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雜志訂閱 SCI期刊 投稿指導 期刊服務 文秘服務 出版社 登錄/注冊 購物車(0)

首頁 > 精品范文 > 關于勞動教育的問題

關于勞動教育的問題精品(七篇)

時間:2023-07-21 16:49:58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關于勞動教育的問題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chuàng)作。

關于勞動教育的問題

篇(1)

關鍵詞:哲學思辨;勞動教育;實踐;策略

必須要承認,在開展勞動教育方面,我們和很多學校一樣,起初踟躕不前、裹足“不動”。而促使我們真正“動起來”的,是家長的一次投訴。

我校一二年級周一到周四,下午只有兩節(jié)課,比其它年級少一節(jié)??紤]到孩子較小、放學又早,家校雙方都想讓孩子早點打掃完衛(wèi)生回家,我們就依值日表,安排對應孩子的家長,到校帶領孩子一起打掃衛(wèi)生,認為這樣做一來可以加快灑掃速度,孩子能早回家;二來可以對孩子起到言傳身教的作用,給孩子“愛勞動、會勞動”的積極示范和啟示。但家長認為,衛(wèi)生應該由班主任帶著學生一起打掃,不應該麻煩家長。并因此投訴。

學校對投訴進行了及時回應,并溝通解決了有關問題,這一事件帶給教育者三點啟示:(1)學校開展勞動教育必須是全員的,不論職位;(2)勞動教育的家校合作是必須的,不論途徑;(3)家長對學校勞動教育是有期待的,不論形式。

從學校層面來說,要堅持“德育為首,五育并舉”的教育方針,培養(yǎng)全面發(fā)展的人才,落實素質教育政策,深入開展、實施好“勞動教育”。

由教育部、和全國少工委等多部委聯(lián)合下發(fā)的《關于加強中小學勞動教育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到今時已落地一年。這是一份很有分量的文件。但從基層學校開展勞動教育的實際觀察來看,勞動教育蓬勃發(fā)展的局面卻并未出現。雖有《意見》“落地”,但“勞動教育”在很多學校并沒有“動”起來,頗有些“雷聲大雨點小”的意味。究其原因,除了《意見》本身的宣傳、執(zhí)行力度存在不足外,還有可操作性方面的問題。

一、現時困難:“動”與“不動”,這是個問題

客觀來講,國家非常重視面向中小學的勞動教育,并且有相當長的一段時,各種勞動教育實踐,如學工學農、校外實踐、家務勞動、公益勞動開展是豐富而有效的。但隨著知識經濟的到來和工業(yè)化、城鎮(zhèn)化、信息化和農業(yè)機械化及其自動化的發(fā)展,勞動教育在學校被弱化、在家庭被軟化、在社會被淡化、在實踐中被虛化的問題也隨之出現并成為今日常態(tài)。如何更好地推進勞動教育,變成了“動”還是“不動”的問題。推進勞動教育的主要困難體現在:

(一)學校方面

1.“課”動難。課時緊張,勞動與技術課程推進隨意性強,“被調課”現象比較普遍,“開齊上足”成奢侈品;課程形式比較單一,學科整合力度不夠,這些問題亟待解決。

2.“師”動難。師資保障能力有限,缺少專職老師,兼職老師不能科學、系統(tǒng)地推進學科建設,專業(yè)水平亟待提升。

3.“生”動難。各種文化課學習(補習)、特長(興趣)培訓占用了學生參與勞動實踐的時間;學生勞動熱情持續(xù)時間短,“表象性”勞動占據主導地位,勞動實踐的觀念亟待轉變,勞動的習慣和能力亟待培養(yǎng)。

(二)家庭方面

1.思想變動難。一是“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的思想仍大行其道;二是大多孩子是獨生子女,家長對孩子寵溺過度,總認為孩子還小,勞動太苦太累,老是借著“等孩子大一些再說”來包辦代替。

2.家校齊動難。家長都有自己多種多樣的家教理念,要使他們集體認同一個教育理念并實際行動,需要做大量細致而有說服工作。各位家長的教育理念有先進、落后之分,水平高低有別,難以均衡。

(三)學生方面

1.勞動學習不足,家長示范太少,學生整體缺少必要的勞動知識和技能,家長因為客觀上沒有時間或是主觀上輕視勞動,和孩子一起勞動的機會少,對孩子的主動示范也很少。

2.勞動時間不足,勞動實踐太少。據一份調查顯示:僅以學生每天從事家務勞動平均時間為例,美國為1.2小時,韓國為0.7小時,法國為0.6小時,英國為0.5小時,日本為0.4小時,而中國僅為0.2小時,也就是12分鐘。時間的絕對不足必然約束、限制孩子的勞動實踐,使其在勞動形式上趨于簡單重復,缺少多樣性。

(四)社會方面

1.尋找基地難。一是區(qū)域內的校外素質教育實踐基地數量嚴重不足且建設質量總體不高,二是無償或低價面向學生的勞動教育基地須依靠學校自身去尋找、協(xié)調,制約因素太多,學校往往勉力為之或選擇知難而退。

2.整合評價難。及時、有效的評價對激發(fā)、保持學生的勞動熱情,并逐漸內化為勞動習慣、勞動品質具有積極的意義。但當下學生社會層面的勞動,除及學校有組織地進行并實時納入學生的德行評價之外,其他形式和途徑的勞動均處于自發(fā)、自覺、自主的狀態(tài),沒有評價標準,更未與學?,F有的評價激勵機制形成對接或整合。但由于其自由的活動形式,納入評價又出現無法掌控過程和效果、無法確立評價主體和標準等實際困難。

3.制度支撐難。勞動教育在實際運行中還遇到一個現實的問題,就是沒有相關的制度來保障、約束或是激勵相關部門和單位來支持學校的勞動教育實踐活動?;顒又С植恢С?、配合不配合完全憑著個人好惡、社會責任等情緒性因素來支撐,彈性太大,缺乏穩(wěn)定性、規(guī)范性和約束力。

二、對癥有方:“動”與“不動”,這不是問題

思想決定行動。任何一項工作的完成、項目的推進都必須先解決“為什么做、做什么、怎樣做”三個問題。其中“為什么做”屬于思想認識的范疇,必須有堅定而一致的認識和態(tài)度?!兑庖姟返某雠_充分闡釋了加強勞動教育的意義,即“切實加強勞動教育,培養(yǎng)學生勞動興趣、磨煉學生意志品質、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和全面發(fā)展,對于推進教育現代化、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因此我們必須將推動《意見》的落實作為加強勞動教育的“指南針”和檢驗實施勞動教育決心和力度的“試劍石”。

事物在螺旋式上升的過程中得到發(fā)展,困難在尋求智源和資源的過程中得到解決。尋求智源和資源的過程就是尋求辦法的過程,解決問題的過程就是獲得經驗的過程。當前,學生缺少勞動、不愛勞動、不會勞動、不尊重勞動的現象普遍存在;學校推進勞動教育力度不一、遲疑觀望;家長重智輕勞,參與學校勞動教育熱情不高……推進勞動教育困難重重。如何解決?當然是面對具體的問題和困難,有的放矢,統(tǒng)籌推進。具體辦法有:

(一)整合三門課程。必須清醒地認識到,堅持課堂是勞動綜合素養(yǎng)培養(yǎng)的主陣地和重要窗口。我們實現勞動教育的課程是勞動與技術,該課程倡導“做中學”和“學中做”,具有很強的實踐性。突出強調“勞動教育與技術教育的統(tǒng)一”“以生活為基本邏輯,組織勞動與技術課程的學習內容”。與此同時,學校開設的科學課程、少先隊活動課程都有與“勞動與技術”課程內容交叉甚至重疊的部分,我們要通過校本化的二次課程開發(fā),實現三門課程的有效整合,從而集聚優(yōu)質資源,更好地達到課程目標。

(二)確立三個主體?,F時的勞動教育在主體認定上隱約是“雙主體”,但同時又存在模糊不清的情況:在學科推進上,“勞動與技術”課程的老師是當然的落實主體,但缺少主體責任、評價要約和具體標準。班主任是潛在的落實主體,因為很多的勞動意識培養(yǎng)、勞動技能習得和勞動教育實踐等工作需要通過班主任(少先隊輔導員)來組織實施,但同樣沒有主體責任。而從勞動教育的內容設置來看,家務勞動是關鍵的環(huán)節(jié)之一,也是勞動素養(yǎng)形成的重要途徑,從這個意義上來講,家長也是落實“勞動教育”的主體責任,而這以往是被漏掉的一環(huán)。所以我們在加強勞動教育的過程中,必須明確確立學科教師、班主任(少先隊輔導員)和家長等三方位落實主體,并設定相關責任。

