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雜志訂閱 SCI期刊 投稿指導 期刊服務 文秘服務 出版社 登錄/注冊 購物車(0)

首頁 > 精品范文 > 初中語文教育教學理論

初中語文教育教學理論精品(七篇)

時間:2023-08-31 16:22:20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初中語文教育教學理論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chuàng)作。

初中語文教育教學理論

篇(1)

杜威,是每位教師都不會陌生的一個名字。他所提出的教學理論不僅對西方國家的教育改革有著重要的推進作用,對于我國的教育事業(yè)也有著不容忽視的積極而深遠的影響。杜威整體的理念都看重學生的實踐,這與當下的教育改革方向基本一致,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實踐也將成為今后教學過程中的主要內容。因此,初中語文教師需要總結自身教學與研究經驗,深入了解學生,反思自身教學,以杜威的四項重大理論作為依據,糾正現(xiàn)有教學中的錯漏,努力為學生帶來豐富靈活的實踐教學。本文將淺談杜威教學理論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運用,探究在杜威的教育視角中,教師應當為教育教學做些什么,實踐究竟如何有效運用于教學當中。

【關鍵詞】

杜威教學理論 初中語文教學 有效運用

在杜威的教學理論中,主要體現(xiàn)了4個比較科學系統(tǒng)的觀點?!敖逃瓷睢保瑢W生接受教育能夠適應社會的發(fā)展并能推進社會的進步。在初中階段的語文學習中,學生所培養(yǎng)的閱讀、寫作等基礎能力,一定程度上來看,也都是為學生今后的生活、工作做準備?!敖逃瓷L”,該觀點中希望學生能夠在教育中不斷提升自我,獲得成長。其中關于激勵學生的本能成長的內容,與當下提倡的個性化教育殊途同歸?!敖逃唇涷灥牟粩喔脑臁?,這里涉及到經驗的基礎作用,將經驗不斷地改造或重組,也具有一定創(chuàng)新意識的培養(yǎng)。最后延伸出來了“兒童中心論”的理念,與當下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改革不謀而合,所以杜威的教學理論能夠幫助教師更好地發(fā)展初中語文教學。

一、回歸生活經驗,構建和諧學習環(huán)境

漢語是中國人的母語,語文教學即是對母語的培養(yǎng)與發(fā)展?!敖逃瓷睢薄敖逃唇涷灥牟粩喔脑臁?,初中語文的教學需要回歸生活經驗,教師將為學生構建更加和諧的語文學習環(huán)境。語文可以說是融入了我們生活中的一點一滴,你對一件事情的看法,對自然的親近與熱愛,對某個人、某句話的情感,你與他人的交流,都是運用語文的生活過程。再這樣的過程中,不斷加深對語言文字的感悟,有效利用這些過程,能夠是語文能力更快地提高與發(fā)展。

例如,在學習七年級上冊第三課《羚羊木雕》時,這篇文章講的是“我”未經父母同意便將貴重的禮物贈送給了好友,沒想到遭到了父母的反對甚至要“我”將禮物要回。“我”內心看重友情,卻不得不要回禮物,最終雖然被朋友原諒,內心卻依然十分痛苦。這樣的內容相信很多的初中學生都會有所感觸,友情與親情的“較量”。教師可以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分享一些被父母誤解、被朋友誤解的一些生活中的小事,互相交流與溝通,談一談自己的想法。如此,對教學內容的理解更加深刻,課堂氣氛也會和諧有趣。

二、踐行“從做中學”,落實閱讀與寫作

“從做中學”也是杜威非常著名且重要的一項教育理論,他強調的是教育的內化,要讓學生從具體的實踐中獲得知識、培養(yǎng)能力。當下的初中語文教學需要這樣的實踐型課堂,在課堂學習中積極地思考,通過自己的力量解決實際問題。特別是在閱讀與寫作當中,學生的思考非常重要,教師需要從這兩方面重點入手,落實學生的閱讀與寫作學習。師生共同參與探究學習的活動,師生之間的關系發(fā)生轉變,語文課堂也將變得更加“生活化”,使學生更容易接納教師的指導,得到更多經驗的積累,獲得迅速地提升。

例如,在學習七年級上冊課文《皇帝的新裝》時,教師完全可以讓學生開展自主閱讀與合作探究。為學生安排相應的閱讀任務,如:分析主要人物皇帝、大臣、騙子的性格特點并找出依據;找出描寫人物的所有手法;體會文章的深意等等。通過討論得出小組的總結,組間還可以進行比拼與交流,讓學生在引導與合作下落實閱讀。閱讀完成過后,還可以讓學生進行仿寫的練習,該課中運用的寫作手法比較多,很適合讓學生進行模仿與學習。

三、以學生為中心,動態(tài)調整教學內容

教育改革的方向與杜威的想法一致,以學生為中心,在學生的需求下安排教學活動,學生所獲得的教育才更符合自身發(fā)展,得到的提升才更有針對性,學習興趣自然越來越高。杜威的教育理論中,非常重視學生自身的能力以及學生的主動學習精神,關注學生的個性化發(fā)展,不希望通過壓制強迫學生開展學習。任何不考慮學生心理發(fā)展特點的學習都是對學生身心的一種殘害。這進一步表明了當下學生需要的教學是開放的教學,是得到尊重的教學,是具有吸引力的個性化教學。因而,教師需要從學生入手,動態(tài)地調整教W內容,以滿足學生的需求。

例如,課前為學生安排前置作業(yè),以學生完成的效果以及學生課上所提出的問題作為備課的依據。比如《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中,有很多學生表示魯迅先生的某些句子不通順,自己也讀不懂。教師就可以為學生講解魯迅先生的生平,讓學生明白為什么會有些“不通順”的句子,加以講解也能讓學生明白句子含義。

【結 語】

杜威作為影響極大的偉大教育家、哲學家,對于教育所提出的見解與觀點,到今日仍然具有很強的參考作用。目前我國教育處于改革階段,教學模式、教學方法、教學手段等,更新還在摸索與探究當中。初中語文課程,作為初中階段比較重要的一門課程,它的改變更加受到家長與學生的關注。傳統(tǒng)教育的影響根深蒂固,為了能夠使家長與學生信任學校教育,語文的教學改革就必須拿出有效的成果。初中語文教師需要持續(xù)鉆研學科特點、了解當下學生需要,“以學定教”,以學生作為教育教學的中心。吸取杜威教學理論中值得運用的精華,重視學生身心的全面發(fā)展,關注學生的創(chuàng)造能力、實踐能力,讓學生能夠學以致用,發(fā)展成一個健康、向上的人才。

【參考文獻】

篇(2)

