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雜志訂閱 SCI期刊 投稿指導 期刊服務 文秘服務 出版社 登錄/注冊 購物車(0)

首頁 > 精品范文 > 心理發(fā)展論文

心理發(fā)展論文精品(七篇)

時間:2022-10-04 19:45:10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心理發(fā)展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chuàng)作。

心理發(fā)展論文

篇(1)

摘要:我國當前開放的社會環(huán)境論文為青少年呈現了一個多元的社會。開放與多元,在使得他們的視野更為開闊的同時,也讓他們陷入了較難適應的境地之中。開放社會環(huán)境的雙重作用要求全社會通過強化認知、加強管理、加強教育來關心青少年的成長,幫助青少年順利的完成社會化的過程,發(fā)展他們的健康人格。

關鍵詞:社會環(huán)境;青少年;心理發(fā)展

一、我國當前的社會環(huán)境

我國經過20余年的改革開放,社會發(fā)展呈現出全新的面貌,我們的社會由單一、保守走向了多元、開放,這在政治、經濟、文化上都得到了充分的體現。

在政治方面,我國進入了一種從“總體性社會”向“多元社會”過渡的轉型期[1]。

在經濟方面,我國從供給型經濟轉向需求型經濟,從封閉和半封閉的經濟轉為開放型的經濟,從溫飽型經濟轉為小康型經濟[2]。

在文化方面,改革開放使我國的文化在科學技術的推動下迅速與國際接軌,文化的功能、形式、內涵、傳播等由單一走向了多元。

二、青少年的心理發(fā)展

人的一生都處于發(fā)展變化之中,但在青少年時期(處于11、12歲到17、18歲的個體)[4],這種發(fā)展變化是暴風驟雨式的,個體的生理特征將會發(fā)生巨大的變化(個體的第二性征在這一時期出現顯著的變化),由此伴隨著明顯的心理發(fā)展。

(一)青少年心理發(fā)展的表現

青少年時期的個體心理發(fā)展主要表現為隨著生理特征的劇變,個體的思維能力得到了極大的發(fā)展,情緒情感也發(fā)生著顯著的變化。這決定著個體的社會化發(fā)展。[4]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個體的生理發(fā)展為社會化發(fā)展提供了物質基礎

處于青少年時期的個體,最大的特點是生理上蓬勃發(fā)展、急劇變化。這一時期,個體的身體外形更具有自己的性別特征了,個體的體魄更加強健;內臟的機能健全了,大腦的發(fā)展已基本成熟,心臟等器官的功能加強,個體的精力更加旺盛;性的發(fā)育成熟使青少年開始意識到自己已向成熟過度,同時給個體帶來對性的好奇心和新穎感。[4]

2.認知能力的發(fā)展與社會化的發(fā)展

青少年時期個體的腦機能發(fā)展迅速,趨于成熟,大腦皮質的溝回組織已經完善,神經元完善化和復雜化,傳遞信息的神經纖維髓鞘化已完成,保證信息傳遞暢通,不相互干擾。[4]個體在大腦和神經系統(tǒng)上的一系列變化大大促進了個體心理的發(fā)展特別是邏輯抽象思維能力的發(fā)展。個體思維的靈活性、深刻性、獨創(chuàng)性、批判性在青少年時期逐步發(fā)展起來,表現為隨著年齡的增加,他們在看待事物時漸漸地由表象深入到本質,開始喜歡探究事物的本質屬性,開展系統(tǒng)的理性活動,能變通思維方式,能用新異獨特的思維觀點解決他們所遇到的問題,能夠比較自覺地對待自己的思維活動,能夠有意識地調節(jié)、支配、檢查自己的思維過程。思維能力的發(fā)展使個體開始用全新的眼光審視自己,開始注重自己的社會形象,逐漸由自我為中心的個體轉變?yōu)樯鐣膫€體,開始學習調整自己的言行舉止,逐步適應社會的要求。

3.情感發(fā)展與社會化的發(fā)展

青少年時期的個體情緒情感最突出的表現就是不穩(wěn)定性,易出現極端情緒。他們時而唯我獨尊,時而又沮喪萬分。在實際的社會生活中,個體對這種不斷增加的需求時而感到滿足與認可,時而又否定,使得他們的情緒出現搖擺不定的狀態(tài)。

(二)青少年心理發(fā)展的特點

青少年的心理發(fā)展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心理發(fā)展表現出以下的特征。

1.過渡性青少年處于一個半幼稚、半成熟的時期,獨立性與依賴性錯綜復雜的時期,充滿矛盾的時期。2.動蕩性處于青少年時期的個體思維比較敏捷,他們的情緒發(fā)展更為激烈,容易受外部環(huán)境的感染與影響,因此在行為、情緒上表現得很不穩(wěn)定。3.閉鎖性青少年自我與社會的同一性仍處于發(fā)展之中,因此青少年只會向外界展示他認為的對他的社會化有利的內容,而將一些矛盾的、迷茫的心理困惑等他們認為對自己不利的心理特征隱藏起來,因此他們具有較多的心理問題,這會給他們帶來一些煩惱。4.社會性青少年的這些特征歸根到底是因為個體必須經歷由單個的人向社會的人的轉變過程,青少年發(fā)展中的危機能否得到有效的解決則是個體的自我成長與社會環(huán)境共同決定的。良好的社會環(huán)境對青少年心理發(fā)展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

三、開放的社會環(huán)境對青少年心理發(fā)展的影響

(一)開放的社會環(huán)境對青少年心理發(fā)展的積極影響

1.經濟的蓬勃發(fā)展為青少年的發(fā)展提供了更好的條件

國家大力發(fā)展經濟,讓我國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極大的改善,經濟的快速發(fā)展促進了社會科技文化的發(fā)展,創(chuàng)造出大量先進的教學設備和教學儀器,這為青少年的學習創(chuàng)造了良好的物質條件,提供了優(yōu)良的學習環(huán)境和豐富的學習資源。

2.開放的社會環(huán)境能夠促進青少年思維能力的發(fā)展

在開放的社會環(huán)境中,社會各個方面的積極因素都被調動起來,多種思想都會在社會中交匯、碰撞;信息技術迅速發(fā)展讓青少年可以便捷地了解社會的方方面面。這些豐富的信息,對思維能力正處于發(fā)展中的青少年十分有利,可以開闊他們的視野,加深他們思維的深度,拓展他們思維的廣度,讓他們在看待問題時不易盲從與偏激。

