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雜志訂閱 SCI期刊 投稿指導 期刊服務 文秘服務 出版社 登錄/注冊 購物車(0)

首頁 > 精品范文 > 藥物分析論文

藥物分析論文精品(七篇)

時間:2023-03-17 18:06:40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藥物分析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chuàng)作。

藥物分析論文

篇(1)

1.1一般資料:本組1000例早孕婦女,自愿要求藥物流產,身體健康,月經周期正常,年齡18~42歲,停經≤49天。

1.2適應證:停經49天以內,B超顯示宮內妊娠,孕囊平均直徑≤20mm,無感染性病灶,血常規(guī)正常,無使用米非司酮及米索前列醇禁忌證。藥物流產前應排除異位妊娠,否則異位妊娠誤行藥物流產可導致失血性休克[1]。

1.3方法:第1、2天每早8時各頓服米非司酮75mg,服藥前后2h須空腹,第3天8時空腹來院服米索前列醇600μg,并觀察4~6h。如果孕囊未排出,可重復口服米索前列醇600μg,直到胎囊完全排出。如果陰道出血量過多,即在無菌操作下行清宮術。

2結果

1000例患者用藥后5h內排出完整妊娠物973例,27例失敗,其中21例重復用米索前列醇后3h排出完整妊娠物,6例在嚴格無菌操作下行清宮術。在院觀察期間,全部病例陰道出血量相當于正常月經量。妊娠物排出后淋漓出血6~10天,月經復潮在藥流后28~40天。

3護理

3.1心理護理:對手術疼痛及有關風險的恐懼是受術者普遍存在的最突出的心理反應,護士應對不同年齡、文化、婚姻等情況的患者,采用不同的有利于患者的語言進行交流。首次藥物流產,多由于環(huán)境陌生,懼怕疼痛、出血、不了解整個過程及疼痛持續(xù)時間和藥流后康復情況等,常表現(xiàn)為精神緊張、不知所措、恐懼焦慮等。對已婚未采取任何避孕措施或避孕失敗的經產婦,其憂愁、矛盾心理,多為社會因素,因工作緊張及家務繁忙而致身體恢復時間過短,或不愿為他人所知等心理負擔,而表現(xiàn)為情緒緊張。針對不同對象運用交流技巧,加強衛(wèi)生知識宣教,融洽醫(yī)護患關系,穩(wěn)定藥流患者緊張情緒,緩解恐懼和焦慮。醫(yī)護人員應親切勸慰早孕者,用禮貌語言介紹醫(yī)療環(huán)境、治療經過、配合方法、中間可能出現(xiàn)相關問題以及應對疼痛的特殊技巧等。護士不但要熟練掌握各種技術操作,還要不斷提高自身道德修養(yǎng),采取交流技巧,幫助她們調整不良心理,用通俗易懂語言講解藥物流產的大致過程,使其明白藥物流產是一種安全簡單的過程,整個過程會有輕微腹痛,但不會經受太大痛苦,90%以上的孕婦會自動排出妊娠囊,從而使其有安全感,情緒亦會放松下來。未婚先孕者,可能存在一種羞恥心理,表現(xiàn)為躲躲閃閃,不愿說出真實姓名、年齡及工作單位,不愿碰見熟人。多由于年齡小、缺乏有關知識及社會適應能力。醫(yī)護人員不能歧視、嘲笑、議論她們,應同情、關心、安慰她們,宣傳性道德方面的知識,應說明醫(yī)護人員會遵守職業(yè)道德,維護她們的隱私,為她們保守秘密,使她們從心理上得到溫暖,卸下思想包袱,積極配合接受治療。對已婚者多用醫(yī)囑性的語言、婉轉語氣進行有關知識宣教,如采取避孕措施的必要性,可行的避孕方法,藥流后相應的休假安排,以解除她們的后顧之憂。

3.2用藥指導:護士為患者發(fā)放藥流藥物時,應主動提供咨詢服務,應詳細介紹服藥方法、劑量及可能出現(xiàn)的不良反應,如少數(shù)人服藥后出現(xiàn)惡心、嘔吐、腹痛、腹瀉、少量陰道出血、頭暈、蕁麻疹等,告知患者對癥處理后即可解除,以減少其不必要的擔憂。并注意觀察陰道出血量,有無腹痛及陰道排出物。在家服用“米非司酮”期間如有腹痛或出血過多(出血量≥月經量2倍者)應立即前往醫(yī)院檢查,如陰道有排出物,應保留標本,及時來院檢查胚囊絨毛是否完整。

告訴患者藥流的危險性,要選擇有清宮條件的門診藥流,不允許自行在藥店購藥。服藥的第1、2天可在家休息,也可以正常上班,但應避免重體力活動。第3天8時,患者空腹來院,由護士發(fā)放米索前列醇600μg,口服后到門診觀察室休息,觀察室環(huán)境應保持清潔、安靜、優(yōu)雅,使患者心情放松。放柔和的音樂,內設若干床位,并分別用布簾隔開,設有單獨衛(wèi)生間,衛(wèi)生間備用消毒便盆,囑其將陰道排出物保留在便盆內,由專門護士檢查是否為妊娠物及胚囊絨毛是否完整。胚胎物排出后需在醫(yī)院留院1h,觀察陰道出血量及腹痛情況,并作相應處理,若陰道流血不多可回家休息。

3.3健康宣教:(1)流產后2周內適當休息,保持心情舒暢,避免過度悲傷、緊張、惱怒,以免影響子宮收縮。(2流產后的最初2~3天,陰道流血量一般相當于月經量或略多于月經量,若陰道流血量過多或持續(xù)不凈要及時復診。(3)注意保暖,避免冷水浴及冷飲,避免過冷引起其他并發(fā)癥。(4)藥流后陰道正常酸堿度被惡露血改變,加之子宮內膜創(chuàng)傷,機體生理防御機能減弱、抵抗力下降,極易造成女性生殖道感染。保持會陰清潔,流產后2周和流血期間禁止盆浴和坐盆,禁止游泳。保持會清潔干凈,勤換衛(wèi)生巾、紙。每晚用清水清洗外陰,用清潔干燥的毛巾擦干,切勿用手掏洗陰道,也不可自由用任何藥物洗劑沖洗陰道[2],可采取淋浴保持身體清潔。(5)飲食上應吃高蛋白富有營養(yǎng)易消化食物,如:肉、蛋、乳及豆類,忌食生、冷、辛辣。避免重體力勞動和劇烈運動。(6)病發(fā)癥的自我觀察:發(fā)熱,體溫37.5℃以上及寒戰(zhàn)現(xiàn)象;陰道分泌物有惡臭現(xiàn)象;嚴重腹痛、惡心、嘔吐現(xiàn)象;大量陰道出血或出血持續(xù)2周以上[3]。(7)流產后休息3-4周,如有異常時及時就診;1個月內禁止同房。

參考文獻

[1]鄭修霞.婦產科護理學.第4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8,295.