(三)形成三方評價。以往的評價多以形成性評價為主,且參與主體多是班主任,而標準則是憑著學生參與班級值日是否熱情、是否認真、是否主動等定性標準(主觀印象)來制定,評價具有很強的隨意性。而同為落實主體的學科教師和家長,失去了評價的參與權和話語權,評價具有明顯的片面性。在這一點上,學校要用規(guī)范的形式與班主任、學科教師和家長等三方評價主體銜接好并將評價要素、評價標準等形成可操作性量表提前告知,以形成有三方參與的、既重視結果也看中過程、兼具指導性和約束力的成長性評價指南。

(四)培養(yǎng)三種意識。即,在實施勞動教育的過程中,我們既要幫助學生熟練掌握一定的基本勞動技能,更要從培養(yǎng)勞動素養(yǎng)的角度,培養(yǎng)他們正確的勞動觀點、養(yǎng)成良好的勞動習慣和勞動情感,牢固樹立“勞動光榮,人人參與”的躬行意識、“珍惜勞動成果,勤儉光榮,浪費可恥”的節(jié)約意識和“我為人人,人人為我”的奉獻意識,努力營造“自己的事情自己干、集體的事情爭著干、家里的事情幫著干、公益的事情搶著干”的氛圍,形成風尚。

(五)建好三個基地。基地是夯實常態(tài)培養(yǎng)和實現整體提升的有效載體。班級和家庭要基于學生個體在班級(孩子個體在家庭)的義務,分給勞動“責任田”,建好“責任基地”。職能處室基于學生個體價值實現和道德成長的需要,要劃出“愛心社區(qū)”,建好“小雷鋒基地”。學校基于學生勞動實踐和整體展示的需要,在校外尋找“試驗田”,建成“校外成長基地”。通過上級指導、學校定制、意向調研、簽訂協(xié)議、認可掛牌等程序,將校外基地建設高標納入學校管理視野并在此基礎上引入課程建設理念,實現建設的科學化、規(guī)范化、系統(tǒng)化和效能化。

三、務實推動:“動”與“不動”,都不是問題

生活靠勞動創(chuàng)造,人生也靠勞動創(chuàng)造。人世間的一切成就、一切幸福都源于勞動和創(chuàng)造。在核心素養(yǎng)視域下重視和加強學校勞動教育,既是實現核心素養(yǎng)培育的“固本強基”工程,是“大國工匠”的召喚,也是黨和人民的熱切期盼。加強勞動教育,“動”的是從培育勞動素養(yǎng)的角度務實行動,下力氣解決“如何盡早動起來”和“如何動得更好”的問題?!安粍印钡氖鞘冀K堅持“充分發(fā)揮勞動綜合育人功能,以勞樹德、以勞增智、以勞強體、以勞育美、以勞創(chuàng)新,促進學生德智體美諶面發(fā)展”的基本原則,抓好“落實相關課程、開展校內勞動、組織校外勞動和鼓勵家務勞動”四環(huán)節(jié)。我們的具體做法是:

(一)推進校本實施,相關課程“真落實”。課程實施是“本”,要做好四個“一”:做好一個整合,即在有職能處室代表、班主任代表、勞動與技術(綜合實踐課)學科老師代表、家長和學生代表參與的環(huán)境下,把勞動與技術課程、少先隊活動課程與科學課程中相似或相同主題的內容進行校本整合,使課程實施處在學校視野下,增強執(zhí)行的力度。

開發(fā)一本教材,即開發(fā)《我愛勞動》校本教材,將勞動觀念培養(yǎng)、勞動知識學習、勞動技能掌握、勞動成果評價等內容涵蓋其中,并根據低、中、高年齡特點使教材體現階梯式成長的特征,使學生“學有所依”“行有所獲”,教師“教有所倚”“行有所成”。

制訂一份意見,即制定基于學校的《關于加強勞動教育的意見》,將學校勞動教育從整體上進行目標和原則定位,在實施中明確工作細節(jié),突出機制保障。

申報一個課題,即通過省級課題《核心素養(yǎng)視域下少先隊勞動教育實踐路徑研究》來推動和保障課程實施,使課程的實施全程都在科學、明晰又正確的路上。

(二)設計勞動崗位,校內勞動“真豐富”。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實際體驗是習得勞動技能、形成勞動素養(yǎng)的重要渠道。我們設計了三種類型共8個崗位來滿足學生需求:

1.責任型崗位。是屬于義務性質(任務性)的,人人都要參與。包括:

(1)衛(wèi)生保潔,主要勞動形式包括掃地、拖地、擦黑板、擦玻璃、清潔區(qū)打掃、蛛網清潔、污漬清除等。

(2)班務保持,主要勞動形式有圖書整理、講臺整理、桌凳整理、灑掃工具整理、生物角管理等。

2.奉獻型崗位。是屬于志愿性質,個人有強烈意愿并獲得班主任支持即可參與。主要服務崗位包括:

(1)美德美行示范崗,隸屬“五小”團隊,主要職責是做好學生車輛停放區(qū)域的車輛排放、班級飲用水保障、學校平地的衛(wèi)生保持、衛(wèi)生環(huán)保宣傳等。

(2)小雷鋒社區(qū),主要職責是做好學校公共區(qū)域的衛(wèi)生保潔、開放書吧的管理、低年級班務勞動支持、校前區(qū)左右30米衛(wèi)生維護等。

(3)紅領巾綠地,主要職責是學校綠地的雜草拔除、樹木花草澆水、為花草樹木做名片等。

3.技能展示型崗位。遵循自愿原則,但帶有集體組織性質,有一定的約束力。包括:

(1)成果展示性的,主要有“我有一塊田”種植(園藝)展示(結合科技節(jié))、生活自理能力展示(穿衣、洗紅領巾、刷鞋、疊被子、整理圖書等)等。

(2)勞動競賽性的,主要有清潔區(qū)打掃(團體)、植樹(團隊)、水果采摘(團隊)、摘菜、手工(擦皮鞋、洗碗、做沙包、釘紐扣、做香包、包粽子、包餃子等)等。

(3)特長展示性的,如編織、縫紉、木工、陶藝等。

(三)聚合區(qū)域資源,校外勞動“真常態(tài)”。校外勞動有廣闊的智源和資源,對加強勞動教育起著“加速度”的作用。我們與素質教育基地合作,組建校外成長基地,通過“學校定制”將勞動教育滲透在素質體驗項目中;我們將全國、省、市勞模和校前區(qū)的保潔責任人請進校園給學生做國旗下講話和共上少先隊活動課,增強尊重勞動、熱愛勞動的意識;結合德育主題教育活動和勞動與技術課的實踐需要,我們春、秋季各開展一次全員性外出的勞動體驗活動,并形成體驗報告;結合少先隊尋訪活動,我們走進家鄉(xiāng)創(chuàng)造創(chuàng)新先進集體和個人典型。通過區(qū)域優(yōu)質教育和實踐體驗資源的聚合,校外勞動體驗正為勞動教育深入推進提供成功樣本,為素質教育深入實施插上翅膀。

(四)鼓勵家庭參與,家務勞動“真融入”。一個巴掌拍不響,眾人劃槳開大船。家庭參與是勞動教育是否得到真正重視的“測謊儀”。一方面,我們通過《給家長的一封信》、家長會和校信通等形式和渠道廣泛宣傳勞動教育的重要意義,爭取和盡量多的家長達成共識,為全面推進勞動教育提供思想保障;另一方面,我們借助家長委員會,首先獲得他們對學校有關勞動教育家庭實踐活動的支持,進而把聲音傳播向更多的家長;再者,我們明確并公示學校勞動教育安排中有關家庭、家長參與的內容、形式、方法和要求,使家庭真心支持勞動教育,家務勞動真正融入勞動教育。

(五)重視欣賞激勵,評價手段“真創(chuàng)新”。及時、恰當的鼓勵和欣賞對于激發(fā)興趣、保持熱情有著積極而持久的支持作用。而創(chuàng)新評價手段、豐富評價形式更能放大這種效應。一方面,我們繼續(xù)用好雛鷹獎章、“好少年”評比、“好隊員”評比等傳統(tǒng)有效評價手段;一方面,我們通過“勞動小能手”“最美小雷鋒”“小小勞模”等表彰和給家庭發(fā)喜報、家長給孩子發(fā)獎狀(獎勵)等形式,及時發(fā)現、欣賞和肯定愛勞動、會勞動、尊重勞動和善于勞動創(chuàng)造的榜樣和先進典型,積極營造人人重視勞動、人人參與勞動、人人贊美勞動的積極氛圍。