3.先進的社會文化能夠激發(fā)青少年求知欲望和發(fā)展意識

青少年時期個體的社會性需要得到發(fā)展。在這一過程中他們探求外在事物的能力也會得到極大的發(fā)展。開放的社會環(huán)境滿足了他們的這一需求。大眾傳媒能及時地將社會發(fā)展的最新動態(tài)傳播給青少年,向青少年展現多元的文化現狀,豐富的知識、精彩的技藝能滿足青少年的求知欲,讓他們獲得發(fā)展的內在動力,提高學習的自主性。社會文化的多元發(fā)展也為這種自主的學習提供了豐富的資源。

4.多元的社會文化能夠促進青少年社會化的進程

在開放的社會環(huán)境中,社會文化信息有助于青少年全面地認識和了解社會,正確地評價社會,學習到在社會生活中應該具備的社會文化規(guī)范;有助于激發(fā)個體的社會意識,明確自己的社會責任;有助于個體正確的評價自我,幫助個體找準自己在社會中的位置,不再盲目地樂觀或絕望。

開放、多元的社會能為個體提供更為優(yōu)越的成長環(huán)境,能有效地促進個體的社會化發(fā)展,對個體一生的發(fā)展都將有積極的促進作用。

(二)開放的社會環(huán)境對青少年心理發(fā)展的不良影響

1.良莠不齊的社會信息與青少年過渡性的心理發(fā)展特點

物質生活的豐富使得青少年不再為衣食擔憂,奢華的物質生活對于青少年存在極大的吸引力,容易使他們迷戀物質生活,使他們缺乏進取心。有些格調不高或不健康的文化內容會讓青少年意志消沉,耽于享樂,不利于青少年形成良好的道德觀念與健康的人格。

2.多元的社會文化與青少年動蕩性的心理發(fā)展特點

處于青少年時期的個體心理發(fā)展呈現出動蕩性的特點,他們思維比較敏捷,對社會的看法容易極端與片面,容易受外部環(huán)境的感染與影響。在開放的社會環(huán)境中,各種價值觀、思想觀念都會通過大眾傳媒來爭奪市場,如果缺少必要的引導,相互矛盾、沖突的社會思想觀念就會給青少年帶來困惑或迷茫,容易造成認識上的混亂,這些對處于自我同一性形成時期的青少年有不良的影響。

3.虛擬的社會文化與青少年閉鎖性的心理發(fā)展特點

計算機網絡的發(fā)展為青少年提供了一個相對安全、不用面對壓力的文化空間。在這種相對安全的文化空間里,社會被用高科技手段或多元的形式表現得唯美浪漫或黑暗恐怖。這種表現手法容易吸引逐漸將內心世界關閉起來的青少年,而沉迷于虛擬文化中的青少年會看不到真實的社會,失去對現實社會的感受力,失去積極參與社會生活的意識,缺乏應有的社會責任感,嚴重影響了他們的社會化進程,不利于健康人格的形成。

四、開放的社會環(huán)境中促進青少年心理健康發(fā)展的措施

(一)教育工作者要加強對青少年心理發(fā)展特點的認識

開放的社會環(huán)境對人們的影響是巨大的,這種環(huán)境下的青少年所面臨的問題是前人所不曾遇到的,舊有的一些經驗對青少年的成長不一定是有幫助的。青少年時期是個體一生發(fā)展中的一個轉折點,這一發(fā)展的過程擁有獨特的規(guī)律,這需要教育工作者積極開展青少年心理發(fā)展的研究工作,能夠了解青少年心理發(fā)展的規(guī)律,還需要教育者和家長積極與青少年一起了解社會環(huán)境,站在青少年的角度去看待問題、感受問題,為青少年健康成長創(chuàng)造良好條件。

(二)教育工作者要加強社會文化的研究工作

教育工作者要在青少年的生活中構建起抵御社會文化中負面影響的“防火墻”。這需要教育工作者積極地了解社會,對社會發(fā)展的本質規(guī)律,社會現象背后的真正原因認真地思考與探索,即教育者必先受教育;對青少年中可能出現的失范現象和經常出現的偏離行為進行預防性研究,做到未雨綢繆;社會、學校和家庭都要共同加強對青少年的教育,形成一股合力,尤其是學校教育,顯得格外重要。

(三)社會文化管理機構要加強對文化傳播的管理

加強文化傳播的管理,主要是實施文化管理的監(jiān)督職能、引導職能、規(guī)范職能、懲戒職能。同時要加強對社會文化的生產消費、傳播方式的研究,以及加強對社會文化傳播的倫理、道德的研究。對傳播文化中出現的偏離行為、一般性誤導行為進行合法跟蹤和監(jiān)管,對違規(guī)行為進行公開的處理。推進法制化進程,就是要對信息的生產、交換、傳遞、消費進行單獨立法,即使初始階段不很周全,但可以逐漸走向成熟。歷史經驗值得借鑒,貽誤了青少年就貽誤了我們的國家、我們的民族。

參考文獻:

[1]沈立新,吳新葉.中國政治轉型的理論研究:綜述與評價[J].湘潭大學學報:哲社版,2004(4).

[2]李曙光.中國的經濟轉型:成乎?未成乎?[J].經濟戰(zhàn)略,2003(3).

[3]何少林.當代中國文化的轉型及發(fā)展趨勢[J].燕山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0(4).

[4]林崇德.發(fā)展心理學[M].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362~374.

[5]續(xù)冰.網絡對青少年人格發(fā)展的影響[J].山西師大學報,2005(4).

[6]吳彩云.信息網絡對學生的影響及對策[J].青海教育,2005(7).

篇(2)

 

投稿須知

1 歡迎能體現重要課題成果的研究報告和論文。

2 研究報告要求反映該學術領域的最新進展與水平,歡迎涉及新觀點、新理論、新領域、新方法的稿件,不發(fā)表沒有理論意圖和框架,而只是報告性別或年齡差異的稿件。

3 理論文章要求有自己的實證研究基礎或獨到的理論以及方法論方面的見解,對于一般的介紹性綜述文章不予發(fā)表。

篇(3)

十幾年的教育實踐證明,心理健康教育對于增強中學生調控自我、承受挫折、適應環(huán)境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個性心理品質有著極大的促進作用。然而各校的心理健康教育的發(fā)展水平受到諸多因素制約,如校領導是否重視,辦學理念及學校各項工作安排等因素導致開展水平的差距非常大。

中學生正處于青春期的頂峰,生理發(fā)育已成熟,而心理發(fā)育處于風起云涌的狀態(tài):對于獨立與自由的渴望與管理嚴格的校園、父母的嘮叨成鮮明對立,渴求友情、愛情,卻時時處于高考的重壓之下。人際關系問題、生涯決策問題、強迫性思維問題甚至抑郁癥、焦慮癥在現代學生中層出不窮,他們對心理、心理健康有著不同側重的需求。而中學校園里的心理健康教育,卻遠遠跟不上他們的需要。