[2],任莉莉,王秀萍,王耕晨等.護士繼續(xù)教育手冊.第1版.鄭州:河南科學技術出版社,1999,583—584.

篇(2)

由于抗生素的發(fā)明使得人類對感染性疾病能得到有效的控制,人類的壽命因而也大大延長,然而隨著生命的延長,使得癌癥與心血管疾病躍升為20世紀末的主要死亡原因。由此可見,對癌癥的肆虐我們不可輕視。本文以近代重組基因工程技術及人類基因組譯碼為藥物發(fā)展界碑,逐一介紹癌癥藥物的演進,旨在為生物科技研發(fā)提供參考依據。

120世紀對癌癥的傳統(tǒng)療法

20世紀的癌癥治療主要還是以外科手術、放射線治療及化學治療為主,但嚴重的副作用使得病患畏于就醫(yī),而致病情延誤,間接的造成治療效果不彰,疾病無法有效根治等情形。

1.1外科手術(Surgery)

利用手術將固性腫瘤摘除(Lumpectomy),而腫瘤的摘除須于癌癥的早期,癌細胞尚未轉移時進行,但大多數(shù)的癌癥未于早期發(fā)現(xiàn),如胰腺癌、肝癌、肺癌、食道癌等,而且某些部位的癌癥手術非常困難,如頭頸癌及腦癌等;手術切除通常無法完全清除癌細胞,術后的復發(fā)可能性及導致癌細胞轉移可能性也極高。

1.2放射線治療(Radiotherapy)

利用放射線同位素如60Co,以體外照射的方式,對癌癥細胞的基因造成破壞,使細胞死亡,但是放射線同時也會對正常的細胞造成傷害,目前以研發(fā)利用單株抗體結合放射線同位素或癌癥化學藥物,有如導彈的功能,直接攻擊癌細胞,避免正常細胞遭受傷害,同時減少藥物副作用。

1.3化學治療(Chemotherapy)

化學療法如同放射線療法,大多數(shù)的化學藥物是針對癌細胞快速生長的特點所施予的,但是對某些正常細胞如毛囊細胞或骨髓細胞等,生長快速的細胞仍會大幅度造成傷害,而導致免疫系統(tǒng)受損、掉發(fā)及嘔吐等可能嚴重危及生命的副作用。一般使用的化學治療藥物有抑制核苷酸生成的抗代謝藥物(如5-Fluorouracil、Methotrexate等)、干擾基因復制的烷基化劑(如Cyclophosphamide、Chlorambucil、Mechlorethamine等)、干擾酵素作用的抗生素類藥物(如Dactinomycin、Doxorubicin等)、抑制有絲分裂的藥物(如Paclitaxel、Vincristine等)、類固醇或荷爾蒙拮抗劑(用以治療對荷爾蒙敏感的腫瘤,如Predmospne、Tamoxifan等)[1]。

220世紀末的抗癌藥物

20世紀末,因為基因重組技術于1973年的發(fā)明,造成基因工程蛋白質藥物的蓬勃發(fā)展,蛋白質癌癥藥物的發(fā)展也隨新技術的開發(fā)而進入了新的時代;其中成功研發(fā)上市的藥物有細胞激素類藥物(Cytokine)、治療用擬人單株抗體(Humanizedmonoclonalantiboby)等。

2.1免疫療法(Immunotherapy)

癌癥的免疫療法主要是利用細胞激素(蛋白質藥物),刺激人體免疫系統(tǒng),對癌細胞進行一定程度的攻擊,目前上市的細胞激素主要有兩類:干擾素(Interferon,INF)及介白素(Interleukin,IL),大多為20世紀80年代所研發(fā)的產品。目前尚在研發(fā)中的產品有:細胞毒殺淋巴細胞生長因子(CytotoxicLymphocyteMaturationFactor,CLMF)、GM-CSF、G-CSF、IL-3、IL-12等細胞激素(其中GM-CSF、G-CSF為癌癥病患接受化療或放療對造血細胞所造成傷害的輔助治療劑)。

2.2單株抗體(Monclonalantiboby)

單株抗體是可與腫瘤細胞的特殊抗原(Tumorspecificantigen)形成非常具特異性的結合,目前有些公司推出以腫瘤化學藥物結合放射線同位素(如131I或99Yt)的方式,將藥物帶到癌細胞內而造成癌細胞的傷害,并減少正常細胞的傷害。此類藥物是為單株抗體當作藥物使用的良好典范[2]。另一種治療癌癥的單株抗體藥物Rituxan,以治療低程度或微囊非何杰金氏淋巴癌,Rituxan是結合B細胞淋巴腫瘤細胞的表面抗原CD20的單株抗體,籍以降低腫瘤數(shù)量。

2.3研發(fā)中的其他藥物

2.3.1抗血管生成(Anti-giogenesis)

藥物目前唯一具有抑制血管生成的藥物[3],原先此藥物是設計來抗?jié)兊?,但之后發(fā)現(xiàn)另一新作用為抑制胃癌惡化。目前此類抗血管生成藥物大多處于臨床試驗階段,一般認為此類藥物必須與化學療法和放射療法并用,來控制癌細胞的生長,但不作為治療癌癥的第一線用藥。

2.3.2微脂粒(liposome)

技術微脂粒技術可作為癌癥藥物新劑型,降低癌癥用藥的副作用,由于微脂粒具有親水性及疏水性雙重性質,可將不溶于水的藥物或毒性較高的藥物包裹在微脂粒的內部,直接注射到腫瘤患部,這類藥物目前有治療卵巢癌的多柔比星脂質體Doxil。紫杉醇的微脂粒包裹劑型,目前也在積極研發(fā)中[4]。