以上為加強勞動教育具體實踐中的一些實際探索并施行有效的做法,希望能引發(fā)大家討論和思考。

就在不久前,《中國學生發(fā)展核心素養(yǎng)》總體框架正式。其中,關于勞動意識的培養(yǎng)被作為六大素養(yǎng)之一,在“實踐創(chuàng)新”層面的第一條予以凸顯,其重點是:尊重勞動,具有積極的勞動態(tài)度和良好的勞動習慣;具有動手操作能力,掌握一定的勞動技能;在主動參加的家務勞動、生產勞動、公益活動和社會實踐中,具有改進和創(chuàng)新勞動方式、提高勞動效率的意識;具有通過誠實合法勞動造成功生活的意識和行動等。這為務實推動勞動教育在學校層面落地生根再次提供了方向指導和生長沃土。

當然,無論是在教育主管部門還是在學校教育行政層面,我們都還面臨著諸多問題:如何運用行政力加強資源開發(fā),推動一批校外公共勞動教育實踐基地的建設?如何制定督導評價標準,引領區(qū)域內的勞動教育特色學校的創(chuàng)建?如何加強師資培訓,提高學科教師推動勞動教育課程專業(yè)化實施水平?如何用“規(guī)矩”的形式來保證勞動教育的實施問題?等等。我們相信,伴隨這些問題的逐步解決,必將為更好推動勞動教育的實施起到助推作用,這都是我們共同關注、期盼和樂見的。

參考文獻:

[1]劉宇.學生課程參與論[M].山東教育出版社,2012.

[2]高振宇.兒童哲學論[M].山東教育出版社,2011.

[3]陶行知.教育的真諦[M].長江文藝出版社,2013.

[4]陳瑾.“更兒童”的課程:階梯式課程的深度實施[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5.

[5]冀曉萍.加強中學生勞動教育,創(chuàng)新高素質人才培養(yǎng)途徑:教育部基礎教育一司就《關于加強中小學勞動教育的意見》答本刊記者問[J].人民教育,2015(17).

[6]瞿德良.用勞動鋪就孩子美好的未來:基于兒童終身幸福的“三xin”勞動教育的探索與實踐[J].江蘇教育(教育管理),2015(5).

篇(2)

摘 要: 學前教育是高職院校開設的重要專業(yè)之一其為提高我國學前教育質量、呵護兒童茁壯成長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然而從高職院校教學現狀分析,一些高職學生表現出職業(yè)責任淡薄、勞動意識缺失的特征。結合新時期高職院校辦學目標,進一步結合專業(yè),開展高職生勞動教育課程已經成了當前的重點教學任務。本文從高職院校教學特點出發(fā),結合學前教學專業(yè)教學實際情況,對基于職業(yè)素養(yǎng)的高職學生勞動教育課程進行探究。

關鍵詞: 高職院校 學前教育 勞動教育課程

高職教育的根本任務是培養(yǎng)技術型應用型人才以適應社會發(fā)展,同時社會崗位對人才的勞動素質提出較高的要求。高等職業(yè)教育在讓學生掌握技能的同時,需要擁有更高的勞動素養(yǎng)。學前教育是高職院校開設的重要專業(yè)之一,其為提高我國學前教育質量,呵護兒童茁壯成長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然而,勞動素質作為高職院校學前專業(yè)大學生綜合素質的一個重要內容,其現狀還有待改進。

一、一些高職院校學前教育專業(yè)學生勞動課程教學現狀

1.一些學生責任意識淡薄

由于學校、社會、家庭不同程度地忽視了勞動教育的重要意義,使得現階段學生勞動能力下降,責任意識淡薄。當前社會經濟快速發(fā)展,我國學前教育專業(yè)畢業(yè)生在就業(yè)過程中暴露出崗位適應能力弱、崗位責任意識淡薄等問題。當代大學生大多數是獨生子女,受到父母的溺愛,在日常生活中缺乏相應的鍛煉,表現出生活自理能力弱的特點。另外,在當前高職學生生活環(huán)境中,由于高校后勤服務社會化,給大學生生活提供了大便利,但同時滋生了學生的懶惰思想,例如:食堂就餐基本實行餐廳花管理,學生吃完東西直接把餐盤往餐盤回收處一放就走人。加上受到偏頗教育觀念的影響,高職院校在教學過程中形成了一種重視專業(yè)技能課程、輕視勞動品質培養(yǎng)的教學格局,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學生勞動素質的培養(yǎng)和發(fā)展。具體表現為一些學生不喜歡勞動,輕視體力勞動,把專業(yè)技能、文憑獲得作為奮斗的唯一目標和最終追求,甚至厭惡和逃避勞動,缺乏對勞動人民的情感,不懂得尊重他人的勞動成果,等等。調查結果顯示,多數學生都認為勞動是很辛苦的,近48%的人不喜歡勞動或拒絕勞動,部分學生不喜歡勞動甚至厭惡勞動,看不起清潔工人或勞動的學生。剛畢業(yè)的一些高職學生找工作,在選擇企業(yè)的時候不是以單位發(fā)展前途適不適合自己為標準,而是以“工作越清閑越好,工資待遇越高越好”為標準?!岸鄤诙嗟?,少勞少得,不勞不得,不勞而獲可恥”的勞動觀念正面臨挑戰(zhàn)。

2.勞動教育課程教學成果不佳

勞動教育課程教學成果不佳的原因主要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對課程的重視程度不夠,高職院校在教學過程中普遍呈現出重視專業(yè)技能課程、輕視勞動品質培養(yǎng)的教學格局,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高職勞動教育課程中,學生學習態(tài)度往往消極散漫,認為勞動教育課程沒有意義;甚至一些教師未對勞動教育課程加以重視,認為勞動教育課程可有可無。二是教學體系存在缺陷,教學內容單一,沒有融知識性、趣味性為一體,教育方式過多靠學生在掃地、擦窗戶中領悟。對于這種簡單乏味的勞動教育課程,長此以往學生就會喪失熱情,更談不上從參與中獲得勞動素養(yǎng)。據問卷調查統(tǒng)計,69.8%的學生認為目前開設的勞動課程內容形式都過于單一,不能起到勞動教育的作用;50.2%的學生對目前開設的勞動課程的教學方式感到不太滿意;58.6%的學生希望勞動課程內容向更豐富有趣的方向發(fā)展。甚至在部分高職院校中,將勞動教育課程等同為崗位實踐,安排學生進行一些基礎操作,這種單調的勞動教育課程體系設置使得高職勞動教育課程枯燥無味,長期發(fā)展下去難免導致學生學習積極性下降。三是勞動教育課程管理體系尚未健全。高職勞動教育課程分為理論和實踐教學兩個方面,其更傾向于實踐教學。然而我國高職教育發(fā)展實踐較短,相關的管理制度、實踐體系還不夠完善,校企合作項目不足,使得很多勞動實踐教學課程難以開展。

二、基于職業(yè)素養(yǎng)的高職院校學前教育專業(yè)學生勞動教育課程教學探究――以貴陽幼高專為例

1.強化師生對于高職勞動教育課程重要性的認識

當前高職院校勞動素質培養(yǎng)的相關內容較為匱乏,勞動素質在目前很多高職院校的教學過程中]有占有一席之地,被排斥在課程體系之外,關于大學生勞動價值觀的教育、勞動精神的教育則是散落于各門課程教學之中,泛泛而談,內容甚少?!吨袊逃母锖桶l(fā)展綱要》指出:“加強勞動觀點和勞動技能的教育,是實現學校培養(yǎng)目標的重要途徑和內容。各級各類學校都要把勞動教育列入教學計劃,逐步做到制度化、系列化。”貴陽幼高專按照要求,把勞動素質培養(yǎng)納入教學教育計劃,并把其作為一門必修課進行考核。規(guī)定學生在每年必須修夠一定學時的勞動課學分,勞動課程與其他課程一樣成為每個大學生的必修課。