教師開發(fā)豐富多彩的心理健康選修課程,學生自主選擇,不僅能讓我們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通過選修課的形式固定下來,而我們心理教師們也能不再被挪為他用,專業(yè)性得到保障。更能讓學生接受系統(tǒng)而多樣化的心理健康教育,滿足學生不同層面的心理需求,推進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長足發(fā)展。

二、研究主要內容

(一)關于中學心理健康教育類選修課課程設計

中學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模式一般分為獨立型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和融合型心理健康教育課程。

獨立型心理健康教育課程也稱專門的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或顯性心理健康教育課程。這是學校列入課程計劃并通過顯性課程的形式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地對學生的心理健康施加影響的一類課程。本項目研究所設計開發(fā)的課程均屬此類課程范疇,故而融合型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在此不作敘述。

獨立型心理健康教育課程通常又可分為兩種類型模式:

一是學科課程模式,即較為系統(tǒng)地傳授心理健康基礎知識的一種課程形式,這種模式的課程具有知識性、基礎性和問題邏輯性等性質,它是學校心理健康教育整體課程體系的基礎部分。

二是活動課程模式,即教師根據學生身心發(fā)展的規(guī)律及特點,運用心理學、教育學的有關原理,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地通過以學生為主體的活動項目和活動方式,旨在提高學生心理素質,增進心理健康,開發(fā)心理潛能的一種課程形式,具有活動性、主體性、互動性、體驗性和感悟性等性質。

(二)關于普通高中心理健康教育類選修課課程設計的原則與目標

1.心理健康教育選修課課程設計的原則

國家教育部的《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指導綱要》(2012修訂)的指導思想與原則,結合我校實際與學生心理需要,我們擬定心理健康類選修課程的原則是:發(fā)展性原則、體驗性原則和多樣性原則。

發(fā)展性原則是指[專業(yè)提供論文寫作的服務,歡迎光臨 dylw.NET第一論文 網]必須以發(fā)展的眼光看待學生的心理,教育活動必須立足于促進學生心理發(fā)展,而不僅僅限于心理健康的一般要求。體驗性原則是指以學生個體的直接經驗為中心,使學生經過認知——體驗——領悟三個環(huán)節(jié),達到自我領悟的境界,并將部分刺激材料內化為自我心理結構的成分,從而科學定位課程體系,合理進行課程模式的設置,正確選擇課程內容。多樣性原則不僅指的是心理健康類選修課種類的多樣性,還包括某一門課程的課堂組織形式、課程目標實現形式的多樣性。

2.心理健康教育選修課課程設計的目標

構建心理健康教育課程體系的目標,可按照基礎性目標、矯正性目標、發(fā)展性目標來構建課程內容體系。

基礎性目標:通過開設面向全體學生的基礎性課程,讓每一位學生認識心理健康的標準和意義,理解和掌握必須掌握的心理健康知識,具備自我心理保健和調適的基本能力,從而預防各種心理障礙的產生。這是心理健康教育課程體系的初級目標。

矯正性目標:本著因材施教的原則,應面向特殊群體學生開設矯正性課程,從而對心理障礙或心理疾病群體學生實施危機干預,達到矯正的目標。此類課程對心理輔導老師的要求極高。

發(fā)展性目標:中學生在社會化的進程中,對自己的成長、潛能的開發(fā)有著更為強烈的渴望和追求。因此,我們要實現心理健康教育課程體系的發(fā)展性目標,幫助學生加強對人生、學業(yè)的心理認知,從而積極促進學生心理素質的主動發(fā)展,最終形成健全的心理素質,完善的人格,這是心理健康教育的最終目標。

這三個層次的目標,是一個從近期目標到遠期目標的發(fā)展過程,也是從低級目標向高級目標發(fā)展的過程。只有學生的心理素質得到充分發(fā)展,才能從根本上減少心理問題的出現,幫助學生挖掘自身潛能,成為全面發(fā)展的人才,心理健康教育的最高目標也才最終實現。

(三)關于心理健康教育選修課課程的組織

1.改革心理健康類選修課課程的教學方式

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是一種以學生為本位的體驗式活動課程。因此,必須建立起多樣的、學生積極參與的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教學模式,改變以往以課程講授為主要形式的單一教學方法,強化心理體驗與行為訓練。選修課要積極運用情境式教學、體驗式教學、互助式教學等多種教學方式,強調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以充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2.建構心理健康選修課課程內容體系

課程內容是課程目標的載體和具體化。根據普高學生的心理發(fā)展規(guī)律,學生學習和生活實際,結合各門課程的不同目標,我們逐步建構起心理健康類選修課課程內容體系。

比如作為普及性的《心理健康教育》為實現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礎性目標,內容選擇是一個健康、四個學會和三個感受,分別是:心理健康、學會適應、學會交往、學會學習、學會生活、感受青春、感受情緒、感受生命。

3.完善心理健康類選修課課程的評價機制

由于心理是一種不可量化的主觀現象,具有內隱性、個人化的特點,因此,普高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類選修課課程體系是性質比較特殊的課程體系,很難像其他學科一樣制定硬性、統(tǒng)一的考核標準。評價標準應突出其發(fā)展功能,激發(fā)學生發(fā)展動力,關注其發(fā)展過程。

三、研究成果

(一)滿足中學生不同層面的心理需求

心理健康選修課的開設滿足了學生基礎性與發(fā)展性心理的需要,學生在各種心理活動與體驗中,拓展視野,增強人際交往能力。

(二)構建起心理健康類選修課程常態(tài)化的新平臺

在心理健康類選 修課程研究與實踐的過程中,探索了各種增強學生心理品質的新方法。課程教學、專項作業(yè)、社會實踐等形式,逐步積累起一套行之有效的課程體系,為深化、推廣心理健康教育的實施積累了新經驗,從而使心理健康教育有了常態(tài)化實施的新平臺。

三、不足與建議

(一)評價體系不完善

課程體系目前僅有學校評課程和教師評學生,這種單向評價極不完善。心理健康類課程的評價標準應突出其發(fā)展功能,激發(fā)學生發(fā)展動力,關注其發(fā)展過程。在評價主體上,將教師評價與學生評價相結合;在評價內容上,將理[專業(yè)提供論文寫作的服務,歡迎光臨 dylw.NET第一論文 網]論知識的掌握與技能學習相結合;在評價方法上,采取自我評價與相互評價相結合,形成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相結合的方法,努力做到以評導教,以評促教,提高課程的實效性。