321世紀最具有潛力的治療癌癥新技術

21世紀的疾病治療將是以基因為主軸的治療方式,尤其是以基因為主的研究領域上預期將會有跳躍式的進展。現(xiàn)將基因治療的應用趨勢歸納如下。

3.1導入正?;蚧蛑委?/p>

可分為兩類:傳統(tǒng)的“基因補償”與“基因置換”?;蜓a償是利用正?;虻墓δ苎a償變異基因的不正常功能,例如p53蛋白質變異時會造成細胞的繁殖失去控制,假若將正常的p53基因置入細胞中,將可補償p53蛋白質的功能[5]。基因置換則是設法將突變基因從細胞核中剔除的方法,以便維持細胞中原有的基因調控功能。此項技術目前已有多家生技公司正在研發(fā)。有科學家指出基因置換法的技術層次太高,且風險太大。目前的基因治療,大多還是以基因補償為主。

3.2反義核苷酸鏈(Antisenseoligonuclleotide)

利用人工合成短的核苷酸鏈與有害基因轉譯的mRNA相互結合,以干擾有害蛋白質的合成;此方法目前所遭遇的問題是反義核苷酸鏈的專一問題及反義核苷酸鏈的生產必須大規(guī)模制造,所以有劑量高、成本高的商業(yè)營運問題。

3.3利用自殺基因(Suicidegene)

首先將皰疹病毒的HSV-tK(Tymidinekinase)基因導入腫瘤細胞內,基因的表現(xiàn)酵素將對人體無毒的前驅藥物Ganciclovir轉換成有毒的藥物,籍以殺死癌細胞。

3.4主要組織兼容性復合全群抗原的基因療法(MHCantigentherapy)

Vical公司所研發(fā)中的產品Allovectin-7是利用HLA-B7基因(HistocompatibilityLocusantigen-7gene)以脂質(Lipid)混合的基因傳遞技術,誘導人體免疫系統(tǒng)對腫瘤特定勝肽的辨識,目前已進行頭頸癌(Head&neckcancer)、黑色素瘤(Melanoma)的人體臨床試驗。其中黑色素瘤已進入第3期人體臨床試驗。此項產品極有可能為美國FDA核準的第1個基因治療產品。

3.5細胞激素基因治療

由于細胞激素的制備困難,價格昂貴,利用細胞激素的基因來取代以往的免疫療法,將漸漸成為主流。目前最常用的細胞激素基因為IL-2基因,其他研發(fā)中的還有GM-CSF、IL-4、TNF-y等基因,這些基因可直接注射至患部,避免傳統(tǒng)免疫療法所造成的全身性副作用。

4基因疫苗

基因疫苗可以說是傳統(tǒng)疫苗的新一代技術。基因疫苗的設計是特別針對癌細胞的特殊抗原基因(Tumorcell_specificantigengene),如黑色素瘤的特殊gp75、gp100抗原,大腸直腸癌的CEA抗原(Carcinoembryonicantigen),籍以轉譯成抗原勝肽,刺激人體對此抗原的專一性免疫反應,基因疫苗的基因傳遞系統(tǒng),在目前最常用得到為Vical所擁有的裸DNA傳遞(NakedDNAdelivery)技術,DNA以無封裝的方式打入肌肉細胞內,刺激免疫系統(tǒng)中的樹狀細胞誘導免疫方式。

5討論

科學家對基因學的操作逐漸成熟,跨國際合作的人類基因組計劃也即將完成,癌癥治療藥物的研發(fā)將以基因藥物為主流。雖然目前尚無此類藥物成功上市,但是從NIH的統(tǒng)計資料來看,癌癥的基因治療將會領先其他遺傳性疾病的基因治療而首先推出上市。預期2010年時,所有癌癥將可利用新的基因技術,得到有效的控制及治療[6],使人類不再受到癌癥的威脅。

【參考文獻】

[1]ErnstE,Possibleinteractionsbetweensyntheticandherbalmedicinalproducts.Part:asystematicreviewoftheindirectevidence.Perfusion,2000,13(12):4.

[2]DeCaterinaR,LiaoJK,LibbyP,FattyAcidModulationofEndothelialActivation,AmJClinNutr2000,71(1Suppl):213S.

[3]蔣淑媛,陳建勛.淺談心血管疾病的基因治療[J].中化藥訊,2008,1(43):15,20.

[4]呂淑彬.微脂粒:制藥產業(yè)的未來[J].中化藥訊,2008,1(42):23.

篇(3)

患者李某,54歲,因全身浮腫、腹部脹痛到V醫(yī)院治療,入院診斷為:雙腎結石,右側腎積水,肥厚性心肌病。入院期間,醫(yī)院給予患者阿司匹林等藥物治療。治療半個月后,患者病情突然加重,神經內科會診后,給予東菱克栓酶等藥物治療,次日凌晨患者突發(fā)心臟驟停,搶救無效死亡。

鑒定意見認為:V醫(yī)院在大劑量使用阿司匹林的同時使用東陵克栓酶,違反該藥的臨床用藥原則。V醫(yī)院認為東菱克栓酶的藥物說明書中雖明確寫明不能與阿司匹林同時使用,但在臨床實踐中確系兩種藥物同時使用并取得療效的情況,向法庭提供如下醫(yī)療文獻:《巴曲酶(即東菱克酸酶)、阿司匹林和脈絡寧聯(lián)合治療急性腦梗塞40例》,專家網絡會議簡報等。

法院判決

患者死于腦出血、腦疝可能性大,不排除V醫(yī)院的醫(yī)療過失行為與患者死亡之間的因果關系。本例構成一級甲等醫(yī)療事故,V醫(yī)院承擔次要責任。

被告醫(yī)院所提供的科研文獻不能經國家藥物管理部門批準的藥物說明書,及依據該說明書得出的鑒定結論。V醫(yī)院賠償患者家屬各項費用共計24萬余元。

案例點評

徐璐璐:學術論文的證明效力有限

本案例的爭議點主要集中在醫(yī)療機構超范圍用藥后,醫(yī)方提供的醫(yī)療文件(國際上權威雜志的研究論文)是否具有法律效力,能否證明醫(yī)療機構的超范圍用藥是安全的。

V醫(yī)院提供的研究論文是醫(yī)療文件的一種,在醫(yī)療糾紛中具有一定的證明效力,但這種證明效力是非常有限的,只能起到輔助證明的作用。醫(yī)療文件不能單獨作為判斷醫(yī)療行為正確與否的依據。是否存在醫(yī)療過錯,不能單憑書本或任何一個醫(yī)學文件就能判斷,這也是為什么醫(yī)療糾紛要依據鑒定得出結論的原因。而且單憑醫(yī)學文書,并不能醫(yī)療鑒定結論。