貴陽幼高專開展高職勞動教育課程首先讓師生從思想上認識到勞動教育課程的重要性,做好這一點工作,從教師和學生兩個方面出發(fā)。教師要擬訂相應的勞動課程教學計劃,以具體教學目標的形式量化勞動教育課程教學。教務處制定相應的獎勵制度,對于完成教學任務較好的教師給予獎勵,以激勵教師切實開展好勞動教育課程相關教學工作。對于學生而言,需要培養(yǎng)其責任意識,教師應當結合學生的職業(yè)發(fā)展未來,在教學過程中不斷向學生闡明勞動教育課程的重要性。

2.完善勞動教育課程體系

前蘇聯(lián)教育家馬卡連柯認為,并不是任何勞動都能教育人,只有那些按照教育原則組織的、作為教育過程總的體系的一部分的勞動才有教育意義。貴陽幼高專完善勞動教育課程體系從兩個方面考慮,即勞動教育課程教學體系和管理體系。對于學前教育專業(yè)學生而言,勞動教育課程體系規(guī)劃為兩個部分――共同勞動課程教育部分和專業(yè)勞動課程教育部分。貴陽幼高專共同勞動教育部分安排學生參加學校的勤工儉學、社會活動(調查、志愿者等),通過這些公共勞動教育,強化學生的勞動意識和勞動能力。在校生平均每學期要以分散或集中方式參加勞動課程學習,有專門的課程表、有專門的機構、有指導教師、有相關配套的規(guī)章制度,并以必修課學分制進行規(guī)范。專業(yè)勞動課程教育部分充分考慮到學前專業(yè)學生的學習需求,堅持以實踐為主,幫助學生將理論知識延伸到勞動實踐中,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在專業(yè)勞動教育課程開始之初,教師規(guī)劃好專業(yè)勞動教育課程實施方案,以現場感受(組織學生定期參觀幼兒園,與幼兒親密接觸,感受其日后的工作環(huán)境)、教育模擬(教師模擬幼兒環(huán)境,學生客串幼兒角色、家長角色等,鍛煉學生的知識遷移應用能力)為主,讓學生了解幼兒園各年齡段教學班的全日教學活動內容及幼兒園的工作性質與過程。完善勞動教育課程評價制度,增加勞動教育課程所占學分比重,激勵學生努力學習。完善課程管理體系將勞動課程納入高職教育實踐教學的范疇,不斷完善校企合作項目,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勞動實踐機會。同時,在勞動實踐過程中,校方構建一套科學完善的管理體系,明確相關人員的管理責任,督促其履行好管理義務,保障勞動教育課程的安全性。

3.加大對勞動教育課程的投入力度

高職勞動教育是提高高職學生實踐能力和職業(yè)素養(yǎng)的重要途徑,為了保障相關教學工作的穩(wěn)定開展,貴陽幼高專提高對勞動教育課程的重視程度,加大對勞動教育課程的教學投入。學校相繼建立蒙臺梭利教學、兒童閱讀等多個實訓中心,建立系統(tǒng)、全面的操作平臺,模擬相關專業(yè)的崗位操作模式,組織學習在實訓平臺上進行勞動實踐。勞動教育是關系到學生就業(yè)發(fā)展的重要因素,只有營造良好的教學環(huán)境(擁有教學必需的軟硬件設施),才能保障勞動教育課程教學取得顯著教學成果。

綜上,高職院校學前教育專業(yè)勞動教育課程對于學生職業(yè)素養(yǎng)、職業(yè)技能的培養(yǎng)和發(fā)展具有重要意義。高職院校學前教育專業(yè)勞動教育必須結合高職教育的特殊性和學生實際情況,緊密圍繞學前教育專業(yè)教學目標,制訂合理的教學計劃,以學生為本,提高學生對勞動的重視程度,加強其勞動技能的培養(yǎng),積極探索新形勢下適合高職教育特點的勞動素質培養(yǎng)的新方式、新方法,才能提高高職學生的綜合素質,促進其全面發(fā)展,培養(yǎng)出真正德才兼?zhèn)涞母呒寄軕眯腿瞬拧?/p>

參考文獻:

篇(3)

每次考試后,學校各年級按照慣例都要召開學生家長會。往常,我跟家長們講得大多是孩子在校的成績、表現、家長如何配合好老師督促孩子學習以及注意校外安全等等。本學期我接任了一個新班,發(fā)現班級里學生的自我管理意識淡薄,自我服務、衛(wèi)生意識比較差,六年級的學生,課桌椅卻經常是彎彎扭扭,東西存放也亂七八糟。便想到了要對學生進行自我服務的養(yǎng)成教育,利用家長會的契機要求家長配合老師重視孩子這方面的教育。為了更有說服力和針對性,我向學生發(fā)放了一份《學生家務勞動情況調查表》,內容涉及洗衣、做飯、洗碗、整理自己房間、打掃衛(wèi)生、幫家長購物等多個方面。還留了一空白行讓學生針對自己實際填寫。發(fā)放時,為了讓學生填寫正確,我對每一項的填寫都作了說明,并一再強調要如實填寫。

第二天,組長按時把調查表收了上來。從中我得到了如下的統(tǒng)計數據:其中六年級三班班46人,除3人弄丟了沒上交外其余43人中,在節(jié)假日經常洗衣的有2人,經常做飯的有3人,經常洗碗的有5人,經常整理房間的有4人,經常打掃房間衛(wèi)生也只有4人。從整個統(tǒng)計來看經常做家務的學生只占11.5%,而偶爾做一點家務的約占51.5%,從來不做家務的約占37%。

二、問題分析

本人以為通過這一張統(tǒng)計表暴露的問題值得我們探討和思考。

1、家長“現實”的價值取向導致對孩子期望的不合理性

家長們愿望是很現實的,特別是農村留守孩子的家長。因為深感勞動的艱辛,所以在教育孩子時常把到廠里上班或種田等作為反面教材來教育自己的孩子:“你不好好學習,將來也會跟我一樣去種田”。同時家長們普遍認為,要獲得理想的職業(yè)必須有高學歷,因此他們對孩子的學歷要求也很高,絕大多數學生家長對孩子的發(fā)展定位就是:考大學(考一本,將來讀研究生更好)――找一份理想的工作(非體力的)。

在家長們看來,惟有讀書學習是最重要的,只要孩子學習成績好,能考上重點高中、名牌大學就萬事大吉,會不會干活無所謂。他們說:“只要你好好學習,我們就是再苦再累也心甘,洗衣做飯等家務活一概不用你管?!薄霸趦刃纳钐幘鸵詾楹⒆討幸稽c無所謂,大不了我當個‘高級保姆’”,“懶僅僅是可能變‘蟲’的問題,而分數卻是關系到將來是否成‘龍’的問題”。家長認為讓孩子勞動會影響到他們的學習,為了使孩子將所有時間都用在學習上,不但家務勞動不讓孩子插手,就連一些最簡單的生活自理性的事務也由家長代勞。據初步調查,有65%的家長不支持孩子參加公益勞動,有65.9%的家長為了不影響孩子學習從來不要求孩子做家務。也就是說,在大多數情況下,勞動往往讓位于學習。

2、學生勞動習慣培養(yǎng)的忽視導致學生勞動觀念意識的淡薄

關于學生做家務的事,近日在瀏覽《中國文明網》時看到這樣一則報道《對孩子進行家務勞動教育同樣重要》,文章提到:“現在進入獨生子女時代,越來越多的孩子不做家務,不會做家務,不利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 刻苦學習和獨立自主的意識越來越淡薄。平日受到爺爺輩過分的溺愛,就如同將一棵樹苗種在花盆里,它的高度、粗細都會受到空間和環(huán)境的限制。

綜上所述:這一現象真的值得引起我們所有的學生家長和我們老師深思,我們絕不能放棄從小就要對孩子進行勞動意識的培養(yǎng)和勞動技能培訓和提高,要注重長期、全面的素質教育,這樣才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長?!?/p>

3、教師的急功近利導致教育心態(tài)和行為上出現偏頗

在當前的學校教育中,素質教育也好,新課改也好,很大程度上依然存在著“重智輕德、重智輕能”、“以分數衡量學生一切”的傾向。新課程把勞動與技術教育納入綜合實踐活動課程體系的一個學習領域之后,實際上勞技教育處于空白狀態(tài)?!敖虒W質量是學校和教師的生命線”這一“緊箍咒”套得老師們頭昏眼花,綜合實踐活動課往往是“語文、數學”的代名詞。如此追求“分數”輕實踐鍛煉的學校教育加上家長和社會大環(huán)境的影響,學生勞動觀念淡薄,不會做家務或不肯做家務是必然的。從而也折射出了我們教育的急功近利。

三、思考與建議

一次不經意的調查引發(fā)了我深深的思考:面對充滿競爭的21世紀,這種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生活自理能力低下的“小皇帝”怎能適應?看似一個簡單的德育問題其實更涉及到能力的培養(yǎng)問題。這其中固然有許多原因,家庭的、社會的,但作為學校教育層面來說,我們不禁要問:以培養(yǎng)學生學會生活自理、熱愛勞動,形成積極生活態(tài)度為主要目標的勞技教育怎么了?