(二)課程類型還較單一

實踐研究中雖然已有三門選修課程,但依然無法滿足高中生多樣化的心理需求,尤其是矯治類的課程目標還是空白。這就需要心理老師加強自身專業(yè)素養(yǎng),同時密切關注學生心理狀況,適時地開設有針對性心理課程。

(三)師資力量薄弱

完備的課程體系自然需要強大的師資力量,而當前學校一般只配備專業(yè)心理老師一名。建議今后加強教師心理知識的普及,讓更多對心理學有熱情的老師經過專業(yè)培訓加入到兼職心理老師的隊伍中來,從而完善心理健康的課程體系。

篇(4)

多元思維 語文教師 思維品質 教學方法

一、前言

《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實驗)》提出“寫作教學應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想象能力和表達能力,重視發(fā)展學生的思維能力,發(fā)展創(chuàng)造性思維。”可見,新一輪課程改革將思維的培養(yǎng)作為寫作教學的核心要務。高中寫作教學按照文體可大致分為記敘文寫作教學、說明文寫作教學、議論文寫作教學三類?!疤岢嘣季S是語文教育整體的理念,尤其是寫作教學的理念”(語文課程與教學論),因此,通過寫作教學引導學生形成多元思維是語文教師的重要任務。

二、議論文寫作與學生多元思維的形成

“議論文是通過論證以表達自己的見解,從而說服讀者的文章。它主要訴諸讀者的理智,通過充分有力的論證,使自己的見解獲得讀者的贊同?!备咧须A段,議論文寫作教學是語文課程中寫作教學的主要內容。議論文寫作訓練對于學生思維能力的提升十分有力。例如,議論文大多圍繞一個論點展開,而對于一個論點的分析則能考察一個學生的思維能力。2011年北京高考作文題目是關于世乒賽中國隊包攬全部金牌的話題。正對這一話題,擁有多元思維的學生將迅速反映出正反兩方面意見的合理性和各自的不足。

三、語文教師在議論文寫作教學過程中對學生多元思維形成的影響

通常情況下,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起主導作用。在議論文教學過程中亦如此,教師主體的語文思維品質及其議論文寫作教學方法對于學生多元思維的形成具有重要影響。

1.教師的語文思維品質方面

“語文思維品質是語文思維過程當中所形成或應具備的一種具有個體差異性的思維特征?!苯處煹恼Z文思維品質體現于教師的語文思維能力之中,一定程度上影響著教師的教學方法和教學風格。引導學生形成多元思維的前提是教師本身應當具有多元思維。多元思維是一種難得的思維品質,但在我國,一個人多元思維的形成承受著巨大的壓力。例如,雖然面臨著巨大的就業(yè)壓力,但是家庭和學校的培養(yǎng)目標還以高考為主,這便是“學而優(yōu)則仕”的文化傳統(tǒng)對于教育的影響。從學校教育心理學方面看,教師對于學生的認識也往往陷入“第一印象”和“刻板效應”等誤區(qū),也就是說,教師對于學生的認識往往片面化,以偏概全。這也是一種兩極思維的表現,“學習好得學生是優(yōu)生,學習差得學生是差生”往往成為教師評價學生的標準,這顯然具有極大的片面性,陷入兩極思維的教師的思維品質較低,在很大程度上會影響其教學活動。

在議論文寫作教學過程中,教師若果要培養(yǎng)學生的多元思維,則要以其自身擁有多元思維為前提。在議論文寫作訓練之前,教師主體應當運用發(fā)散思維對于話題進行充分的分析,對于學生針對特定話題自主產生的各類見解進行預見。這是對于教師個體的預見力的一種考驗,預見力是語文思維能力的構成要素之一,“是對語文現象進行觀察、分析、比較、聯想、類比、歸納等思維活動后,依據已有的材料和知識,在作出符合一定經驗和事實的推測性的思維活動過程中所表現出的一般能力”。培養(yǎng)學生思維能力是語文教師的職責,語文教師本身的思維能力和思維品質也應當是評價語文教師的重要指標。冉正寶先生將語文思維能力分為感悟力、反應力、預見力、轉化力、想象力、發(fā)散力、適應力、轉換力、判斷力、概括力、批判力、洞察力等方面。語文教師的語文思維品質體現于教師的語文思維能力之中,因此語文教師應當注重培養(yǎng)自身多方面的思維能力。

2.語文教師的議論文寫作教學方法

語文教師主體高水平的語文思維品質是議論文寫作教學的前提,在此基礎上,語文教師的議論文寫作教學方法也是影響學生多元思維形成的重要一環(huán)。語文教師在進行議論文教學的過程中,對于寫作構思過程的教學對于學生多元思維的形成的影響最為重要。

構思過程“主要是指從作文動機產生到文章框架基本醞釀成熟的心理過程”。該環(huán)節(jié)是議論文寫作的前提,也是最重要的一環(huán)。寫作教學是語文教學中最難的部分之一,一個重要原因在于高中生缺乏寫作動機,而寫作動機的缺乏在于學生思維的僵化。因此,教師在進行議論文寫作教師首先應當將學生寫作動機的激發(fā)和學生思維的激活結合在一起。對于一個議論文寫作訓練的話題,教師應當考慮到學生生活體驗的局限性,將話題與學生有限的生活體驗相結合,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學生寫作動機激發(fā)完成后教師應當與學生在教學過程中交互主體,在具體指導之前采取以討論為主的教學方法。究其原因,在于高中生的心理發(fā)展水平,高中生處于思維發(fā)展的重要階段,“高中生對于事物的認識更趨于完善和深刻,不僅能認識事物的本質屬性,還能揭示事物運動發(fā)展變化的原因和它們對立統(tǒng)一的關系。因而高中生的辯證邏輯思維逐步占優(yōu)勢地位”。教師應當意識到高中生思維發(fā)展的特點,因此通過討論法,利用學生這一課程資源優(yōu)勢,使學生彼此之間形成思維的碰撞,從而使不同的觀點生發(fā)出來。在討論結束后,教師通過認證傾聽學生討論形成的不同觀點,與自己在備課過程中預見到的觀點仔細比對,在短時間內進行快速分析,對于學生小組形成的觀點進科學的點評,而不是在沒有準備的情況下就主觀的臆斷評價學生思維的成果。

思維的培養(yǎng)是語文教學尤其是高中語文教學的重要目標之一,筆者談探討高中語文課程中議論文寫作教學影響學生多元思維形成的教師因素旨在引起高中語文教學對于學生思維培養(yǎng)的重視,實際上,語文教師對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體現于語文教學的各個細節(jié)當中,期待學者和教師繼續(xù)在微觀角度上探討相關問題,以利于語文教育的興盛和國家人才的培育。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實驗)[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朱紹禹.語文課程與教學論[M].吉林:東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5.