我們常說醫(yī)療要有個體性和針對性,同樣的疾病,但患者情況不同就可能導致治療存在較大差異。鑒定是針對某一個病例進行分析,而醫(yī)療文獻一般是針對某一類問題進行分析,即使是針對個別病例的分析,二者之間也會因患者的身體差異而存在差別,所以不能簡單地以一個病例分析作為另一病例分析的依據。所以,學術論文的證明效力有限。

結合本案例,也許這種超范圍用藥已經在臨床上實行多年,但因個體差異及學術論文的證明效力有限,并不能醫(yī)療事故鑒定結論,V醫(yī)院仍要擔責。

張寶偉:學術論文不能對抗藥品說明書

藥品說明書里已經規(guī)定了藥物的安全范圍和合理的給藥劑量,醫(yī)療機構超范圍用藥導致醫(yī)療糾紛,不可以用臨床的學者研究和發(fā)表在權威雜志的論文來對抗藥品的使用說明書。目前為止,這種前沿性的研究和臨床實踐是不能對抗藥物說明書的效力的。

超范圍、超劑量用藥違反常規(guī)用藥原則,屬于醫(yī)療過錯,即使在用藥前,患者知曉了超范圍、超劑量用藥的風險并簽署了知情同意書,醫(yī)療機構免責的可能性并不大。我認為超范圍、超劑量用藥和知情同意書并不直接相關。

篇(4)

選題要盡可能早些。選題早,早做準備,時間充分。

2.選題要考慮主、客觀條件只有考慮主、客觀條件,才能避己之短,用己所長,選擇最利于發(fā)揮自己聰明才智的課題。比如,您想對"交感胺類藥物"進行研究,如果您的生理學、藥理學基礎好,可從其應用方面選題,可借鑒前人研究成果,從不同側面進行研究,同樣會有突破。如果你的化學及藥物化學基礎好,可從藥物基因方面及配伍方面進行研究,通常藥物的基本結構決定藥物的作用,取代基因決定作用強度、副作用等。醫(yī)學領域學科很多,不一一列舉,但都可找到其突破口。只有揚長避短才能寫出稱心的論文來。

3.選題不要太特殊選題特殊,往往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是寫不出好論文的。盡量避開大而復雜的題目,選比較一般的題目。比如"膽囊收縮素一胰泌素"對某一方面的作用研究,這類題目有比較、有借鑒,寫起來比較容易。

4.要擺脫單純的愛好和趣味個人的愛好和趣味是選題的一個前題,但是,單純地從個人興趣、愛好出發(fā),也是不切實際的。比如你對分子生物學很感興趣,也是目前醫(yī)學界關注的問題,但就目前的實驗條件及教學計劃而暫時還很難寫出如意的論文。當然有條件可從某個角度去研究。又如你對"愛滋病研究"很有興趣,但目前國內你接觸的都是第二手材料,孤立的去研究,是困難的。

5.選擇突破口選題要找突破口,這個突破口可選擇難度較小,而又帶有普遍意義的題目,或者易被人忽視的問題,如果有條件,突破口可以選擇兩門學科的交界處,進行科學的"邊緣"研究。作為醫(yī)學院校學生各門課程都在同步與交叉學習,有較深的理論基礎,具有較好的連貫性,比如學習解剖知識較全面之后可以選擇"某種外科術式改進探討"。基礎理論融會慣通之后,往往在臨床內、外科交界處或其它相關學科交界處做文章容易突破,比如內科側重于藥物治療,而外科是往往忽視的,"5-羥色胺受體拮抗劑治療化療致吐"研究成功即為內科藥學與腫瘤科交界處研究成功的典型例子。鈣離子拮抗劑的廣泛應用亦然。就中醫(yī)與西醫(yī)而言,比如中藥大黃多種作用,如你從化學分析角度去分析藥物的作用機理就是對中醫(yī)的發(fā)展,容易重點突破,寫出一定質量的論文。

搜集資料

題目選定之后,就要以題目為中心,作一些踏實的搜集資料工作。

1.選定一個搜集資料的目錄制定一個搜集資料的目錄是寫論文的一個重要基礎,制定這個目錄時要和寫論文有經驗的前輩交談,或經導師或教研室有經驗的教師指點,也可以請與自己畢業(yè)論文題目相近的、論文寫得好的畢業(yè)生介紹經驗,交換意見。

制定搜集材料和目錄,可以從現(xiàn)在的文獻資料調查入手,既熟悉,又有興趣。搜集材料的目錄可按年代由近溯遠,寫上調查中得到的有關研究對象的材料。隨著計算機廣泛應用于文獻檢索,給作者搜集資料帶來很大方便,但這種文獻往往是二次文獻,筆者建議在此基礎上用追溯法查閱一次文獻。

2.摘錄與選題有關材料搜集材料,要多要全、沒有遺漏,這是最理想的。但是任何一個問題的研究都有主要材料和次要材料。要圍繞核心問題搜集主要材料,有用材料,把它記錄下來,摘寫出來,對次要材料,放在次要地位處理。

篇(5)

關鍵詞:藥學期刊 載文量 下載頻次 統(tǒng)計分析

藥學期刊載文量與下載情況統(tǒng)計分析可為各藥學期刊編輯部了解自身的社會影響力與學術影響力提供動態(tài)的觀察數(shù)據;也為各學科期刊之間的比較與評價提供客觀、公正的數(shù)據參考,有助于促進我國藥學學術期刊整體的繁榮和發(fā)展。通過對個刊的統(tǒng)計分析,有利于期刊編輯部追蹤學術研究熱點,預測學術發(fā)展趨勢,指導欄目策劃選題;有利于發(fā)現(xiàn)高水平的作者、專家隊伍,有針對性地選擇約稿對象和審稿專家等,促進刊物不斷提高辦刊水平?;诖?,本文對藥學期刊近5年載文量與下載情況進行了統(tǒng)計分析。

1.資料來源

基礎數(shù)據來源于“中國學術期刊全文數(shù)據庫”與“中國引文數(shù)據庫”,以及CNKI中國期刊網中心網站的日志記錄。數(shù)據統(tǒng)計利用《中國學術期刊網絡出版總庫》的《中國學術期刊評價統(tǒng)計分析平臺》。主要統(tǒng)計內容包括:①中國正式出版的58種藥學學術期刊發(fā)表的文獻量及其下載量;②CNKI中心網站訪問量及分IP地址統(tǒng)計表。上述內容以2005年1月至2009年12月的統(tǒng)計數(shù)據為基數(shù)。