關鍵詞:茶思維;初中語文;教學創(chuàng)新

茶文化有著悠久的發(fā)展歷史,在不斷的完善過程中,形成豐富的內涵,使其在當代仍然散發(fā)活力,與其他文化構成我國傳統(tǒng)文化體系。茶文化以物質文化為支撐,代表著民族的信仰和觀念,也展示出茶文化和茶思維的強大生命力。這種特色文化與語文文學知識有著密切的關聯(lián),面對長期以來初中語文教學內在乏力,外在創(chuàng)新度不足的情況,引入我國特色茶文化,促進語文教學內容的創(chuàng)新變革,可提升學生好的人文底蘊,并實現(xiàn)自我意識的提升。而如何有效融合茶文化與語文知識,推動語文教學的全面優(yōu)化,是新時期需要重點思考的問題。

1茶文化思維方式與內涵

我國作為茶葉的發(fā)源地,在長久的發(fā)展中形成具有物質元素和文化精神的文化體系,而茶思維作為文化之上對個體有著價值引導力的內容,極具藝術和文化價值。中國茶文化的傳播,不但需要對文化精髓進行傳播,還需要借助茶思維來看待事物和解決問題,發(fā)揮茶文化體系更為深刻的作用。從育人的角度來看,茶思維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幾方面:一是茶思維蘊含積極進取的精神,茶文化有著物質層面的內涵,因為茶葉生產與農業(yè)勞動有著密切的關系,并在不斷的發(fā)展中,汲取各類文化內涵,形成文化交融的形態(tài)。早在兩千多年前,茶文化就融合當時社會中最具影響力的儒家思想,為茶文化賦予新的內涵。其中影響茶文化最多的就是“修身”這一理念,要求飲茶者在文化氛圍中沉淀自我,注重自我的方式和提升,發(fā)揮自己在社會中的價值,為社會做出貢獻。二是茶思維蘊含中庸的價值追求,茶文化內涵中的“和”強調人與社會和自然的和諧共處,應如同茶葉生長一般,學會尊重規(guī)律并順從規(guī)律。強調人們在學習和生活中,從我做起從小事做起,規(guī)范自身的思想和行為,通過一言一行感染人并改變人,不斷提升自身的道德修養(yǎng),并保持人際關系和社會氛圍的穩(wěn)定。

2茶思維下初中語文教育教學創(chuàng)新的價值所在

2.1豐富語文人文底蘊,增強學生知識貯備量

語文教學的主要目標為通過文學知識的講解,幫助學生積累文學知識,并形成認知觀念,為學生奠定認知世界的基礎。針對這一目標實施的教學內容,大多以古文學和現(xiàn)代文學為主,其中古文學蘊含著大量的傳統(tǒng)文化和傳統(tǒng)觀念,表明茶文化與語文這類人文學科有著密切關聯(lián)。以此為突破口,立足茶思維將更多茶相關的理念和文學理論,融入到初中語文教學中,可增加語文人文底蘊,為學生帶來更多的思考、增加語文教學內容的豐富性和全面性。茶文化在長久的發(fā)展中,與藝術和其他文化的融合,形成具有特色的茶藝、茶經、茶詩、茶歌等,其中最具特色的詩詞歌賦,可成為特色的教學資源,促進學生對文化知識的全方位認知。而貼近學生生活的茶文化,更能夠降低傳統(tǒng)文化的理解難度,提升學生對語文學習的興趣。同時,借助書籍等載體開展閱讀活動,可使學生了解茶文化的內涵,以及發(fā)展的歷程。使學生深入了解茶文化,以及我國傳統(tǒng)文化精髓,形成對文化的認同感,并逐漸生成文化自信,不但使我國本土文化在青年群體中得到傳承和傳播,還利于奠定茶文化重要的地位,促進茶文化以及茶思維的推廣與發(fā)展。

2.2培養(yǎng)學生審美情趣,優(yōu)化學生的道德素養(yǎng)

教育改革深入的背景下,初中語文強調對學生學科素養(yǎng)的培育,改變以往教學模式過于關注學生成績的問題,使教學重心落實到思想引導和道德素質擴展上,凸顯現(xiàn)代教育的重要價值。學科素養(yǎng)要求學生具備文化知識,并能夠利用知識解決生活問題。茶文化經過幾年的積淀和傳承,形成特色的文化體系,有著豐富的文學載體,蘊含著大量的道德思想,并在發(fā)展中完成品質的傳承。從茶文化發(fā)展的角度作出分析,茶文化與飲茶的行為和習慣有著密切的關聯(lián)。而各民族群眾在飲茶中注入的精神力量,使茶文化形成特色的哲學體系。在人們飲茶和感受茶文化營造氛圍時,能夠展示出大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而茶葉自身所具有的保健功能,以及濃厚的文化氣息,更是對飲茶者進行熏陶,增加自我管理和修身養(yǎng)性的意識,促進思想品質和素養(yǎng)的提升。例如借助茶相關的閱讀材料,挖掘其中蘊含的哲學道理,以此為案例為學生講解相關的內容,使學生會從不同角度了解哲學含義,激發(fā)茶文化的教育功能,全面優(yōu)化中學生的素養(yǎng)和道德品質。使學生在日益復雜的社會中,能夠有著崇高的理想,有著對文學等較高的審美觀念和情趣,自覺抵制負面和不良的文化,實現(xiàn)學生更加健康的成長與發(fā)展。

2.3促進傳統(tǒng)文化傳播與傳承,擴大傳統(tǒng)文化影響力

初中階段的學習作為學生確立學業(yè)目標,形成較強文學基礎的關鍵期,只有學生有著對學習正確的態(tài)度,并形成對我國文化的認知能力,才能提升我國青年學生的素質水平,為國家發(fā)展和社會的建設提供后備力量。然而,由于網絡技術的廣泛普及,使成長在網絡時代的中學生,受著多元文化的影響,表現(xiàn)出思想觀念的多元取向。而對于初中語文教學而言,學生對我國文化的不認可,不但阻礙傳統(tǒng)文化的傳播,還降低語文教學的成效。為在語文教學中加強對學生思想的引領,并借助創(chuàng)新的方法和內容,減少學生學習的抵觸感。利用特色茶文化,引導學生樹立茶思維,了解積極進取的精神,以及修身養(yǎng)性的必要性。在無形的滲透中,改變著學生對傳統(tǒng)文化刻板的印象。使初中學生在思想發(fā)展的關鍵期,受到茶文化的浸潤,激發(fā)內心的強大能力,并受到其影響,表現(xiàn)在語文學習中,更具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而對于文化的傳承,也有著較為深刻的理解,成為社會主義建設過程中,最具有希望的青年群體,為我國文化事業(yè)的發(fā)展貢獻力量,也實現(xiàn)自我的價值和理想。