1、要全面、常態(tài)推進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并將此作為學校辦學水平評估的一個必查內容之一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是一門最有生命活力的課程,是最能凸現學校特色和學生綜合素質發(fā)展的。當前綜合實踐活動的實施還存在著不平衡現象,特別是勞動與技術教育更是在可有可無的“邊緣”狀態(tài)。為了使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得到長足發(fā)展,全面常態(tài)地推進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實施,建議在加強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對學生未來發(fā)展重要性的認識的同時,制定措施,有效落實,并在辦學水平評估時充分考慮到這一點,把該課程作為教學督查的重要內容之一。有效的督查、評價能促使學校領導、教師重視該學科的發(fā)展。

2、勞動教育需要在勞技教育中實踐,也需要在其它學科中滲透

學校的勞動與技術教育不但要教給學生自我服務勞動的基本技能,還要開展公益勞動、家政和職業(yè)體驗等方面的實踐,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勞動習慣和熱愛勞動的情感,建立生活中的主體意識,形成積極的生活態(tài)度,并向其他學科滲透。例如,在思品課教學中滲透勞動教育,可以向學生進行勞動觀點教育,提高學生的勞動認識水平,指出學生的勞動行為方式;在數學課中結合應用題滲透勞動教育。在強調勞動教育的多學科滲透和多渠道實施的同時,努力發(fā)揮勞動教育在以勞樹德、以勞增智、以勞健體、以勞益美等方面的教育作用,促進學生親近勞動與技術世界的積極情感、良好態(tài)度和價值觀的形成。

3、家校合作,從小培養(yǎng)學生的勞動習慣和自理能力

什么是勞動?要讓孩子形成正確的勞動觀念,學習也是勞動,是腦力勞動,但是人類在生產生活中是永遠離不開腦力和體力勞動的,為了獨立自主,我們要引導孩子參加必須的體力勞動,比如適當的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和社會公益勞動,培養(yǎng)孩子的責任意識和公益意識。

不要讓我們的家長給予孩子過于精心的呵護,而缺乏必要的勞動鍛煉和生活磨練。大量記錄表明:從小干活的孩子較有才干,充滿自信。美國心理學家威特蘭從40年代開始對490名男孩子跟蹤調研40年,結果表明:除去智力、家庭收入、種族背景及教育程度等因素外,常做家務的孩子比很少干家務的要幸福得多。

篇(4)

一、目的任務:

家長學校是對家長傳授家庭教育理論知識與方法、提高家長素質的業(yè)余學校。家長學校的任務是:宣傳國家的教育方針、政策、法規(guī),傳授家庭教育知識,提高家長素質,溝通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聯(lián)系,提高家教水平,促進少年兒童的全面和諧發(fā)展,推動家庭和社區(qū)的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教學目的是:通過向家長講授兒童教育學、心理學、生理學、營養(yǎng)學等有關家庭教育知識,宣傳黨和國家的教育方針和政策,介紹小學階段對學生的基本要求,從而提高家長的自身素質和科學性,促進家長主動配合學校把孩子培養(yǎng)成為德、智、體、美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二、組織領導:

社區(qū)書記、主任巢鳳英任組長,社區(qū)副書記葉明芳任副組長,同時由轄區(qū)退休老教師和志愿者等擔任組員,切實加強家長學校管理,努力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三、教學內容:

1、中小學生的思想品德教育

(1)學習《義務教育法》、《未成年人保護法》、《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若干意見》、《家長教育行為規(guī)范》等有關法律、法規(guī),明確思想品德教育是家庭教育的重點,掌握在家庭中進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途徑和方法。

(2)了解新的《中學生日常行為規(guī)范》的基本內容,知道學校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內容,懂得如何配合學校搞好孩子的品德教育。

(3)知道對孩子進行社會公德教育和行為規(guī)范訓練,掌握培養(yǎng)孩子良好的生活習慣和家庭禮儀行為的方法,教育孩子熱愛集體、遵守紀律、尊敬師長、團結同學、遵守社會公德、熱愛社會主義祖國。

2、中學生的智育

(1)知道為孩子創(chuàng)造良好的學習條件的重要性,明確加強對孩子進行學習指導的意義,掌握指導孩子學習的方法。

(2)掌握培養(yǎng)孩子正確學習態(tài)度、良好學習習慣的方法,激發(fā)學習興趣,減輕過重學業(yè)負擔。

(3)知道如何安排孩子的課余生活,指導孩子過好雙休日、寒暑假。

3、中學生的健康教育

(1)了解中學生身心發(fā)展的一般規(guī)律和特點,了解中學生常見的心理衛(wèi)生問題,掌握預防和解決這些問題的辦法。

(2)知道中學生睡眠、衛(wèi)生、飲食和用眼等方法及生活習慣的要求和內容,掌握良好生活習慣養(yǎng)成訓練的方法。

(3)知道為孩子選擇適宜的體育鍛煉項目、時間和運動量,知道體育鍛煉時應注意的事項。

4、中學生的審美教育

(1)知道中學生衣著打扮要整潔、美觀、大方、有中學生特點,并幫助選擇適宜的影視、書籍、音樂等。

(2)了解中學生審美教育的內容,掌握家庭中審美教育的途徑和方法。

5、中學生勞動教育

篇(5)

關鍵詞:全面發(fā)展;學生;德智體美

人的全面發(fā)展的基本要素包括體能、智能;活動能力;道德品質;情感、意志、性格等。體能和智能是構成人的素質的生理基礎和心理基礎?;顒幽芰υ谌说母鞣N素質中居于核心地位。社會關系是人生存、發(fā)展以及從事各種社會性活動的必要條件。這就要求人們在彼此的交流過程中,必須要以禮相待,要有道德品質。此外,情感是人對客觀事物所持的一種心理體驗。意志是人在活動中自覺地確定目標,并有意識地根據目的支配、調節(jié)行動和克服困難,實現預定目的的心里過程。性格是個人比較穩(wěn)定的對現實的態(tài)度和與之相應的習慣性的行為方式。

人的全面的發(fā)展,要求我們的教育必須是全面發(fā)展的教育。也就是德育、智育、體育、美育、勞動技術教育全面發(fā)展的教育。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是我們國家教育的一個很重要的出發(fā)點。德指的是道德,品德,也就是主要側重在做人上,一般認為,做人比做學問更重要。所以,我們把它放在第一位。智,當然就是指的智力。體,指的是體育,體質。所謂身體是革命的本錢,體質不好,就不能為共和國做更多的貢獻。美,指的是美育,即一個人的健康高尚的審美情趣,世界上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fā)現美的眼睛。美育的工作就是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美的眼睛。勞呢,現在不怎么提了,就是指勞動。咱是社會主義國家,每一個共和國的公民都是這個社會的勞動者,建設者。下面,一一介紹分析。

一、德

青少年是國家的未來,是民族復興偉業(yè)的肩負者,是華夏文明的繼承者和傳承者。人無德不立,業(yè)無德不興。因此,做好未成年人德育教育工作,可以說于己是功德無量,于人是受益終生,于國則是播下和諧發(fā)展的希望火種。 青少年德育教育的好壞,不僅關系到個體的未來成長,更是間接影響到整個民族素質的高低,乃至國家整體文明的優(yōu)劣和續(xù)斷

二、智

智育是學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它主要通過教學這條途徑來實施,但智育也需要通過課外活動等途徑才能全面實現。此外,教學不僅是智育的實施途徑,也是德育、美育、體育、勞動技術教育的實施途徑。

三、體

體育是指以發(fā)展、鍛煉體魄為目標的教育活動。體育教育本質是指體育教育自身固有的根本屬性,是體育教育學首先研究的一個理論問題,也是體育教育科學化、現代化的一個重要標志。學校體育活動學校體育活動學校體育活動學校體育活動的基本特性是教育性的基本特性是教育性的基本特性是教育性的基本特性是教育性、技能性和娛樂性技能性和娛樂性技能性和娛樂性技能性和娛樂性。