2.期刊統(tǒng)計分析

2.1載文量統(tǒng)計 載文量是指某一期刊在一定時期內所刊載的相關學科的論文數(shù)量[1]。載文量是反映一份期刊信息含量的重要指標,期刊載文量多,在一定程度上表示這種期刊信息豐富,因而也較為重要。相反,載文量少的期刊信息量較少,重要性稍次。根據中國知網的文獻統(tǒng)計評價數(shù)據,我國2005年1月至2009年12月藥學期刊載文量排名前十的雜志分別為:《中國醫(yī)院藥學雜志》、《中國藥業(yè)》、《醫(yī)藥導報》、《海峽藥學》、《中國藥房》、《國際藥學研究雜志》、《首都醫(yī)藥》、《中國現(xiàn)代藥物應用》、《中國藥學雜志》、《藥學學報》。

2.2 下載量統(tǒng)計分析 下載量就是下載的數(shù)量和次數(shù),某個刊物在網絡中下載量大,說明該刊被關注的程度較高,也說明刊物登載的論文比較被人關注,在本學科領域內也是有一定影響的,也說明其具有一定的理論專業(yè)性,能代表本學科領域的先進理念,具有較強的傳遞情報的能力[2]?!拔墨I下載量分區(qū)段分布”提供文獻按被下載次數(shù)歸類后的文獻分布情況,幫助了解刊物所發(fā)表文獻中最受用戶關注的文獻情況,訪問數(shù)量高則說明此類文獻具有較強的出版價值,較高的被引用可能[3]。

2005年1月-2009年12月58種藥學期刊中排名前十的下載量分區(qū)段分布下載量從高到低的順序依次為《中國藥業(yè)》、《中國醫(yī)院藥學雜志》、《中國藥學雜志》、《海峽藥學》、《中國藥房》、《藥學學報》、《中國新藥雜志》、《中國藥理學通報》、《醫(yī)藥導報》、《首都醫(yī)藥》。

2.3 下載頻次統(tǒng)計分析 下載頻次能在第一時間對文獻的使用情況做出反映。這一獨特的揭示功能使其在網絡時代可以作為審視學科發(fā)展以及科學評價的指標之一。期刊網絡下載頻次可測度上網期刊的擴散速率,是研究期刊在網絡環(huán)境下傳播效率的一個新指標[4]。文章的被引頻次與下載頻次存在正相關關系。普遍認為,文章被閱讀的次數(shù)越多,被引用的可能性越大。

2005年1月-2009年12月58種藥學期刊中下載頻次排名前十的下載頻次從高到低的順序依次為《中國藥物經濟學》、《中國藥學雜志》、《中國抗生素雜志》、《中國藥物化學雜志》、《中南藥學》、《藥品評價》、《藥學學報》、《中國藥理學通報》、《藥學學報》、《沈陽藥科大學學報》。

2.4 下載頻次分區(qū)段統(tǒng)計分析 下載頻次分區(qū)段統(tǒng)計分析提供文獻按下載次數(shù)多少歸類后的文獻分布情況,可區(qū)分低下載頻次和高下載頻次文獻[3]。利用文獻計量學規(guī)律確定高下載量論文,了解高下載量論文的期刊分布、機構分布、主題分布等,正確評價期刊和論文的文獻情報價值,從而為醫(yī)學期刊編輯組稿、約稿、確定選題方向等提供重要的分析方法。

2005年1月-2009年12月58種藥學期刊中排名前十的低下載頻次(1-50次)排名情況見表1。

2005年1月-2009年12月58種藥學期刊中排名前十的高下載頻次(>50次)排名情況見表2。

3.討論

北京大學圖書館編制的中文核心期刊評價指標體系中,已經把論文下載量作為評價核心期刊的重要指標。因此,對論文下載量的研究就顯得非常必要。論文的下載頻次是其被閱讀頻次的反映。有時候讀者對于所下載的論文進行了使用,但在最終成果中并未引用,所以僅僅利用論文的被引頻次來對論文的學術價值進行評價顯得有些片面[5]。作者引用的文獻往往僅占其在研究工作中所閱讀過的文獻的一部分,那么其中未被引用的文獻的價值該如何去體現(xiàn),或者說對其中未被引用文獻的實質使用行為并未能反映在對該類文獻的引用次數(shù)上,從而造成被引次數(shù)對未引用文獻學術價值反映的缺失。再者,考慮到從讀者對論文進行下載,然后閱讀,并在長時間的理解消化掌握的基礎上對論文進行引用,使得用論文被引頻次作為評價指標具有一定的滯后性。由于網絡能開放式地獲取文獻信息資源,論文的下載頻次成為了論文價值的快速反映[6]。擁有高下載頻次的論文,一般情況下能夠說明該論文受到的關注度相對較高,從而能夠從側面體現(xiàn)學科目前的熱點甚至是發(fā)展方向。

通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期刊的載文量大,一般其下載量也相應較大,在低下載頻次區(qū)段的下載量也較大,期刊的排名也靠前。但在高下載頻次區(qū)段,其排名與載文量關系不大,而且總的來的高下載頻次區(qū)段的下載頻次是非常低的。這說明我國目前的藥學期刊的質量整體被閱讀或引起的次數(shù)不多,與我國當前藥學發(fā)展相對遲滯有關,另一方面也說明我國藥學期刊還有相當大的發(fā)展空間。

項目基金:湖南省教育廳科學研究項目(NO 11C1172)。

參考文獻:

[1] 趙東方.2000-2008年《圖書情報工作》學術影響力分析[J].教育教學論壇,2010,(23):165-167.

[2] 王澤武,馬淑坤,王志國.《現(xiàn)代情報》的學術影響力分析[J].圖書館學刊,2010 ,(5): 109-111.

[3] 張志轉,朱永和.38個綜合性農業(yè)科學類中文核心期刊的網絡傳播情況分析[J].安徽農業(yè)科學,2009,(34):16736,17297.

[4] 王佳佳.競爭情報論文下載頻次與被引頻次比較研究[J].情報探索, 2011,(9):16-18.

[5] 周燕子,平靜波,胡德華.2005~2009年圖書情報核心期刊文獻下載頻次與被引頻次的計量分析.情報探索,2011(2):40-43.

[6] 霍麗,陳萍.《西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1-2006年引用及網絡傳播分析.西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38(2):148-153.