3淺談茶思維下初中語文教育教學創(chuàng)新路徑探索

3.1深入挖掘優(yōu)秀茶思維教學素材,豐富初中語文教學內容體系

在初中語文教育教學創(chuàng)新中,深入挖掘優(yōu)秀茶思維教學素材,不僅有利于豐富初中語文教學內容體系,實現(xiàn)語文教育教學整體創(chuàng)新,還可進一步提高初中語文教學質量,營造濃厚茶思維教育氛圍,為培養(yǎng)學生良好茶思維能力,激發(fā)起學習興趣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初中語文專業(yè)教師在日常教學中,應注重多途徑深挖茶思維教學素材,圍繞教學目標,重構語文教學內容體系,以實現(xiàn)對教學內容的創(chuàng)新。由于我國教育主管部門在編寫初中語文教材題型時,缺乏對茶思維內容的融入,而導致整個語文教學計劃中缺少相關內容的體現(xiàn)。所以,就需要圍繞茶思維,重新修訂初中語文教材,增加一些茶方面的教育內容。有助于促進茶思維與語文教育教學相融合,對于培養(yǎng)學生良好思維能力,具有一定幫助。首先,在編寫初中語文教材內容時,可以單獨將有關茶思維的歷史名篇定為一章節(jié),在其中編寫一些關于茶的發(fā)展歷史、詩歌、文章及發(fā)展歷程。也可將茶思維相關內容打散編寫進教材內的各個章節(jié)中,實現(xiàn)對茶思維的完全滲透,以保證對茶思維的培養(yǎng)更加持續(xù),對學生造成的影響也更加深刻。其次,初中語文專業(yè)教師還可充分利用先進的信息技術手段,在互聯(lián)網平臺中廣泛搜索有關茶思維的教學素材,整合語文教材內容,構建線上語文教育資源庫,作為語文教材內容的拓展。以此來為語文教學活動的開展,提供豐富的教學資源做支撐。此外,如果教材內容編寫周期較長,那么語文教師也可通過自定義一些茶思維相關教材,在與內容相適配的語文課堂中,為學生普及一些關于茶思維的知識與內容,對于促使學生形成更為立體的知識體系,增強學生文化素養(yǎng)具有重要作用。

3.2基于茶思維滲透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有效提高初中語文教學成效

興趣是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的重要手段,只有在教育教學中采取多樣化教學模式,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才能有效集中學生課堂注意力,引導其全身心投入到知識學習當中,有效集中課堂注意力,實現(xiàn)高質量學習與教學課堂。因此,茶思維下的初中語文專業(yè)教師所選擇的教學模式,應以滲透茶思維為主,根據目前初中階段學生個性特點、個體差異情況、發(fā)展需求等。秉持“以生為本,因材施教”育人理念,建立在尊重學生課堂話語權與主體地位的基礎上,對語文教學模式進行改革創(chuàng)新,進一步提高語文教學成效。首先,為提高初中語文教學課堂趣味性與文化性,語文專業(yè)教師應積極引進現(xiàn)代化教學手段。包括翻轉課堂、線上線下混合教學、在線課堂、情景創(chuàng)設、案例導入等先進教學模式。圍繞茶思維滲透目標,對語文課堂教進行創(chuàng)新。對于營造濃厚茶思維氛圍,在潛移默化中加深學生對茶思維的學習與掌握具有重要意義。例如:在教學相關內容時,語文專業(yè)教師可事先利用信息技術手段,整合制作語文教學內容、茶思維內容融為一體的多媒體教學視頻,時長為5~10分鐘左右。之后在課堂教學環(huán)節(jié)利用多媒體教學設備進行播放,引導學生在一邊直觀地觀看教學視頻,學習相關知識,一邊受茶思維的影響,在潛移默化中形成良好的茶思維。同時,還可根據教學內容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通過為學生表演一些功夫茶,讓學生直觀地觀看功夫茶全過程,并邀請學生上臺學習表演與品茶。在這種直觀的教學情境中,學生的注意力便會更好的集中,對茶方面的知識也有了更深層次的了解與掌握,從而能夠更加積極地和教師進行交流,了解并學習茶思維。

3.3依據茶思維開展多樣化實踐活動,有利于實現(xiàn)“知行合一”

在初中語文教學中融入茶思維,可通過將茶思維中的知行合一融入到語文教學中,做到目標明確,有的放矢。首先,可通過將茶思維與初中語文實踐教學活動相結合,事先設定以“三個一”為核心的能力目標,即“一筆兼有文質的文章”“一口流暢的口語表達”“一種合乎情理的思維模式”。之后在積極組織開展以茶思維為主題的朗誦、辯論、演講、模擬情景小舞臺等課堂實踐活動,來引導學生嘗試采取一種合乎情理、開放謙虛的思考形式,積極參與各類實踐活動,從而達到培育學生正確茶思維與三觀的目的。其次,應結合生活實際,強調實踐活動開展的連續(xù)性與層次性。在具體實踐中,可根據不同學生個體差異情況,合理分配相應實踐學習任務,來保證實踐教學活動開展的針對性。比如,有的學生寫作能力良好,可鼓勵其撰寫能夠體現(xiàn)茶思維的小劇本、主辦報刊等,發(fā)揮學生寫作優(yōu)勢,突出學生閃光點;比較容易羞怯自卑、不善言辭,則可盡量鼓勵其多參與一些與茶思維有關的演講、朗誦及課本劇的語文教學活動,不斷提高學生綜合學習能力,促使學生整體素養(yǎng)得到顯著提升。同時,還可針對不同階段學生設計不同實踐學習活動,有利于真正落實因材施教素質教育理念。比如,針對低年級的初中生,應引導他們積極參與演講、朗誦、課本劇的活動,強調解除他們的心理束縛,增強學習自信心;針對高年級階段的初中生,鼓勵引導他們定期參與社會調研、熱點分析、基地實踐等活動,鼓勵他們走出校園,到社會上、茶企業(yè)中參與各種實踐活動,有利于促使學生充分展現(xiàn)自身知行合一的能力,從而達到提升自我、發(fā)展自我的目的。除此之外,還可通過定期在學校內組織飲茶文化內容演講為主題的競賽或茶文化知識問卷比賽等活動,圍繞學生日常所學理論知識設置相應學習問題與任務。有利于讓學生真正領悟到茶思維的知行合一思想,從而在生活中自覺將自身所學理論知識進行實踐,真正做到知行合一。