篇(5)

論文摘 要:體育已逐漸成為學生個體全面成長的教育途徑的必不可缺的途徑之一,尤其在學生心理成長中發(fā)揮著其他方面不可替代的作用。筆者通過研究體育與校園文化、體育與心理素質之間的關系,闡述了如何發(fā)揮體育在推進和提高學生心理素質中的優(yōu)勢,從而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1 引 言

體育運動與日常自然的身體運動相比,無論內容和形式都有不同之處。體育本身所蘊含的獨特魅力與教育功能,決定了體育運動通過多種組織形式實施于人際交往的環(huán)境下,使學生個體的生理和心理發(fā)展受到了一定的積極影響,它能夠通過多種多樣的身體活動方式滿足學生的生理和心理需要,提高他們的體質、調節(jié)他們的情緒、磨煉他們的意志、培養(yǎng)他們的合作精神與競爭意識,使他們具有良好的人格魅力與個性品質,也增強了他們的社會適應能力。幾乎任何體育運動項目,都要求運動員有勇敢、堅持、自制、不怕困難等良好的意志品質和樂觀、友愛、愉快、同情等多樣的情感。體育運動的新需要與原有心理水平的矛盾,推動了心理的發(fā)展,增進自我意識的形成,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勇敢頑強、吃苦耐勞、堅持不懈、克服困難的思想作風,有助于培養(yǎng)團結友愛、集體主義和愛國主義精神,有助于培養(yǎng)機智靈活、沉著果斷、謙虛謹慎等意志品質,使學生保持積極健康向上的心理狀態(tài)。

2 提高體育心理素質的意義及必要性

隨著社會競爭的日趨激烈,學生在生活與學習中所面臨的學業(yè)、升學、各類等級考試、就業(yè)壓力越來越嚴重。再加上現實生活中學生獨生子女的比重越來越高,學生個性越來越強,心理問題漸趨嚴峻。這種心理危機現象蔓延下去,不僅影響了大學生的學習和生活及今后的工作,也影響社會的發(fā)展和穩(wěn)定。

2.1國內高校學生體育心理素質的發(fā)展現狀

據對我國大學生相關調查發(fā)現,80年代中期23.25%的有心理障礙,90年代上升到25%,20世紀初上升至約30%,其中有較嚴重心理問題的約占10%。從總體水平看有超過60%的大學生存在中度以上的心理問題,并呈現出繼續(xù)上升的趨勢。2004年,華中科技大學社會學系陳志霞等人運用“自殺態(tài)度調查問卷”,對1010名大學生進行問卷調查,結果發(fā)現有過輕生念頭的學生占10.7%。由此可見,高校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日趨嚴重,校園體育心理素質的提高越來越被重視重視,強化素質教育的同時,必須加強對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而體育心理素質的而提高對于促進心理健康具有積極的意義,搞心理素質的有效途徑之一。但是,隨著教學改革的深入,很多高校反而普遍存在在縮減體育課程的學時數的現象。

2.2體育心理素質的內涵與特征及現實意義

心理健康是指一種高效而滿意的、持續(xù)的心理狀態(tài)。體現心理健康的重要標志有:(1)認識、情感、意志、行為、人格完整和協(xié)調;(2)較強的社會適應能力;(3)自我認識、自我評價與自我認知度;(4)良好的人際關系協(xié)調能力;(5)完善的情感與情緒控制;(6)良好的心理承受力和自我平衡能力等方面。

體育心理素質簡言之,就是在參與體育運動的過程中形成的較高心理承受能力、良好的個性和意志品質、一定的社會適應能力和人際交往能力、較強的團結協(xié)作的集體主義精神等。人的心理是人腦的活動,而體育則是人腦的思維通過作用于身體,來實現完成各種運動動作的過程。在運動的過程中心理健康發(fā)展,必須以正常健康的身體,尤其是以正常健康發(fā)展的神經系統(tǒng)和大腦為物質基礎。體育鍛煉能促使學生身體正常、健康地發(fā)展,為心理發(fā)展提供堅實的物質基礎,這是心理發(fā)展的重要條件。對于體育促進人的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的作用,在我國遠古時代就有了初步的認識,隨著社會的進步和人們物質與精神生活的提高,對體育的重視程度愈加明顯。尤其是體育心理素質的提高對促進學生個體的過渡、成長、社會與環(huán)境的適應能力的作用。

2.3利用校園體育促進良好體育心理素質養(yǎng)成的可行性及意義

學校體育對學生個體心理和生理的發(fā)展的積極影響是其他教育內容不可代替的。這點在我國教育改革的歷程中已經得到了充分的認識和肯定。廣東河源職業(yè)技術學院的邱遠教授基于課題研究的基礎上。先后于1999-2000年、2001-2003年、2002-2004年,進行了三次大規(guī)模的青少年心理健康普查。其主要采用了scl-90測試量表、實驗組對照法、文獻資料法的研究方法。其研究結果顯示,我國青少年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整體呈明顯下滑的趨勢,已經嚴重的影響到青少年學生的健康成長和正常的校園學習生活。該研究對我國青少年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作了全面的研究與分析,并對學校體育心理健康教育的改革進行了有利的探討,為我國體育心理素質教育的改革與發(fā)展提供了有力的參考。國內還有其他一些專家學者在該領域的調查和研究,也在體育對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發(fā)展方面提出了許多值得借鑒的建議與對策。(1)利用體育教學的直觀、實踐性促進學生智力水平的發(fā)展與提高;(2)利用體育競賽的公正性、公平性,推進學生個性品質與心理水平的完善與提高;(3)能夠有效緩解學生各種壓力、愉悅心情、調節(jié)情緒,促進學生情感發(fā)展;(4)利用體育活動的緊張性、競爭性、靈活性提高學生的應激性和適應性,完善與提高學生的人際交往能力;(5)利用體育運動參與中體驗勝利與挫折,有利于培養(yǎng)和樹立學生的自性心與成就感,尤其是性格比價內向型的學生;(6)利用體育活動的集體性、協(xié)作性、感染性提高學生的合作精神;(7)利用體育的參與性、娛樂性、積極進取性,促進學生心理健康水平,養(yǎng)成積極進取、樂觀向上的人生觀。

2.4校園體育心理素質促進心理健康的優(yōu)勢

(1)適用群體廣泛;(2)能夠有效彌補常規(guī)心理咨詢室咨詢工作的不足;(3)實施便捷,成本低;(4)效果明顯,實用性高;(5)尤其適用于高校弱勢群體。

參考文獻:

篇(6)