作者簡介:

篇(6)

醫(yī)學論文是醫(yī)學科研工作的最后階段,通過文字形式記錄醫(yī)學研究的最新結果 。因此,撰寫醫(yī)學論文要把握醫(yī)學論文的基本要求、選題方法及一般體裁,從而達 到主題和形式的和諧統(tǒng)一。 1 醫(yī)學論文的基本要求 1.1 創(chuàng)新性 醫(yī)學論文的創(chuàng)新性是指文章要有新意,要發(fā)展醫(yī)學成就,破解 醫(yī)學問題。醫(yī)學論文有無創(chuàng)新,選題是關鍵。選題創(chuàng)新是醫(yī)學論文寫作的靈魂,是 衡量醫(yī)學論文價值的重要標準。可體現(xiàn)在:①理論方面的選題應有創(chuàng)新見解,既要 反映作者在某些理論方面的獨創(chuàng)見解,又要提出這些見解的依據;②應用方面的選 題應有創(chuàng)新技術等,也就是要寫出新發(fā)明、新技術、新產品、新設備的關鍵,或揭 示原有技術移植到新的醫(yī)學領域中的效果;③創(chuàng)新性還包括研究方法方面的改進或 突破。 1.2 可行性 所謂選題的可行性,是指能夠充分發(fā)揮作者的綜合條件和可以 勝任及如期完成醫(yī)學論文寫作的把握程度。選題切忌好高鶩遠,脫離實際,但也不 應過低,影響主客觀的正常發(fā)揮,降低了醫(yī)學論文的水平。影響選題的可行性因素 有:①主觀條件,包括作者知識素質結構、研究能力、技術水平及特長和興趣等; ②客觀條件,包括經費、資料、時間、設備等。 1.3 實用性 撰寫醫(yī)學論文的目的是為了交流及應用。要從實際出發(fā),選擇 能夠指導科研、指導臨床、造福人類的主題,因此,選題的實用性尤為重要。 1.4 科學性 醫(yī)學論文是臨床和醫(yī)學科學研究工作的客觀反映,其寫作的具 體內容應該是取材客觀真實、主題揭示本質、科研設計合理、論證科學嚴謹、表達 邏輯性強、經過實踐檢驗。所以,嚴格遵守選題的科學性原則,是醫(yī)學論文寫作的 生命。 1.5 前瞻性 要選擇有研究價值及發(fā)展前途的主題,應積極開發(fā)研究新領域 、新學科和新理論。 2 選題的基本方法 2.1 根據課題研究的結論來確定主題 這是常用的方法,可分為:①以科研 的結論或部分結論作為醫(yī)學論文的主題;②科研結果與開題時預測不一致,待查出 原因后,再尋找主題;③科研達不到預期結果,可總結經驗,從反面挖掘主題。 2.2 在科研過程中選題 醫(yī)學科研的過程中,有時會出現(xiàn)意外的現(xiàn)象或問題 ,作者如果能夠細心觀察、及時發(fā)現(xiàn),可以在這些偶然中獲得新的選題。 2.3 在臨床實踐中選題 臨床工作是醫(yī)學論文寫作取之不盡的源泉,作者在 臨床中會經常遇到許多需要解決的實際應用問題或理論問題,對此,只要從本學科 實際出發(fā),用心思考,會從中產生很多好的主題。其包括:①探討發(fā)病機制與預后 情況;②分析臨床癥狀與表現(xiàn);③研究診斷方法和治療方法;④疾病的多因素分析 等。 2.4 從文獻資料中選題 醫(yī)學文獻是人們長期積累的寶貴財富,是醫(yī)學論文

選題的重要來源。閱讀最新文獻資料,可以了解當前醫(yī)學科學研究的進展情況,開

拓思路、激發(fā)靈感,從而挖掘提煉出好的醫(yī)學論文主題。

3 醫(yī)學論文的一般體裁

3.1 實驗研究 一般為病因、病理、生理、生化、藥理、生物、寄生蟲和流

行病學等實驗研究。主要包括:①對各種動物進行藥理、毒理實驗,外科手術實驗

;②對某種疾病的病原或病因的體外實驗;③某些藥物的抗癌、抗菌、抗寄生蟲實

驗;④消毒、殺蟲和滅菌的實驗。

3.2 臨床分析 對臨床上某種疾病病例(百例以上為佳)的病因、臨床表現(xiàn)

、分型、治療方法和療效觀察等進行分析、討論,總結經驗教訓,并提出新建議、

新見解,以提高臨床療效。

3.3 療效觀察 指使用某種新藥、新療法治療某種疾病,對治療的方法、效

果、劑量、療程及不良反應等進行觀察、研究,或設立對照組對新舊藥物或療法的

療效進行比較,對比療效的高低、療法的優(yōu)劣、不良反應的種類及程度,并對是否

適于推廣應用提出評價意見。

3.4 病例報告 主要報告罕見病及疑難重癥;雖然曾有少數(shù)類似報道但尚有

重復驗證或加深認識的必要。

3.5 病例(理)討論 臨床病例討論主要是對某些疑難、復雜、易于誤診誤

治的病例,在診斷和治療方面進行集體討論,以求得正確的診斷和有效的治療。臨

床病理討論則以對少見或疑難疾病的病理檢查、診斷及相關討論為主。

3.6 調查報告 在一定范圍的人群里,不施加人工處理因素,對某一疾?。?/p>

傳染病、流行病、職業(yè)病、地方病等)的發(fā)病情況、發(fā)病因素、病理、防治方法及

其效果進行流行病學調查研究,給予評價,并對防治方案等提出建議。

3.7 文獻綜述 以某一專題為中心,查閱、收集大量國內外近期的原始醫(yī)學

文獻,經過理解、分析、歸納、整理而寫出綜述,以反映出該專題的歷史、現(xiàn)狀、

最新進展及發(fā)展趨勢等情況,并做出初步的評論和建議。

3.8 專題講座 圍繞某專題或某學科進行系統(tǒng)講授,介紹醫(yī)學發(fā)展新動向,

傳播醫(yī)學科研和臨床上實用的新理論、新知識、新技術、新方法,更新傳統(tǒng)的理論

、知識和技術,改善知識結構,推動醫(yī)學科技進步。根據對象不同,可分為普及講

篇(7)

【關鍵詞】中藥化學 教學改革 應用型人才

【中圖分類號】G64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9646(2008)09(b)-0019-01