3.4促進語文詩詞與茶思維深度融合,進一步豐富學生知識儲備

通過以茶思維為載體,加大對茶詩的學習,教授識茶、泡茶、品茶等技能,引導學生深入了解茶文化,品味茶湯的魅力。對于促使學生進一步領略中國古典詩詞的魅力,受茶文化的不斷熏陶,逐漸形成良好茶思維具有重要作用。比如,在教學坡《水調歌頭》:“已過幾番風雨,前夜一聲雷,旗槍征戰(zhàn),建溪春色占先魁”等等。此詞詳細記述了采茶、制茶、點茶的情境和品茶的口感與體驗,并將之描述得極為生動傳神。因此,在學習此首詩詞時,需要教師先教導學生學會怎樣采茶、制茶、點茶等專業(yè)識茶知識。之后在詩人品茶感受的引導下,親自感受茶葉的滋味與口感,使學生形成一種仿佛品了甘露一般舒暢的感覺。其次,還可通過在校內建設茶藝室,帶領學生親自到茶藝室進行自主泡茶、品茶與點茶,細細品味茶的甘甜、有神,從而便能深刻體會孫東坡先生的真情實感,認識到孫東坡先生為何獨愛飲茶的真正原因。最后,在通過將詩詞與茶思維相結合,生成特色創(chuàng)新校本課程,實現(xiàn)流動的校園文化,為學生營造濃厚茶思維滲透氛圍??偠灾?,初中語文在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不但要認識到學科素養(yǎng)的重要性,還要始終以立德樹人為根本目標,改變當前青年學生發(fā)展動力不足,學習被動的局面。然而,長期受到傳統(tǒng)應試教學體制的影響,教師往往會過于重視教材內容的講解,忽視對學生價值觀的引領,以及豐富教學資源的應用,使學生接觸到人文知識過于片面,自身的素養(yǎng)和道德品質得不到發(fā)展。面對新的挑戰(zhàn)和要求,初中語文教學應主動轉變觀念,以茶文化為特色,將相關的文學知識帶入到課堂中,并在閱讀、寫作等教學環(huán)節(jié)中,滲透茶思維和茶文化,增加語文的人文底蘊,豐富語文教學的層次感,有效帶動學生,參與到知識的學習和理解中,不但完善學生的思想道德品質,還激發(fā)學生文化傳承的意識,促進茶文化在當代的發(fā)展,也實現(xiàn)語文育人效果的顯著提升。

參考文獻:

[1]馬心忠.核心素養(yǎng)下中學語文教學中傳統(tǒng)文化的滲透[C].中國智慧工程研究會智能學習與創(chuàng)新研究工作委員會.2021課程教學與管理研究學術論壇論文集.中國智慧工程研究會智能學習與創(chuàng)新研究工作委員會:中國智慧工程研究會智能學習與創(chuàng)新研究工作委員會,2021:249-255.

[2]閆立兵.多媒體互動教學在中職語文教學中的創(chuàng)新策略研究[A].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研究中心.2021年“互聯(lián)網環(huán)境下的基礎教育改革與創(chuàng)新”研討會論文集[C].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研究中心,2021:2.

[3]張永琪.茶文化視角下中華傳統(tǒng)文化在高中語文寫作教學中的滲透分析[J].福建茶葉,2021(04):198-199.

[4]劉玉蘭.基于茶文化的中華傳統(tǒng)文化在高中語文寫作教學中的滲透分析[J].福建茶葉,2020(12):222-223.

[5]李冬梅.妙筆生花花常在,靈動寫作作不絕——論小學語文寫作教學的創(chuàng)新[A].四川省科教創(chuàng)客研究會.2021年科教創(chuàng)新學術研討會論文集(第三期)[C].四川省科教創(chuàng)客研究會:四川省科教創(chuàng)客研究會,2021:2.

篇(3)

關鍵詞:初中語文 綜合性學習

當今世界已經進入信息時代,傳統(tǒng)的教育模式只是僅僅停留在傳承人類已有的科學文化知識,信息時代要求我們在教育領域必須實施素質教育,這樣才能適應時展的需要。因而教育必須來一場新的革命。新的教育理念已經產生,我國新時期教育的主要目標是培養(yǎng)高素質、復合型、實踐型、多樣型的人才。因此要“提倡學生積極參與、探究、動手,培養(yǎng)學生搜集處理信息、獲取新知識、分析解決問題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1]。

1、初中語文綜合性學習存在的問題

1.1學校、教研部門的培訓指導更需加強

此次新課程的實施主導者主要在于我們一線的初中語文教師,初中語文綜合性學習是初中語文課程的重點,同時也是難點,要將語文綜合性學習具體實施到位,除了我們的當前語文教育中綜合學習研究的理論不夠充足外,還有更重要的是在于學校教研部門在師資培訓方面也存在不足。很多方面是學校、教研部門因自身原因無法開展實施,向上級部門反應,上級部門自身也存在眾多的難處,使得對于教師的培訓指導無奈只能“一拖再拖”[2]。

由于培訓大多都是流于形式,沒有真正地落到實處,導致教師綜合性學習教學經驗的缺乏,結果經常出現(xiàn)的現(xiàn)象諸如沒有給學生充裕的時間搜集資料,導致學生茫然無措,效果不是很理想。具體來說,對于初中語文教材中的不同的學習主題內容,往往這些學習資料在內容、形式上也會存在諸多不少的差異,這些教師很難在對這些語文綜合性學習上對學生輔導做到很詳細的安排或部署。

1.2語文教師的專業(yè)素養(yǎng)難以適應新課程的需求

現(xiàn)行的應試教育體制把活生生的教師的軀體禁錮在教室內,把教師的思想束縛在課本及教參中,初中語文綜合性學習正式向傳統(tǒng)的語文課堂教學提出了極大的挑戰(zhàn),它要求我們初中語文教師要從課本中、從課堂中、從教師的講解與分析中解放出來。它所倡導并推行的是一種跨領域、跨學科的學習,更多的將語文學科與其他學科綜合起來。因此大量的知識素養(yǎng)才能對于語文教師來說就顯得極其重要,這時就需要語文教師擴充知識面及知識量來以備教師課堂教學之需求。初中語文綜合性學習雖立足于語文,但是實際的語文課程教學卻遠遠超越于語文的視野范圍,很多的時候需要走進社會生活去嘗試或者要進行跨學科的嘗試,這就必然要求語文教師擁有比較豐富的社會科學知識與基本自然科學知識這樣才能對語文綜合性學習的教學得心應手。由于我們的大多數語文老師由于平時教學任務、備課時間緊、批改作業(yè)量重繁重等,使得我們去學習新的知識的時間非常有限,因此會出現(xiàn)一旦超出本專業(yè)的知識就會無從下手,往往不知所措的局面便會隨之發(fā)生。

1.3學生受應試教育的束縛

受我國古代封建科舉考試制度的長期影響,長久以來,我國的中小學教育一直就是完全圍繞考試升學轉,教育體系以考試升學建立,考什么內容就交什么內容,完全以考試為學生發(fā)展的目標,只是片面追求高分成績,特別偏重于智育,而將學生的其他各育置之不理,嚴重阻礙了學生的身心全面發(fā)展。