【關鍵詞】認知建構主義;社會建構主義;學習觀

【中圖分類號】G40-057 【文獻標識碼】A 【論文編號】1009―8097(2008)13―0021―03

一 建構主義的定義

建構主義作為一種新的認識論和哲學理論,于20世紀80年代開始出現并在教育和心理領域引起了一次重大的教育、心理觀念與實踐的革命。建構主義強調了真理的相對性,重視認識中的主觀能動性,重視學習活動中學習者的主體性作用,重視學習者面對具體情境進行意義的建構。以皮亞杰的認知發(fā)展理論和維果茨基的心理發(fā)展的文化歷史理論為首的理論不僅對建構主義思想的形成產生非常重要的影響,而且對建構主義思想的發(fā)展有著非常深遠的影響。

隨著對建構主義的研究,出現了六種理論傾向的建構主義,即激進建構主義(Radical Constructivism)、社會建構主義(Social Constructivism)、信息加工建構主義(Information-processing Constructivism)、社會建構論(Social Constructionism)、控制論系統(tǒng)觀(Cybernetic System)和對待中介行為的社會文化觀點(Socio-cultural approaches to mediated action)[1]。這六種建構主義都有其不同的思想傾向,但作為學習理論,這些流派的主要思想都是在皮亞杰和維果斯基的理論影響下發(fā)展而來的。它們的相同點可從以下三個角度來進行分析,第一,怎樣看待知識;第二,如何理解學習活動;第三,怎樣看待學習者[2]。其中,激進建構主義是在皮亞杰的認知建構主義的思想基礎上發(fā)展起來以結構主義思想為心理學核心基礎的建構主義。社會建構主義是以維果斯基在心理發(fā)展理論上的影響而形成的。本世紀對建構主義理論的發(fā)展做出重大貢獻并將其應用于課堂和兒童的學習與發(fā)展的當推皮亞杰和維果斯基。

本文主要針對以皮亞杰為代表的認知建構主義和以維果斯基為代表的社會建構主義在對學習活動中的不同理解來展開比較。

二 皮亞杰認知建構主義與其在學習理論中的觀點

皮亞杰(Jean Piaget)的建構主義是他在兒童心理發(fā)展上的觀點研究出來的,他是認知發(fā)展領域頗具影響力的一位心理學家,是發(fā)生認識論的創(chuàng)始人[3]。皮亞杰的發(fā)生認識論認為一個兒童在建構一種世界模式時,必須經過不同的認知階段。皮亞杰在1973年發(fā)表的《理解就是創(chuàng)造》一書中指出,教師應該理解兒童心理發(fā)展中的步驟?!袄斫饩褪莿?chuàng)造,或通過再創(chuàng)造去進行重構,如果要使每個人在將來成為有能力進行生產的創(chuàng)造的人,而不僅僅是簡單復制的人,那么,上述條件就是必須新遵守的?!逼喗苡梦ㄎ镛q證法來堅持關于建構主義的基本觀點:兒童是在與周圍環(huán)境相互作用的過程中,逐步建構起關于外部世界的知識,從而使自身認知結構得到發(fā)展。這個過程包括了“同化”、“順應”。“同化”是指把外部環(huán)境中的有關信息吸收進來并結合到自己原有的認知結構中。這個過程也稱為“圖式”,即個體把外部刺激所提供的信息整合到自己原有的認知結構內的過程?!绊槕笔侵竿獠凯h(huán)境發(fā)生變化,而原有認知結構無法同化新環(huán)境提供的信息時所引起的兒童認知結構發(fā)生重組與改造的過程,即個體的認知結構因外部刺激的影響而發(fā)生改變的過程。因而,同化是認知結構數量的擴充(即圖式擴充),而順應是認知結構性質的改變(即圖式改變)。認知個體(兒童)就是通過同化與順應這兩種形式來達到與周圍環(huán)境的平衡:當兒童能用現有圖式去同化新信息時,即處于一種平衡的認知狀態(tài);而當現有圖式不能同化新信息時,平衡就被破壞,修改或創(chuàng)造新圖式(即順應)的過程就是尋找新的平衡的過程。兒童的認知結構就是通過同化與順應過程逐步建構起來,并在“平衡――不平衡――新的平衡”的循環(huán)中得到不斷的豐富、提高和發(fā)展[4]。

皮亞杰的建構主義是從個人的角度去接近學習的,描述了在學習中,通過總結個人經驗而不斷重構個人經驗而不斷重構個人的理解和知識的過程[5]。認知的建構觀點將認知的重組看作是定義學習過程中的要素。這種認知的建構觀點在把注意力集中于個人的同時,并不否認社會互作用的重要性。而是認為學習者應該與所處的環(huán)境(不管是物理環(huán)境還是社會環(huán)境)相互作用,并與他們原有的建構世界的知識不一致的現象進行實實在在的接觸。而這個過程可以通過話語或看法的交換來進行。

從學習活動過程來看,認知建構主義認為知識是主體自己建構而獲得的,并不是從外部直接灌輸給個體。通過不同的個體自身“個體化”的心理活動,建構出來的將是不同的知識,它們具有不同的質量與形態(tài),與傳授者想要傳授、灌輸的知識是不一樣的。

皮亞杰研究的重點是兒童智力發(fā)展,他的理論貢獻主要有:(1)提出一個比較完整的、具有辯證思想的關于兒童智力發(fā)展理論;(2)說明了個體從出生到青少年期的智力發(fā)展過程;(3)將數理邏輯首次作為劃分兒童邏輯思維發(fā)展的工具;(4)提出了發(fā)生認識論的理論框架;(5)創(chuàng)造了研究兒童智力發(fā)展研究的獨特方法。

三 學習觀在社會建構主義與維果斯基心理發(fā)展理論中的呈現

維果斯基(Lev Semenovich Vogotsgy)是俄羅斯杰出的心理學家。他的心理發(fā)展理論包括了有關人的高級心理機能發(fā)展的活動說、中介說和內化說,從20世紀70年代傳入西方后,與建構主義學說融合,從而形成了建構主義理論中另一重要的理論“社會建構主義”。維果斯基提出活動與意識統(tǒng)一的心理學原則,強調意識從來都是某種整體,是一個完整的系統(tǒng)結構。并試圖運用活動與心理、活動與意識統(tǒng)一的原則解釋活動與兒童發(fā)展的關系,由此說明教師在教學教育過程中的很需要作用,為研究人所特有的高級心理形式意識開辟了一條現實的途徑[6]。維果斯基又提出了語言在人的發(fā)展中的作用為中心任務的心理發(fā)展中介說,提出兒童為了某種目的將某一物體作為工具使用,意味著他正朝著形成外部世界與自身的積極聯系邁進一大步,說明一個兒童掌握某一特定工具的能力正是其高級心理機能發(fā)展的關鍵。維果斯基又以內化說作為將心理發(fā)展理論有效地運用于促進兒童發(fā)展的重要實驗性理論依據。他在《社會中的心理》(維果斯基著作英譯本,1978)中提到“最近發(fā)展區(qū)”表明,兒童是在擺脫日常概念和成人概念的“張力”中學習科學概念的。若只將源于成人世界的預成概念呈現給兒童,那兒童就只能記憶成人有關這一經驗所說的一切。為了將這一經驗占為己有,兒童必須利用這一概念并將它跟第一次呈現在他面前的想法聯系起來。取代之前經驗中的概念和重新引進的概念之間的關系不是一種線性的發(fā)展,而是交織在一起、互相影響的,它們的發(fā)生從兒童已有的概括和自己經驗的概括中產生出來的。