四、美

美育作為學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全面發(fā)展的教育中具有重要地位。培養(yǎng)學生健康的審美觀,發(fā)展學生鑒賞美和創(chuàng)造美的能力的教育。也稱審美教育或美感教育。美育要通過各種藝術以及自然界和社會生活中美好的事物來進行。通過藝術進行的美育就是藝術教育。在人的全面發(fā)展教育中,美育占有重要地位。美育是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這是美育的性質與自身特點決定的。

五、勞

勞動技術教育是向學生傳授現代生產勞動知識和生產技能,培養(yǎng)學生正確勞動觀點,養(yǎng)成良好的勞動習慣的教育。勞動技術教育包括勞動教育和生產技術教育兩方面。加強勞動技術教育已成為世界各國教育發(fā)展的一個趨勢。培養(yǎng)學生的勞動觀點,形成勞動習慣,并使學生初步掌握一定勞動技術知識和技能的教育。1981年 4月,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頒發(fā)的關于全日制六年制重點中學教學計劃試行草案的說明指出:“中學階段開設勞動技術課,進行勞動技術教育,使學生既能動腦;又能動手,手腦并用,全面發(fā)展?!眲趧蛹夹g教育是把勞動教育與工農業(yè)生產、社會服務性勞動的技術教育結合起來,既有利于促進學生德智體等方面的全面發(fā)展,也為他們將來的就業(yè)準備一定的條件。

篇(6)

【關鍵詞】家園合作;培養(yǎng);幼兒;行為習慣

俗話說:“三歲看大,七歲看老”。3―6歲的孩子各種行為尚未定型,加強對他們的品德教育,使他們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是非常重要的,也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關鍵一環(huán),著名教育家葉圣陶先生說:“什么是教育?簡單一句話,就是要養(yǎng)成良好習慣?!笨梢钥闯鐾昝赖慕逃龔膩矶际欠浅V匾暳己昧晳T的訓練和培養(yǎng)的。行為習慣包括許多內容,如禮儀教育、勞動、生活習慣、愛惜物品、自理能力等。由于現在的幼兒在家庭中地位發(fā)生了變化,往往是幾個大人圍著一個孩子轉,孩子成為家庭的中心,家庭教育方式也大多表現為寵愛多,教育少、順從多、要求少,家長經常會發(fā)現幼兒在家庭和幼兒園之間存在著行為習慣方面的脫節(jié)現象,在幼兒園里感覺孩子較聽話,能積極地做事情;而在家里,家長反映孩子任性、依賴性強。在幼兒園里已養(yǎng)成的良好的行為習慣到了家里被淡化,甚至被廢止。例如:在幼兒園里小朋友堅持每天獨立地進餐,不挑食;在家里,一家人圍著孩子轉,你逗樂、我喂飯,孩子還挑挑揀揀的這個不吃那個不吃儼然成了“小皇帝”。

幼兒園和家庭是培養(yǎng)幼兒文明行為的重要場所,幼兒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僅在幼兒園里培養(yǎng)是遠遠不夠的,在家庭也應嚴格要求,這就需要家庭與幼兒園的合力,實現“家園教育一體化”。其表現是在課程領域里實現多種經驗的整合;在家庭和幼兒園的關系上追求家長與教師的伙伴關系,合作關系。要實現家園教育一體化,取得對幼兒的最佳教育效果,一方面幼兒園必需向家長宣傳科學的教育方法,了解幼兒園教學與游戲的目的、內容及方法,運用多種有效手段吸引家長的關注和參與,使家長重視幼教;另一方面,家長要樹立正確的教育思想,堅持不懈地培養(yǎng)幼兒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使在幼兒園形成的行為習慣在家里得以鞏固和發(fā)展,做到家園攜手,共同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行為習慣。

在家園一體化教育中,幼兒園與家庭之間是一種雙向的關系,其中幼兒園應采取主動,充分調動家長這一幼兒教育的重要資源,讓家長成為教師的伙伴,把幼兒園的教學內容和要求延伸到家庭,使幼兒的學習經驗和良好的行為習慣得到鞏固和強化。因此,在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行為習慣中,我們采取下列幾種方法。

一、家園聯(lián)系表,一周活動評價表

家園聯(lián)系表的作用是在行為習慣方面,對家長提出一些具體要求,要求家長督促幼兒嚴格執(zhí)行,積極鼓勵有進步的幼兒,逐步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根據幼兒的不同年齡特點和普遍存在的問題,設立的具體內容,每項文字邊上有圖示,便于家長與幼兒共同評價,用標記表示幼兒的表現情況,( )在家長的話一欄里,寫寫今天幼兒在家做的好人好事,講講有趣的事情,或根據幼兒自己的表現,增添項目,家長堅持每周給予認真的記錄,每周的情況在下周一匯總,經過老師認真細致的整理和統(tǒng)計工作。對在某些方面有明顯進步的幼兒,老師在集體中進行表揚。激發(fā)幼兒積極向上的愿望,抓住時機,多采用正面教育,鼓勵幼兒的進步。例如:張星皓小朋友在學校的表現很好,每次吃飯都是用筷子自己吃的,而且吃的又快又干凈,但在家里要父母、老人喂飯,依賴性強,有了家園聯(lián)系表后,變的在家里和學校表現一致多了,她媽媽說每周發(fā)放表格他回家后總是要第一個看看老師給他表格上的星星個數。家長們都說自從有了這個表后,孩子們變得懂得聽話多了,家園聯(lián)系表就像老師教給家長的神奇法寶,孩子們都一個個變了樣。

二、家教園地

家教園地是老師與家長之間溝通聯(lián)系的專欄,是反映保教工作情況的一扇窗戶,更是進行教育交流的一塊園地,加強教師和家長之間的溝通和了解,使雙方形成合力,共同對幼兒實施素質教育。

通過“連心橋”、“回音壁”、“請您關注”等欄目向家長介紹一些教育信息,教育子女的科學方法,使家長了解、掌握幼兒園行為習慣的具體內容,不同階段的不同要求,更好地配合教師做好教育工作,同時家長也可以把自己的見解和要求,通過回音壁傳遞給老師。從而實現家園攜手,共同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行為習慣,搭建家園一體化教育的橋梁。

三、家教沙龍

利用家教沙龍組織家長圍繞如何培養(yǎng)幼兒形成良好行為習慣和育兒中的困惑等若干問題進行討論,如:在家庭中如何對幼兒進行勞動教育,通過討論,使家長知道培養(yǎng)幼兒愛勞動的品德是形成高尚情操的重要內容和條件,在日常生活中,有些家長忽視這方面教育,事事處處為孩子著想,辛辛苦苦為孩子吃穿,孩子從小只想“人為我取”,不想“我為人用”家長了解到在向幼兒進行勞動教育時,首先應進行自我服務性勞動,教育幼兒自己的事自己做,自己穿脫衣服,疊被子,也要為別人做一點事。如回家后,幼兒幫助爸爸、媽媽拿拖鞋,幫助爸爸媽媽擺放碗筷等。家教沙龍的內容組織也可以是讓有經驗的家長談談教育幼兒的體會,運用各種形式,使幼兒家長真正了解幼兒的良好行為習慣究竟有哪些內容,指導家長用科學的育兒方法,循序漸進,幫助幼兒逐步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四、家長開放日活動、客座老師

開展豐富多彩的親子活動可以讓家長參與幼兒園的活動,親眼目睹幼兒在園的表現,了解自己孩子與其他幼兒之間的差距,同時也增加了父母與孩子之間的親情,增添了樂趣。同時我們還邀請了幼兒熟悉的面孔――家長,其實家長中也匯聚了各行各業(yè)中的精英,我們每學期還會邀請班級中的小朋友的爸爸媽媽來當我們一節(jié)課的老師,教授小朋友一些平時課堂中不一樣的知識,家長教的起勁,孩子們也聽的十分有趣。孩子們和家長對于這種形式都十分的喜愛。更好的拉近了家長和幼兒、課堂、教師間的距離。

五、家長會

開展形式多樣的家長會:全園家長會、班級家長會、座談式家長會,有針對性地滿足不同家長的需要,向家長系統(tǒng)講授科學育兒的知識,根據家長對教育子女的難題進行咨詢,切實提高家長的育兒水平,密切家園聯(lián)系,共同教育好幼兒。

篇(7)