2、初中語文綜合性學習對策

2.1培訓指導教師

初中語文老師對綜合性學習的認識和實施不夠,對初中語文綜合性學習知識不足或者語文綜合性學習資源開發(fā)能力不強,對于初中語文綜合性學習的目的、要求、特點等方面的理論知識,大多數語文教師自己都是迷茫狀態(tài),更談不上對學生進行適當的講解,導致語文綜合性學習流于形式、成效不高。究其原因是因為教師本身學識的匱乏。除了要自己多學習語文本學科的知識外,還要學習相關知識。因為教師這一職業(yè)有其職業(yè)的特殊性而不同于其他社會職業(yè),教師職業(yè)需要數學、語文等等各類學科的淵博知識,同時還需要專門的教育教學理論知識以及教師所獨有的學識、能力和觀念并需要進行長期的多方面專門的針對性訓練,只有如此才能適應并勝任教師這一偉大光輝的職業(yè)。

2.2評價指導學生

正面且激勵性的評價對于培養(yǎng)學生的自信心有著極其重要并不可取代的作用,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積極地運用正面激勵性的評價,對待學生應多采取積極、贊賞且鼓勵支持的態(tài)度。這就要求評價者(教師)在評價過程中,要充分積極地肯定學生在語文綜合性學習中所取得的點滴成績,其中可包括學生所取得的在旁人看來并不起眼的一些微小的進步,努力發(fā)現(xiàn)學生身上的每一處閃光點,褒揚學生的點滴進步。對于學生在綜合性學習中存在的缺點與不足,教師要采取平和的語氣,與學生進行朋友式的交談形式點出其存在不足之處,以此來有力地增強學生的學習自信心,鼓勵他們對學習產生積極上進的態(tài)度。所以這就從更高的角度來要求我們教師要更多并充分的了解與本班學生相關的一些情況資料以及學生在當前所處的地域環(huán)境等情況,在充分地掌握了學生的這些資料的同時,從而能夠達到對其進行有效適當的評價激勵作用。

2.3強化日常實踐

在語文綜合性學習中要格外處理好師生間的關系,因為“師生關系能支撐起教育這座大廈并能成為教育的基石,人類的任何關于教育的活動都是在師生關系之間展開并完成的?!币虼藥熒餐瑺幦∨ψ龅剑旱谝?、語文綜合性學習倡導學生進行積極主動的自主學習,并開發(fā)學生語文自主學習研究的潛能。第二、教師要盡自己最大的努力為學生搭建起進行合作學習交流的廣闊平臺。教師要引導點撥學生并同學生一起去進行合作、體驗和探究活動,教師要成為學生綜合性學習路上的引領者,為學生們精心努力地打開學習的廣闊視野。因為當前的語文綜合性學習已經不僅僅是使學生對“字、詞、句、段、篇、語、修、邏、文”知識進行學習,同時它還要涉及到自然科學、社會科學等跨學科領域的知識,這些知識都是需要學生們能夠在日常的學習、生活以及與別人的交流合作中相互獲得的。

3、結論

總之,為了了解語文綜合性學習的出發(fā)點,它是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全面發(fā)展、適應時展的合格人才的初中目標,在綜合性學習過程中學生能夠通過自己主動積極的自主實踐活動得到全面綜合的發(fā)展,從而能夠更加有效地培養(yǎng)并提高學生各個方面的綜合能力。

參考文獻:

篇(4)

關鍵詞:初中語文 教學質量 素質 技能

語文教學一直受到學校、社會、家庭的高度重視,語文作為一門基礎教育課程,在初中教學任務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如何提高初中語文教學質量已成為教育教學中亟待解決的重要問題。

一、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

新課程標準對教學過程中教師和學生之間的關系做出了明確的規(guī)定,教學過程是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要凸顯學生的主體性,而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正視自己的主導地位,在師生互動中積極發(fā)揮主導作用。為此,教師要尊重學生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努力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正視學生之間的個體差異,多包容鼓勵學生,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使他們主動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從而體現(xiàn)學生主體地位。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還要及時對教學進行總結、反思,在歸納當中尋求更好的教學方法,從培養(yǎng)學生主體意識出發(fā),通過多種教學途徑,利用多種教學手段,讓課堂形式多樣、內容豐富起來。教師還要根據學生具體的學情需要,伺機引導,讓學生主動探究新知,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教學質量也得以提高。

二、提高教師綜合素質

古人云:“技長者以為師?!苯處熥鳛橹R的傳播者,是學生學習、掌握知識的重要促進者,是教學活動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教師必須具備專業(yè)的知識技能,然后再通過言傳身教,逐步引導學生學會知識,學會學習。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注重教師的示范作用,通過自己的實際行動,為學生樹立模范榜樣,用以身作則的教育教學方式會給學生留下良好的印象,從而促進學生對知識技能的掌握,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此外,語文教學應該建立在師生平等、融洽、和諧的人際關系基礎上,教師要用愛心、耐心去包容、關愛學生,進行的有組織、有秩序的教學活動。另外,教師還應該具備良好的語言表達能力,致力于培養(yǎng)學生獨立的思維能力,語言表達能力以及學習能力。

首先,提高教師專業(yè)素養(yǎng)。語文教師首要的教學任務就是要在教學大綱的指導下,鉆研教材,在全面掌握教材的基礎上,制定可行的教學目標,設計教學方案。教材是學生學習知識的主要載體,是培養(yǎng)學生思維能力、觀察能力、語言表達能力的主要媒介。因此,教師的首要任務就是鉆研教學大綱,鉆研教材,反復研究教學方案,只有將其研究透徹,才能制定出可行的教學目標,科學合理地制定學期教學計劃以及符合學生學情和學生認知規(guī)律的優(yōu)秀教學方案。因此,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必須隨時為自己充電,更新學科知識,通過學習不斷擴大自己的知識面,優(yōu)化自己的教學理論和教學方法,提高自己的專業(yè)素質。

其次,提高教師駕馭語言的能力。語文教學作為一種語言文字教學,對教師的語言駕馭能力要求很高,因此,語文教師必須具備良好的語言駕馭能力,能夠流利清晰地表達交流。語言是教學過程中教師傳播知識,引導學生學習的重要手段,它對教學工作的好壞起著重要作用,善于表達的教師可以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學生學習動力,從而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到教學過程中來;而語言表達能力較差的教師可能會使教學課堂顯得沉悶枯燥,教學內容顯得貧乏,導致教學效果非常不理想。擁有較強語言表達能力的教師往往能提高學生學習效率和教學質量。有經驗的教師都知道,良好的語言表達更容易引起學生的共鳴,使他們更愿意參與到教學過程中來。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努力保證語言生動形象,尤其是語文教學,教師一定要聲情并茂、充滿感情。