社會建構主義將心理描述為超越身體范圍而進入社會環(huán)境的一種分布式的存在物。與認知建構主義者相反,社會建構主義將心理定位于社會中的個人行為。因此,學習首先是進入某一實踐共同體的文化的過程[5]。個人的認知加工過程是通過社會和文化的加工過程而被分類的,而這包括了對社會交互作用的參與以及按文化方式組織的能影響學習和發(fā)展的活動。

維果斯基在心理人個體發(fā)展和種系發(fā)展方面作了大量的探討,特別是在關于人類心理的社會起源、兒童心理發(fā)展對教育、教學的以來關系等方面有很獨特的論述,他的理論特色主要是:(1)創(chuàng)立了文化歷史發(fā)展理論;(2)闡明了人類心理發(fā)展的標志和原因;(3)提出了教學與智力發(fā)展的關系;(4)提出了兒童智力發(fā)展學說。

四 認知建構主義與社會建構主義學習觀的比較

從皮亞杰和維果斯基在兒童心理、智力發(fā)展方面的研究提出的理論和在實踐中的運用與發(fā)展,他們都認為兒童的自言自語以及思維最初的直觀動作性,反映了人類發(fā)展的事實[7]。但從實質和研究過程而言,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分析皮亞杰與維果斯基心理發(fā)展理論的不同之處:

1 關于學習與發(fā)展的關系

皮亞杰認為,兒童的圖示發(fā)展到一定階段后,才能為他的下一階段的學習提供可能性,兒童不可能有超過自身發(fā)展水平的學習。因為,發(fā)展是學習的必要條件。維果斯基則認為:學習應促進兒童的發(fā)展,兒童智力有兩種發(fā)展水平,一種是現在的水平,即兒童當前所達到的智力發(fā)展狀況;另一種水平是在現有的基礎上,經過努力所能達到的一種新的發(fā)民兵狀態(tài)。這兩種水平狀態(tài)之間存在的差異,就是“最近發(fā)展區(qū)”。因為,學習先于發(fā)展并促進發(fā)展。

2 兒童(學習者)的自我中心問題

皮亞杰通過臨床法研究與收集了有關兒童語言與思維的大量事實,從兒童自身發(fā)展階段的角度出發(fā),他認為,兒童的言語和思維都具有自我中心的性質,兒童的心理與活動的一切特點都是從這一基本特點中產生的。維果斯基認為:言語的最初功能就是交往、溝通、與他人進行聯系并對他人施加影響,言語一經產生就是社會性的。從社會歷史發(fā)展的觀點來看,思維的發(fā)展并不是從我向或自我中心思維開始的,而是現實的、實際的、有實效的思維,經外界滿足兒童需要為基礎的。因此,思維從發(fā)生來講也是現實的、社會性的。

3 兒童(學習者)的語言和認知思維的關系

皮亞杰認為語言來源于思維;認知結構發(fā)展到一定階段,才會出現語言;語言只是認知發(fā)展的標志之一,自我中心言語反映的是不成熟的思維形式,社會化語言反應的是發(fā)展程序更高的思維形式,語言對思維的發(fā)展不起作用。維果斯基認為,兒童的言語在認知發(fā)展中起重要作用,言語作為思維的工具起著計劃、協(xié)調、解決問題的作用,思維或認知隨著語言這個心理工具的成熟而成熟,經由語言的發(fā)展而提高,而語言的發(fā)展是在社會文化歷史環(huán)境中實現的。由此,從皮亞杰的理論來看,個體發(fā)展的方向是從個體化到社會化,個體思維的社會化是發(fā)展的標志。認知發(fā)展的過程是“非語言動作思維――自我中心思維――社會化言語和邏輯思維”。而從維果斯基的理論來看,社會化事物內化于個體思維,個體化是發(fā)展的標志,語言的發(fā)展是“社會言語――自我言語――內部言語”的過程。

從以上對皮亞杰和維果斯基的理論分析比較中,可以下表中獲得認知建構主義與社會建構主義在學習理論中的不同觀點:

五 結論

通過對皮亞杰和維果斯基的理論研究和比較,可以看到:兩者雖然在對待兒童心理發(fā)展的研究上有不同的側重,從而導致兩者在建構主義學習理論上具有不同的觀點。但是,兩者對于學習的觀點是一致的,認為知識不是由教師向學生的傳遞,而是學生建構自己的知識的過程,學習者不是被動的信息吸收者,而要主動地建構信息的意義,這種建構不可能由其他人代替。因此,要更好的將這兩種不同側重點的理論運用于教學、教育活動中,就需要對皮亞杰和維果斯基的理論觀點作進一步的研究。

參考文獻

[1] 萊斯利.P.斯特弗,杰里.蓋爾主編.教育中的建構主義[C]. 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2).

[2] 陳琦,張建偉.建構主義學習觀要義評析[J].《華東師范大 學學報》(教育科學版),1998, (1).

[3] 莫雷,20世紀心理學家名家名著[C].廣東教育出版社,廣州 2002.370-452.

[4] 何克抗.建構主義──革新傳統(tǒng)教學的理論基礎[J].電化教育研究,1997, (3).

[5] 高文.建構主義與教學設計[EB/OL].

[6] 高文.維果茨基心理發(fā)展理論與社會建構主義[EB/OL].

[7] 張文蘭,楊開城.建構主義思想的辯證唯物主義解析暨意義建構的心理機制的探討[EB/OL].

[8] 馬秀芳,李克東.皮亞杰與維果斯基知識建構觀的比較[J].中國電化教育,2004,204(1):20-23.

[9] 高文.教育中的若干建構主義范型[EB/OL].

[10] 趙靜.試比較建構主義與杜威的實用主義教育思想[J]. 四川教育學院學報,第21卷第3卷(總第138期),6-7.