一、中國的孩子怎么了

――透視“傍老族”“啃老族”現象①

西方社會曾經出現“垮掉的一代”。中國社會是否已經出現“垮掉的一代”?這不好說。

中國新一代年輕人有著前輩不具備的優(yōu)點。他們有較強的獨立、法律、環(huán)保、平等意識,對新事物敏銳,但與此同時,他們也存在致命的缺陷,如責任心差,勤勞、勤儉意識較弱,再加上父母溺愛,使得他們心高氣傲,常常陷入高不成、低不就的就業(yè)困惑。于是,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開始加入“傍老族”和“啃老族”。這倒是事實。

作為“新失業(yè)群體”,“傍老族”和“啃老族”大多缺少技能,缺少社會閱歷,無穩(wěn)定收入,主要靠“傍老”“啃老”生存。部分中老年人為此背上了沉重的家庭負擔。這日益成為全國性的社會問題。

“傍老族”與“啃老族”的出現,與家庭教育有關。在西方,孩子成人后,不管家庭背景如何都要自立;而在中國,父母覺得自己一生的努力就是為了孩子,父母通常會盡全力讓孩子成年后過上不錯的生活,包括孩子結婚、買房、養(yǎng)育下一代等,父母都要出力,他們覺得這是一種責任。父母的過度資助和過度撫養(yǎng)雖出于偉大的父母之愛,結果卻讓孩子喪失勞動能力和自食其力的勇氣,也因此讓孩子錯失了 “成長”“進化”所必須經歷的過程。按照美國心理學家霍爾(Hall,S.)的說法,孩子的成長過程類似整個人類的進化過程。人類最初是爬行動物,然后能夠直立行走;在由猿向人轉化的過程中,勞動起了關鍵的作用。與之類似,孩子最初在地上爬行,然后學會了直立行走;在由兒童向成人轉化的過程中,勞動將發(fā)揮關鍵的作用。如果這個假說是可靠的,那么,父母的首要責任,便是把“自食其力”當作教育孩子的頭等大事。輕視勞動教育,可稱得上是一種“忘本”與“背叛”,因為教育原本起源于勞動。康德的說法是:“兒童要學會勞動,這是最最重要的。人是唯一必須勞動的動物。他必須先做許多準備,才能享有生活的保障。對于這個問題:上天是否能好心地把我們所需的一切都事先準備好,以致我們可以無需勞作呢?答案當然是否定的,因為人向往工作,包括帶有一定強制性的工作。那種以為亞當和夏娃在伊甸園里的時候,除了坐在一起唱唱田園牧歌、欣賞一下自然之美之外無事可做的想法同樣是錯誤的。真的這樣的話,他們也會感到極其無聊,就像其他人在類似情況下也會感到難以忍受一樣?!盵1]

二、關于培養(yǎng)勞動習慣

的兩個家庭教育實驗

1.大款夫婦為教育女兒裝窮17年②

一般而言,經濟條件比較好的家庭有利于孩子的成長和發(fā)展。不過,也并非所有的富裕家庭的孩子都有好的學業(yè)成績,原因在于:富裕是一種高級的教育資源,但是,高級的教育資源需要父母有高級的教育方法。西方人的經驗是:“培育一個貴族需要三代人的努力?!比绻⒆右蚣彝ジ辉6捏w不勤、傲慢虛榮,那么,富裕不僅不是孩子成長的資源,反而成為孩子成長的禍害。中國的民間經驗是:“富不過三代?!边z憾的是,“富不過三代”這條民間古訓幾乎成為中國家庭教育的咒語,不少比較富裕的家庭,常常被這條古訓言中。

2005年,一則“大款夫婦為教育女兒裝窮17年”的消息引起中國教育界的普遍關注:

為讓自己女兒“心靈純潔”,重慶的一對夫婦隱瞞自己大款背景17年。高考前夕,他們向女兒許下重金承諾,無意中透露了這場持續(xù)17年的愛心“騙局”。

這位女孩是沙坪壩某重點高中高三文科畢業(yè)生。從小學到高中,她一直是老師眼中的乖孩子,善良真誠,成績優(yōu)秀。

她的父母曾經給她講過一個“賣房救子”的故事。她兩個月大的時候因發(fā)燒引起急性肺炎。為救孩子,父母賣掉了外公外婆在攀枝花留下的房子。從那以后,一家三口只能租房度日。聽到這個故事后,她在小學的日記中寫道:“爸爸媽媽愛我,我要好好報答他們。”5歲時,她隨爸爸媽媽搬到了重慶,住在沙坪壩松林坡的耗兒洞。她只知道爸爸是個推銷員,每年至少有一半時間出差,到各個區(qū)縣去賣書,媽媽有時也要和爸爸一起走。

因為家里“窮”,爸爸媽媽對她管教很嚴――她從6歲起,寒暑假要到巷子口去賣報紙,每天最少要賣20份;周末也很少放假,在家里溫習功課,或跟媽媽一起做家務。除了過年,她很少穿新衣裳。

填報志愿的那天,父母鄭重地承諾:只要考上上海一所著名大學的經濟系,就獎勵她出國旅游,并在上海給她買輛車。

“這些獎勵要用十幾萬元啊!”她很吃驚。可是爸爸說這些年推銷學生學習資料,家里有積蓄。那天午飯后,她回學校上課,忘了帶寢室鑰匙,就回家取。在家門口,她聽到爸爸媽媽的爭吵。媽媽說:終于要熬到頭了,應該告訴孩子咱們瞞了她這么久。爸爸堅決反對:不行,我們說好了的,要等孩子進入大學再講。

看著推門而入的女兒,爸爸媽媽驚呆了。終于,媽媽告訴她,這是她出生前就和爸爸商量好的辦法,讓女兒在清貧艱苦的環(huán)境中生長,保持“心靈純潔”。

這位孩子的父母實在不容易。為了孩子的成長,為了一個“貧窮使人心靈純潔”的教育假設,他們竟然裝窮“騙”孩子,而且“騙”了17年!這需要非凡的勇氣和非凡的信念。

這樣的“騙”對孩子來說可能會構成某種傷害,但是,我們還是愿意把它作為一個“再富不能富孩子”的“思想實驗”。并非所有的富裕家庭都必須“裝窮”,富裕家庭的父母需要考慮的問題是:如果富裕的家庭不能為孩子提供適合孩子成長的教育資源和教育方法,倒不如讓孩子過節(jié)制的、低調的、比較貧窮的生活。“如果你想開快車,就必須保證你有非常好的煞車。你不能給孩子太多自由,除非你有辦法限制他們,讓他們的行為舉止守規(guī)矩?!盵2]

2.特別的母愛③

中央電視臺曾經播放過一個專題《特別的母愛》。那樣的母愛原本正常,并不特別,但在中國家長看來,它是“特別的母愛”:

沙拉是生活在中國上海的猶太后裔,為了鍛煉孩子們的成長,1992年,她帶著三個未成年的孩子,放棄了在上海的舒適生活來到了以色列。在以色列,沙拉和孩子們遇到了經濟上的嚴重困難。為了生存下來,沙拉后來在以色列靠做春卷、賣春卷維持生計,并供孩子們在當地上學。然而有一天,鄰居的一番訓斥讓沙拉非常震驚。鄰居對沙拉的孩子說:“你們怎么這個樣子?你們怎么這樣看著你媽媽這樣子做,你們怎么不插手呀?”原來,在以色列,孩子們從小就要學會生存,并承擔家庭責任。在這個國度,并不提倡無償付出。沙拉體驗到了一種截然不同的價值觀念。她雖然當時難以接受,但仔細一想也不無道理。如果想在這里生存,就必須去適應。于是沙拉決定把“勞動就應該有收獲”這一觀念運用到自己的家庭中。孩子下課了,回來要在沙拉的店里做一個小時的工。做工之后,沙拉當場就給孩子錢。孩子們通過勞動體驗到了獲得報酬的快樂,同時也開始體會到了生存的不容易。雖然孩子們手里有了錢,但他們從不亂花,而是搶著付家里的水費、電費。孩子長到十四五歲時,沙拉由做春卷發(fā)展到開飯店。這時,本來有能力讓兩個兒子繼續(xù)上學的她,又作出了一個決定:讓孩子們進入社會,去體驗賺錢的不容易。于是,一個在面包房工作,一個去中餐館打工。為了能賺到更多的錢,在面包房打工的杰瑞每天要工作近20個小時,一到宿舍倒頭就睡。有一天,杰瑞通過面包房的玻璃櫥窗向外看到:一個年輕的小伙開了一輛很好的車,一個很漂亮、很時髦的女孩坐進了他的車,然后就開走了。這一幕,讓他久久不能忘懷。他光靠這樣的打工去積累財富,到什么時候才能夠有這樣的生活?光靠這樣賣勞動力是不行的,必須讀書,而且要很好地去讀書。他在面包房做工的時候,就已經開始把書都復印成紙掛在架子上,一邊做面包,一邊看,一邊讀。孩子們想改變命運,想繼續(xù)讀書的渴望讓沙拉非常高興。其實這正是她想要的。孩子經過兩年的艱苦打工生活之后,沙拉滿足了兩個兒子的心愿,把他們送回上海讀書,而孩子已經自己攢夠了學費。讀書的錢,都是他們在以色列打工賺來的。沙拉說:我經濟一點也不困難,但這個學費我不付。因為我給他付學費他讀不好,他自己付學費他讀好了。因為他知道他的社會責任,他為他自己心中的目標去讀書,而不是為了他媽媽去讀書。