三、注重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語文素養(yǎng)指學生在語文學習的過程中表現(xiàn)出的比較穩(wěn)定的語文知識、語文能力以及情感價值觀等。新課程改革也曾談及語文素養(yǎng),語文教學的主要任務就是要努力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增強學生的語文能力,從而提高學生的行為素質,培養(yǎng)其高尚的精神品質。因此,語文教育工作者必須通過平時的教學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完成新課程改革下的教學任務。如何全面培養(yǎng)學生素質,提高學生語文素養(yǎng),首先教育工作者必須充分重視這一點,通過學習研讀,努力尋求實施方案。教師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就應該積極滲透這一教學理念,注重學生各方面能力的培養(yǎng),重視在實踐中應用鍛煉語文能力。此外,漢語作為我國母語,傳承記載了我國悠久的文化知識,因此,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充分意識到這一點,應該積極引導學生去發(fā)現(xiàn)、去挖掘課本中的文化內涵,掌握我國傳統(tǒng)文化知識,從而提升學生的文化素養(yǎng)。然而據有關人士調查,現(xiàn)今的初中語文教學存在的問題仍較為嚴峻,教學模式還是以前的“滿堂灌”,教師的權威仍然神圣不可侵犯,學生還是被動地參與教學活動。面對如此的教學現(xiàn)狀,教育工作者該做出反思,思考如何才能讓學生健康快樂地成長,如何才能提高學生語文素養(yǎng)。為此,教師作為引導學生學習的領路人,就應該以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為出發(fā)點,積極鼓勵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最終提高他們的語文素養(yǎng)。

四、提高教師的課堂組織教學能力

教師作為知識的傳播者在教學中必不可少,而教師傳授知識的主要平臺就是課堂,它是教師教學、學生學習的重要環(huán)境,課堂秩序的好壞直接影響到教學效率的高低。此外,在教學過程中有若干個教學環(huán)節(jié),每個環(huán)節(jié)都緊密相連,如果教師把握不好各個環(huán)節(jié)細節(jié),教學就不能有序進行,導致教學效率低下。因此,教師在備課的時候要預設教學過程中的突況,以便在課堂中能夠隨機應變,靈活處理教學問題。所以教師在平時教學過程中一定要充分意識到課堂組織教學的重要性,針對自己教學過程中存在的不足進行反思、總結,努力找出提高課堂組織教學能力的方法。

總之,初中語文教學是一項重要的教學任務,想要在教學過程中提高教學質量,語文教師就必須在充分發(fā)揮自己的主導作用的前提下,宏觀調控好教學課堂,努力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王莉.初中語文高效愉悅型課堂建設研究[D].延邊大學,2010.

篇(5)

【關鍵詞】新課改;初中語文;高效課堂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3089(2014)20-0076-01

所謂“高效”,是指教學用最少的時間促使學生獲得最大的進步與發(fā)展。具體而言是指在有效課堂的基礎上,完成教學任務和達成教學目標的效率較高、效果較好并且取得教育教學的較高影響力和社會效益的課堂。我們應該以新課程理念為指導,在教學實踐中發(fā)揮教師教學藝術,通過創(chuàng)設語文教學情境、引領學生探究學習、應用現(xiàn)代教育手段、挖掘教材生活因素等策略,構建初中語文高效課堂,達到全面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目的。

一、提高教師自身的素質。

“學高為師,身正為范”。中學生的學部分是帶有感彩的,是從興趣出發(fā)的。最主要的是他要喜歡這個語文老師,崇拜老師而尊敬,因為尊敬老師而喜歡,因為喜歡老師而學習。因此說學識淵博的老師,是提高高效課堂的重要因素,這樣的老師往往格外受學生的尊敬。老師的愛就是滋潤禾苗的春雨,潤物細無聲。讓學生感覺到老師的重視和信任,感受老師的認可和賞識,這是提升孩子自信的具體表現(xiàn)。同時,老師還應具有很好的親和力,一個具有親和力的老師更容易和學生建立融洽的感情,成為高效課堂的助推力。

二、給學生創(chuàng)造愉快的學習環(huán)境

心理學教授巴甫諾奧曾寫的《快樂學習法》一書中指出:快樂學習是一種享受,學到新知識是一件快樂的事,讀書、上課、完成作業(yè)、與同學交往、向老師提問等,都是很有趣的學習。因此,環(huán)境對學生具有不可忽視的教育作用,對青少年個性的發(fā)展會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青少年的思想、品德、行為都是在不同的環(huán)境中形成的。學校、班級要根據教育目的,有計劃地選擇、加工和設置優(yōu)良而美化的環(huán)境,這不僅是精神文明的一種標志,同時也直接影響師生的心理狀態(tài)和教學秩序。優(yōu)美的環(huán)境能使中學生心情舒暢,精神煥發(fā),樂于學習,有助于愉快教學的順利進行。

三、創(chuàng)造積極的學習氛圍,轉變學習方式

只要能讓學生的思維總處于活躍狀態(tài),積極地探索知識并試圖將剛剛獲得的知識轉化為能力,這就是一節(jié)高效的課,成功的課。調動學生思維的幾點做法如下:

1、提出明確的學習目標,使學生知道學習的目標是引起學生學習動機和調節(jié)學生學習行為的一種好方法。創(chuàng)設“自覺學”、“自己學”的氛圍,充分調動起學生自主參與課堂的積極性,是打造高效課堂的基礎。

2、創(chuàng)設激趣的問題情境,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如果學生沒有學習的愿望,我們所有的計劃,所有的探索和理論統(tǒng)統(tǒng)都會落空。”而思維永遠是由問題開始的,設計適當的問題激發(fā)學生的探索欲望,牽引學生的思維處于活躍狀態(tài)。要提高提問的有效性,有效提問是課堂對話的開端,能引起學生的思維、興趣的激發(fā)。問題的有效性表現(xiàn)在一要具有一定的開放度,二要具有一定的深刻性,三要注意對象的層次性,以達到讓不同的學生都擁有思考的興趣,思維的空間。

3、進行科學的學法指導,俗話說:“予人以魚,惠其一時,授之以漁,惠其一世”。在傳授知識的同時,還應注重學習方法的指導,幫助學生掌握科學的認知方法。善于為學生創(chuàng)設提問的問題情境,鼓勵學生敢于提出疑問,引導學生產生疑問,進而發(fā)現(xiàn)問題,的要給學生質疑時間和空間,使學生可以隨時質疑,會質疑本身就是思維的發(fā)展、能力的提高。通過質疑使學生獲得有益的思維訓練,變“學會”為“會學”,會“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再發(fā)現(xiàn)問題”養(yǎng)成勤于思考的習慣,科學的學習方法為創(chuàng)造高效課堂提供了重要保障。