[11] 皮亞杰.人文科學認識論[EB/OL].

[12] 李小林.建構主義理論特征的分析[EB/OL].

篇(7)

【論文摘要】聾生由于聽覺及語言方面的障礙致使心理發(fā)展有別于正常孩子?心理發(fā)展呈現錯綜復雜、矛盾重重的局面?逆反心理十分突出?使之學習被動、精神不振、自信缺乏、意志衰退等?進一步發(fā)展甚至可能導致學生走上違法犯罪道路。本文系統(tǒng)分析聾生逆反心理的表現、成因?并提出教育對策?以期把聾生培養(yǎng)成為身殘志堅、身心健康的人。

逆反心理是一種較為穩(wěn)定的、對客觀事物表現出與一般人對立或相反的情緒體驗或行為傾向。聾生由于聽覺及語言方面的障礙致使心理發(fā)展有別于正常孩子,受自我意識覺醒等因素的影響,心理發(fā)展呈現錯綜復雜、矛盾重重的局面,逆反心理十分突出。聾生逆反心理有何表現、成因如何,怎么調適呢?

i聾生逆反心理的表現

聾生進人青春期后由于生理日漸成熟與心理成熟的不平衡性,情感上容易沖動,行動上容易任性,出現諷刺、挖苦人;吵架、打架及損壞公物;頂撞,報復老師;知錯犯錯,我行我素等等逆反行為.歸納起來,聾生的逆反心理表現主要有以下八種:

i. i超限逆反.指客觀要求超出了聾生的承受能力或認知水平,就會引起聾生的逆反心理,表現出與施教者要求相反的言行,出現“讓我向東、我則向西”現象。

1.2情境逆反。指客觀環(huán)境要求與聾生需要不相符時,自然會使聾生產生逆反心理,表現出心不在焉或根本聽不進去說教、或做其他事情,如擺弄東西、收拾書包等現象,以示不滿.

1.3信度逆反。表現為聾生對信息傳遞者的人格或所傳遞內容虛假產生懷疑.

1.4受禁逆反。聾生的好奇心極強,往往向他們禁止的東茜,他們反而越想接觸.

1. 5自主逆反。指聾生地位、尊嚴受到威脅時出現的逆反心理。

1. 6歸因逆反.即他人的說教、做法并無錯處,而動機不良引起的逆反心理。

1. 7失衡逆反。信息傳播者的育行或實際與其傳播的內容背道而馳,失去平衡。

1. 8性格逆反。即個別聾生由于性格異常或心理疾病,如執(zhí)拗、怪僻、暴躁、易沖動、刻薄、極端自私、心境不安等,稍不隨意,就以吵鬧、打罵等方式對老師、父母或同學.

2聾生逆反心理的成因

美國心理學家馬斯洛認為,一個人行為的不善乃是因其基本需要得不到滿足而引起的。那么,少年期聾生究竟有哪些需要尚未得到滿足呢?

2.1聾生身心發(fā)展未滿足。,①缺少關注。每個人都需要別人的關注,聾生也一樣,當這種需要得不到滿足時,他們就會做一些極端的事情來引起別人的關注。②渴望獨立。青春期的聾生正處于人生的特殊階段,獨立意識日益增強,時時處處都要表現出獨特的個性。③強烈的好奇心受壓制。聾生和正常孩子一樣對世界萬物充滿好奇心,這是一種特殊的心理需要,如果這種特殊的心理需要滿足不了,就會產生逆反心理。

2. 2學校受教育權利未滿足。①有的教師對聾生不公正的處理。有的教師喜歡成績好、聽話的聾生,當他們犯錯誤時也不會嚴厲批評。而對那些不聽話的“差生‘,,,,即使他們犯了一個小錯誤,教師都會給予嚴厲的批評。而當他們做了好事時,也不給予公開的表揚。這種不公平的“待遇”,會使聾生產生反感情緒。②一些學校的規(guī)章制度太呆板.有些聾校為了確保聾生的在校安全,制定了太多的規(guī)章制度,實行“封閉式”教育。

③對聾生心理疏導的缺失。大多數聾校沒有正常開設心理健康課,缺少專業(yè)的心理指導老師,聾生產生失調心理時沒有及時得到疏導,其中有一些聾生就容易做出一些極端的事情來發(fā)泄自己不正常的情緒。

2. 3家庭關愛方面未滿足.①家長心態(tài)不正常。有的聾生家長認為孩子生理上的缺陷是自己造成的,總覺得對不起孩子,心理上有種沉重的內疚感,因而對孩子百般寵愛,不論其有什么要求,總是盡力給予滿足.即使聾生有了過錯,家長也總是予以遷就、縱容。②家庭教育方式不當。隨著情感的迅速發(fā)展,聾生越來越渴望得到愛和尊重,但現實生活又常使他們倍受冷落。③有些父母關愛不夠。由于受傳統(tǒng)思想影響,有些聾生家長總感覺生了個“啞巴兒”低人一等,因而常常會把由這種心理產生的怨氣不自覺地發(fā)泄到聾生身上,而把自己的絕大部分愛傾注在健康活潑的孩子身上,把聾兒看成是個包袱,非打即罵,對聾生在校的學習生活不予關心.

2. 4社會尊重需要未滿足。社會上有一些人對聾人持歧視、嘲笑的態(tài)度。受歧視、得不到尊重是聾生逆反心理產生的重要原因。

3聾生逆反心理的調適

3. 1引導聾生樹立良好心態(tài).①正視缺陷,樹立信心。由于生理上的缺陷,聾生總感覺低人一等,尤其在青春期時。而自卑到極點則易變成自負,從而產生逆反心理.②自我教育,完善人格。克服逆反心理的最好辦法是自我教育,教師要引導聾生正確認識自己,不斷完善自已。要調整好自己的心態(tài),并學會正確歸因和自我疏導。

③明辨是非,拒絕誘惑。認真學習科學文化知識,用知識武裝頭腦,客觀辯證地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在學習生活中面對一些復雜的新鮮事物吸取精華,摒棄糟粕,拒絕不良誘惑,從而增強明辨是非能力,從根本上防止和消除逆反心理。

3. 2豐富學校人性化教育載體.①引導聾生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大量研究結果表明,良好的同伴關系是心理健康的必要前提。在同伴群體中受歡迎的聾生會有安全感、歸屬感;被排斥的和被忽視的聾生孤獨感、自卑感更為嚴重。②建立和諧師生關系.教師要著力于提高自身素養(yǎng),包括心理素質、教育教學業(yè)務能力和職業(yè)道德水平等。

③重視聾生的心理疏導.教師要利用多種途徑和方法對聾生進行心理疏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