是唯命是從禁錮思想的卑微者,在老師和學生的關系上是平等的和諧的,整個課堂就像是一個其樂融融的大家庭。只有建立了這種民主平等的關系,學生才會充滿信心,思維才會活躍,才會在老師的帶領下煥發(fā)自信,找到學習的樂趣。

語文與生活同在,把知識的廣度局限在課本中,必然遠離實踐,那是呆板的做法。生動的課堂具有無限的生命力,它會把學生和老師緊緊聯(lián)系在一起,把理論與現(xiàn)實聯(lián)系在一起,把在課堂上獲得的語文素養(yǎng)和人文素養(yǎng)在生活中得以拓展和延伸。學生才能在博大的生活課堂中學會做人,學會生活,學會學習。初中生正處于人生的花季,處于身心發(fā)展成熟的青春時期,這個時候的學習和思想對于整個人生來說都具有至關重要的影響。初中語文是培養(yǎng)學生人文素質的一門重要學科,它不僅能夠提升學生的文化素質,而且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思想素質和道德情操。綜合素質培養(yǎng)具有重要意義。

二、提升初中語文課堂生動性的相關對策

1.與學生平等相處,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

要使初中語文課堂變得生動,良好的課堂氛圍必不可少。初中語文老師對學生的人格要給予充分的尊重,要懂得維護他們的自尊心,設身處地的去關愛他們。在學習方法和技巧上悉心加以指導,學生有了進步要及時予以表揚等。通過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使學生在學習方而變得積極主動,課堂自然就會變的生動活潑。

2.通過構建“生命”課堂教學,提高語文課堂教學的生動性

課堂是教學的載體,課堂教學不僅是一種教學活動,它還是教師和學生的一段人生經(jīng)歷。初中語文教學在培養(yǎng)學生認知能力的同時,還要注重對學生個性、價值觀、情感等方而的培養(yǎng),這是語文教學的人文意義。如朱自清先生的《背影》,在課堂教學中,僅僅學習語文知識是不夠的,還應該發(fā)掘其深刻的人文內涵。教師通過課堂教學要讓學生理解和感悟父親對兒子的愛護以及兒子對父親的思念,讓學生去感受人間親情的關好,對于培養(yǎng)學生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具有積極意義。這樣的教學才是生動的,才能真正獲得學生的共鳴,才能使學生印象深刻,才能實現(xiàn)教學的目的。

3.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方式

教師可用模型、幻燈、錄音、標本、圖片、錄像等形式創(chuàng)設一種生動感人的教學情境,使學生為之所動,為之所感產生共鳴,激勵他們快速進入課文的情感世界之中?;蛘邘ьI學生走向大自然,在自然的課堂里尋求書本上所不能學到的知識,在特殊的感受中陶冶心志,進而發(fā)現(xiàn)關感受關,老師還可以讓學生對有對話的課文進行分角色演誦,或者對有精彩情節(jié)的課文讓學生上臺分角色表演,使學生進入一定角色,身臨其境,受到感染從而增加興趣?;蛘哌M行小組探討,教師可給學生自由表達的時間和空間,在課堂中讓學生欣賞除課本以外的其他形式的文學作品,如經(jīng)典電影,經(jīng)典臺詞,經(jīng)典散文朗誦,甚至名曲、名畫。當然是要為了促進學習和豐富課堂內容,嘩眾取寵和無聊的游戲切不可搬上課堂。另外,教師應想方設法在課堂上制造更多的樂趣,這樣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綜合素質,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和知識運用水平。

三、結語

綜上所述,教師必須要采取一些科學合理的措施,以此來提升語文課堂的生動性,能夠讓學生主動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不斷提升自身的學習興趣以及學習能力,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篇(6)

【關鍵詞】:生物教學;學習興趣;學生

生物學是一門自然學科,它具有直觀性、生動性、豐富性。興趣是人們愛好某種活動或力求認識某種事物的心理傾向。興趣的作用有三種:一是對未來的活動的準備作用,學生時代的興趣常對其未來的事業(yè)有重大價值。二是對正在進行的活動起推動作用。當引起學生學習興趣時,他便精神愉快,精力集中,不易疲倦,效果顯著。三是對活動的創(chuàng)造性態(tài)度的促進作用。[在義務教育和高中階段,要求同學通過學習生物課程后要掌握一定的自然科學知識,這對同學的全面發(fā)展是有積極意義的,而在學習生物學的過程中,興趣尤為重要。

一、生物課堂教學設計及基本要素

教學設計是運用系統(tǒng)思想和方法,以學習理論、教學理論和傳播學理論為基礎來計劃和安排教學全過程的誅環(huán)節(jié)及各要素,以實現(xiàn)教學效果最優(yōu)化為目的的科學。好的教學設計能靈活應用好各種教學手段,能把學生的注意力轉移和參與到教學中,大大的減輕了學生的學習負擔,為學生營造了一個好的學習氛圍,增強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習的積極性。

教學實際過程中要考慮到幾個基本要素:教學對象、教學目標、教學策略、教學評價。這些基本要素都是教師在教學之前應該充分考慮到的,教師只有綜合了這些基本要素,才能上好一堂課。