4、創(chuàng)造合作進取的學習氛圍,新《初中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要努力實現(xiàn)語文學習方式的轉變;語文學習的主要方式應當由單純的記憶、背誦、模仿和訓練轉變?yōu)樽灾魈剿?、合作交流和合作?chuàng)新。語文教師由單純的知識傳遞者轉變?yōu)閷W生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因此初中語文教學根據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的知識出發(fā),讓每個學生都參與到學習當中,在合作學習,合作交流中探索解決問題的正確方法。在和諧的氣氛中,在充滿自信的時候,學生的學習效果最好,效率最高,課堂的高效也就水到渠成了?!皩W生的語文學習活動應當是一個生動活潑的、主動的、富有個性的過程?!毙陆滩牡木帉憺閷W生提供了展示創(chuàng)新的舞臺。

四、建立一種民主、平等、友好的師生關系

高效愉悅教學強調教學是師生聯(lián)袂演出,師生面臨的是共同的教學目標和任務,只有雙方攜起手來,互相理解,互相尊重,密切合作,雙方的積極性才能充分調動起來。建立了良好的師生關系,有了感情傾向,學生才會自覺自愿地接受教育并樂于請教,愉快教學才能順利進行。

五、靈活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

實踐證明,初中語文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運用多媒體,尤其是電教媒體,可以取得很好的效果。它能增強語文教學的直觀性、形象性、生動性,改變傳統(tǒng)沉悶的課堂面貌,使學生的興趣大增,有助于實現(xiàn)“輕負高質”和實施高效愉悅教學,落實素質教育的要求??梢哉f,多媒體的靈活運用將會給中學語文高效愉悅教學帶來勃勃生機。

總之,課堂教學是一門很深的學問,具有極強的藝術性。從新課程培訓之后,我就不斷嘗試著自己角色的轉變,在學生面前漸漸放下師道尊嚴的師者風范,而是在課堂上真正做學生的引導者、合作者,在課下做學生真正的朋友、知心人,和學生親切地談思想,真誠地說生活,效果明顯。為了提高初中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及高效性,我們必須本著“一切為了學生的發(fā)展”,以教學理論作指導,經過自己的不斷實踐,不斷總結,不斷完善和創(chuàng)新,真正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提高學生學習效率。

參考文獻

[1]《語文新課程標準解讀》.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篇(6)

課程改革 中學語文 情感教育

一、引言

在中學語文教學中加強情感教育,主要圍繞教材、教師、學生三方面進行,力求將情感教育策略與心理學原理相結合,把優(yōu)秀教師的教學案例和自身在教學方面的實踐與探索相結合,使情感教育策略能夠在日常教學中更好地得以實施。這些策略給語文教師提供了具體的操作建議,對中學語文的課堂教學有一定的借鑒意義。因此,在中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加強情感教育,是語文課程改革的必然要求,它不僅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需要,而且對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實現(xiàn)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的和諧發(fā)展,都具有重要意義。

二、情感教育在語文教學中的作用

白居易說:“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莫始乎言、莫切乎聲、莫深乎義?!痹诮虒W過程中,教學效果的成功與否,是以教師情感表現(xiàn)深刻與否為基本條件的。忽視情感化教學原理,只能使教師無情地教,學生冷漠地學,大大降低教學效果。心理學研究表明,學生的學習活動都伴隨著一定的情感,學生學習活動的成敗在很大程度上以他們的情感為轉移。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如果注意學生的情感狀態(tài),努力創(chuàng)設和諧的,愉快的教學情景,就會使學生在情感的氛圍下,對學習產生肯定的積極的態(tài)度,激發(fā)濃厚的學習興趣和強烈的求知欲。而學生在這種積極愉快的情緒驅動下,學習效率會大大提高,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初中語文教育中情感教育的應用

教育部最新修訂的初中語文新課程標準中明確規(guī)定,初中語文課程繼續(xù)堅持《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實驗)》提出的基本理念,根據新時期初中語文教育的任務和學生的需求,從“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三個方面設計課程目標,努力改革課程的內容、結構和實施機制。這為語文課程多元目標的確立指明了方向。長期以來,我們以講臺為舞臺,以聲情并茂的“表演”引導學生共歡樂,同悲哀,學生是忠實的觀眾,教師主宰著課堂的氣氛。新課程下,老師由“前臺”走到“幕后”,由“演”轉換為“導”,將廣闊的舞臺留給學生,充當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引領者,為他們進行探究性、合作性學習開辟了廣闊的空間。所以教師在語文教學活動中,要以情感教育理論和教育心理學理論為指導,針對當代學生的情感心理發(fā)展特征,著意突出語文作為人文學科的特點的一種教學模式。這種模式綜合融會教學流程各個構成要素的情感功能,充分發(fā)揮情感的動力、調節(jié)、組織等作用,激發(fā)學生積極健康向上的情感,從而達到使學生情知共進、形成健康個性、全面發(fā)展的目的。語文教學中的情感教育是指在語文教學過程中進行的情感教育,即結合語言文字的聽、說、讀、寫訓練和課文中的字、詞、句、段、篇來進行情感教育。情感教育在語文教學中具有激智作用、感染作用、移情作用和調節(jié)作用。為充分發(fā)揮其各種作用,在情感教育中,教師要遵循個性發(fā)展原則,知識性原則和滲透性原則。語文教學中的情感教學本是語文教學的有機組成部分,是語文教學系統(tǒng)必不可少的要素。語文教學目標通常從認知領域、技能行動領域、情感領域三個方面確定,它蘊含著語文教學傳授知識、培養(yǎng)發(fā)展能力、陶冶情操的任務,體現(xiàn)了學習、理解、運用語言的一致性,獲得知識、技能、習慣的一致性,讀書、作文、做人的一致性,貫穿著語文教學中智育、德育和美育的統(tǒng)一。對應著三方面的語文教學目標,則分別有了語文知識教學、語文能力教學和語文情感教學。

四、新課改對語文教師情感教育的要求

1.教師要具備廣博的課內外知識

作為一名教師,擔負著對青少年教育教學的重任。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師的教學效果,關系著人才的培養(yǎng),關系著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前途。這就對教師的能力提出了全方位、高水平的要求。教師不能再滿足于一個教書將,要成為學科專家、青少年心理學家、出色的語言學家,神形兼?zhèn)涞难輪T,可謂任重而道遠。因此,作為新時代的教師要有廣博的知識和精通的專業(yè)基礎。教師精通基礎知識,基本理論,掌握好基本的技能技巧,同時又有淵博的知識,開闊的文化視野,高水平的教學藝術,豐富的情感投入,就有胸有成竹的處理問題?!百Y之深,則取之左右逢其源”,教師自然就會成為學生心目當中值得敬佩的入。