中藥化學是中藥學專業(yè)的核心課程。隨著中藥現(xiàn)代化進程的推進,要求對于傳統(tǒng)中藥的藥效物質基礎更加明確,人們更加重視對于中藥“成分”尤其的“活性成分”的科學闡述。這就對中藥化學的教學策略提出更高的要求,即要求中藥化學的本科教學應以中藥“活性成分”為中心,以解決科研、生產中實際問題為內容,以培養(yǎng)思路清晰、實驗技能扎實的應用型人才為主要目標。因而,筆者認為應結合教學當前的實際情況在中藥化學的教學策略應作出了一些相應的調整。

1 以“活性成分”為中心,充分調動學習熱情和興趣

在中藥化學教學過程中,化學成分是教學的基礎部分,以往的教學過程中往往以各類化學成分的特征來引入各章內容,如在黃酮類化合物一章中,往往是直接以“具有2-苯基色原酮”的結構特征為切入點。雖然,直接提出結構的重要特征可加深對其印象,可這樣容易使學生只機械地把結構進行記憶,即是平面化的、化學式的教學模式。試著變換一下引入的策略,如果先把大家所熟知的藥物維腦路通作為引入點,很容易引起學生對于這一治療急性腦血栓藥物的關注,進而引入其結構為羥乙基蘆丁,即為中藥槐米中蘆丁的結構改造物。學生在急于探究活性物質結構的同時,自然引出黃酮類化合物的結構特征。雖然僅是教學引入方法的細節(jié)改進,卻極大的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對于這類成分的結構會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除此之外,對于成分的認識上也不再停留于結構的單純認識上,而是更有利于形成“成分”和“活性”相聯(lián)系的立體知識結構。

2 以解決科研、生產的實際問題為內容

教學內容應緊密與生產科研實踐相結合,這是對于應用型人才培養(yǎng)的必然要求,尤其對于中藥化學這一應用性較強的學科。在教學環(huán)節(jié)上,可以首先提出本學科生產實踐中的一些具體問題,采用設問式的教學方法,在引導學生解決問題的同時,培養(yǎng)學生利用課程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思路和方法。例如:在總論中介紹“系統(tǒng)溶劑提取方法”時,可首先面向學生提出這樣的問題:“如果將來你在企業(yè)工作過程中,上級主管提出對于一味臨床作用明確但活性部位和成分均未知的傳統(tǒng)中藥,怎樣開發(fā)成現(xiàn)代的中藥新藥的課題。你該如何進行?采用怎樣的科研思路和方法?”就業(yè)和未來工作發(fā)展都是學生其最為關心的,上述的設問也是實際工作中經常碰到的,學生的注意力和思維力此時都會全部集中,就下來介紹的系統(tǒng)溶劑提取法與藥物活性篩選相結合方面的知識,自然會水到渠成,不但印象深刻而且可以能很快應用的實際工作中,也拓寬了學生的視野和思路。

3 以培養(yǎng)思路清晰、實驗技能扎實的應用型人才為主要目標

應用型人才要求有完整清晰的思路和扎實的實驗技能,即較強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在思路培養(yǎng)方面,應主要貫穿于提取分離工藝的教學內容中。在各章講授相應部分時,教學目標和重點不應局限于對某種藥材或某種成分的機械記憶上,關鍵是掌握此類成分的常用方法及其原理以及靈活運用上,今后面臨此類成分時能合理設計提取分離工藝和形成完整的思路。例如:實驗教學課中提取黃藤中巴馬丁生物堿的提取方法,為小檗堿型水溶性生物堿的較為通用的提取方法,原理是根據水溶性生物堿可溶于乙醇的性質來提取,并且根據小檗堿型生物堿鹽酸鹽水溶性較差沉淀析出來精制。關鍵是提示學生以后碰到此類生物堿時可采用類似的方法來解決。再如,按類別分離生物堿利用了生物堿的堿性及某些兩性生物堿的酸性官能團,應強調這是生物堿類成分的系統(tǒng)分離,并結合藥效活性篩選出有效部位或有效成分。然后有效部位和成分的理化性質,在實際生產中進行有目的性的分離。把系統(tǒng)分離―活性分離―目標分離的科研思路融入具體教學過程中。

實驗技能訓練是應用型人才培養(yǎng)的關鍵環(huán)節(jié)之一,化學成分提取、分離、結構鑒定是中藥化學課程的關鍵技術,并具有一定的難度。在實踐教學過程中,除加強日常教學實驗中常規(guī)提取分離技術的反復訓練之外,還專門開設了中藥化學實驗技術的系列專題講座和訓練;如現(xiàn)代分離精制技術的應用及進展等內容。尤其是在開放創(chuàng)設性實驗課題的過程中,注重了高極性成分的分離技術,是對于中藥復方水提液大量未知活性成分沒有闡明這一現(xiàn)狀,有針對性開展的本科教學科研實驗課題。學生以課題小組的形式加入,在課題完成過程中,學生對于先進儀器設備、分離材料(包括制備反相色譜、高速逆流液滴色譜等)的使用和操作得到具體的訓練和掌握;學生在本科階段就接觸到了應用性較強的前沿技術領域,培養(yǎng)了科學精神,激發(fā)了科研興趣。

4 充分利用中藥化學的基礎知識,培養(yǎng)各學科的綜合運用能力

中藥化學為中藥學科的專業(yè)基礎課程,其研究對象為中藥“有效成分”,是其它中藥學課程的理論基礎。在教學過程中,應充分和相關學科進行聯(lián)系和貫通,知識體系的融合是綜合應用型人才培養(yǎng)的一項重要要求。例如在強心苷提取教學中,常規(guī)應介紹提取強心苷根據制備速效和長效強心藥物的不同目的,利用或抑制強心苷的酶解。在這一教學環(huán)節(jié)中,可進一步聯(lián)系藥理學藥物代謝方面的知識,即抑制酶解可得到原生苷,極性較強且水溶性好,藥理學中水溶性好的藥物在體內血清中分布濃度高,而且容易代謝排除體外,這正是作為速效強心藥物的機理。這樣就把化學結構―化學性質――藥物代謝―臨床應用等方面知識統(tǒng)一起來,形成綜合完整的知識體系。除有利于知識的系統(tǒng)掌握,更有益于學生將來的新藥創(chuàng)新和設計。再如中藥黃芩的南北方存在不同的炮制方法,其科學的評價也歸于黃芩苷在兩種不同炮制工藝條件下從結構到活性的變化,從而選擇合理的炮制工藝,這樣就把中藥化學和炮制學知識結合起來,使學生對二門學科的的認識水平更為深入,即中藥化學為理論基礎,炮制為實踐應用,二者相輔相承。