這位母親的思路是對的:我給他付學費他讀不好,他自己付學費他讀好了。因為他們知道自己是一個人,知道他的社會責任,他會為了一個目標去讀書,而不是為了媽媽去讀書。他為他自己心中的目標去讀書。

三、父母如何幫助孩子建立

勞動意識和自食其力的習慣

在孩子3歲之前,父母可以用愛把孩子包裹起來,甚至可以溺愛孩子,可是,孩子3歲之后,尤其到了9歲前后,父母需要提醒自己,放下“厚愛”,讓孩子自食其力、獨立成長。第一,凡公共生活,孩子可以不負全部責任,但必須愿意而且有能力參與;第二,凡私人生活,孩子必須對自己的生活完全負責;第三,只給孩子提供有限的零花錢,讓孩子自己掙額外的零花錢,并自己支配零花錢。對于城市里的孩子來說,也可以考慮在某個時候讓孩子到鄉(xiāng)村體驗勞動。④

讓孩子參與公共生活意味著:孩子不必承包全部的做飯、洗衣、掃地的任務,但他必須盡早接受做飯、洗衣、掃地的訓練并愿意而且有能力為家人做飯、洗衣、掃地。孩子不必決定所有的家庭事務,比如購買何種家具、房子或股票,但孩子必須盡早參與家庭事務的討論并發(fā)表自己的意見。可以偶爾邀請孩子一起解決父母工作中的困難。在幫助父母解決工作中的困難的過程中,孩子會更加珍惜父母的勞動,增進對成人世界的理解,而且,孩子本人會感覺自己可以分擔家庭的責任,他會變得更加自信,有成就感和責任感,逐步發(fā)現自己存在的價值。

讓孩子對私人生活完全負責意味著:讓孩子盡早學會自己吃飯而不是靠父母喂飯,更不能讓父母追著喂飯;讓孩子盡早學會自己穿衣并親自購買自己的衣服;讓孩子盡早學會整理自己的房間、書包、書柜。

讓孩子掙零花錢的目的不在于讓孩子成為商人,關鍵在于讓孩子從小建立自食其力的責任感。善于掙零花錢的孩子,他將來即使不會成為富翁,至少不會成為窮人。

幫助孩子建立勞動意識和自食其力的習慣,秘訣是讓孩子盡早學會承擔生活的責任。責任感有一條隱秘的通道,它來自人的勞動習慣。讓孩子勞動的首要目的不是讓孩子學會謀生,而是讓孩子學會對自己的生活負責。為此,父母要給孩子提供選擇的自由。自由選擇導致自己負責。如果孩子喪失了自由選擇的權利,如果他所做的事情完全出于他人的強迫與指令,那么,孩子就學會了應付與敷衍。

孩子的成長有一些關鍵期,錯過了關鍵期,孩子的成長將成為困難。人們只承認1~3歲是孩子學走路、學說話的關鍵期,卻往往忘記或不愿意承認1~3歲是發(fā)展孩子責任感的關鍵期。

成功的家庭教育總是把發(fā)展孩子的責任感、勞動能力、自理生活能力作為孩子3歲前后的緊要任務。

從孩子出生那一刻開始,就讓孩子隱約形成“責任意識”:凡是自己能夠處理的事情,不抱怨,不絕望,不輕易倚靠他人的救助或救濟。有勞動習慣的孩子遇到困難時不會坐以待斃或推卸責任,他會使出渾身的力量去抵抗、掙扎。

人從出生的那一刻開始,就必須勞動:凡屬于自己的事情,必須親自去做,不能由他人代勞。他必須自己呼吸、自己飲食、自己負擔。在孩子3歲前后,父母必須幫助他建立自食其力的勇氣和習慣。凡是孩子自己能夠做的,就讓孩子自己去做。就此而言,不是“三十而立”,而是“三歲而立”。

為了發(fā)展孩子的勞動習慣和責任意識,父母必須節(jié)制自己對孩子的愛與呵護。愛孩子是所有動物的本能。愛是美好的感情,也布滿危險。在家庭教育中,最大的危險是,父母以愛的名義代替孩子勞動。

無論父母多么有錢,必須為孩子提供相對窮困的勞動環(huán)境,家長不要把所有的事都包辦下來,要為孩子留出勞動的空間:勞動的孩子,才會早當家。智慧的父母往往善于放手與旁觀:凡是孩子自己能夠做的,讓他自己去做;凡是孩子自己應該負責的,讓他盡力去完成。好的父母是孩子的家庭教師,不是孩子的保姆。做孩子的“父母”,不要做孩子的“保姆”。如果母親太強悍,包辦孩子的生活,可能會導致兒子軟弱。民間的說法是“母強子弱”。有時候,一個強悍的女人會培養(yǎng)出一窩軟弱的男人,兒子軟弱,丈夫也軟弱。與“母強子弱”相關的另外一個說法是“虎父無犬子”?!盎⒏浮睘槭裁礋o“犬子”?因為父親的教育方式與母親的教育方式往往有一個差異:母親容易親自動手幫助孩子,父親更愿意讓孩子親自嘗試錯誤。嘗試錯誤是最有效的學習。不敢犯錯誤的孩子是傻蛋,總是重復犯錯誤的是笨蛋,自己不犯錯誤,讓別人犯錯誤的是壞蛋。[3]孩子總是在嘗試錯誤的過程中慢慢長大。

父母常常期望自己的孩子把學習當作人生的頭等大事。事實上,真正努力學習的孩子,恰恰不是把學習當作頭等大事的。學習本身不足以構成人生的目標,真正能夠構成人生的大目標只有一個:以自己的勞動,創(chuàng)造自己的幸福。一旦學生有了這個體驗和渴望,努力學習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為了讓孩子自己愿意學習,家長最好盡早讓孩子養(yǎng)成自食其力的勞動習慣。讓孩子崇敬勞動,信仰“勞工神圣”?!拔逵钡耐ǔm樞蚴堑?、智、體、美、勞。勞動教育最后才被點名,最后點名意味著最終的決定因素。勞動讓人有責任感。對于有責任感的學生來說,家長不讓他努力學習倒是困難的事。

為了孩子盡早獨立,父母需要有所克制,不代替孩子做事,只做孩子的守望者。父母必須把握與孩子的距離與分寸,遠遠地守在一個地方,望著自己的孩子:讓孩子自己勞動,哪怕孩子的勞動是笨拙的,也絕不干涉,絕不取消他勞動的權利?!暗巫约旱暮?吃自己的飯,自己的事自己干,靠天,靠地,靠祖上,不算是好漢!”(陶行知語)

注釋:

① 參見《現在的年輕人怎么了――透視傍老族與啃老族現象》(2005―04―01).

② 參見《大款夫婦為教育女兒裝窮17年》(2005―05―09)news.省略/gb/news/2005-06/09/content_16103.htm.

③ 感興趣的家長可以觀看網絡視頻《特別的母愛》。

④ 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從1995年開始研究并推進“星星河快樂家園” 體驗教育模式:讓城市的孩子到農村去,住在村民家里,體驗農村生活;讓他們到大自然中去,去觀察、勞動。參見孫云曉、方奕著:《一把鑰匙開一把鎖:孫云曉教授談科學的教育方法》,浙江少年兒童出版社2007年版,第213頁。

參考文獻:

[1] 康德.論教育學[M].趙鵬,何兆武,譯.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28.

[2] 格雷.孩子來自天堂[M].張雪蘭,譯.北京:京華出版社,2006:22.