2.教師要注重溝通,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

把學生放在與自己平等的位置上,不能居高臨下,或拘泥于師道尊嚴。教師的一言一行在潛移默化中不但改變著每個學生,也在改變著語文課的教學效果。

“身教”比“言傳”功效更大。另外,作為一名教師,必須尊重學生的獨立人格,設身處地體察學生的心理、處境,關心學生學習的細微變化和點滴進步,及時地加以引導、表揚、鼓勵,使學生逐漸對教師產生一種親切感、安全感。教師信任學生,尊重學生,就能喚起他們的自尊心,產生學習語文的強大內在動力。因此,教師不應該是一切教學活動的絕對控制者和決定者,應該給學生提供機會發(fā)揮他們的主動性、自主性、參與性和創(chuàng)造性。

五、教師要具備靈活有效的駕馭課堂的能力

教師的喜怒哀樂在教學過程中很自然地影響學生學習的情緒,教師的行為都將給學生帶來一定的影響。老師的舉手、投足、一顰一笑都會感染學生,使學生情感愉悅,精神振奮。特別是上課時,老師站在講臺上,慈祥的面容、微笑的表情能打消學生的緊張情緒。一項心理實驗也表明,教學中,教師的情緒對學生的學業(yè)成績有直接的影響。具體地說,如果在課堂上教師以愉快的情緒進行教學。

六、結論

本文首先明確了語文情感教學的內涵與特征,分析了語文情感教學的現(xiàn)狀,語文情感教學未得到充分發(fā)展的原因;重申了語文情感教學的必要性,即語文情感教學的作用;著重論述了如何進行語文情感教學,即語文情感教學的實施策略。最后,為了使策略能夠更好地得以實施,對語文教師提出了具體的要求,有利于一線教師的理解和運用。

參考文獻:

[1]盧家媚.情感教學心理學[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2]肖川.教育的理想與信念[M].岳麓書社,2002.

[3]梁寧健.當代認知心理學[M].上海教育出版社,1993.

篇(7)

一、多媒體教學在文言文、說明文、詩歌等方面所發(fā)揮的優(yōu)勢

1.文言文教學

剛畢業(yè)于九年義務教育的聾生到初一學習文言文時,如何記筆記,是一大問題。很多同學把譯文密密麻麻的寫在原文的字里行間。最后復習時連自己也看不清楚。老師在講課時用口譯(打手語),學生記筆記。有時老師要重復幾遍有的同學還聽(看)不懂,記不下來。用多媒體課件解決了這個問題。把課文打在課件上,行與行之間拉開距離,重點字詞的解釋一個個出現(xiàn)在原文的下邊。這樣,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一目了然,便于學生理解,同時也告訴了學生記筆記的方法。老師講起課來省力又方便。例課件《木蘭詩》一文。多媒體課件在文言文中的另一個優(yōu)勢是講完課文后將通假字、詞的活用、古今異義及重要詞語歸納梳理,較傳統(tǒng)的語文教學要省空間、省時間、便于聾生對課文的掌握。

2.說明文教學

在傳統(tǒng)的教學中,說明文被認為是最為枯燥的一種,制作多媒體課件時,我們可以把抽象的、簡單的文字說明變成一幅幅有趣生動的圖片再現(xiàn)于學生面前。如果說散文中的圖片是為了生動、形象,那么說明文中的圖片就是為了給學生知識。例《看云識天氣》。文中介紹了晴天的云:卷云、卷積云、積云和高積云;陰天標志的云……傳統(tǒng)的語文教學總是紙上談兵,這些云什么樣誰也講不清楚,不能給學生以具體的知識。多媒體技術在這方面發(fā)揮了絕對的優(yōu)勢,把各種天氣的云歸類展示出來,把簡單的文字說明變成一幅幅有趣生動的圖片再現(xiàn)于學生面前,給學生以感性的認識。

還有如:《蘇州園林》、《中國石拱橋》、《故宮博物院》、《松鼠》等事物說明文我們同樣把它們制作成色、像俱全的多媒體教學課件,成為教學的輔助工具,在教學的過程中受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3.詩歌教學

在語文教學實踐中,學習情境的創(chuàng)設和學習興趣的激發(fā)是教師組織教學的“第一道難題”,而電腦恰好可以方便快捷地將靜態(tài)的語言文字轉化為生動的情境、抑揚頓挫的有聲語言。這種融聲、光、色于一體的形象刺激,能迅速地集合學生的有意注意和思維指向,拉近學生和課文的距離,大大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如《觀滄?!酚胒lash制作登山望海的情境,領略曹操人至暮年,壯志不已的豪情。

(我教的學生由于是聽力有障礙的聾生,所以在抑揚頓挫的有聲語言方面,在配背景音樂朗讀方面不能向健全孩子那樣滿足他們的聽覺等感官需求,更好地體會課文中作者所具有的思想感情,從而加深對課文的理解。)

二、充分利用網絡開發(fā)語文課程資源

語文課程資源的開發(fā)與利用,是語文課程觀念的更新和完善,也是現(xiàn)代語文教育發(fā)展和新世紀語文教學改革深化的邏輯必然。隨著現(xiàn)代傳媒技術的發(fā)展,音像、網絡越來越成為重要的課程資源,成為教材卓然走進教育教學的各個場所。信息技術給語文課程資源的開發(fā)創(chuàng)造了得天獨厚的條件。我們每周設兩節(jié)上網瀏覽課,幾乎每篇課文都有上網瀏覽的必要。名家名篇要瀏覽作家情況,作品背景及作者的其他作品。例:學習普希金的《未選擇的路》,就讓學生走進網絡去了解這位俄羅斯文學之父,讀一讀他的其它詩作:《致大?!?,長篇敘事詩《金魚和漁夫的故事》、《兄妹》、《雅內式王子》。學習魯迅的《風箏》在教室的大屏幕上看看電影《祝?!?,在講《鄧稼先》一文時看原子彈、氫彈爆炸及介紹鄧稼先的電影片段。網絡資源拓寬了語文學習的途徑,拓展了語文學習的時空。語文學習好比是“上下幾千年,縱橫幾萬里”的生活之旅、文化之旅:在旅行中,你看到,語文的含義豐富了,語文的外延擴大了。生活有多廣闊,語文就有多廣闊。在旅行中,你看到當代信息社會的“投影”。培養(yǎng)了聾學生搜集信息、檢索信息、處理信息的能力。

三、利用現(xiàn)代信息技術培養(yǎng)聾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