面向應用的中藥學科專業(yè)知識人才的培養(yǎng),應根據目前科學技術發(fā)展水平和現(xiàn)有的教學條件對教學策略作出相應的調整,并采用靈活機智的教學形式來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中藥化學的教學改革也更應注重細節(jié)方面,尤其是在思路、技能和知識體系的完善上,而學生的實踐應用能力則是對整個教學效果最好的評價和檢驗。

研究生培養(yǎng)質量的關鍵是學位論文的質量。為了切實把好研究生學位論文質量關,電氣工程學院一方面抓好論文開題環(huán)節(jié)工作;另一方面,在研究生論文開題后的第二學期,由學院研究生培養(yǎng)質量督察組對本院碩士研究生的論文工作進行中期抽查。其目的在于了解論文選題的實用價值或理論意義,檢查其論文工作的進展情況。論文工作的抽查對研究生和導師起到了有效的督促和檢查作用;同時能及時發(fā)現(xiàn)論文工作中存在的問題,針對不足,提出整改意見,對涉及的問題、內容及方法盡可能的給予具體的指導和幫助。

具體辦法是:由于目前碩士研究生規(guī)模較大,碩士生全部參加由督察組組織的中期檢查是不切實際的,因此督察組從每位碩士導師所指導的研究生中隨機抽查一名學生進行論文工作中期檢查。未抽查到的學生,由導師自己組織學生的中期檢查。如在2001級碩士研究生中,督察組抽查了30名學生,按專業(yè)分成3個組,要求學生本人簡要介紹論文選題意義、理論根據、實用價值、資料收集情況、論文工作總體安排和進度,開題以來研究的進展、取得的效果,存在的困難和問題、論文采用的技術方法、進一步完成論文的計劃等內容。

通過對抽查的結果分析,學院大多數(shù)研究生的學位論文選題、難易程度符合碩士研究生學位論文的質量要求,有些研究生在導師指導下,還積極參與導師科研課題研究工作,能做到理論聯(lián)系實際,在科研實踐中培養(yǎng)科研實戰(zhàn)能力。抽查中也發(fā)現(xiàn)少數(shù)研究生在論文工作中存在不同性質、不同程度的問題,比如:有的論文工作進展緩慢、有的沒有明確的進度計劃、有的難度太大需要調整等。

通過督察組對碩士論文的中期抽查,對研究生的培養(yǎng)質量的提高起到了積極作用。其作用表現(xiàn)在:

(1)對論文進度的督促作用:由于論文是隨機抽查,這不僅給學生、同時也給導師一種督促,促使學生和導師重視研究生的論文工作,注意掌握論文進度;

(2)對論文題目、內容、進度的了解:論文的中期抽查,有利于導師和督察組及時掌握研究生的研究內容和進度情況;

(3)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由于參加的督察組專家都是比較有經驗的老師,通過檢查,督察組專家及導師能及時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具體的問題所在并提出一定的指導建議,以并幫助學生解決問題;

(4)學術交流的作用:由于不同的研究課題在一起檢查,對學生、對老師都起到了學術交流的作用。

我院連續(xù)4年的論文中期抽查實踐取得了明顯成效,促進了研究生培養(yǎng)質量的提高。

3.2 嚴格博士論文的預審制度,確保博士論文質量

博士論文預審制度,對保證博士論文質量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1)博士論文的預審,是博士論文答辯前最有效的質量檢查。博士論文中期檢查時,論文研究還不夠深入、全面、系統(tǒng),還有大量研究工作要做,因此,難于對論文質量進行全面檢查。但提交預審的論文,基本上已完成了全部論文工作,通過預審,可以檢查論文是否達到了預期要求,研究深度是否足夠、是否有創(chuàng)新;

(2)博士論文的預審,也是論文質量檢查和論文完善的最佳時刻。對預審中發(fā)現(xiàn)的問題,學生還有時間、有機會對論文中的問題進行修改、完善;

(3)由于論文預審是對學生負責、對導師負責,因此預審專家沒有什么壓力,可以憑借專家們的豐富經驗和學術造詣,本著認真、負責的態(tài)度,對論文提出中肯的意見和建議,這對論文的完善和質量的提高有重要意義。

但真正要達到博士論文預審的目的,預審專家是關鍵。如何確定預審專家,目前還沒有一個明確的制度來保證,但有一個基本的標準,就是:一是要熟悉論文研究內容,且具有較高學術水平,研究領域要比較寬;二是要工作認真負責;三是要公平、公開、公正,能客觀地提出自己的評審意見和建議。為保證預審專家的客觀性和學術水平,學院規(guī)定預審專家組中必須有一位除導師外的院督察組專家。

3.3 堅持督察組聽課制度,提高教學質量、優(yōu)化課程設置

學院長期堅持安排院督察組聽課的作法。跟一般性的聽課不一樣,學院的這種聽課不僅是對上課紀律、教師的表達能力、教學手段以及教學效果等的簡單檢查,而是更加深入,也是一種對課程內容和課程設置的調研和檢查。在安排專家聽課時,學院特別注意安排熟悉該課程內容的專家聽課,以了解該課程內容和課程深度以及與該課程相關的其它課程的內容銜接。聽課后,除及時與任課教師交換意見外,還對相關課程的設置、內容的整合等提出意見和建議。

4年來,電氣學院已建立健全了院系研究生培養(yǎng)質量督察組制度,每個學期院督察組都定期或不定期召開督察組會議,傳達學校研究生教學的有關精神以及介紹其它院系好的管理經驗,并嚴格督促、檢查本學院研究生的開題、中期檢查、論文預審、論文答辯以及研究生課程上課質量等,對研究生課程設置、培養(yǎng)計劃等方面的工作效果顯著。在實踐中,也注意處理好學院督察組與學院學位分委會以及行政的關系,做到各司其職、互相支持、配合促進。

實踐表明,充分發(fā)揮院系研究生培養(yǎng)質量督察組的作用,對確保研究生培養(yǎng)質量具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 李八方,周珊珊,曹揚.研究生教育質量保證體系的構成、特征和控制.學位與研究生教育,2004(6):20~24.

[2] 肖敏.研究生教育三維質量保證體系.學位與研究生教育,2003(6):34~37.

[3] 程永波,廖曉玲.論研究生教育質量觀與發(fā)展目標模式.學位與研究生教育,2003(8): 16~20.

[4] 任增林等.美國高等教育質量保證體系的特點及其對具有中國特色質量保證體系建設的啟示.學位與研究生教育,2004(3): 2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