二、運用教學技能組織好課堂教學

教師認真?zhèn)湔n,為上好這節(jié)課打下了基礎。怎樣在課堂教學中進一步的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呢?這得看教師如何運用教學技能來組織好課堂教學。參加工作了一年,就教學技能這塊談談自己的心得體會。下面就簡單的介紹幾種教學技能,旨在能更好的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營造出好的學習氛圍。

導課是在講授新內容時,教師利用導入方法對這部分內容進行個開路,希望通過新課的導入,能引起學生的注意,進入新知識學習的狀態(tài),同時,好的導入內容能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有利于學生學習欲望的形成。在導入過程中,教師要注意把教學內容與實際情況相結合,還要考慮到學生的年齡和心理特征,方便學生理解,讓學生感覺到新內容的有趣性和價值性。接下來就是設計好導入內容,使每節(jié)課一開始,就緊緊地把學生的注意力集中起來,使他們全神貫注的學習新課。另外,導入還可以做到使前后內容相互連貫,溫固而知新,復習前面的內容,又為以后的內容做個鋪墊。再教學中,通常使用復習導入、實驗導入、設置疑問等方法。比如,在講解必修課“植物的光合作用”這個章節(jié)中,通過上一節(jié)內容“新陳代謝和酶”的復習后,導入新內容,首先教師給出光合作用的概念,為了幫助學生更好理解光合作用的概念,要從它的場所、條件、原料、產物出發(fā),其中,條件是光和酶,原料有CO2和水,對植物體來說,CO2可以從大氣中獲得,那么水呢?植物對水分的吸收和利用又是下一章節(jié)所要講的內容。

所以,導入在教學中是種非常重要的方法,這不僅能啟發(fā)學生去思考問題,而且能發(fā)散學生的思維,同時為課堂營造了積極主動的學習情趣。

三、合理運用好其它技能

好的導入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接下來的教學中,教師同樣得運用好其它教學技能,來進一步強化學生的學習熱情,完成教學任務。比如,提問技能,分組討論等方法。

提問技能是由教師提出問題,給學生一定的思考時間來完成。其目的在于讓學生主動參與學習,集中學生注意力,師生雙方相互交流、互動,活躍課堂氣氛,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并且還能通過對學生的提問鍛煉他們的思維和語言表達能力,通過教師提問,可以檢查到學生學習和教學情況,并能鞏固和運用所學知識,提問技能的方式很多,特別是自然學科,它跟日常生活比較貼切,比如,我們講了“植物對水分的吸收”這一節(jié)內容后,知道了植物要進行光合作用,必須從土壤中吸收水分,而吸水的方式是滲透作用,并在黑板上形象做圖,讓學生理解植物細胞怎么吸水,怎么失水,吸水、失水對植物細胞會產生什么樣的結果后,根據(jù)日常生活中的經(jīng)歷,教師可以提出問題:“為什么賣菜的小販要不間斷的往菜上澆水,請同學們根據(jù)所學知識來進行解釋?!崩碚撆c實踐想結合,學生很容易就理解這個知識點。

分組討論學習是一種開放的教學方法,充分體現(xiàn)出以學生為中心、自主學習、合作學習的教學模式。在分組討論學習中,可以培養(yǎng)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更能讓學生相互溝通,相互鼓勵,相互幫助,學生的團體意識增強,提高學習效率。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控制好課堂秩序,設置好討論的主題,討論結束后,教師要做相應的歸納總結。

四、實施開展多項實驗教學

生物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我們要給學生講解的各種理論都是前人在大量實驗的基礎上總結出來的。如今,高考“3+X”到來,給生物教師帶來了新的挑戰(zhàn),為了幫助學生高考,實驗設計這塊成為重中之重。在課本知識的基礎上,學生怎么設計實驗?在高考時,如何面對最后一題——創(chuàng)新試驗設計,這得靠平時試驗的累積。

實際上,興趣因人而異,因教材內容也不相同。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采用更多的、更好的方法來培養(yǎng)并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從實際出發(fā),因材施教,利用多種教學資源,不斷豐富自己的教學內容,讓學生愛這門課,喜歡上這門課,提高教學質量,為素質教育的發(fā)展打下堅實基礎,使得學生能在課堂上和學校里快樂的學習,健康的成長。

參考文獻

篇(7)

一、素質教育課堂教學模式的特征

素質教育的課堂教學模式是把素質教育理論落實到課堂教學實踐中。課堂模式是理論與實踐之間的知識系統(tǒng)的理性簡化形式,是設計、組織、調控課堂內部要素結構和運動論過程的方法論體系。它既是課堂內部各要素的結構,又是課堂經(jīng)過內部各要素合理配置、優(yōu)化組合的運動過程的程序,是課堂教學活動過程中不可分割的兩個方面。課堂教學模式既是課堂教學各要素——教材、教師、學生等的組合關系,又是教學各階段、環(huán)節(jié)、步驟的活動方式;前者是結構,后者是程序,兩者在教學過程中各自動態(tài)變化,有緊密相聯(lián)。素質教育課堂教學模式有三大特征:

1.素質教育課堂教學模式是在素質教育思想和理論的指導下,在以往教學經(jīng)驗的基礎上,為達到課堂教學模式的素質教育目標,完成特定的教學內容、解決特定的教學問題而形成的相對穩(wěn)定、簡單易行的教學要求的結構框架和教學過程的操作程序。

2.素質教育的課堂教學模式是體現(xiàn)課堂教學活動特點,同時又體現(xiàn)教學內容和可行特點的一個課堂教學模式群體,共同構成相互關聯(lián),互相作用的素質教育課堂教學模式體系。

3.素質教育的課堂教學模式是相對穩(wěn)定有動態(tài)變化的課堂教學結構程序。由于素質目標的定位和導向,素質教育的課堂教學實踐活動必然是各種教學模式的綜合作用的過程,各種類型的課堂教學模式作為達成素質教育目標,完成教學內容,解決具體問題的工具,須相互配合才能發(fā)揮各自的最佳功能。

二、素質教育課堂教學模式的基本要素

1、素質教育課堂教學模式的理論依據(jù)

依據(jù)素質教育的基本理論。即突出三個要素,一是面向全體,承認差異,讓存在差異的全體學生能得到提高和發(fā)展;二是全面發(fā)展,讓存在差異的全體學生在思想道德、科學文化知識、勞動技能、身心健康等方面均獲得不同程度的發(fā)展和提高。

依據(jù)教育學、教學論、心理學等有關教育科學理論。強調遵循教育教學規(guī)律和學生心理發(fā)展規(guī)律。

依據(jù)系統(tǒng)論、信息論、控制論等系統(tǒng)科學理論。強調對課堂系統(tǒng)的控制和調節(jié)。以取得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整體功能。

2、素質教育課堂教學模式的功能目標。

特殊素質目標。主要包括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其具體內容因課程、學科或活動、教學內容及課型而異。

一般素質目標。主要包括思想道德、治理能力心理健康等,其具體內容同各類課程。學科或活動、教學內容以及課型基本相同,但層次上則隨年級增高而逐步加深。

3、素質教育課堂教學模式的結構程序。

學科或活動的課堂教學基本模式,以特殊素質和一般素質兩方面功能目標作為定位和導向,并體現(xiàn)不同學科或不同活動的特點,雙線并進,對應聯(lián)系。以主線實施特殊素質的教學,以輔線實施一般素質的教學。其中作為特殊素質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是一般素質的載體,在運用主線進行特殊素質教育的同時運用輔線進行一般素質教學,兩者相輔相成,互相促進。?課型的變化模式。在基本模式的基礎上加以適當變化,并體現(xiàn)特定的課堂教學內容和具體課型的特點。

三、素質教育課堂教學模式實施的基本政策

實施素質教育課堂教學模式的策略應從存在差異的全體學生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和發(fā)展,從形成生動、活潑、開放的教學氛圍,使學生的素質得到主動發(fā)展,從努力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等三個角度去選擇。

1.面向全體,促使學生主動學。

維護學生主體地位,從根本上廢止“滿堂灌”“注入式”教學模式。把學生從“一言堂”、“滿堂灌”的束縛下解放出來,從“題?!敝袛[脫出來,真正貫徹“輕負擔,高質量”的原則,使學生主動學習。?因材施教,分類指導。教師在教學上要掌握好上、中、下三中學生的學習特點,切記“一刀切”。精心設計教學目標,強化反饋和矯正環(huán)節(jié),努力促使大多數(shù)學生達標。對不同情況的學生在教學要求、作業(yè)練習和課業(yè)輔導等方面區(qū)別情況,分別要求,使好學生“吃得飽”、中等生“吃得好”差生“吃得了”,使之在知識獲取和智能發(fā)展上都獲得成功。

優(yōu)化教學方法,提高效率。即從教與學兩個角度,在認知活動、情感活動、機能活動等教學方法上進行優(yōu)化組合。并科學合理的配置課堂教學的各個要素,使教學的量、度、序、法、情、時等僅僅圍繞并作用于教學的特點,從而提高課堂效率。

2.實施愉快教學法,使學生愛學。

由以教為重心轉移到以學為重心,由傳授知識為重心轉移到抓好基礎,實施愉快和諧教育,發(fā)展智力,培養(yǎng)能力的重心。在施教中,教師應保持飽滿高昂的激情和良好的心境。運用情感的理智性。情境性、易變性等激發(fā)求知,啟迪思維,使學生保持旺盛的樂學情緒,愉快地接受知識和技能。

潛心設計教學情景,增強教學中民主平等的課堂氣氛,發(fā)揮富于情感特征的課堂信息反饋和評價的作用,在教與學雙向信息傳遞交流中不斷激起學生愉悅的情緒體驗,使之產生學習興趣。

3.突出能力培養(yǎng),使學生善學。

讓學生掌握主動權。在教育學的雙向信息交流中,教師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培養(yǎng)問題意識,加大信息量,鼓勵他們多思善問,敢于質疑爭論,使之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